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青海省共和县牦牛肠道内益生菌的分布种类,筛选出能够抑制犊牛腹泻的益生菌株,采集20份健康牦牛的粪便样品,对粪便中乳酸菌进行分离和纯化,再结合形态学、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结果表明,从牦牛粪便中成功分离出7株乳酸菌,包括罗伊氏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乳酸乳球菌、坚强肠球菌、海氏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各1株。本研究分离的7株乳酸菌,为后期抗牦牛腹泻益生菌产品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确定牛奶中的益生菌种类,给奶牛微生态制剂益生菌菌种的选择提供参考,试验选取体况良好、无乳房炎、产奶性能优良的荷斯坦奶牛和新生犊牛,采集其新鲜奶样和粪样,应用MRS溴甲酚紫选择性培养基和革兰氏染色对分离株进行初步鉴定,提取菌株DNA检测16S rRNA基因并测序,对分离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所得菌株中有球菌和杆菌,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得到的12株菌株分别为约氏乳杆菌2株、布氏乳杆菌4株、粪肠球菌5株和屎肠球菌1株。这些牛源益生菌可用于研制益生菌微生态制剂。  相似文献   

3.
青贮饲料中优良乳酸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从12种不同来源的青贮饲料中分离到25株乳酸菌,依据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的标准和描述,把25株乳酸菌都鉴定到了属的水平,有17株乳酸菌鉴定到种的水平,其中:玉米乳杆菌2株、布氏乳杆菌4株、短乳杆菌4株、戊糖乳杆菌3株、干酪乳杆菌1株、粪肠球菌1株、坚强肠球菌2株。其余的8株乳酸菌根据本研究的结果还无法确定其种的归属。测定同时已鉴定的17株乳酸菌的产酸速率,结果发现,Sld2-1、Ssd3、Shw3-7和Ssm3-1都表现出较强的产酸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云南某规模化奶牛场乳房炎细菌的种类及药物敏感性特征,本研究从24份临床乳房炎乳样中分离到革兰氏阴性球杆菌2株(M1和M2)、革兰氏阳性球菌3株(M3、M4和M5)和革兰氏阳性杆菌1株(M6)。16S rDNA基因序列BLAST比对结果显示:M1—M6分离株分别与变异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variabilis)、伪鲁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pseudolwoffii)、沃氏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warneri)、停乳链球菌(Streptococcu dysagalactiae)、停乳链球菌和副蕈状芽孢杆菌(Bacillus paramycoides)16S rDNA基因序列的最高同源性分别为99.7%、99.6%、99.6%、100%、99.6%和99.7%。根据形态特征和16S rDNA同源性比对结果,将M1—M6分离株分别鉴定为变异不动杆菌、伪鲁氏不动杆菌、沃氏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和副蕈状芽孢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6株分离株对头孢氨苄、头孢噻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磺胺甲■唑高度敏感。本研究结果为云南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新疆犊牛腹泻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犊牛腹泻多是1月龄以内的犊牛出现一种以消化不良、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消化道疾病,是造成犊牛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本试验选取新疆4个地方犊牛腹泻的粪便69份,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得到:大肠杆菌99株,肠链球菌33株,肠球菌23株,蜡样芽孢杆菌20株,沙门菌3株,克雷伯菌3株,蜡样芽孢杆菌1株及末鉴定菌株10株.分别选取庆大霉素,头孢唑啉、呋喃妥因、磺胺异(哑)唑、氨苄西林、奥复星、红霉素、吉他霉素、恩诺沙星共9种抗生素对其进行药敏试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头孢唑啉、磺胺异(哑)唑、恩诺沙星、呋喃妥因对所选分离菌表现高度敏感;吉他霉素、红霉素分离菌株都对所选分离菌表现低敏.  相似文献   

6.
青贮饲料中优良乳酸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12种不同来源的青贮饲料中分离到25株乳酸菌,依据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的标准和描述,把25株乳酸菌都鉴定到了属的水平,有17株乳酸菌鉴定到种的水平,其中:玉米乳杆菌2株、布氏乳杆菌4株、短乳杆菌4株、戊糖乳杆菌3株、干酪乳杆菌1株、粪肠球菌1株、坚强肠球菌2株。其余的8株乳酸菌还无法确定其种的归属。测定同时已鉴定的17株乳酸菌的产酸速率,结果发现,Sld2-1、Ssd3、Shw3-7和Ssm3-1都表现出较强的产酸能力。  相似文献   

7.
试验从笼养蛋鸡盲肠内容物中分离乳酸菌,采用MRS平板分离乳酸菌,经过革兰氏染色、菌落形态观察及糖发酵生化管鉴定为乳酸菌种属。结果显示,分离出15株革兰氏阳性菌,经抑菌试验选出7株乳酸菌,发酵生化鉴定为绿色乳杆菌、瑞士乳杆菌、果糖乳杆菌、德氏乳杆菌、肠膜明串珠菌葡聚糖亚种、假肠膜明串球菌和肠膜明串珠菌乳脂亚种。  相似文献   

8.
为分离健康奶牛阴道乳酸菌并鉴定其益生特性,本研究采集健康奶牛阴道临床样品并分离筛选到4株乳酸菌,对其抑菌活性、产酸性能、产H_2O_2能力及对抗生素敏感性进行检测,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乳酸菌分离株。结果显示,4株乳酸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和产酸性能,在体外均能够产生H_2O_2,并对万古霉素具有抗性;经鉴定4株乳酸菌分别为唾液乳杆菌1株、黏膜乳杆菌2株、坚强肠球菌1株。本研究分离鉴定的4株乳酸菌均可以作为候选益生菌株用于奶牛子宫内膜炎防治。  相似文献   

9.
基于临床上犊牛腹泻的高发病率,致使犊牛死亡严重,给养牛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实验采用细菌常规分离鉴定方法和96孔板微量滴定法。筛选出肠球菌及其生物膜;研究生物膜的生长特性。共筛得细菌214株,其中,肠球菌24株;肠球菌所占的比例为11.21%。利用96孔微量板测定,得到生物膜阳性菌1株。生物膜阳性率为4.17%。为临床上犊牛腹泻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肉鸡空肠黏膜上分离到6株菌,均为革兰氏阳性菌,其中3株乳杆菌(R2、R4、R6),3株肠球菌(R1、R3、R5)。生理生化鉴定表明,R2为嗜酸乳杆菌;R4为德氏乳杆菌乳亚种;R6为德氏乳杆菌德氏亚种;R1、R3和R5为粪肠球菌。产乳酸能力分析表明,培养至12h时R2产乳酸速度最快,到24h时R4产生乳酸浓度最高,为69.59mmol/L。在抑菌试验中,R2、R4对鸡大肠杆菌O1、鸡伤寒沙门氏菌O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其它菌株(P〈0.05);药敏试验结果表明,R2和R4对治疗性抗菌索青霉素、四环索、卡那霉素、链霉素、万古霉素有较强的耐受性;对添加剂用抗菌索二硝托胺、硫酸多粘菌素、氨苯胂酸、杆菌肽锌的耐受性较强。  相似文献   

11.
研究以青贮饲料为材料,分离筛选获得2株乳酸杆菌R1和R3,1株肠球菌R2。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DNA方法对2株乳酸杆菌R1和R3进行鉴定,最终确定R1为发酵乳杆菌,R3为约氏乳杆菌。并对发酵乳杆菌R1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为其在青贮饲料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对青海省部分地区自然生长植物花朵附着乳酸菌进行了分离及鉴定,通过形态学初步鉴定分离到的10株菌为乳酸菌,再通过16Sr RNA分子技术鉴定,其结果为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4株,肠球菌(Enterococcus)1株,猪肠球菌(Enterococcus hirae)3株,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2株。  相似文献   

13.
为检测及鉴定乳酸菌分离株的抗菌物质,本研究采用牛津杯法测定乳酸菌的抗菌活性,通过上清液煮沸、过氧化氢排除试验、蛋白类排除试验、有机酸排除试验检测并鉴定了本实验室前期从健康奶牛阴道内分离获得的5株酸菌的抗菌物质。结果显示,这5株乳酸菌对指示菌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坚强乳杆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和巴黎链球菌的主要抗菌物质为有机酸,黏膜乳杆菌的抗菌物质为过氧化氢、蛋白和有机酸。本研究表明黏膜乳杆菌可以初步作为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潜在益生菌使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采用MRS培养基从健康AA肉鸡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盲肠中分离获得11株乳酸菌,并对其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 DNA序列同源性分析,最终确定所分离的菌株主要是5种乳酸杆菌(嗜酸乳杆菌R1、植物乳杆菌R2、鼠李糖乳杆菌R3、短乳杆菌R4和发酵乳杆菌R5)和4种肠球菌(盲肠肠球菌R9、粪肠球菌R8和R10、鸟肠球菌R7、屎肠球菌R6和R11)。  相似文献   

15.
广西猪源益生菌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广西地区猪粪便与微生态发酵饲料中益生菌的存在情况及合理开发和利用猪源益生菌,本试验共采集了15份猪粪便样品和5份益生菌发酵饲料并对其进行益生菌的分离,研究益生菌的形态学特性、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分子序列,进行生长曲线、耐胆盐试验、温度敏感试验、模拟胃肠道耐受试验、耐药性试验、体外抑菌试验、小鼠安全性试验、体内/外抑菌试验,对分离菌株进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本试验共分离鉴定出6种、29株益生菌,分别为1株屎肠球菌(C2)、2株乳酸肠球菌(C1、C3)、3株植物乳杆菌(R20、R30、R37)、4株干酪乳杆菌(R41~R44)、7株枯草芽孢杆菌(K1~K7)和12株蜡样芽孢杆菌(Y1~Y12)。从中筛选出6株具有生长性能好、耐胆盐、耐高温、对胃肠道耐受、体外抑菌能力强的益生菌:乳酸肠球菌C1、屎肠球菌C2、植物乳杆菌R20、干酪乳杆菌R41、枯草芽孢杆菌K1和蜡样芽孢杆菌Y3。将筛选出的具有优良特性的菌株进行小鼠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在10~9 CFU/mL浓度下灌胃6株益生菌对小鼠是安全无毒害的。与此同时,C2、R20、R41、Y3能极显著提高小鼠日增重(P0.01),K1能显著提高小鼠日增重(P0.05)。体内抑菌试验结果表明,C2、R20、K1能降低沙门氏菌G21感染的小鼠的死亡率,有一定程度的体内抑菌作用。各项试验结果表明,R20和K1可作为猪源益生菌的选择菌株。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筛选自然发酵苜蓿青贮的优势菌种,应用于高水分苜蓿青贮的调制,研究不同微生物及组合对高水分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先调制自然发酵苜蓿,青贮30 d后,从中筛选优势菌种并进行鉴定。根据优势菌种筛选结果,组合了9组发酵菌种用于苜蓿青贮的调制,分别为:以植物乳杆菌与乳酸片球菌为发酵菌种,活菌数比例分别为1∶1、1∶2和2∶1,编号为1、2、3组;以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片球菌为发酵菌种,活菌数比例分别为2∶1∶1、1∶1∶1和4∶1∶1,编号为4、5、6组;以植物乳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乳酸片球菌为发酵菌种,活菌数比例分别为2∶1∶1、1∶1∶1和4∶1∶1,编号为7、8、9组;以不加任何菌种的自然苜蓿青贮作为对照。每组3个重复,发酵60 d后,对苜蓿青贮进行感官评定,并测定氨态氮/总氮(NH3-N/TN)、总酸含量和pH。结果表明:用MRS、LB和NA 3种培养基从自然发酵苜蓿青贮中筛选到微生物菌种31株,对其中18株进行了分子鉴定,主要菌种为植物乳杆菌9株、乳酸片球菌1株、粪肠球菌2株、各种芽孢杆菌6株。感官评分结果表明乳酸菌(植物乳杆菌和乳酸片球菌)比例大的各组评分等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添加了添加枯草芽孢杆菌的各组(P<0.05)。对于NH3-N/TN、总酸含量和pH等指标,乳酸菌比例较低的2、5、8和对照组与其余各组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植物乳杆菌和乳酸片球菌是苜蓿青贮主要菌种,用于苜蓿青贮有利于青贮品质的提高。枯草芽孢杆菌会影响苜蓿青贮的气味,解淀粉芽孢杆菌为菌种会改善苜蓿青贮风味,但比例太高会增加NH3-N含量。  相似文献   

17.
试验从北京油鸡的盲肠和粪便中分离出65株菌种,通过对菌种菌落形态的观察及染色油镜观察,并根据生理生化鉴定和糖发酵试验,确定M1和M2为盲肠肠球菌;F5、F8和F11为粪肠球菌;M3、M4和M5为短乳杆菌;M8为戊糖乳杆菌;F2为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8.
从青贮饲料中分离鉴定了39株乳酸菌,并研究了这些乳酸菌的特性。结果表明:分离菌株都是革兰氏阳性、过氧化氢酶阴性、兼性厌氧菌,根据其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可分为7组(A-G),A组、B组为片球菌属(Pediococcus),C组、D组和E组为肠球菌属(Enterococcus),F组和G组属于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性状优良的益生性乳酸菌,并为制备优良的牧草青贮型发酵菌剂奠定基础,试验采用MRS-Ca CO3平板从青海高海拔地区牧草或青贮牧草中筛选乳酸菌,同时对其进行形态学鉴定和生理生化特性、产酸能力、生物学特性及16S rR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从燕麦草中共筛选获得水解圈直径比值较大的菌株12株,其中植物乳杆菌4株,发酵乳杆菌3株,干酪乳酸杆菌2株,屎肠球菌1株,嗜酸乳酸杆菌2株;植物乳杆菌YZ05和屎肠球菌YZ06是同型发酵乳酸菌,与其他菌株相比,具有很强的产酸能力和良好的益生特性。说明植物乳杆菌YZ05和屎肠球菌YZ06是制备青贮饲料的优良菌剂。  相似文献   

20.
2株鸭源肠球菌的鉴定和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株鸭源肠球菌临床分离株和1株粪肠球菌参考菌株的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特性、对药物的敏感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3个被检菌株在光学显微镜下呈球形、革兰氏阳性染色和链状排列方式;能在10℃、45℃和6.5%NaCl肉汤等条件下生长,能耐热60℃30min,其特性均符合肠球菌属的特征,各菌株生化反应特性均与粪肠球菌特性基本一致,3个菌株均可鉴定为粪肠球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3个菌株均对青霉素、万古霉素、庆大霉素和左氟沙星高度敏感,而对四环素耐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