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兴安岭地区笃斯越橘果实成熟期叶片矿质元素营养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大兴安岭地区笃斯越橘叶片矿质元素的研究,为笃斯越橘人工抚育、栽培中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种生境中的笃斯越橘为试材,通过测定果实成熟期叶片中N、P、K、Ca、Mg、Fe、Mn、Cu和Zn的含量及产量,制定笃斯越橘叶片矿质元素含量适宜值,并应用DOP法进行营养诊断。【结果】(1)水湿地生境中笃斯越橘的产量高,林下疏林中的产量中等,而林缘坡地中的产量低。(2)叶片中N的适宜值为17.70~19.67 g·kg~(-1),P的适宜值为3.56~4.60 g·kg~(-1),K的适宜值为5.22~6.13 g·kg~(-1),Ca的适宜值为3.13~3.88 g·kg~(-1),Mg的适宜值为1.90~2.27 g·kg~(-1),Fe的适宜值为109.19~158.85 mg·kg~(-1),Mn的适宜值为262.05~311.14 mg·kg~(-1),Cu的适宜值为5.44~6.42 mg·kg~(-1),Zn的适宜值为17.33~24.87 mg·kg~(-1)。(3)高产区的笃斯越橘叶片养分平衡状况优于中低产区,且高产区笃斯越橘叶片矿质养分亏缺程度较高,而中、低产区域矿质养分则过多盈余。【结论】大兴安岭地区高产区域的笃斯越橘养分平衡状况优于中低产区域。在适当补充肥料的基础上各区均具有一定的产量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2.
红豆越橘中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红豆越橘中所含的花色苷及红豆越橘茎、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综述.红豆越橘(Vaccinium vitis-idaea)隶属于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Vaccinium.spp)为常绿小灌木,是我国重要天然绿色的野生资源,越橘属植物的果实中含有花色苷的含量很高,是一种具有营养、药用和经济价值的新兴树种.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以吉林农业大学越橘园内78个品种(系)为试材,对其果实性状及产量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越橘平均单果重0.49~3.73g,其中高丛越橘为1.13~2.92 g,半高丛越橘为1.01~1.97 g,矮丛越橘为0.49~1.33 g,杂交品系为0.67~3.73 g。越橘最大果重可达4.89 g。(2)果型指数为0.661~0.992,果实均呈扁球形。(3)越橘果实成熟期为6月中旬—9月下旬。其中早熟品种(系):高丛越橘品种有4个,半高丛越橘品种有4个,矮丛越橘品种有8个,杂交品系有8个;中熟品种(系):高丛越橘品种有18个,半高丛越橘品种有7个,矮丛越橘品种有2个,杂交品系有25个;晚熟品种(系):只有高丛越橘品种2个。(4)越橘单株产量为8.23~2632.00g。其中高丛越橘为171.97~2325.00g,产量高于1000.00g的品种有14个;半高丛越橘为553.93~2632.00g,产量均高于500.00g;矮丛越橘为8.23~1278.17g,产量高于500.00g的品种有6个;杂交品系为393.30~2465.03g,产量高于1000.00g的品系有25个,仅1个品系产量低于500.00g。  相似文献   

4.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93份越橘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22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64个位点,多态性带百分率较高,为96.97%;香农多样性指数为0.3052~0.5727,平均为0.4322;在阈值0.70处供试资源可以分为五组:矮丛越橘(包括狭叶越橘和绒叶越橘)、北高丛越橘、兔眼越橘、蔓越橘和笃斯越橘,其中北高丛越橘、矮丛越橘、兔眼越橘亲缘关系依次渐远;笃斯越橘、蔓越橘、兔眼越橘亲缘关系依次渐远。研究认为供试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兔眼越橘、蔓越橘和北高丛越橘资源遗传基础较狭窄,在育种中,需加强对野生资源和种间资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遗传结构分析能够提供个体的血统来源及组成信息,是遗传关系分析的重要手段。研究越橘栽培种和中国野生种的遗传结构差异,以期为我国越橘育种中野生越橘资源的发掘、利用提供遗传背景依据。【方法】筛选EST-SSR引物并对越橘属84份种质资源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利用ABI 3730xl DNA遗传分析仪进行毛细管电泳分离,统计条带并计算遗传多样性指数,利用STRUCTURE软件构建遗传结构图并进行基于Nie’s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1)从54对EST-SSR引物中筛选到8对高多态性引物,共检测到101个等位变异,平均值12.63,有效等位基因数(Ne)、Shannon’s多态性信息指数(I)、观察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平均值分别为8.711、2.262、0.523和0.860,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640~0.915,平均值为0.845,所选引物多态性高。2)贝叶斯遗传结构分析表明,当K=4时,ΔK最大,供试材料被划分为4个类群,类群S1主要是红豆越橘(Vaccinium vitis-idaea)和蔓越橘(V.macrocarpon),以红果类型为特征;类群S2主要是笃斯越橘(V.uliginosum),以抗寒为特征;类群S3主要包括南高丛越橘(V.corymbosum SHB)和兔眼越橘(V.ashei),以低需冷量为特征;类群S4主要包括北高丛越橘(V.corymbosum NHB)和半高丛越橘(V.corymbosum HHB),以高需冷量为特征,表明越橘种质资源内部存在明显的遗传结构差异,4个类群与材料的抗寒性、低温需冷量特性等有明显的对应关系。3)N-J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野生越橘与引进的栽培品种之间亲缘关系较远。4)供试84份材料中Q值≥0.6的品种占91.67%,绝大多数供试越橘资源遗传背景较单一。【结论】从国外引进的越橘栽培种和我国野生种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基因交流,不存在绝对的生殖隔离,可以通过杂交的方式获得变异植株,实现越橘种质创新和遗传基础拓宽,应加大我国野生越橘资源的发掘和利用。  相似文献   

6.
申强  田野  张晓婷  祖蕾  王颖  吴林 《北方园艺》2019,(22):41-48
为明确越橘叶片生物学结构特性对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以‘陶柔’‘PLJY-2’‘北陆’为试验材料,采用光合仪测定和显微镜观察的方法,研究了越橘叶片生物学结构指标和光合生理指标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越橘光合生理机制的系统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3个越橘品种间叶长、叶宽、叶面积、鲜质量、干质量和叶绿素差异显著(P0.05);主脉厚度、叶片厚度、角质层厚度、表皮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差异显著(P0.05);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最大净光合速率(Pn_(max))、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差异显著;虽然3个越橘品种间叶片生物学指标和光合生理指标差异较大,但通过相关分析后发现,40对指标存在相关性,其中极显著性相关11对,显著性相关29对。  相似文献   

7.
以3个越橘品种"蓝丰"(高丛越橘)、"北陆"(半高丛越橘)和"园蓝"(兔眼越橘)为试验材料,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pH 5~9的条件下胁迫70d后,研究不同pH值对3种越橘组培苗呼吸速率、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越橘组培苗的呼吸速率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随pH值的增高而降低,丙二醛含量则随pH值的增高而升高。抗逆性综合评价结果显示,3种越橘中,"园蓝"属于耐碱性品种,"北陆"属于较耐碱品种,"蓝丰"属于碱敏感品种。  相似文献   

8.
以半高丛越橘品种‘北陆’为试材,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研究了在低温胁迫下不同浓度外源ABA对花期和幼果期各项抗寒性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期得到提高越橘抗寒性的最适ABA浓度。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对越橘花蕾、花朵以及幼果喷施外源ABA,可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强,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以及脯氨酸含量增加,并且随着喷施ABA浓度的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外源ABA也能够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和电解质渗出率,随着喷施ABA浓度的增大,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用隶属函数法对在低温胁迫下各抗寒性指标进行综合性评价,得出喷施浓度为20 mg·L-1的外源ABA可有效缓解越橘花期和幼果期冻害,提高越橘抗寒性。  相似文献   

9.
越橘种子破除休眠、萌发及快速成苗方案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越橘种子播种方法,解决越橘杂交种子萌发率低、成苗慢的关键问题。【方法】以越橘品种‘蓝丰’‘北陆’‘杜克’及杂交种子为试材,进行不同赤霉素质量浓度、贮藏条件和基质条件下的播种试验,调查萌发率及幼苗生长,优化播种方案。【结果】1)供试越橘品种种子对赤霉素浓度的敏感度存在差异,但均以400 mg·L~(-1)赤霉素浸种20h种子萌发率最高;2)在400 mg·L~(-1)赤霉素处理下,新鲜的种子萌发率最高(88%,60 d),其次是自然阴干4℃贮藏、新鲜种子4℃贮藏和自然阴干室温贮藏的种子(79%、78%和80%,60 d),低温冷冻严重影响越橘种子活力;3)水苔作为播种基质越橘种子萌发率高(88%,60 d),而河沙最低;越橘幼苗在混合营养土(V草炭∶V园土∶V腐熟牛粪/有机肥=2∶1∶0.1,每m31~1.5 kg硫磺)中的生长状态最佳。【结论】新鲜的越橘种子或经自然阴干4℃贮藏后的种子,使用400 mg·L~(-1)赤霉素浸种20 h,采用上层水苔下层混合营养土的基质播种,能显著提高种子萌发率和幼苗生长速度,该措施成本低、易操作、效果佳,可满足规模化越橘育种需要。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于2013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浆果研究所建立了首个越橘(蓝莓)种质资源保存基地。基地占地面积5.5hm~2,栽培方式包括露地、塑料大棚、日光温室3种。采用实地考察与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野生资源及栽培种越橘(蓝莓)进行摸底,通过模拟生境的技术手段对资源进行异地保存,对越橘(蓝莓)资源开展环境模拟和适应性、经济性状等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3—2016年共收集保存越橘(蓝莓)资源2 621份;其中野生越橘(蓝莓)资源20份,栽培品种资源41份,杂交后代2 560份。经驯化选育筛选野生优良资源2份,创新杂交优良资源16份。  相似文献   

11.
调查了高丛越橘、半高丛越橘、矮丛越橘在大连地区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开花结果特性。结果表明,越橘当年生枝条以春梢中的短枝、中枝和二次生长枝(夏梢)为主,春梢数量多于夏梢和秋梢,但高丛越橘夏梢数量接近春梢;春梢生长高峰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夏梢生长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上旬,生长量大于或接近春梢生长量。高丛、半高丛越橘成枝力较强,矮丛越橘成枝力较弱。3种类型越橘果实生长均呈双"S"型生长曲线,2次生长高峰持续时间均为2周,第1次高峰生长速率高于第2次;越橘果实生长发育从坐果到成熟需49~56 d;康维尔果实采收期52d,北陆和美登为16 d,北村和斯卫克为28 d;北陆和美登果实品质好于其他品种。研究结果为合理开展越橘灌溉、施肥、整形修剪等栽培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利于实现丰产、稳产、高效的经营目标。  相似文献   

12.
科学合理的水分管理是越橘丰产优质的基本保证,明确越橘水分生理特点,研究探明越橘需水觃律是越橘园科学管理的前提条件。综述了越橘水分生理斱面的研究迚展,分析了影响越橘需水量的内外界因素,在此基础上,对越橘水分生理生态研究的发展趋势迚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的高温对高丛越橘叶片气孔特征及其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方法】以6个高丛越橘(Vaccinium corymbosum L.)品种的2 a生幼苗为试验材料(南高丛品种‘奥尼尔’‘海岸’和‘蓝脊’;北高丛品种‘公爵’‘布里吉他’和‘蓝丰’),利用人工气候箱控制生长温度的条件下,共设置4个温度处理,即对照(25℃)、轻度增温(30℃)、中度增温(35℃)和重度增温(40℃),利用印迹取样法及空间分析技术研究了6个越橘品种叶片气孔的结构特征和空间分布格局。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叶片的气体交换参数。【结果】研究发现叶片的气孔密度、气孔结构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对增温产生的响应在南高丛和北高丛越橘2个类群之间没有明显的特异性区别。然而,高丛越橘叶片气孔特征对高温的响应在不同品种间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高温改变了‘海岸’‘蓝脊’‘布里吉他’和‘蓝丰’的气孔结构特征,但没有对‘奥尼尔’和‘公爵’产生影响;同时,高温导致‘奥尼尔’和‘布里吉他’叶片气孔的空间分布变得更加规则。另外,高温处理导致高丛越橘品种叶片的净光合反应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其最大值随着品种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结论】高温条件下高丛越橘通过调整气孔结构特征和优化气孔的空间分布格局来进一步提高气体交换效率。然而,气孔结构和功能进行调整和优化的能力在品种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最终导致了各品种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对高温响应的不同,特别是在抵抗极端高温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第三代保健水果:蓝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蓝莓(Blueberry)学名越橘,属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野生蓝莓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我国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林区。美国人类营养研究中心发现,蓝莓是花青素含量极丰富的水果,在供研究的40多种果蔬中其抗氧化能力排名第一。联合国粮农组织将蓝莓列为第3代水果和世界五大健康食品(苹果、杏、香蕉、黑莓、蓝莓)之一。北美和欧洲是较早开始人工选育和大面积栽培蓝莓的地区。美国、加拿大蓝莓产量约占世  相似文献   

15.
越橘是一种极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果树树种,作为产业化发展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现通过对越橘的种质资源、栽培研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介绍,为我国各地实行越橘产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王云生 《北方园艺》2016,(4):191-197
越橘属隶属越橘科,大约有450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有91种。越橘属中的蓝莓、红果越橘及黑莓是广受欢迎的新兴栽培水果种类,其成熟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尤其是富含花青素等抗氧化活性物质,被视为优良的保健水果。该属还有其它可食种类,具备驯化为栽培水果的潜力。近年来我国对越橘属野生资源的相关研究报道逐渐增加。该研究利用植物数据库查询,总结了我国越橘属全部物种及其典型生境及地理分布,同时综述了我国野生越橘资源研究的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17.
以辽南地区种植的6个品种南北高丛越橘为研究对象,使用LI-6400XT便携光合仪测量其在0、20、50、100、200、500、800、1 000、1 200、1 500、1 800μmol·m-2·s-1光合有效辐射梯度下的光合-光响应曲线,采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进行拟合,计算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和表观量子效率(AQY)等参数,并用光合参数分析高丛越橘的水分利用情况。结果表明:利用光强和适应强光的能力南高丛品种高于北高丛品种,依次为"库帕""奥扎克蓝""蓝脊""蓝鸟""卡拉""大粒蓝金",利用弱光的能力和表观量子效率多数北高丛品种高于南高丛品种,为"大粒蓝金"库帕"卡拉""蓝鸟""蓝脊""奥扎克蓝";多数南高丛越橘的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北高丛品种,为"蓝脊""库帕""卡拉""大粒蓝金""奥扎克蓝""蓝鸟",北高丛品种"大粒蓝金"和"卡拉"蒸腾速率小且水分利用效率较高,是节水耐旱的品种;研究结论旨在为我国种植高丛越橘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野生越橘的种类特征、地理分布与生态习性、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应提高认识,加强资源保护管理、育种和果品加工技术研究的建议,以更好地开发利用黑龙江省野生越橘属浆果资源,充分发挥黑龙江省越橘资源潜力,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高丛越橘果实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采用静态顶空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以早、中、晚熟高丛越橘品种为材料,研究了高丛越橘果实香气成分。结果表明:高丛越橘挥发性物质以醇类、酯类、萜类物质为主。共检测出67种挥发性成分,品种间具有较大差异,其中都克检测出16种,蓝乐17种,蓝丰27种,泽西13种,埃利奥特26种,达柔25种。都克特征香气成分为丁酸乙酯、大马酮、2-甲基丁酸乙酯、D-柠檬烯和2-丁酮。蓝乐特征香气成分为2-甲基丁酸乙酯、丁酸乙酯和乙酸丁酯。蓝丰特征香气成分为2-甲基丁酸乙酯、乙酸-(E)-3-己烯酯、β-芳樟醇、丁酸乙酯、乙酸己酯、(E)-2-己烯醛和(Z)-3-己烯-1-醇。泽西特征香气成分为紫罗兰酮、2-甲基丁酸乙酯和丁酸乙酯。埃利奥特特征香气成分为乙酸己酯、β-芳樟醇、D-柠檬烯和己醛。达柔特征香气成分为丁酸乙酯、乙酸己酯、D-柠檬烯和β-芳樟醇。这些特征香气物质相互作用构成了高丛越橘品种特有的风味。  相似文献   

20.
半高丛越橘果实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静态顶空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以半高丛越橘品种北陆、圣云和北蓝为材料,研究了半高丛越橘果实香气成分。结果表明,半高丛越橘以醇类、酯类、萜类和酮类物质为主。共检测出39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北陆检测出16种,圣云17种,北蓝23种。2-甲基丁酸乙酯和β-芳樟醇是半高丛越橘的特征香气,构成了半高丛越橘特有的香气,同时乙酸丁酯、2-丁酮、D-柠檬酸为北陆的特征香气,丁酸乙酯、2-丁酮为圣云的特征香气,丁酸乙酯、乙酸己酯、己醛为北蓝的特征香气成分,品种间特征香气的差异形成了半高丛越橘品种间独特的风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