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舍饲散栏奶牛舍卧床垫料中牛粪与稻壳比例对奶牛趴卧行为、消化性能和泌乳性能的影响。选择体重、泌乳天数、产奶量相近的健康奶牛200头,随机分为4组,即全牛粪组(TM组,卧床垫料为全牛粪)、6牛粪∶4稻壳组(6M∶4RH组,卧床垫料中牛粪与稻壳比例为6∶4)、4牛粪∶6稻壳组(4M∶6RH组,卧床垫料中牛粪与稻壳比例为4∶6)和全稻壳组(TRH组,卧床垫料为全稻壳),每组50头,各组奶牛采食相同的全混合日粮(TMR),饲养期为42 d。结果显示:1) TRH组的奶牛趴卧比率、卧床垫料中细菌数量和乳体细胞数均高于其他各组,其中卧床垫料中细菌数量与TM组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乳体细胞数(第42天)与TM组和6M∶4RH组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2)第42天时,6M∶4RH组的产奶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3)各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钙、磷表观消化率以及乳蛋白率、乳脂率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综合所测的各项指标,建议奶牛场选择牛粪与稻壳比例为6∶4的卧床垫料。  相似文献   

2.
持续3 个月采集3 种不同垫料类型的规模奶牛场泌乳牛奶样4 877 头份进行DHI分析,结果表明:稻壳垫料的牧场、牛粪再生系统垫料牧场、室外散栏风积沙垫料牧场的泌乳牛乳房炎新感染率差异极显著(P<0.01),体细胞数评分差异极显著(P<0.01);稻壳垫料卧床牛只乳房炎新感染、慢性感染,体细胞数评分明显低于其他类型垫料的牧场;牛粪再生系统垫料卧床能有效控制乳房炎的新感染以及慢性感染发生,也能够满足奶牛健康养殖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牛粪垫料环境性乳房炎的安全性和对泌乳牛趴卧行为的影响,试验在完达山奶牛养殖小区选择2栋相同的散栏式泌乳牛舍分别作为试验舍和对照舍。试验牛舍采用橡胶垫+牛粪垫料卧床,对照牛舍采用橡胶垫卧床,测定了牛粪垫料使用前后环境性乳房炎致病菌的数量、泌乳牛后躯的清洁度及泌乳牛的趴卧行为。结果表明:试验牛舍使用橡胶垫+牛粪垫料卧床3 d后奶牛环境性乳房炎致病菌的数量并未显著增加(P0.05),说明牛粪垫料不会增加泌乳牛患环境性乳房炎的风险;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泌乳牛每天的趴卧时间增加2.2 h(P0.05),趴卧前的准备时间减少64.1s(P0.05),每天趴卧次数增加2次(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泌乳牛后躯清洁度评分的平均值分别为1.7,2.1分。根据清洁度分类原则,对照组属于分类一,为轻度污染;试验组属于分类二,为中度污染。说明牛粪垫料可以提高泌乳牛的舒适度,但也会使泌乳牛后躯的清洁度降低。  相似文献   

4.
不同卧床垫料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不同卧床垫料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笔者采用橡胶垫、牛粪和沙土作为卧床垫料,通过对奶牛行为采集与观察,对产乳量、乳成分进行测定,对产科疾病、肢蹄病的发生规律进行统计,研究不同卧床垫料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牛粪作为卧床垫料不但节能环保,而且投入成本较低,适合奶牛趴卧休息,有利于提高奶牛生产性能。但应注意平时的日常管理规范,使垫料充分发酵、晾干并定期消毒。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估散栏牧场高产奶牛跛行率、飞节损伤与饲养管理、牧场设计之间的相关性,收集了中国34个大中型牧场高产牛群管理和卧床设计数据,如卧床设计、垫料类型和挤奶程序等。对每个圈的所有奶牛进行行走评分(1~5分)和飞节评分(1~3分)。其中行走评分大于等于3分定义为临床跛行,大于等于4分定义为严重跛行;飞节损伤大于等于2分为轻微损伤,3分为严重损伤。中国大中型牧场临床跛行率和严重跛行率分别为(31±12)%(分布于7%~51%)和(10±6)%(分布于0%~27%)。飞节轻微损伤率和严重损伤率分别为(40±20)%(分布于6%~95%)和(5±9)%(分布于0%~50%)。临床跛行率和严重跛行率与牧场的规模有显著相关性。随着牧场规模的增大,临床跛行和严重跛行有降低的趋势,每增加100头牛,临床跛行率降低(0.35±0.09)%,严重跛行率降低(0.15±0.06)%。牧场的新旧程度也显著影响跛行率,尤其是大于9年的牧场跛行率和严重跛行率明显升高。牧场的规模和新旧程度在引起临床跛行和严重跛行的因素中占49%和30%的作用。深槽卧床可降低轻微飞节损伤和严重飞节损伤的发生率(分别降低20.9%和3.65%)。大于9年的牧场飞节轻微损伤率和严重损伤率分别提高16.68%和7.17%。这2个变量可影响飞节轻微损伤和飞节严重损伤的52%和58%。总之,牧场之间的跛行率和飞节损伤率变异很大。良好的卧床设计和管理有助于降低跛行率和飞节损伤率。  相似文献   

6.
不同卧床垫料对奶牛趴卧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牧与兽医》2016,(1):67-70
在不同温度气候条件下,比较了橡胶垫、干燥牛粪、沙土3种卧床垫料环境中奶牛的趴卧行为。结果显示:奶牛对橡胶垫和干燥牛粪卧床的喜好程度接近,并高于沙土卧床。22~35℃时奶牛在干燥牛粪卧床上趴卧时间最长,-15~10℃时奶牛在橡胶垫卧床上趴卧时间最长。站立时间差异不总是与趴卧行为差异一致。2次挤奶之间,卧床占有率基本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建议有条件的奶牛场,牛舍内可以选择橡胶垫作为卧床,运动场表面使用干燥牛粪铺垫,夏季时可以在橡胶垫上铺垫一层干燥牛粪,冬季时将牛粪清除。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干湿分离后的牛粪添加不同比例的熟石灰进行处理,探究粪便中细菌变化情况以及应用后的奶牛乳房炎发病率情况。通过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数的测定,得出8%熟石灰为最佳添加水平,并选择该水平组作为垫料与使用锯末组作为垫料进行对比试验,结果发现,8%熟石灰添加量的干粪作为卧床垫料,可以降低奶牛乳房炎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畜牧与兽医》2016,(3):73-76
为了比较不同畜床垫料对奶牛健康的影响,试验采用橡胶垫、牛粪和沙土作为畜床垫料,剖析垫料对奶牛行为,消毒前后畜床垫料上细菌消长变化,产科疾病、肢蹄病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牛粪作为畜床垫料投入成本较低,适合奶牛趴卧休息,但不宜消毒,需要特别注重牛粪发酵、晾干和定期消毒等卫生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环保压力的加大,奶牛粪污处理已成为养殖业主必须面对的问题。牛粪垫料可实现粪污的资源化循环利用,而且相比于其他垫料会提高奶牛趴卧时间和乳产量,减少趾蹄病的发生,增加奶牛使用寿命。本文介绍了其生产方式和用于卧床的管理及今后的发展前景,希望更多的牧场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合适的方式生产并在实践中运用,推动奶牛养殖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乳房炎是影响奶牛生产经济效益最重要的疾病之一,而体细胞数(SCC)是反映奶牛乳房健康及牛奶品质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对规模化牧场670头荷斯坦奶牛后腿上部及侧面、乳房、后腿下部进行洁净度评分,探讨乳房及肢蹄洁净度对荷斯坦奶牛乳中体细胞数的影响。试验运用SAS 8.1统计软件进行最小二乘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除了将洁净度评分作为固定效应外,其他固定效应还包括组别效应、泌乳阶段效应及胎次效应。结果表明:①组别与胎次对体细胞评分有显著影响(P0.05)。②泌乳阶段、后腿下部洁净度评分与乳房洁净度评分对体细胞评分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后腿下部洁净度评分为4分的体细胞评分极显著高于1分和2分的(P0.01),后腿下部洁净度评分为3分的体细胞评分显著高于1分和2分的(P0.05);乳房洁净度评分为3分的体细胞评分极显著高于1分和2分的(P0.01);后腿上部及侧面洁净度评分对体细胞评分影响不显著(P0.05)。③奶牛乳中体细胞数随着奶牛后腿下部洁净度评分与乳房洁净度评分的增加有上升的趋势。试验结果显示,通过对牛群身体洁净度评分,可以有效了解牛群乳房的健康状况,可为规模化牧场奶牛日常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牧场管理水平对原料乳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6个牧场180个原料乳样本的体细胞数、脂肪含量、蛋白含量、干物质、黏度、游离脂肪酸含量、游离氨基氮含量,根据牧场管理水平,将样品分为三组(优、良、合格),研究牧场管理水平与原料乳质量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管理水平牧场之间牛乳体细胞数、脂肪含量、蛋白含量、干物质、黏度、游离脂肪酸含量、游离氨基氮含量差异显著(P0.05);牧场管理水平与牛乳体细胞数、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干物质、黏度、游离脂肪酸含量、游离氨基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收集了2018年5~9月长三角地区56个牧场的乳样,记录奶牛胎次及产奶量数据,并采用FOSS乳品多功能分析仪和乳成分分析仪检测乳中的BHB(β-羟丁酸)、各乳成分含量及体细胞数(转化成体细胞评分),根据乳中BHB含量将牛只分为酮病低风险组、酮病中风险组和酮病高风险组,研究酮病对荷斯坦牛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体细胞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BHB含量的奶牛产奶量差别较大,酮病高风险组奶牛产奶量显著低于酮病低风险组奶牛(P0.05);(2)不同BHB含量的奶牛乳成分差别非常大:1胎奶牛酮病低风险组和中风险组乳脂率显著低于酮病高风险组,2胎牛只酮病高风险组乳脂率显著低于低风险组;牛只乳蛋白率均呈现为酮病高风险组显著高于低风险组和中风险组(P0.05);酮病高风险组牛只的体细胞评分(SCS)显著高于低风险组和中风险组(P0.05);(3)3胎及以上奶牛的中、高酮病风险头数占比高达30.11%,分别比1胎和2胎牛只高出10.65个百分点(P0.05)和6.98个百分点(P0.05)。说明酮病会显著降低奶牛产奶量,影响牛奶品质。  相似文献   

13.
为了降低奶牛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成本,探索牛粪垫料使用的可行性,试验选取40头产奶量相近的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对象,牛舍铺设稻壳垫料和试验牛场自制的牛粪垫料,试验期间监测牛舍中温湿度、氨气和牛床表面二氧化碳环境指标及泌乳牛趴卧时间和卧立次数,并检测牛粪垫料在使用过程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和克雷伯氏菌致病菌含量变化和对泌乳牛后躯清洁度的影响,并计算使用牛粪垫料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牛粪垫料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牛舍环境质量造成影响,不同时间节点氨气和牛床表面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推移呈上升趋势,均差异显著(P<0.05),最高分别为6.11 mg/m3和791.35 mg/m3,均在安全范围内。试验泌乳牛于08:00—15:00和16:00—23:00在牛粪垫料上的趴卧时间分别为4.3,3.9 h,较在稻壳垫料(3.6,3.3 h)上分别长0.7,0.6 h,且均差异显著(P<0.05);试验泌乳牛每天在牛粪垫料上的卧立次数为15次,略高于稻壳垫料的13次。在新铺设的和使用后的牛粪垫料中均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但使用后的牛粪垫...  相似文献   

14.
选取年龄、胎次、产奶量相近的荷斯坦泌乳牛80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20头。3个试验组每日分别播放哈萨克族音乐、贝多芬《第六田园交响曲》、维吾尔族音乐,对照组不播放音乐。结果表明:整个试验期内三个试验组的产奶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哈萨克族音乐组、维吾尔族音乐组奶牛乳体细胞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三个试验组的牛乳乳成分含量均较对照组高,其中哈萨克族音乐组的乳脂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整个试验期内三个试验组间的产奶量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播放贝多芬《第六田园交响曲》使奶牛乳体细胞数有所提高(P0.05),但作用时间有限;在试验第20天、40天哈萨克族音乐组的乳蛋白率、乳糖含量较贝多芬《第六田园交响曲》组高(P0.05)。说明这三种音乐对奶牛产奶量均产生了负面影响,哈萨克族音乐对提高乳脂含量有显著作用,哈萨克族音乐和维吾尔族音乐对降低牛乳体细胞数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分析奶牛体况、飞节损伤程度、后肢清洁度、年龄、胎次和泌乳时期等8个因素与跛行程度的关系,在2018年8月至11月调查了黑龙江省南部某奶牛养殖场的奶牛跛行情况,并进行跛行程度评分,同时对调查的奶牛进行体况评分、飞节损伤程度评分、后肢清洁度评分,并通过养殖场管理软件,收集泌乳牛的年龄、胎次、泌乳时期、日泌乳量和日步履数的数据,应用统计学分析8个因素与跛行程度的关系。结果发现,调查的奶牛养殖场奶牛跛行情况较为严重,奶牛体况、飞节损伤程度、年龄、胎次、泌乳时期与奶牛的跛行程度呈现正相关性,而奶牛日泌乳量和日步履数与奶牛跛行程度呈现负相关性,奶牛肥胖或者偏瘦都可能造成奶牛跛行程度增加,但不同后肢清洁度评分间的跛行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卧床舒适度对奶牛日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本试验选取60头泌乳天数相近、胎次相同的健康的中国荷斯坦奶牛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A、B、C三组并分别圈养于三栋卧床舒适度不同的牛舍中,分析每组奶牛的日产奶量和乳成分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随着卧床舒适度提高,奶牛日产奶量显著增加(P0.05),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显著下降(P0.05),乳脂率、乳蛋白率无明显变化(P0.05)。由此得出,卧床舒适度的提高可促进奶牛产奶量的提升以及牛奶中SCC的下降,提高牧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在奶牛场选择泌乳月、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相近的健康奶牛80头,随机分为Ⅰ、Ⅱ、Ⅲ、Ⅳ组,试验Ⅰ组采用干河沙作为奶牛卧床垫料,试验Ⅱ组采用干麦草,试验Ⅲ组采用干牛粪,试验Ⅳ组采用橡胶垫。在其他饲养管理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经过36d饲养,试验Ⅰ组有2头奶牛患乳房炎,1头经治疗痊愈,1头因两个乳区坏死而淘汰。试验Ⅰ组产奶量比试验Ⅱ、Ⅲ、Ⅳ组分别低2.45kg(P<0.05)、2.51kg(P<0.05)、2.63kg(P<0.05),试验Ⅱ、Ⅲ、Ⅳ组之间产奶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都有相应增加。乳脂率、乳蛋白率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选用舒适的卧床垫料,奶牛产奶量会有相应增加,但对乳品质量无明显影响。橡胶垫垫料使用方便,效果与秸秆类、牛粪垫料相当,大中型的养殖场选用可减少劳动力的使用,提高奶牛产奶量,也便于规范化管理,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牛床再生垫料生产技术模式和产业需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床垫料是奶牛散栏饲养模式中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常见的垫料材料有沙子、秸秆、木屑等。近年来将固体牛粪加工成牛床再生垫料受到普遍关注并在生产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该垫料是通过特定的处理设备,将奶牛的新鲜粪尿经固液分离、厌氧或好氧发酵加温杀菌后,形成的一种可用于铺垫卧床的牛粪固体产品。本文重点围绕牛粪资源垫料化利用的固液分离直接利用、厌氧发酵、好氧发酵等3种生产模式,比较了不同工艺处理后成品的物料特性,含水率、病原菌和寄生虫卵等参数指标,及其对奶牛舒适性、健康及饲养成本的影响,分析了牛床再生垫料生产过程的水分控制、杀菌消毒等关键技术环节,阐述了固体牛粪作为垫料需要解决的技术瓶颈及产业技术需求,并对未来的推广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在成年奶牛泌乳群中,根据年龄、胎次相似,泌乳期相近等条件选择隐性乳腺炎阳性牛和健康牛各18头。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9头。其中,A为阳性牛试验组,B为阳性牛对照组,C为健康牛试验组,D为健康牛对照组。试验期间分别A、C组饲喂发酵中药制剂50 g/(头·d),B、D两组作为对照。分别在正式试验前1 d和试验中的第15、30、52 d采集参试牛奶样进行DHI测定,记录检测结果中的体细胞数、乳蛋白率及乳脂肪率,同时记录采样当天每头牛的产奶量。与试验前相比较,A、D两组体细胞数均差异显著(P0.05),且试验组A、C组体细胞数分别显著低于B、D组(P0.05);A组奶牛产奶量及乳蛋白率显著高于试验前(P0.05),且显著高于B组(P0.05),C组第52 d的乳脂率较试验前显著提高(P0.05)。试验结果表明,炎热夏季奶牛日粮中添加发酵中药制剂可有效提升奶牛抗热应激能力,明显降低奶牛乳体细胞数量,对减少奶牛隐性乳腺炎发病率、提高奶牛生产性能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乳房及肢蹄洁净度对荷斯坦奶牛体细胞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乳房炎是影响奶牛生产经济效益最重要的疾病之一,而体细胞数(SCC)是反映奶牛乳房健康及牛奶品质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对规模化牧场670头荷斯坦奶牛后腿上部及侧面、乳房、后腿下部进行洁净度评分,探讨乳房及肢蹄洁净度对荷斯坦奶牛乳中体细胞数的影响。试验运用SAS 8.1统计软件进行最小二乘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除了将洁净度评分作为固定效应外,其他固定效应还包括组别效应、泌乳阶段效应及胎次效应。结果表明:①组别与胎次对体细胞评分有显著影响(P<0.05)。②泌乳阶段、后腿下部洁净度评分与乳房洁净度评分对体细胞评分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后腿下部洁净度评分为4分的体细胞评分极显著高于1分和2分的(P<0.01),后腿下部洁净度评分为3分的体细胞评分显著高于1分和2分的(P<0.05);乳房洁净度评分为3分的体细胞评分极显著高于1分和2分的(P<0.01);后腿上部及侧面洁净度评分对体细胞评分影响不显著(P>0.05)。③奶牛乳中体细胞数随着奶牛后腿下部洁净度评分与乳房洁净度评分的增加有上升的趋势。试验结果显示,通过对牛群身体洁净度评分,可以有效了解牛群乳房的健康状况,可为规模化牧场奶牛日常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