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构建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研究生新型培养模式成为现阶段高校研究生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慕课、翻转课堂以及讨论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在国内外高校中被逐步采用,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在研究生"天然产物化学"课程建设过程中,以翻转课堂和讨论式教学理念为指导,融合近年来翻转课堂和讨论式教学的建设经验,构建了"翻转课堂+讨论式"的教学模式。通过为期2年的初期实践检验,证明该模式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究精神,强化了创新意识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能为其他研究生课程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植物学"是高等农林院校许多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植物学"课程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对学生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植物学"课程的特点是知识点多、实践性强、课时有限,加之该课程原有的成绩考核方法和教学模式单一,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在"植物学"课程教学中,将学生较喜欢的线上慕课学习与线下课堂的面对面教学相结合,开展了混合式教学。对线上教学,通过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提前推送学习指南、建立线上学习效果检测试题库;对线下教学,将教学内容设为知识内容、拓展内容和互动讨论3个层次,开展逐级教学;同时,建立了多元化的成绩考核方法,突出了对学习过程的考核。通过课前、课中、课后全方位的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教学,探索出了一套适合"植物学"课程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节约了课堂时间,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机会,而且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植物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概念入手,结合课程特点,指出了"园林CAD"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必要性,阐述了在"园林CAD"课程中建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以园林专升本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传统教学模式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效果比较,指出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能够很好地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参与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提升了"园林CAD"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针对"园林树木学"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教材内容偏多、课时有限、授课场所固定等问题,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了"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并探讨了实施方法:在理论教学中,教师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将每章节的重点、难点通过课件或视频展示出来,让学生观看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开展实训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爱玩电子产品的特点,多启发,多引导,多为学生提供花木网站、植物识别QQ群及微信公共平台等网络学习资源。"翻转课堂"在"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提升了学生园林设计、植物养护的知识和能力,促进了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提高了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针对"植物生态学"课程传统的"课堂授课+课后练习"教学模式产生的诸多弊端,结合"植物生态学"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大量的多媒体知识资源,引入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开展该课程教学活动。通过课前教学视频以及课堂上对重要知识点的探讨和讲解,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态学问题;把枯燥的理论知识同生活实际结合,调动学生课前和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相似文献   

6.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使传统线下授课的"木质素及其利用"不得不转变为线上授课模式。结合线上教学资源,针对课前准备、课堂组织和课后考评3个环节,构建了"木质素及其利用"课程线上"翻转课堂+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后学生调研反馈,证明该教学模式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探索精神,强化了对"木质素及其利用"课程教学内容的掌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课程思政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施德育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精神、发挥好课堂作用,是一种全方位的教育发展理念。"遗传学"是生命科学学科相关本科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丰富,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和研究工作具有重要影响。梳理了"遗传学"课程理论和实验教学内容,分析了蕴含在"遗传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及其楔入点,并初步探索了"遗传学"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路径,将"遗传学"课程建设成为知识、能力和情感培养的主渠道,培养拥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才兼备的生物学人才。"遗传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探索不仅有助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的提高,还大大促进了教师师德、师风和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也是农林、师范等院校多个专业的主干课程,在本科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学时数减少、缺少实践教学环节等问题,因此如何改变现有的"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提高"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效果是任课教师需要研究的问题。基于此,探讨了网络-课堂-实践"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在"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首先通过引入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开展在线互动来充分发挥网络课程的优势;其次,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通过优化实验项目,采用全新实践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科研素质。"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将教学方式、学习资源及学习方式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能力、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课程是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宗旨的一种新式教学模式。"植物学"是北京林业大学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但该课程由于学时少、辅助教学手段不够丰富等问题限制了课程的发展,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使得"植物学"课程的数字化建设得以实现。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是一种将线下课堂学习与线上自主学习深度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它可以对学生的线上测试情况和学习行为等进行分析,弥补了MOOC的不足。因此,基于SPOC的优势,探讨了北京林业大学"植物学"课程数字化建设的途径:首先应明确"植物学"课程数字化建设的思路;其次,应从教学内容与手段方面加强课程数字化的建设;最后,应搭建在线教学资源平台。"植物学"课程的数字化建设给学生提供了不限时间和空间的在线学习机会,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提高了教学效果的同时,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10.
根据"城乡生态环境与绿地系统规划"课程设置背景,分析了"城乡生态环境与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首先,"城乡生态环境与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教学内容应体现课程特点与课程地位的重要性;其次,教学内容要适应生态文明建设新形势的需要;第三,教学内容应统筹兼顾其他课程。教学模式要从传统的教师"教"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理念,从管理学生转向服务学生;其次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通过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作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改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城乡生态环境与绿地系统规划"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C++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抽象、枯燥,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慢慢产生厌倦甚至害怕编程的情绪。为此,提出了"1+2+3"教学模式,课上课下双管齐下全方面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全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听课质量;强化实践,培养学生的编程技能和调试技能。在课下,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满足学生课后巩固、复习、查缺、补漏的需求,从而激发学生编程兴趣,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提高"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的“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森林生态学"是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基础课程之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着理论讲授比重大和实践教学学时不足的问题,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此问题,需要构建以人为本的新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是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来构建的,包括策略性提问、开展游戏活动、组织校园观测、进行学术前沿讲座、经典文献研讨、案例讲析、课堂交流、网络教学等。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确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以"生态学群落演替理论"教学内容为例,阐述了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方式,并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雨课堂"是一种以"互联网+教育"形式实现的教学改革,它覆盖了教学的全过程。"机电传动控制"是机械类专业高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性专业课程,也是林业院校最"难教难学"的课程之一。由于传统课程教学缺少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的教学交流,直接影响了课程教学效果。为了实现教学全过程交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西南林业大学机械类专业课程"机电传动控制"为例,探讨了"雨课堂"在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方法:一是要确定"雨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二是要开展多种形式的"雨课堂"教学互动,三是通过"雨课堂"进行教学测试,四是利用"雨课堂"开展教学监督。"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教学实施"雨课堂"后,教学效果与学生成绩都得到明显的提升。通过对连续6届学生的考试成绩比较分析后发现,采用"雨课堂"教学模式后,平均不及格率从23.4%下降到了3.1%,平均优秀率从10.1%上升到17.8%,实现了在不及格率显著降低的同时有效提高优秀率。  相似文献   

14.
"林火生态学"是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消防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目前,在课程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缺少综合实践教学等问题。近年来,"林火生态学"课程教研组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坚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对"林火生态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在理论教学方面,优化了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换,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在实践教学方面,利用实验室先进的仪器设备,引导学生开展基础和创新实验。利用校内外实习基地,强化综合实习训练。实践表明,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协调能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双一流"高等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继"211工程""985工程"后又一国家重大战略决策。在此背景下,"种苗学"课程教学若还采取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仅靠死记硬背和模仿,很难达到"双一流"的教学目标。以内蒙古农业大学"种苗学"课程为例,分析了"种苗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内容针对性较差,教学方法过于陈旧滞后,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从优化、重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采取讨论式、现场式、提问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及结合图片、动画、视频等资料辅助教学等方面,对"种苗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该课程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锻炼了学生综合能力,加深了学生对"种苗学"课程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结合"信息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实践,分析了"信息资源管理"课程教学遇到的信息资源管理的新发展、教学对象的新特点、教学环节的新变化等问题。针对大数据背景下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和理论的变革以及网络环境下信息获取的便利性和教学对象的新特点,提出了"调整教学侧重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改革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核"的建议。根据"信息资源管理"课程内容的特点,设计了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实验、调研、课堂交流讨论、课程论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用于考查学生对该课程相关知识点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信息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实践证明,注重过程考核、通过细化考核模块的组合运用,可以检验并促进学生对"信息资源管理"课程知识的掌握,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了学生运用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木材干燥”课程研究型教学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简述了研究型教学的内涵,阐述了在"木材干燥"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索过程中所开展的工作:调整教学内容;构建课程教学案例库;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转变考核评价方式。通过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草地资源与管理"课程是草业科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但由于"草地资源与管理"课程内容繁多、知识点抽象、概念容易混淆等特点,导致学生在学习该课程的过程中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教学效果,对"草地资源与管理"课程进行了改革探索。通过课前、课堂、课后的有机融合,形成了一套适合"草地资源与管理"课程的学生参与式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学生多层次参与教学过程为突破口,通过资料共享,让学生参与课程讲授、实验实习方案的设计、成绩评价、试题制定,同时分享学生的优秀实验实习成果和课件;教师课前、课后指导、研究热点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全面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参与式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草地资源与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综合素质,提高了学生对科学问题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9.
"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核心课程。针对基于语法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北京林业大学"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教学定位和教学要求,提出由问题设计算法、由算法引导程序的基于算法的教学改革方案。实践证明,强调算法设计、淡化语法细节,在机房授课并在实验和考试中使用在线评判系统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编程兴趣以及提高学生的编程水平。  相似文献   

20.
基于对西南林业大学智慧教学发展现状的相关分析,以"家具设计基础"课程的雨课堂教学实践为例,对比了雨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差异,并设计了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活动。在此基础上,面向学生进行了雨课堂教学成效的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雨课堂增强了学生对该工具的认识;大部分学生希望教师使用雨课堂工具上课;"课上推送的PPT"和"随堂推送的测验题"等对学生学习帮助较大,每次课推送4~6道题最合适;"发红包""弹幕"和"投稿"等小工具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抬头率低的问题。"家具设计基础"课程实施雨课堂教学后,提升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