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了快速测出牛奶中β-内酰胺酶,目前各检测部门主要采用β-内酰胺酶的试剂盒检测法与舒巴坦敏感β-内酰胺酶类药物检验方法即杯碟法来确认.上述2种方法在检测过程中各有利弊,下面就此方法进行比较,期盼在使用过程中甄别对待,使检测结果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
牛奶中非法添加β-内酰胺酶的检测方法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非法添加β-内酰胺酶的原因、危害,以及检测牛奶中β-内酰胺酶的方法,包括微生物法、碘量法、头孢菌素显色法、酸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指出快速检测试剂盒是今后检测牛奶中β-内酰胺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微生物法、碘量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检测乳及乳制品中β-内酰胺酶方法的特异性和适用性,讨论现有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综述了乳及乳制品中非法添加β-内酰胺酶的原因及危害,以及对今后乳及乳制品中β-内酰胺酶检测方法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展望,旨在为建立一种快速、准确、高效的β-内酰胺酶检测方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庞卓  夏晓潮  陈锋  王建荣 《野生动物》2010,31(5):249-251,253
为了检测从野生草食动物临床标本中分离的62株奇异变形杆菌对23种抗菌药物的体外活性以及这些杆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AmpC酶、金属β-内酰胺酶的情况,正确指导兽医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用API-20E对分离获得的菌株进行鉴定,双纸片协同试验和确证试验筛选超广谱β-内酰胺酶,纸片扩散法检测AmpC酶,改良Hodge试验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药敏试验采用标准的纸片扩散法。实验证实分离获得的奇异变形杆菌产酶率为25.8%(16/62),其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为16.1%(10/62),AmpC酶为9.7%(6/62)、金属β-内酰胺酶为0%(0/62)。头孢曲松钠、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亚胺培南、头孢噻肟钠、丁胺卡那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大于80%。这说明产β-内酰胺酶的奇异变形杆菌在野生草食动物临床中占较大的比例,实验室需加强检测。三代头孢菌素、四代头孢菌素、氨曲南、亚胺培南、丁胺卡那霉素和左氧氟沙星是治疗奇异变形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5.
王艳 《中国乳业》2010,(5):56-57
由于目前个别不法分子掺杂使假,在生乳中加入β—内酰胺酶类药物来抑制牛乳中残留青霉素的抑菌作用,使有抗奶无法正常检出,从而得以商品化,给乳品企业和消费者造成不利的影响。为了检测出此种不合格生乳,有关检测部门新开展了此类检测项目,采用了β-内酰胺酶试剂盒检测法与舒巴坦敏感β-内酰胺酶类药物检验方法来确认。  相似文献   

6.
由于目前乳品行业出现个别掺杂使假现象,生鲜牛乳中加β-内酰胺酶类药物来分解牛乳中残留青霉素,使有抗奶无法正常检出。为了测出此种不合格牛乳,有关检测部门新开展了此类检测项目,基本上采用β-内酰胺酶的试剂盒检测法与舒巴坦敏感β-内酰胺酶类药物检验方法来确认。本文主要研究乳及乳制品中舒巴坦敏感β-内酰胺酶类药物的检验方法,探讨检测过程中的具体步骤,以及时、准确地确认乳及乳制品中是否含有β-内酰胺酶类药物,达到最佳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7.
金属-β-内酰胺酶是β-内酰胺酶中的B亚群,NDM-1是一种近来发现的新的金属-β-内酰胺酶,携带NDM-1基因的细菌几乎对所有抗生素耐药,所以被称为"超级细菌"。论文从"超级细菌"NDM-1的起源、分子特点、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用加标的方法制备合不同浓度三聚氰胺和β-内酰胺酶的还原乳,分别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质谱法和SNAP双向酶联免疫法、SNAP双向酶联免疫间接法检测加标试样,评估SNAP双流向酶联免疫法检测牛乳中非法添加的三聚氰胺和β-内酰胺酶的精确性和灵敏度.结果表明,SNAP双流向酶联免疫法对三聚氰胺加标试样的检测限可以达到0.3ppm.最低检出限为0.1ppm,且还原乳中三聚氰胺浓度与SNAP读数仪读数呈正相关.SNAP双向酶联免疫间接检测法对β-内酰胺酶加标试样的检出限可以达到0.0005IU/mL和0.001IU/mL.SNAP流向酶联免疫法可以作为检测牛乳中非法添加的三聚氰胺和β-内酰胺酶的快速筛选方法,有较高的精确度和灵敏度,适用于奶户、奶站、乳品厂和实验室的快速筛选检测.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牛奶中β-内酰胺酶的分类、来源,以及包括微生物法、碘量法、纸片酸度定量法、显色头孢菌素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检测β-内酰胺酶的5种检测方法,旨在为加强我国乳制品中的抗生素监测,解决目前乳品工业发展中面临的难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使用管碟法,采用对青霉素类药物绝对敏感的标准茵株,利用舒巴坦特异性抑制β-内酰胺酶的活性,加入青霉素作为对照,通过比对加入β-内酰胺酶抑制刺与未加入抑制剂的样品所产生的抑制圈的大小来间接测定样品是否含有β-内酰胺酶类药物.微生物管碟法不需做阳性确证试验,技术较为成熟,可以适用于大批量检测鲜牛奶中是否添加解抗剂β-内酰胺酶.  相似文献   

11.
生鲜乳质量安全关系人身健康,我国农业部将β-内酰胺酶等6种物质列入生鲜乳中的非法添加物,明令禁止并通告全国。为了探讨影响生鲜乳中β-内酰胺酶检测结果的因素,我们在省内奶畜养殖较为密集的泾阳、富平、临潼、大荔等地开展了生鲜乳中β-内酰胺酶特别监督抽检。结果表明:在奶价持续走低,高密度监测、严管、严查、严打的情况下,生鲜乳中人为添加β-内酰胺酶的可能性不大,生鲜乳中β-内酰胺酶的来源主要与奶畜个体健康状况、饲养管理水平、养殖环境卫生与饮水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奶牛养殖业中的广泛应用导致了生鲜乳中抗生素的大量残留.不法人员将“解抗剂”β-内酰胺酶非法掺入生鲜乳,以掩盖残留的抗生素.而β-内酰胺酶属于违禁食品添加物,是管理机构及有关检测部门关注和打击的重点.笔者等就β-内酰胺酶的危害、现状及检测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应对非法添加β-内酰胺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畜牧与兽医》2016,(4):35-38
为了逆转由β-内酰胺酶引起的细菌耐药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从天然化合物中筛选出能够抑制β-内酰胺酶的7种天然化合物,并应用"棋盘法"分别测定它们与抗生素联用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芦荟大黄素、槲皮素、香紫苏醇、木犀草素、苦参碱、大蒜素和五味子甲素对β-内酰胺酶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均可增加抗生素对产ESBLs大肠杆菌敏感性,且其增加程度与其对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用强度呈正相关,表明此7种天然化合物增加抗生素对产ESBLs大肠杆菌敏感性的机制是通过抑制大肠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使抗生素免于水解而发挥作用的。该研究为解决由β-内酰胺酶引起的细菌耐药性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使用管碟法,采用对青霉素类药物绝对敏感的标准菌株,利用舒巴坦特异性抑制β-内酰胺酶的活性,加入青霉索作为对照。通过比对加入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未加入抑制剂的样品所产生的抑制圈的大小来间接测定样品是否含有β-内酰胺酶类药物。微生物管碟法不需做阳性确证试验。技术较为成熟,可以适用于大批量检测鲜牛奶中是否添加解抗剂β-内酰胺酶。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与兽医》2016,(11):105-107
产β-内酰胺酶细菌是目前临床常见的致病菌。近年来,随着产β-内酰胺酶细菌不断的增多,如何能有效治疗产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问题。本文综述了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 binding proteins,PBPs)与产β-内酰胺酶细菌的耐药机制及耐药性的关系,为预防和控制产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大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的水平传播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β-内酰胺酶是大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其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AmpCβ-内酰胺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分析藏鸡大肠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与耐药性的关系。采用CLSI推荐的方法检测了临床分离的4株藏鸡大肠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情况,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8种抗菌药对其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临床分离的4株鸡大肠杆菌中,有1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出率为25%。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菌株对多种药物耐药,4株临床分离鸡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耐药率均达10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是鸡大肠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主要机制之一,这对指导西藏地区鸡大肠杆菌病防治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鸭大肠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鸭大肠杆菌的耐药性与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关系,为临床相关感染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采用CLSI推荐的初步筛选试验和表型确证试验方法,检测了临床分离的12株鸭大肠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情况,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环丙沙星等9种抗菌药对其的抗菌活性。临床分离的12株鸭大肠杆菌中,有4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出率为33%。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菌株对多种药物耐药,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之间产生交叉耐药,对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产生多重耐药性,产酶菌的耐药性明显大于非产酶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是鸭大肠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在对抗β-内酰胺酶耐药菌感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直是药物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但β-内酰胺酶变异体多元化及不利突变减缓了新型抑制剂的发展进程。诸多国内外相关文献在深入了解β-内酰胺酶水解机制及活性位点关键氨基酸作用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已有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或基于片段设计来筛选新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详细介绍了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进一步深入开展以增强化合物与酶关键氨基酸互作为基础的创新药物筛选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β-内酰胺酶的分类与检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综述了β-内酰胺酶尤其是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AmpC酶的分类及检测方法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