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在犊牛岛饲养条件下,酸化奶对哺乳犊牛日增重和腹泻率的影响,评估饲喂酸化奶和常规奶二者劳动强度和经济效益的差异。按照相同日龄平均分配的原则,将68头犊牛分为两组,试验组饲喂使用固体酸化剂制作的酸化奶(简称酸化奶),对照组饲喂常乳,其中饲喂量和饲喂条件均一致。试验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比,饲喂酸化奶组犊牛的日增重高出19%(P0.05),犊牛腹泻率降低了33.33%(P0.05)。(2)酸化奶组降低了工人的劳动时间,省去加热、冷却牛奶的水费,降低了饲养犊牛的费用支出。综上所述,饲喂酸化奶可改善犊牛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降低饲养费用支出。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主要研究酸化奶对哺乳犊牛日增重、腹泻率、饮奶量和饲喂人员劳动强度的影响。试验包括三个处理组:对照组、甲酸酸化奶组(甲酸组)和固体酸化剂酸化奶组(固酸组)。结果表明:(1)饲喂酸化奶可提高哺乳犊牛日增重,固酸组的日增重高于甲酸组,与传统的饲喂常乳相比日增重提高37%(P0.05);(2)与传统饲喂方法相比,酸化奶可以减少犊牛的腹泻率,腹泻率降低了85%~92%(P0.05);(3)对照组、甲酸组和固酸组达到断奶体重的哺乳时间分别为57d、48d、39d,三组累计平均饮奶量为352L、442L和383L;(4)酸化奶可供犊牛自由饮用,可以降低人员的劳动强度(P0.05)。综合上述结果,饲喂酸化奶可促进犊牛生长、降低犊牛腹泻率及工人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以犊牛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时饲喂常规乳+自由采食犊牛颗粒料"(对照组)和"自由采食酸化乳+自由采食犊牛颗粒料"(试验组)两种不同饲养模式,研究饲喂酸化乳对犊牛采食量、日增重、腹泻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组乳采食量高于对照组,颗粒料采食量低于对照组;1~30日龄日增重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31~60日龄日增重试验组低于对照组;试验组腹泻发病率和腹泻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饲喂酸化乳能改善犊牛日增重及腹泻率等情况,但需要在30日龄后改自由采食为定量饲喂酸化乳,诱导犊牛对颗粒料的采食,以促进瘤胃发育,更好地促进犊牛生长。  相似文献   

4.
《饲料工业》2019,(21):39-44
为研究饲喂不同浓度大豆异黄酮(soy isoflavone, SIF)对荷斯坦犊牛生长性能及腹泻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将40头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30±10)日龄荷斯坦犊牛分为4组:CON组,TGⅠ、Ⅱ、Ⅲ组,每组10头。CON组饲喂3×2 L/d全脂酸化乳,开食料自由采食;TGⅠ、Ⅱ、Ⅲ组分别在对照组饲喂的基础上添加100、300、600 mg/d SIF。预试阶段7 d及正试阶段60 d。于正试阶段0、20、40、60 d时称(测)量犊牛体重、体尺并计算日增重,每日进行犊牛粪便评分,每周统计腹泻率和腹泻频率。结果表明:试验组日增重在试验全期及各期均高于CON组且TGⅢ组日增重最高。试验组腹泻率和腹泻频率在试验全期及各期均不高于CON组且TGⅢ组腹泻率和腹泻频率最低。综上所述可得结论:饲喂大豆异黄酮有提高荷斯坦犊牛增重促进生长的作用,且饲喂浓度为600 mg/d饲喂时间在40 d以上时效果最佳。饲喂大豆异黄酮有降低犊牛腹泻率的作用,且饲喂浓度为600 mg/d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限量饲喂和自由采食酸化奶对犊牛生长发育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的方法,选择健康状况良好的荷斯坦母犊18头,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限量饲喂酸化奶,对照组自由采食酸化奶。结果表明:60日龄犊牛的生长性能限量饲喂组好于自由采食组;饲养成本和腹泻率限量饲喂组低于自由采食组。说明限量饲喂可以提高犊牛增重,降低养殖成本和腹泻率,并且断奶应激反应较自由采食的犊牛小,更容易适应断奶后的饲养条件,后期生长潜力更大,选择限量饲喂的饲养方法更有利于牧场的犊牛培育。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饲喂酸化奶对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采取配对设计将40头犊牛分为两组,对照组饲喂常乳,试验组饲喂酸化乳,其饲喂量和饲喂程序相同。结果,饲喂酸化奶母犊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高出25.68%(P<0.05),公犊的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但有增长的趋势;两组犊牛的体高、体斜长、胸围、腹围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犊牛的腹泻发病率比对照组低50%。结果显示,饲喂酸化奶可有效促进犊牛的生长发育,降低腹泻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源代乳料对肉用犊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试验设计,将20头新生黑安格斯犊牛按体重和生长状况相近的原则随机分成CK组(对照组)、A组(发酵豆粕组)、B组(膨化大豆粉组)和C组(大豆蛋白粉组),每组5头,试验期45d。结果表明:在30~45日龄期间,试验组犊牛日增重均显著低于CK组(P0.05),营养物质消化率低,犊牛腹泻率处于整个试验期的最高水平,在血清生化指标方面,45日龄时不同蛋白源代乳料对犊牛血清中尿素氮、总蛋白、白蛋白、甘油三脂和钙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在45~60日龄期间,试验组犊牛日增重明显增加,各组犊牛腹泻率开始降低,60日龄时试验组犊牛血清生化指标受不同蛋白源代乳料的影响减小;在60~75日龄期间,试验B组和C组犊牛日增重与CK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犊牛营养物质消化率明显提高,腹泻率大幅降低,甚至无腹泻情况发生,75日龄时各组犊牛血清生化指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不同蛋白源代乳料的饲喂效果差于母乳,但随着犊牛日龄增加有所改善,其中膨化大豆粉为最佳代乳料蛋白源。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蒙脱石对哺乳犊牛生长性能和腹泻的影响。选择1日龄体重相近的荷斯坦母犊4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对照组常乳不添加蒙脱石,试验组常乳添加80 g/(d·头)蒙脱石,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常乳中添加蒙脱石,哺乳犊牛的粪便评分和腹泻率均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全期,试验组与对照组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16~30日龄,试验组犊牛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全期,试验组与对照组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在16~30日龄、31~45日龄和46~60日龄,试验组犊牛料重比极显著低于对照组犊牛(P0.0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蒙脱石极显著降低犊牛血清总蛋白的含量(P0.01)。研究表明,在哺乳期犊牛常乳中添加蒙脱石可以有效降低犊牛腹泻率,但对犊牛哺乳期犊牛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探究早期断奶对新疆褐牛生长发育及犊牛腹泻的影响,为新疆褐牛科学饲养提供参考。试验选取出生日期、体重相近的新疆褐牛犊牛180头,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0头,在舍饲条件下通过特定营养配方方案,分别在4月龄(试验组)与6月龄(对照组)时进行断奶处理,比较试验两组生长发育情况差异并对饲养成本进行核算比较。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在体尺、体重与日增重上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比对照组节省饲养成本339.70元,日节省饲养成本1.90元;试验组腹泻率与粪便指数两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本试验方案下新疆褐牛犊牛在4月龄断奶时犊牛生长发育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早期断奶饲喂成本较低,能有效降低腹泻发生。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有抗奶的营养平衡对断奶前后犊牛生长性能和血清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的新生犊牛42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14头,公母各半。对照(CON)组饲喂有抗奶,营养增强剂(NE)组饲喂有抗奶+营养增强剂,代乳粉(MR)组饲喂代乳粉。犊牛自70日龄断奶,试验期98 d。结果发现:(1)生长性能方面,与CON组相比,营养增强剂显著提高了NE组犊牛出生~70日龄阶段ADG、DMI、胸围变化率(P0.05)和出生~70日龄、出生~98日龄阶段体高变化率(P0.05),代乳粉显著提高了MR组犊牛71~98日龄阶段ADG(P0.05),在犊牛出生~70日龄、71~98日龄、出生~98日龄阶段MR组犊牛DMI显著高于CON组(P0.05),饲料转化效率显著低于CON组(P0.05)。整个试验期间,CON组、NE组、MR组犊牛腹泻率比为1.86.1.1.86。(2)血清指标方面,与CON组相比,营养增强剂显著提高了NE组犊牛42、98日龄血清SOD活性(P0.05),显著降低了NE组犊牛98日龄血清MDA含量(P0.05);代乳粉显著降低了MR组犊牛42日龄血清T-AOC(P0.05),显著提高了MR组犊牛98日龄血清SOD活性(P0.05)。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抗奶中添加营养增强剂可改善犊牛体尺,增强犊牛抗氧化性能,降低腹泻率。  相似文献   

11.
提高犊牛饲养效率是目前奶牛养殖业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试验以犊牛为研究对象,采用分阶段"饲喂初乳(1~3日龄)+定时定量牛奶(或自由采食酸化牛奶)+犊牛颗粒料"、60日龄断奶的饲养程序,定期监测犊牛生长指标,研究酸化奶对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酸化奶自由采食模式对30日龄和60日龄的犊牛体重、体尺等生长指标没有不良影响,但是由于30~60日龄自由采食酸化奶影响了颗粒料的采食,使得60日龄胸围日增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有可能影响了瘤胃发育,故建议在30~60日龄期间酸化奶定量饲喂,并加强诱导犊牛颗粒料的采食,以促进瘤胃的发育。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探讨初乳饲喂次数对娟姗犊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初生重接近的健康娟姗犊牛20 头,随机分为4 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I组、II组和III组,每组5 头犊牛,试验期为60 天。4 组犊牛出生当日饲喂两次初乳,首次初乳量按照体重的10.0%进行灌服,第2次初乳于出生后6~8 h按照体重的5.0%进行饲喂。4 组犊牛出生当日在产房饲养,2日龄时均转为室外犊牛岛单栏饲养。2日龄后,对照组每天上午06:00和下午16:00时各饲喂常乳1次,2~6日龄每次饲喂1.50 L,7~20日龄每次饲喂1.80 L,21~35日龄每次饲喂2.50 L,36~60日龄每次饲喂3.00 L,自7日龄开始犊牛自由采食颗粒料。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分别继续饲喂初乳至犊牛2日龄、4日龄、6日龄后再饲喂常乳,饲喂时间和饲喂量与对照组一致。结果表明:(1)在饲喂初乳后48 h、72 h、96 h,试验组与对照组犊牛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均差异显著(p<0.05),120 h、144 h、168 h,试验Ⅰ组与对照组比较,犊牛血清IgG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Ⅲ组血清IgG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2)随着初乳饲喂次数的增加,可有效降低犊牛20日龄内腹泻发生率,试验Ⅰ组、Ⅱ组、Ⅲ组较对照组比较犊牛腹泻发生率分别降低9.5%、22.5%、36.5%,治疗犊牛腹泻总成本较对照组分别下降12.0 元、43.2 元、76.8 元,3 组试验组犊牛成活率为100.0%。(3)初乳饲喂次数的增加,使0~60日龄娟姗犊牛平均日增重(ADG)升高,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日增重均差异极显著(p<0.01),分别增加16.7 g、33.3 g、80.0 g。试验Ⅱ组、Ⅲ组较试验Ⅰ组ADG差异也极显著(p<0.01)。综合考虑,建议娟姗犊牛饲喂初乳至6日龄,可降低犊牛腹泻发生率、减少治疗费用,提高犊牛成活率及ADG。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40头新生荷斯坦母犊牛,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犊牛饲喂未经巴氏杀菌的初乳和常乳,试验组饲喂经过巴氏杀菌的初乳和常乳,观察期60d,旨在研究巴氏杀菌的初乳和常乳对犊牛健康状况和生长性能的改善作用。试验结果显示,巴氏杀菌的初乳和常乳能极显著减少乳中细菌总数和总大肠杆菌数,减少犊牛被动免疫失败率,改善犊牛腹泻状况,显著提升0~60日龄内的犊牛日增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犊牛的均衡发育。  相似文献   

14.
随着奶牛场规模化的发展,犊牛小群饲养模式被广泛应用,为了探索犊牛小群自动化饲喂站的使用方法及应用效果,试验通过引进荷兰犊牛饲喂站,选择出生日期和体重相近的母犊牛2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头,试验组哺乳期(4~70日龄)饲喂553 L液体代乳粉,对照组饲喂471 L液体代乳粉,定期监测犊牛生长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在30,45,60,75,90日龄的体重和不同阶段的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利用犊牛饲喂站同时增加代乳粉的饲喂量对犊牛的生长指标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喂方式对断奶前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46头体重和出生日期相近的犊牛,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3头。其中,Ⅰ组采用传统饲喂模式(粉状开食料+干草+牛奶),从4日龄开始补充粉状开食料,10日龄开始补充苜蓿干草和精饲料,干草自由采食;Ⅱ组采用现代饲喂模式(颗粒型开食料+牛奶),从4日龄开始补充颗料型开食料。两组均60日龄断奶。结果表明,Ⅰ组犊牛日均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Ⅱ组(P<0.05),但两组的平均日增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前管围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中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水平组间无差异(P>0.05),45d、60dⅡ组总蛋白(TP)浓度显著高于Ⅰ组(P<0.05),45dⅠ组尿素氮(BUN)显著高于Ⅱ组(P<0.05);Ⅱ组CP、EE和P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组犊牛腹泻率(2.39%)低于Ⅰ组(3.12%)。试验表明,断奶前饲喂颗粒开食料有利于降低犊牛腹泻的发生率,提高犊牛对固体饲料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代乳粉(主要含乳类制品)液态饲喂和代乳料(主要含植物类饲料等)干喂对荷斯坦奶公犊生产犊牛白肉的影响,试验选用20头健康无病、体重和出生日期相近的荷斯坦奶公犊,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头,进行了120 d的生长育肥试验。Ⅰ组饲喂市售的代乳粉(粗蛋白质22%,粗脂肪16%);Ⅱ组饲喂配制的代乳料(粗蛋白质22%,消化能16 MJ/kg)。结果表明:①Ⅱ组犊牛0~90 d平均日增重高于Ⅰ组犊牛,91~120 d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Ⅰ组犊牛(P< 0.05),但两组犊牛0~120 d平均日增重和试验末重均无显著差异(P> 0.05)。②不同代乳品及饲喂方式对奶公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 0.05)。③Ⅰ组犊牛的胴体重、屠宰率和眼肌面积均显著高于Ⅱ组犊牛(P< 0.05),分别比Ⅱ组高11.88%、11.04%和8.12%,但两组间的胴体产肉率无显著差异(P> 0.05);两组犊牛背最长肌的pH、剪切力、蒸煮损失和肉色均无显著差异(P> 0.05),但Ⅰ组犊牛的失水率比Ⅱ组犊牛高20.83%(P< 0.01);Ⅰ组犊牛背最长肌中粗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Ⅱ组犊牛(P< 0.01),但两组犊牛背最长肌中水分、粗蛋白质、粗灰分、钙、磷和铁的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 0.05)。④Ⅱ组犊牛的饲养成本比Ⅰ组降低45.38%。综上所述,饲喂代乳料的犊牛可获得与饲喂代乳粉犊牛相似的生长性能和肉品质,显著降低饲养成本。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开食料中添加糖蜜对犊牛生长性能及腹泻率的影响。选用24头3日龄健康荷斯坦奶牛犊牛作为试验动物,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对照组和试验1、2、3组分别饲喂不同方式处理的犊牛颗粒料。结果表明,在30日龄时,试验2组犊牛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0日龄时,试验2、3组犊牛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犊牛体高和胸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整个试验期,试验2、3组犊牛采食量显著高于试验1组和对照组(P<0.05);在腹泻率方面,对照组最低,试验1组最高。因此,从对生长性能及体尺指标来看,颗粒料、玉米压片和小麦压片按7:2:1比例且再加5%糖蜜进行喷涂处理的犊牛开食料要优于其他各组,且饲料利用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组奶公犊进行饲养管理试验,分析养殖成本,探讨促进奶公犊生长发育和成活利用率的方法.结果表明:合理的饲养管理对犊牛的生长发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试验Ⅰ组60日龄平均生长发育性能为:体重(76.0±11.8)kg,日增重(0.67±0.05)kg,胸围(94.0±3.0)cm,体高(83.6±2.6)cm:试验Ⅱ组60日龄平均生长发育性能为:体重(87.4±5.7)kg,日增重(0.84±0.07)kg,胸围(102.8±5.8)cm,体高(87.9±1.9)cm.犊牛的培育费用为(仅以精料和生奶计算):试验Ⅰ组大约为390.00元/头,试验Ⅱ组大约为580.00元/头.通过对2组的分析,试验Ⅰ组犊牛每头成本比试验Ⅱ组平均减少了190.00元.试验Ⅰ组犊牛的生长发育良好,饲养方案及日粮并没有影晌犊牛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9.
通过饲养试验、屠宰试验和组织切片观察,研究代乳粉对犊牛生长性能与消化器官发育的影响,共分3个试验.试验选取体况相近的新生犊牛20头,按照出生日期和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试验组10头、对照组10头.试验组犊牛自出生第6天起开始训练采食代乳粉,6~20d为过渡期,自21日龄起全部饲喂代乳粉;对照组全部饲喂鲜牛乳,试验期共60 d.结果显示,犊牛采食代乳粉后,自出生到60d断奶,每头犊牛可节约鲜奶315 kg;体增重、日增重均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自试验第40天开始,体高、体斜长、胸围均显著高于(P<0.05)或有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趋势(P<0.10):腹泻发病率较对照组降低13.16%;犊牛采食代乳粉可促进小肠、食管及各胃室增重和发育.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喂酸化乳对犊牛生长性能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择3日龄左右、体重(40±5) kg的健康荷斯坦犊牛20头,随机分为2组,即酸化乳组和巴氏杀菌乳组,每组10头。酸化乳组饲喂酸化乳,巴氏杀菌乳组饲喂巴氏杀菌乳,2组均自由采食颗粒料,试验期共180 d,在试验第60天时断奶。每天记录犊牛的采食量,于犊牛生长期的第7、30、60、90、180天分别测量体尺、体重,计算平均日增重,同时采血用于测定血清免疫指标。结果表明:1)酸化乳组乳尿素氮含量极显著高于巴氏杀菌乳组(P<0.01),乳大肠杆菌、总菌数量显著低于巴氏杀菌乳组(P<0.05),乳糖率、乳脂率和乳蛋白率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第31~50天时,酸化乳组犊牛液体饲料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巴氏杀菌乳组(P <0.01);第61~90天时,酸化乳组犊牛固体饲料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巴氏杀菌乳组(P <0.01)。3)第60~180天时,酸化乳组犊牛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巴氏杀菌乳组(P <0.05)。第60天时,酸化乳组犊牛体直长、体高和管围均显著高于巴氏杀菌乳组(P<0.05);第90天时,犊牛体直长、体斜长、体高和管围均显著高于巴氏杀菌乳组(P<0.05);第180天时,酸化乳组犊牛体直长、体斜长和体高均极显著高于巴氏杀菌乳组(P<0.01)。4)第60天时,酸化乳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高于巴氏杀菌乳组(P<0.05);第90天时,酸化乳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极显著高于巴氏杀菌乳组(P<0.01);第90和180天时,酸化乳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著高于巴氏杀菌乳组(P<0.05)。第30天时,巴氏杀菌乳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均极显著高于酸化乳组(P<0.01),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高于酸化乳组(P<0.05);第60天时,巴氏杀菌乳组血清IL-1β含量极显著高于酸化乳组(P<0.01),血清IL-6含量显著高于酸化乳组(P<0.05);第90天时,巴氏杀菌乳组血清IL-1β含量显著高于酸化乳组(P <0. 05)。综上所述,利用甲酸酸化牛乳对牛乳成分影响不大,可抑制牛乳中有害细菌生长,改善适口性,提高犊牛采食量,改善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