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正>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是指处于妊娠生理阶段的母猪的管理。妊娠母猪饲养管理的目的是保证胎儿在母体内正常发育,防止死胎与流产现象的发生,从而获得数量多、初生重大而健壮的仔猪;保证母猪在妊娠期有良好的膘情;保证妊娠母猪的乳房发育,为哺乳期的泌乳进行营养贮备;保证初产青年母猪的正常生长发育。1妊娠期的饲养管理1.1妊娠诊断母猪配种后,应尽早诊断其是否妊娠。一般情况下母猪在配种21d后,经检查未发情,即可初步  相似文献   

2.
<正>1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促其早发情促进母猪早发情,饲养上应做到:①多喂优质青绿饲料;②母猪舍应设运动场,以加强运动,增强体质;③按母猪的不同生长阶段给予不同的全价配合饲料。管理上应做到:①定期预防注射,特别是对乙  相似文献   

3.
在养猪生产中,母猪是猪群繁殖的基础,所以母猪的饲养管理非常关键,而分娩期母猪的饲养管理在整个母猪的饲养管理中,处于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此阶段的管理是做好仔猪培育工作的前提,此阶段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整个猪场生产效益的高低.  相似文献   

4.
根据母猪的不同生长、繁殖阶段,分别对后备母猪、妊娠母猪、哺乳母猪和空怀母猪的营养控制和饲养管理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在后备母猪、妊娠母猪、哺乳母猪和空怀母猪阶段,必须按照特定的需求,控制日常所喂饲料的质和量.即饲料的能量、纤维、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水平,以期指导猪场对母猪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保证母猪具有较高的繁殖性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母猪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5.
王芳彬 《猪业科学》2023,40(4):76-78
<正>我国是生猪养殖大国,年出栏生猪和猪肉产量均在世界前列,猪肉产品一直是我国居民餐桌上的主要肉食,占有重要的地位,猪肉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一半以上。伴随我国巨大的消费需求,生猪养殖行业逐渐向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模式转变,生猪育肥阶段是其生长速度较快的阶段,这一时期要做好饲养管理,遵循生猪的生长规律,科学饲养,促进生猪生产性能的提升,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养殖过程中,科学合理的日粮、  相似文献   

6.
妊娠母猪饲养管理好坏直接关系到胎儿在母体内正常发育、母猪在妊娠期的膘情、妊娠母猪的乳房发育和哺乳期的泌乳进行营养贮备。及时做好妊娠母猪的鉴定;掌握好妊娠母猪的饲养和管理的技术,是保证妊娠母猪产后仔猪健康生长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
近年人们对于猪肉的需求量越来越高,猪肉需求量的增加有效的推动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发展,使生猪养殖朝规模化、集体化养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生活上对猪肉的需求。在生猪养殖中,生长育肥是生猪生长的重要阶段,其生长决定生猪的生长品质和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该文通过对育肥猪的生长规律、育肥方式、饲养管理和生活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论述,并提出育肥猪科学饲养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管理措施,确保生猪在育肥阶段的健康生长和养殖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我国饲养母猪的主要目的就是完成仔猪的繁殖任务,以获得品质优良、数量可观的仔猪供猪场生产所需。所以对母猪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对母猪要进行分阶段饲养管理,可分为空怀期、妊娠期和哺乳期,根据母猪不同阶段的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9.
猪肉是我国主要的肉类消费品种,生猪在我国得到了最广泛的养殖,作为猪肉及其产品质量关乎百姓的生活质量和餐桌安全.母猪与仔猪的特殊性决定了生猪饲养的针对性,本着养殖场长效发展的目标,必须充分重视其饲养管理及防疫工作.本文介绍了如何开展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及免疫,为母猪和仔猪的健康生活提供更多优质的保障,从而获得生猪的养殖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黄毅 《当代畜牧》2013,(14):69-70
<正>近几年我场从后备猪的选留,母猪的配种、妊娠分娩、哺乳、断奶以及公猪的饲养管理各个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显著提高了母猪的繁殖效率,具体措施如下:1种猪的饲养管理1.1后备母猪选择1.1.1后备母猪的选留选留体形标准、产仔数多、泌乳性能好的母猪后代,小母猪要求发育正常、四肢健壮,体型标准,六对乳头以上。1.1.2后备母猪的饲养后备猪喂给全价日粮,日粮中的营养水平视后备母猪的生长阶段不同而  相似文献   

11.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直接影响到胎儿在母体内的生长发育、母猪妊娠期的膘情及其哺乳期的泌乳情况。掌握妊娠母猪的饲养和管理技术,是保证母猪产后迅速恢复、仔猪健康生长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俗语说:"出生重一两,断奶多一斤,出栏多十斤"。所以当仔猪初生重量大就可以赢在起跑线。母猪妊娠的时候,依据胚胎的生长发育规律,胚胎生长速度最快,所以,此时我们往往需要通过增加饲料中的能量、蛋白浓度,即从妊娠料改喂哺乳料或妊娠后期料来增加母猪饲喂量。仔猪的初生体重在妊娠的最后的20~25天内增长约有60%,所以,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在于加强母猪妊娠后期的饲养管理上。要使母猪生产多胎仔  相似文献   

13.
(一)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促其早发情 母猪一年四季均可发情。应满足母猪各个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尤其是配种阶段的营养需要,这是促使母猪早发情,提高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关键。饲养上应做到:一是多喂优质青绿饲料;二是母猪舍应设运动场,以加强运动,增强体质;三是按母猪的不同生长阶段给予不同的全价配合饲料。管理上做到:一是定期预防注射,特别是对乙型脑炎、细小病毒病的预防;二是定期消毒,定期驱除寄生虫;三是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相似文献   

14.
养好母猪是生猪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消费者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猪肉的依赖加大,生猪的价格一直走高,母猪的饲养量在增加.只有做好不同季节和阶段母猪的饲养管理,才能发挥母猪的生产性能,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母猪是指处于妊娠生理阶段的母猪。妊娠母猪饲养管理的目的:一是保证胎儿在母体内正常发育,防止死胎与流产现象的发生,从而获得数量多、初生重大而健壮的仔猪;二是保证母猪在妊娠期有良好的膘情;三是保证妊娠母猪的乳房发育,为哺乳期的泌乳进行营养贮备;四是保证初产青年母  相似文献   

16.
赵伟玲 《猪业科学》2024,41(3):113-115
<正>母猪的繁育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养殖场的生产效益,母猪的精细化管理与饲养技术是生猪养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母猪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各阶段母猪对生长环境和营养需求等的不同,对母猪的精细化管理和饲养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母猪的精细化管理与饲养技术要求养殖场做到稳妥高效的饲养管理,促进母猪快速发情,高效配种,  相似文献   

17.
姜超 《中国畜牧业》2023,(6):101-102
<正>生猪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我国既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也是猪肉消费大国。为保证猪病防控有效性,需要科学把握生猪生长发育阶段的不同特点。生猪繁育过程中大致可分成哺乳期、保育期和生长育肥期3个阶段。哺乳期为仔猪出生至断乳阶段,一般为3~5周。保育期为仔猪断奶至保育结束这一阶段,通常为5周。育肥期为仔猪保育结束进入生长舍饲养,  相似文献   

18.
妊娠母猪的饲养在养猪生产上有着重要的意义,科学的饲养好这一阶段的母猪,可以使胎儿得到很好发育,保持母猪良好的体况,同时还可以防止流产、胎儿疾病,从而产出健壮的仔猪,为下一阶段的仔猪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掌握这一阶段母猪的饲养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19.
母猪分娩与哺乳仔猪是养猪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这一阶段的工作量大、技术性强。由于仔猪出生后,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原来通过胎盘进行气体交换、摄取营养和排出废物,而转化为自行呼吸、采食和排泄,并且在母体子宫内生活条件相当稳定,到出生后直接受自然条件和人为环境的影响。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就会影响母猪和哺乳仔猪的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死亡。这一时期饲养管理目标是保证母猪安全分娩,多产活仔,促进母猪产后泌乳,以使仔猪健康发育,快速生长;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分娩后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20.
邓小丽  陈方琴 《养猪》2011,(5):24-24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是整个生产环节比较重要的阶段,其目标一是保证胎儿在母体内正常发育,防止死胎与流产现象的发生,从而获得数量多、初生重大且健壮的仔猪;二是保证母猪在妊娠期有良好的膘情;三是保证妊娠母猪的乳房发育,为哺乳期的泌乳进行营养贮备;四是保证初产青年母猪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在整个妊娠阶段掌握好母猪的能量需求与喂料量是保证仔猪合格率与初生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