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O_2、NH_3、CH_4和H_2S是牛舍内排放较多的4种温室气体,本试验使用2种成分组成有差异的球状固体分子筛吸附剂对秋季牛舍内以上4种气体进行吸附试验。设置1个对照组和2个试验组,初始条件相同,对照组为不放置吸附剂的通风扇,试验组为分别放置13X与活性氧化铝吸附剂的通风扇。结果表明:2种吸附剂的吸附能力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活性氧化铝吸附剂对4种气体的吸附能力较13X吸附剂更好;13X吸附剂在第24小时后需更换,活性氧化铝吸附剂在第28小时后需更换;13X吸附剂和活性氧化铝吸附剂对牛舍中CH_4、CO_2、H_2S和NH_3均表现出良好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外源性吸附剂对奶牛产生有害气体的吸附能力,试验选择吸附剂XF-4对夏季奶牛圈舍中CO_2、CH_4、NH_3和H_2S进行吸附试验,用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检测排风扇口排出的CO_2、CH_4、NH_3和H_2S浓度,悬挂吸附剂的为试验组,不悬挂吸附剂的为对照组,两者之差即为吸附剂XF-4的吸附浓度。根据实际测得的气温、气压、风速,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推导出公式,将ppm换算为mg/m~3,当试验组与对照组浓度无差异性时停止试验。结果表明:1 kg吸附剂XF-4可吸附NH310.24 g、CO21.70 g,对CH_4、H_2S无吸附能力。吸附剂XF-4对NH_3和CO_2吸附量与吸附剂pH值负相关性极显著(P0.01),与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相关性不显著(P0.05)。吸附剂XF-4在4~7 h对两种气体吸附效果最好,悬挂31 h需要更换吸附剂。  相似文献   

3.
试验选用3种材料不同的分子筛作为吸附剂,对冬季奶牛圈舍中CO_2、CH_4、NH_3和H_2S吸附试验。用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检测风机口排出的CO_2、CH_4、NH_3和H_2S浓度,悬挂吸附剂的为试验组,不悬挂吸附剂的为初始。两者之差即为吸附剂XF-1、XF-2、XF-3的吸附浓度,根据实际测得的气温、气压、风速,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推导出公式,将ppm换算为mg/m3。当试验组与初始浓度无差异性时停止试验。结果表明:1 kg XF-1吸附剂可吸附CO_261.28 g、CH_48.39 g、NH_31.27 g、H_2S 1.71g;1 kg XF-2吸附剂可吸附CO_264.91 g、CH_48.82 g、NH_31.43 g、H_2S 1.79 g;1 kg XF-3吸附剂可吸附CO_273.21 g、CH_410.06 g、NH_31.52 g、H_2S 2.05 g。结论3种吸附剂对CO_2、CH_4、NH_3和H_2S气体的吸附量与圈舍内相应气体浓度正相关性显著(P0.05),与温湿度负相关性不显著(P0.05)。吸附剂的吸附能力与总孔体积、比表面积成正比,3种吸附剂对4种气体的吸附能力均呈现XF-3XF-2XF-1。3种吸附剂在1~3 h吸附效果最好,此后缓慢下降,吸附剂XF-1悬挂31 h需要更换,吸附剂XF-2悬挂27 h需要更换,吸附剂XF-3悬挂25 h需要更换。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检验了吸附剂XF-4在冬季奶牛圈舍中对NH3和CO2的吸附效果。用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检测排风扇口排出的NH3和CO2浓度,悬挂吸附剂时测得数据为试验组,不悬挂吸附剂时测得数据为对照组,两者之差即为吸附剂XF-4的吸附浓度。当试验组与对照组浓度无差异性时停止试验。结果表明:1kg吸附剂XF-4可吸附NH3 23.65g、CO2 4.38g。吸附剂XF-4对NH3和CO2的吸附浓度与圈舍内气体浓度相关性极显著(P0.01),对NH3的吸附浓度与温度相关性极显著(P0.01),与湿度相关性不显著(P0.05);对CO2的吸附浓度与温湿度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吸附剂XF-4在悬挂4~7h时吸附效果最好,悬挂31h需要更换吸附剂。  相似文献   

5.
在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牛舍内均匀铺撒10kg(8m2)的吸附剂GY-3,用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测定各季节连续8hNH3CH4和CO2浓度的变化,并与无吸附剂的对照试验进行比较,研究不同季节吸附剂GY-3对上述气体8h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各季节10kg GY-3吸N8h可极显著降低牛舍中NH,的浓度(P〈O.01),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lkgGY-38h分别可以吸附NH,1.43g、2.26g、0.87g和0.55g,NH、吸附量随着季节间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吸附时间的增加而迅速降低,浓度对吸附量的影响要高于温度。吸附剂GY-3对CH2和CO2没有明显的吸附作用(p〉0.05)。  相似文献   

6.
选用60头荷斯坦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3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加入20%的EM发酵液,并在畜舍垫料中添加海泡石和膨润土来吸附排泄物中的有害气体,测定粪便中的氮、磷、全磷和速效磷的含量及牛舍中的有害气体H_2S、NH_3和CO_2质量浓度。结果表明,试验组全氮和速效氮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有害气体H_2S、NH_3和CO_2质量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表明饲喂EM发酵饲料能有效降低牛粪中氮磷含量及牛舍中有害气体的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不同运动场对种公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通过塑料大棚运动场牛舍饲养模式与常规露天运动场牛舍饲养模式对种公牛生产性能影响的比较试验,测试塑料大棚运动场在种公牛饲养中的应用效果。精液品质按照《牛冷冻精液》标准和《牛冷冻精液生产技术规程》进行测定。采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随机选择一幢常规露天运动场牛舍改造为塑料大棚运动场牛舍,并以其中饲养的13头种公牛为试验组,以相邻的常规露天运动场牛舍及其中饲养的13头种公牛进行同比对照试验;以试验组13头种公牛前12个月的采精记录作为环比对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同比试验处理,试验组种公牛采精量、原精活力、冷冻精液产量和冷冻精液解冻活力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环比试验处理,试验组种公牛采精量、原精活力、冷冻精液产量和冷冻精液解冻活力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塑料大棚运动场牛舍饲养模式饲养种公牛效果良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选用一种分子筛(XF-1)作为吸附剂,对奶牛圈舍中的CO_2、CH_4、NH_3和H_2S进行吸附试验。用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测定风机口排出的CO_2、CH_4、NH_3和H_2S浓度,悬挂吸附剂前后测得的浓度之差即为吸附剂XF-1的吸附浓度。根据实际测得的气温、气压、风速,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推导出公式,将ppm换算为mg/m~3。当悬挂吸附剂后测得浓度与初始浓度无差异性时停止试验。结果表明:1kg吸附剂XF-4春季可吸附CO_2 61.29g、CH_4 8.39g、NH_3 1.27g、H_2S 1.71g;夏季可吸附CO_2 59.14g、CH_4 8.02g、NH_3 1.34g、H_2S1.75g;秋季可吸附CO_2 65.76g、CH_4 8.71g、NH_3 1.64g、H_2S 1.54g,冬季可吸附CO_2 70.91g、CH_4 9.32g、NH_3 2.29g、H_2S 1.57g。吸附剂XF-1对CO_2、CH_4和NH_3的吸附质量与圈舍温度、湿度、初始浓度相关性显著或极显著(P0.05、P0.01),对H_2S的吸附质量与圈舍湿度、气体的初始浓度相关性显著(P0.05)。吸附剂XF-1在春、冬季悬挂31h,夏季、秋季悬挂30h需要更换。  相似文献   

9.
为了给圈舍优化设计及现有圈舍的通风系统改造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以新疆常见的双坡式牛舍、塑膜暖棚牛舍、拱顶式牛舍为研究对象,主要从温度、湿度,有害气体H2S、NH3,温室气体CO2几个方面研究确定新疆不同牛舍冬季舍内环境影响因素。通过试验检测,比较和分析不同时间、舍内不同高度时,主要环境影响因素温湿度、有害气体、温室气体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针对三种牛舍屋顶结构不同,所起到冬季保温效果不同,几种牛舍内以及牛舍外即养殖场CO2浓度差异较大、牛舍内不同高度温度、CO2浓度存在分层。舍内湿度与温度数值变化相反,温度越高,湿度越低。说明新疆三种典型牛舍内最低温度均在0℃以上,能够满足肉牛生产环境温度要求;针对试验用三种屋顶结构,牛舍屋顶结构不同,所起到冬季保温效果不同;牛舍内热量分布不均匀;新疆几种典型牛舍内湿度都较高,是环境调控核心问题;舍内湿度与温度数值变化相反,温度越高,湿度越低;牛舍内不同高度CO2浓度有所变化,但变化规律因牛舍屋顶结构和采用通风方式而异;三种牛舍内NH3、H2S气体浓度全天所有高度范围内数值远低于标准值,不是主要环境影响因素,环境调控时可以不进行考虑。新疆南北疆气候条件差别较大,使南北疆适用的  相似文献   

10.
霉菌毒素吸附剂是一种能有效去除饲料中霉菌毒素的物质.本文研究了13种不同市售吸附剂对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和呕吐毒素(DON)体外吸附的效果,发现不同处理时间,吸附率有所不同.某些硅铝酸盐吸附剂对黄曲霉毒素B1有非常好的吸附效果,吸附率达到95%以上;某些吸附剂对玉米赤霉烯酮也有较好的吸附脱毒能力,但与处理时间关系密切;某些吸附剂对呕吐毒素的吸附率比较低,且处理时间变长,脱毒效果更差.  相似文献   

11.
《饲料工业》2017,(4):44-49
试验选用分子筛XF-4作为吸附剂,对冬季奶牛圈舍中CO_2、CH_4、NH_3和H_2S进行吸附试验。用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检测风机口排出的CO_2、CH_4、NH_3和H_2S浓度,悬挂吸附剂的为试验组,不悬挂吸附剂的为初始组。两者之差即为吸附剂XF-4的吸附浓度,根据实际测得的气温、气压、风速,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推导出公式,将ppm换算为mg/m3。当试验组浓度与初始浓度无差异性时停止试验。结果表明:1 kg吸附剂XF-4春季吸附CO_2 73.21 g、CH_4 10.06 g、NH_3 1.52 g、H_2S 2.05 g;夏季吸附CO_2 70.47 g、CH_4 9.23 g、NH_3 1.67 g、H_2S 2.13 g;秋季吸附CO_2 78.75 g、CH_4 10.97 g、NH_3 2.05 g、H_2S1.86 g;冬季吸附CO_2 85.95 g、CH_4 12.36 g、NH_3 2.87 g、H_2S 1.88 g。CO_2、CH_4和NH_3吸附重量与温度负相关性显著(P0.05),CO_2、CH_4吸附重量与湿度正相关性极显著(P0.01),NH_3吸附重量与湿度正相关性显著(P0.05),与气体初始浓度正相关性显著(P0.05);H_2S吸附重量与湿度负相关性显著(P0.05),与温度正相关性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陕西省关中地区肉牛生产养殖环境状况和质量,从2017年3月10日至2018年1月31日,每隔10 d,7:00—19:00采用均匀布点方式对秦川公司(东西走向开放式牛舍)和秦宝公司(南北走向半开放式牛舍)肉牛场进行气体测定,分析氨气(NH_3)和二氧化碳(CO_2)的四季和日变化规律以及影响气体排放的气候因素。结果显示:NH_3和CO_2的排放具有一定季节性,秦川和秦宝牛舍CO_2浓度秋季最高,浓度分别为996. 41和1 126. 95 mg/m^3,冬季最低,分别为934. 03和968. 34 mg/m^3;在夏秋季节,秦宝牛舍的CO_2浓度极显著高于秦川牛舍(P>0. 01)。秦川和秦宝牛舍NH_3浓度春季最高,分别为3. 96和4. 71 mg/m^3,冬季最低,分别为2. 67和2. 44 mg/m^3;但全年2种牛舍的NH_3浓度差异均不显著(P>0. 05);在所有季节中,NH_3和CO_2含量都未超出国家标准。2种牛舍不同季节的CO_2日变化规律基本相同,均呈现出7:00、19:00高,13:00低的趋势,并且在所有季节,秦宝牛舍1 d中CO_2平均浓度都高于秦川牛舍CO_2平均浓度;在所有季节NH_3日变化中,2种牛舍NH_3浓度最低值都出现在7:00—9:00,而NH_3浓度最高值并未在不同季节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规律,在春夏秋季为13:00和17:00浓度最高,在冬季,秦川牛舍为13:00 NH_3浓度最高,秦宝牛舍为11:00和17:00 NH_3浓度最高。综上所述,牛舍建筑类型和季节对规模牛场牛舍内的气体浓度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畜牧与兽医》2015,(6):81-84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通风孔设施对南疆地区塑膜暖棚肉牛舍冬季舍内环境的影响。测定采用全封闭、南北半墙开通风孔、屋脊处和南北半墙同时开通风孔3种不同通风方式的牛舍内温度、相对湿度、CO2浓度、NH3浓度、H2S浓度等主要环境因素的数据,连续采集120 h,每30 min记录数据一次,结合肉牛舍内环境参数标准值,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通风孔对冬季舍内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南北半墙开通风孔、屋脊处和南北半墙同时开通风孔的两种自然通风方式可以达到生产环境温度及CO2浓度要求;屋脊处和南北半墙同时开通风孔对舍内NH3排出效果显著,CO2与H2S气体的排出效果不显著,屋脊处和南北半墙同时开通风孔适合冬季温度不太低、舍内NH3较重的牛舍;冬季南疆地区塑膜暖棚肉牛舍内NH3、H2S气体均在肉牛舍冬季环境参数标准值以内,不是主要调控因素。  相似文献   

14.
在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牛舍内均匀摆放10L吸收剂GY-2,用便携式氨气检测仪测定四季连续8h NH3浓度的变化,并与无吸收剂的对照试验和纯水吸收试验进行比较,研究不同季节下吸收剂GY-2对NH38h的吸收性能.结果表明:各季节10L GY-2吸收8h可极显著降低牛舍中NH3的平均浓度(P<0.01),各季节舍内NH3平均浓度都要低于纯水吸收试验组,其中夏季NH3平均浓度显著低于夏季纯水试验组(P<0.05).结论: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1L GY-2 8h分别可以吸收NH31.57g、2.62g、1.16g和0.85g.当室温一定时,吸收量随着舍内NH3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浓度一定时,吸收量随室温的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肉牛舍走向对舍内环境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2种不同走向的牛舍,测定夏季舍内温度、相对湿度、风速以及二氧化碳、氨气浓度。结果表明:东西走向牛舍内的风速显著高于南北走向牛舍(P<0.05),有效温度及有害气体浓度极显著低于南北走向牛舍(P<0.01),2种牛舍内温度和相对湿度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6.
《畜牧与兽医》2016,(6):53-56
拟对双坡式牛舍内采用通风管设施时的通风系统进行研究。通风管数量以及直径通过圈舍内通风量的需求进行理论计算。针对牛舍内有害气体浓度存在分层和热量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分别对舍内0.5、1、1.5、2、2.5、3、3.5及4 m处8个高度的有害气体浓度以及温度和湿度进行检测,通风管伸入牛舍内位置的选择综合考虑有害气体浓度最高及湿度最大、温度较低的位置。在外界风速一定的前提下,分别测量通风管伸出牛舍外0.2、0.5、0.7、1、1.2、1.5及1.7 m时,通风管口的风量,取风量较大时对应的长度。结果表明,试验用牛舍需要27个直径为300 mm的通风管。牛舍内4 m高度处,CO_2、NH_3有害气体浓度、湿度最大,温度较低,牛舍屋脊高为4.5 m,为此,通风管伸入舍内长度取0.5 m。通风管伸出牛舍外长度为1 m。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与兽医》2015,(6):26-31
研究对使用刮粪板清粪和人工清粪的两种牛舍进行温度、含湿量及几种有害气体的现场测试,对舍内的空气卫生条件进行分析,研究旨在通过机械清粪的方式提高牛舍环境条件,为肉牛生长发育提供保障。结果表明:两种清粪模式下舍内的含湿量、NH3、CH4、CO2、PM10日平均浓度均无显著差异,刮粪板清粪对舍内的NH3的瞬时产生量有较大的影响,在清粪过程中NH3浓度能会提高70%~75%,在刮粪后1 h内舍内氨气浓度会回落到刮粪前水平的80%~85%,人工清粪影响较小。舍内NH3、CH4和CO2的浓度还受肉牛行为的影响,肉牛的排尿、反刍、活动量都会影响舍内气体的含量。舍内温度、含湿量及NH3、CH4、CO2等气体的含量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得出结论:牛舍内空气卫生条件的好坏对肉牛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冬季牛舍粪便的清除工作一直是牛舍卫生条件的重要因素,合理采用机械清粪方式,对肉牛生活环境的改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黄曲霉毒素(AF)对动物的危害较大,使用毒素吸附剂是目前普遍应用的去毒方法。试验研究p H、毒素质量浓度、吸附剂添加量及营养素对常见矿土类吸附剂蒙脱石和凹凸棒土吸附AF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毒素质量浓度较高(2~5 mg/L)时,蒙脱石对AF的吸附率高于凹凸棒土;增加毒素吸附剂的添加剂量,可提高AFB1吸附率,减少毒素危害的风险,且该蒙脱石的效果优于凹凸棒土;AFB1质量浓度为2 mg/L时,蒙脱石的吸附率仍可达到90%以上;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赖氨酸的添加不影响AFB1的吸附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旨在研究不同建筑类型肉牛舍空气中有害气体(NH_3、CO_2、H_2S)、细菌和真菌含量的时空分布变化情况,并分析微生物在舍内外(包括场内和场外)的空间分布规律。[方法]选择陕西省关中地区牛舍为分别为半开放式、开放式和封闭式的3个肉牛养殖场,对其舍内外不同时段的细菌和真菌以及有害气体、温度、湿度等进行同步检测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测试期间,三类牛舍的氨气浓度、硫化氢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均在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允许范围内,而细菌与真菌在部分时间和地点超标,封闭式牛舍的空气质量要明显差于半开放式牛舍与全开放牛舍。[结论]不同建筑类型、不同时间段各牛舍空气质量基本符合国家标准,基本能满足肉牛生长育肥需求,封闭式牛舍需要制定合理的通风换气方案。  相似文献   

20.
霉菌毒素吸附剂对维生素的非选择性吸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比较了不同成份的霉菌毒素吸附剂的选择性吸附能力,发现不同种类的吸附剂对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吸附能力有所不同,霉菌毒素吸附剂对维生素的吸附属非选择性吸附。文章还对维生素C及维生素E干扰下霉菌毒素吸附剂申维净对赭曲霉毒素A的吸附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申维净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