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合理利用草场防止草场退化张春华张春芳李新贵宫淑清(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学校·双城市·150111)(黑龙江省民族干部学院)放牧是最普遍、最简便而又最经济的一种家畜饲养方式,我国草场主要以放牧利用为主,但是,长期以来草地管理不善,特别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牲畜...  相似文献   

2.
放牧家畜的采食量和对不同牧草的选食性是制定草地放牧管理的基本参数。本研究选取内蒙古典型草原,在相同放牧强度下比较绵羊、山羊和牛的采食量及牧草选择性。结果表明:在相同放牧强度下,夏秋季节放牧牛的平均日采食量为9.64 kg·(头·天)-1,喜食大针茅、黄囊苔草和一些非优势种牧草(选食系数1 < SI≤1.5),而对羊草和糙隐子草表现为可食(0.5 < SI≤1);绵羊的平均日采食量为1.87 kg·(头·天)-1,喜食羊草、黄囊苔草和其它非优势种牧草(1 < SI≤1.5),而对大针茅和糙隐子草表现为可食(0.5 < SI≤1);山羊的日均采食量为1.65 kg·(头·天)-1,嗜食其它非优势种牧草(SI>1.5),喜食黄囊苔草和糙隐子草(1 < SI≤1.5),而对羊草和大针茅表现为可食(0.5 < SI≤1)。本研究意味着不同家畜或多种家畜混牧可更高效的利用草地资源,如放牧绵羊和牛可能分别减少羊草和针茅在草地中的丰度,因而采用不同家畜放牧或多种家畜混牧有利于草地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3.
正确认识和处理草地改良与合理利用的辩证关系周振江,李新贵,田丰(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学校·双城·150111)草地在长期自然因素和利用过程中,特别是在不合现的利用制度下,其生产状况趋向恶化,结果牧草产量降低.草的品质变劣.因此,迫切需要进行改良.草地通过...  相似文献   

4.
种群生命统计分析与草地合理利用付洪义王润霞周臣常会宁(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学校·双城·150111)杨文秀王秋波(泰来县畜牧局)刘忠德(杜蒙畜牧局)根据种群生态学原理,应用生命统计分析(Demographicanalyses)方法研究草地利用制度对牧草生...  相似文献   

5.
关于日本草地保护与利用的考察报告张秀芝,邢玉龙(黑龙江省畜牧局·哈尔滨·150040)1993年9月1日至10日,我们随国家农业部草地技术考察组在日本进行了草地保护和利用情况的考察.先后考察了雪印种苗株式会社千叶研究农场、农林水产省草地试验场、枥木县...  相似文献   

6.
低湿洼地绵羊驱虫的体会田培育刘伟(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齐齐哈尔·161041)富锦市种畜场位于三江平原腹部,放牧草场以沼泽草甸草场为主,海拔高度55.5~56.5m,地势低洼,年平均降雨量为528mm,尤其以7、8月份降雨量集中,放牧草场水泡连片,易...  相似文献   

7.
放牧生态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典范──J.霍奇森教授和他的专著《牧场管理》夏景新(北京农业大学草地研究所.北京·100094)1993年2月.世界著名放牧生态学家.新西兰梅西(Maseey)大学教授J.HodgSon教授作为第十七届国际草地会议组委会主席...  相似文献   

8.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草地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但长期不合理的放牧使其土壤氮素的供应能力发生变化,草地生态和生产功能受到影响。因此,为探究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本试验于2016年设置4个放牧强度,分别为不放牧(No Grazing,NG)、轻度放牧(2.35 Sheep Unit (SU) hm-2·生长季;Light Grazing,LG)、中度放牧(4.80 SU hm-2·生长季;Medium Grazing,MG)和重度放牧(7.35 SU hm-2·生长季;Heavy Grazing,HG),分别在2017年和2018年采用顶盖埋管培养法测定土壤净氮矿化速率。结果表明: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无机氮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生长季不同月份土壤无机氮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重度放牧的净氮矿化速率最大,轻度放牧最低;放牧主要通过影响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变化进而影响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可见,短期内重度放牧会使土壤无机氮累积,提高植被可利用氮含量,显著提高土壤的净氮矿化速率,但造成地上生物量减少,地表裸露,草地有退化的风险,因此,为更好地维持北方农牧交错带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还需进行长期的试验监测来确定适宜的放牧强度。  相似文献   

9.
放牧生态学方法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常会宁李正春刘仁刚王立军(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学校·双城·150111)(黑龙江省畜牧技术服务中心在草地科学研究中,对牧草生长和家畜放牧利用及它们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经常使用植物群落学、生理生态学、畜牧学和生长分析等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及其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基于多源遥感、气象和社会统计数据,构建草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估体系,对2000—2016年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的有机物生产、营养物质循环、土壤保持、固碳释氧及涵养水源等生态服务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中国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平均总价值为13 815.65亿元·a-1,平均单位面积总价值为41.24万元·km-2·a-1,草地水源涵养价值所占比例较高(28.95%),而营养物质循环价值较低(9.98%);草地生态总价值高值区集中在云南、广西和四川西部;高山亚高山草甸生态服务总价值最高(4 156.88亿元·a-1),而平原草地和坡面草地较低(1 388.61亿元·a-1和1 449.98亿元·a-1);宁夏、内蒙古、陕西、西藏及云南的草地水源涵养价值最为突出,青海、甘肃和山西草地的有机物质生产价值最为突出;17年间草地生态服务价值呈显著增加趋势(P=0.01;0.22万元·km-2);54.69%的地区草地生态服务价值呈增加趋势,主要集中在青海省南部及其与西藏交界处。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放牧持续时间和强度对草地的可利用养分和微生物特征的影响。本研究于2016年8月在山西省右玉县境内的农牧交错带草地设置了不放牧(0羊单位·hm-2·生长季-1)、轻度(2.35羊单位·hm-2·生长季-1)、中度(4.80羊单位·hm-2·生长季-1)和重度(7.85羊单位·hm-2·生长季-1)4个放牧强度的试验。在连续4个生长季放牧处理后,于2020年的5—9月测定表层0~10 cm的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可溶性氮(Dissolved nitrogen,DN)、微生物生物量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MBN)及细菌和真菌的丰度。结果表明:4年不同强度的放牧处理对土壤可利用养分和微生物特征都没有产生显著影响,但是土壤有效养分与土壤微生物特征受生长季降水和温度的影响显著(P<0.05),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说明短期不同的放牧强度尚未对农牧交错带天然草地养分循环产生显著影响,需要继续进行长期试验监测来观察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牧草种子生产中的有效措施──火烧田丰,张玉宝,金鸣琴,孙志敏,丁原春,时明杰(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学校·双城市·150111)1引言对天然草地进行合理火烧的作用效果和技术要点.我已做了比较详细的论述。[1]在生产实践中已被充分的证实,不论是放牧地还是割草...  相似文献   

13.
加拿大阿尔伯塔省草地牧业特点张毅力朱良坤(黑龙江省畜牧局·哈尔滨·150040)我们“牧草种子繁育基地建设培训项目”一行2人,于1995年11月至1996年6月赴加拿大阿尔伯塔省接受了为期八个月的草业技术方面的培训。在学习期间,我们利用10天时间,对...  相似文献   

14.
刈牧对草层再生的影响常会宁王文焕钟敏强(黑龙江畜牧兽医学校·双城市·150111)草地叶层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和收获用于饲草的主要部分。最佳地刈牧草地,一方面要考虑保留足够的叶面积进行光合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生产的干物质,减少叶片因枯萎...  相似文献   

15.
综合治理碱化草地技术张凤林佟振宇(黑龙江省肇州县畜牧局166400)我县为位于黑龙江省西部的一个半农半牧县,有草原6133万hm2,以产羊草为主。长期以来由于过度利用,造成草地不断碱化,面积达草地总面积的25%。碱化草地大都是过度放牧的草地,其特点...  相似文献   

16.
滩羊体重对放牧强度的短期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黄土高原典型草原上进行放牧强度对滩羊体重变化、日增重和草地单位面积畜产品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体重变化趋势是240羊·d/hm2>480羊·d/hm2>780羊·d/hm2,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放牧时间的延续,日增重在逐渐下降。草地单位面积上畜产品的产出量各处理组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以780羊·d/hm2组单位面积畜产品产出量最高(76.3kg/hm2·90d)。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家畜行为对不同放牧强度和月份的响应规律,本文通过控制试验和随机区组排列方法,设置3个放牧强度(轻度(G1:0.23 cow·Au·ha-1)、中度(G3:0.46 cow·Au·ha-1)、重度(G5:0.92 cow·Au·ha-1))和3个重复,在2018年7—9月,每个小区选取2头肉牛佩戴GPS电子项圈并人工观测、记录其各行为发生的时间,分析其时空特征。结果表明,时间上,家畜采食时间>休息时间>游走时间,采食时间比例分别为53.19%(G1),62.06%(G3)和66.60%(G5);空间上,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家畜的运动距离越大,分别为3.53 km (G1),4.05 km (G3)和4.89 km (G5);家畜的活动区范围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显著增加,重度放牧为69.62%,8月份家畜活动区范围最大,为67.25%。考虑放牧强度和月份两个影响家畜行为的因子,放牧强度占据主导地位。家畜行为监测有利于实现草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同时,也对家畜进行智能化管理。  相似文献   

18.
在黄土高原典型草原上进行放牧强度对滩羊体重变化、日增重和草地单位面积畜产品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体重变化趋势是240羊·d/hm2>480羊·d/hm2>780羊·d/hm2,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放牧时间的延续,日增重在逐渐下降.草地单位面积上畜产品的产出量各处理组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以780羊·d/hm2组单位面积畜产品产出量最高(76.3 kg/hm2·90d).  相似文献   

19.
草地载畜量研究进展:概念、理论和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敏云  贺金生 《草业学报》2014,23(3):313-324
 平衡理论强调家畜和草地资源之间的生物反馈,主张采取保守放牧策略保证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草地管理的目标是调节草地牧草供给量和家畜饲草需求量平衡。基于非平衡理论的“新草地科学”,则强调气候因素尤其是降水,决定着干旱、半干旱区草地承载力,主张采取机会主义策略,充分利用草地并维持草地基况。传统上,草地载畜量的确定是先计算生长季末的草地产量,利用草地利用率等校正系数校正,再除以家畜的年平均需求量;但由于其没有考虑牧草质量、饲喂价值和家畜营养需求,载畜量估计存在误差,从而导致争议。本文依据国内外研究进展,回顾了草地载畜量概念的发展和演变,比较了草地产量载畜量、营养载畜量(包括标准干草载畜量、总可消化养分及可消化粗蛋白载畜量、能量载畜量)差异,归纳了草地载畜量在应用上的争议。本文指出,由于牧草养分的季节变化动态,采用家畜营养需求法估测的载畜量值通常较草地产量法为低,放牧实践上应采用2种方法相结合估算草地载畜量,根据估算数较低者确定草地载畜量有利于草地可持续利用和保护。草地通常既存在平衡态,也存在非平衡态;而基于平衡理论的保守放牧策略在放牧率和放牧压力上,与基于非平衡理论的机会放牧策略存在差异;放牧管理应结合气候条件、草地基况、草地产权制度、政府贴现与否及市场价格等因素,选择保守放牧策略或机会放牧策略,实现草地畜牧业生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由于生态模型通过模拟草地对放牧的响应及放牧对草地的影响,是草地管理的基础,本文归纳了草地放牧管理相关的生态模型和放牧管理应用程序,以期为草地放牧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朱虹  沈有信  陈发军  付珣  王文 《草地学报》2022,30(6):1359-1369
土壤种子库在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选取了昭通南方草山的4类草地,采集土样后通过萌发实验揭示其土壤种子库特征。结果表明:4类样地的土壤样品中共萌发出45种植物,隶属于20科39属,种子库储量为3 087~18 553粒·m-2,种子库密度随土层加深均在逐渐降低。与轻度放牧草地相比,过度放牧草地的土壤种子库密度下降,但物种数量和多样性增加;严重退化的稀草裸斑土地种子库密度则显著降低(P<0.05),物种数量和多样性减少;而人工改造后的草地种子库密度显著增高(P<0.05)、物种数量和多样性也达到最高。昭通南方草山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总相似性系数为0.22~0.45,过度放牧草地、稀草裸斑土地和人工改造草地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相似系数均高于轻度放牧草地。总之,昭通南方草山退化和人工改造对土壤种子库产生巨大影响,上述结果可为后期退化草地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