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奎荣 《云南农业》2014,(11):10-11
临沧市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的要求,树立“生态立市、绿色崛起”理念,围绕“构筑生态高地、成就大美临沧”目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全市绿色生态农业产业加快向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绿色、生态、优质、安全农产品规模化水平加快提高.坚果面积居全国第一,以州市级为单位蔗糖面积和产量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二,咖啡、茶叶面积居全省第二,橡胶面积和产量居全省第三,烤烟跃进百万担大烟区行列.农业发展主要经济指标5年翻了一番多.2013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13.2亿元,农业增加值130.6亿元,分别比2008年增长126%和129.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066元,比2008年增加3703元,增长156.7%;粮食总产量98.57万t,比2008年增加23.67万t,增长31.6%.农业发展主要指标增幅连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2.
<正>敦化市按照"一产助推旅游、二产服从生态、三产激活全局"的发展模式,以打造"东部山区特色农业"为目标,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休闲农业,壮大农业产业化,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目前,该市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2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15家、州级44家;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63亿元(包括市场交易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现有专业农场221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山要绿起来,人要富起来;2013年两会的一号提案更是九三学社提交的《关于加强绿色农业发展的建议》。发展绿色农业不仅顺应时代的潮流,更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本文指出了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绿色农业的含义以及促进绿色农业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山要绿起来,人要富起来;2013年两会的一号提案更是九三学社提交的《关于加强绿色农业发展的建议》。发展绿色农业不仅顺应时代的潮流,更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本文指出了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绿色农业的含义以及促进绿色农业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2月15日,延边州农村工作会议在延吉市召开。州长李景浩在会上强调,实现经济整体绿色转型发展,农业要率先突破。会议指出,过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正确领导下,各县(市)涉农部门扎实工作,延边州农业克服诸多困难和挑战,保持了平稳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州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40亿元,同比增长1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80元,同比增  相似文献   

6.
正黑龙江省八五二农场作为垦区百万亩旱作农业第一场,围绕"绿色、高产、高效"这一主题,以全作物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为抓手,通过实施一系列节本增效措施,力争实现种植业公顷效益较2017年增加1500元的目标,促进农业生产效益的稳步提高。1以高产创建为抓手,调优种植结构,由单一数量型向多样化质量效益型转变a.向多元化及优质化方向发展。种植结构从过去的单一要数量向要质量、要效益方面转变,着力构建  相似文献   

7.
<正>以"农民"为中心、以"农业"为基础、以"绿色"为导向、以"文化"为灵魂。这是在2017年4月在"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启动仪式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提出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式。那么,到底如何实现这样的绿色发展模式呢?近期,本刊编辑部走进了礼泉县烟霞镇的袁家村,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一年创造10亿元奇迹的神奇小乡村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正>1黑龙江绿色品牌农业发展现状众所周知,黑龙江是最早发展绿色品牌农业的省份,早在上世纪末,黑龙江就形成了绿色发展理念,并不断地探索和前进,加上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黑龙江绿色品牌农业领先于全国,并打入国际市场。纵观近30年的发展历程,黑龙江的绿色品牌农业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截止到2017年末,整个黑龙江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达到7500万亩、实物总量4160万吨、总产值2580亿元,绿色  相似文献   

9.
武定县立足丰富的绿色生态资源优势,按照绿色产业强县的工作思路,在打"绿色牌"唱"特色戏"上下功夫,构建了"特色鲜明、龙头带动、规模发展、科技支撑、品牌突出"的绿色产业发展格局,2012年绿色产业综合产值达11亿元,绿色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近年来,武定县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向最适  相似文献   

10.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锦州市特色农业已经进入规模、质量、效益同步发展的新时期。2010年,全市特色农业占地面积136.8万亩,特色农业生产面积105万亩,总产值实现8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1240元。产业累计拉动二三产业需求28.4亿元。"十一五"期间,特色农业产量、产值、人均纯收入等三项指标平均年递增17%以上。由过去的不能自给发展成为特色农业产品的输出大市。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绿色农产品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榕 《农业展望》2011,7(9):39-42
绿色农产品具有“安全和营养”的双重保证、“环境和效益”的双重效益等特征,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2009年我国绿色农产品的数量占绿色食品的比例将近80%。至2010年底,全国绿色农产品种植面积660万hm2以上,带动农户1686万,对接龙头企业1256家,每年直接增加农民收入8.4亿元以上。在消费需求、出口需求的驱动及政府的引导支持下,预计到2015年,中国绿色农产品产量将达9489万t。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以来,通化市各县(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绿色生态资源,实施绿色转型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努力做好"无中生有"、"有中生新"的文章。上半年,县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0亿元,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420.1亿元,增长12.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95.9亿元,增长1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7亿元,增长9.4%,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黑龙江省八五三农场在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中,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绿色牌、走特色路。以投入促发展,以科技增效益,以调结构增活力,以开发增潜力,到2013年实现粮豆总产65万t,实现农业产值16亿元。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绿色农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农业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发展新模式,江西省发展绿色农业有利于发挥该省农业生态资源条件较好的优势,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数量型农业向优质高效农业转变;有利于促进绿色生态江西的建设。在分析江西省绿色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江西省绿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将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世纪,绿色消费将是本世纪主要的消费趋势,绿色需求将逐渐成为主要需求。吉林省要创绿色品牌必须使绿色农业成为新农村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技术创新质量提高成为绿色农业发展的保证;由绿色农业向有机农业转变成为吉林省农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以来,吉林省以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的示范推广为抓手,深入推进农药、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生物防治水稻二化螟面积位居全国首位,生物防治大豆食心虫在全国率先应用,粮食生产向绿色发展转型升级。——强化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指导服务。突出农业绿色生产,围绕化肥、农药减量,及时印发了《全省2019年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指导意见》和《全省2019年农药减量控害技术指导意见》。重点推进农药减量控害技术"五转变",即:单一化学防治向绿色防控转  相似文献   

17.
<正>绿色农业,是指以生产并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轴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以"绿色环境"、"绿色技术"、"绿色产品"为主体,促使过分依赖化肥、农药的化学农业向主要依靠生物内在机制的生态农业转变。发展绿色农业应注重优化设计、综  相似文献   

18.
张韧 《中国农垦》2007,(10):72-73
近年来,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现已形成35亿公斤粮食的生产能力,粮食转化率70%以上,粮食商品率92%。2006年实现粮食总产34亿公斤,单产443公斤,农业职工人均生产粮食4.85万公斤,种植业产值60亿元。2006年,分局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了"中国绿色米都"的称号。最近,本刊记者采访了建三江农垦分局局长王金会,请这位"绿色米都"的当家人来谈谈——  相似文献   

19.
广东农垦湛江垦区发挥农业国家队示范带动作用,坚持"四个轮子"一起转,大力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不仅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协调稳定发展,而且带动了周边地区农业发展。2011年,各项经济指标均创近年新高:实现农垦社会总产值76.5亿元,同比增长16.4%;国内生产总值30.5亿元,同比增长15.1%;主营业收入70亿元,同比增  相似文献   

20.
《吉林农业》2015,(6):18
<正>2014年,梅河口市克服春季低温、夏秋干旱、产品价格波动等不利因素,持之以恒抓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51.3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13.8亿斤。2015年,该市突出建设现代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计划实现农业总产值54.4亿元,粮食产量实现15亿斤。2014年,在诸多不利因素的情况下,全市实现牧业总产值50.4亿元,同比增长23%,农民人均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