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满足优质、高产育种目标的要求,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自选多胚品系D95029-8-3-7为母本,以自育品系98018-10-22为父本杂交,经多代定向选择育成了华亚2号。该品种2013~2014年在黑龙江种植原茎产量7333~8083 kg/hm~2,比对照黑亚14号增产13.25%,纤维产量达到1623 kg/hm~2以上,增产极显著;2016年在安徽省参加鉴定试验,原茎产量6540 kg/hm~2,比对照品种中亚麻2号增产19.78%,当年在安徽登记。  相似文献   

2.
为选育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亚麻新品种,解决我国大部分地区(包括吉林)亚麻纤维产量低、易倒伏等问题,2003年以俄罗斯引进的抗倒伏、高纤品种为母本,以法国引进的高产品种Diane为父本杂交,组合号200325。经过多代混合选择与系谱选择选育出新品系0325-30-8-1,经过鉴定后参加吉林省2012~2015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区域试验编号为华星010),该品系平均原茎产量6355.5 kg/hm~2,比对照品种吉亚2号增产8.35%;全麻产量1687.55 kg/hm~2,比对照增产18.9%;长麻产量1048.75 kg/hm~2,比对照增产21.25%;种子产量471.95 kg/hm~2,比对照增产18.35%;全麻率31.1%;长麻率19.35%。该品种于2016年3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推广,登记品种名为中亚麻5号(登记号为吉登亚麻2016002),其主要特点是纤维产量高,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3.
庆大麻1号是2005年以辽宁省农家品种清源大麻系选品种清源108为母本,以乌克兰引进的雌雄同株、高纤、低毒品种Днепновскаяодн.6为父本杂交,2006年以后连续与Днепновскаяодн.6回交5代获得的BC5代经过系谱选择选育而成。2011~2012年品系比较和异地鉴定试验,植株生长整齐一致,熟期早、抗性强、产量高。2013~2014年全省区域试验,平均原茎产量9531.1 kg/hm~2,比对照五常40增产10.1%;纤维产量1763.7 kg/hm~2,比对照五常40增产15.6%;出麻率为24.0%,比对照高1.8个百分点。2015年全省生产试验,原茎产量10639 kg/hm~2,比对照五常40增产10.7%,纤维产量1987.3 kg/hm~2,比对照五常40增产19.2%;出麻率为24.1%,比对照高出2.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汉麻6号是2010年以乌克兰工业大麻品种USO14为母本,以资源材料10 HBLF为父本杂交,再以10 HBLF为轮回亲本,回交至BC_2代,采用混合选择方法,通过温室加代与田间选择相结合进行选种,2014年决选出早熟、高纤、优质、四氢大麻酚含量低于0.3%的优良新品系Y1410-1623。2015年参加品系比较试验,植株生长整齐一致,熟期早、抗逆性强、产量高。2016~2017年参加全省区域试验,平均原茎产量9374.5 kg/hm~2,比对照品种火麻一号增产9.3%;平均纤维产量2027.6 kg/hm~2,比对照增产21.4%;全麻率为27.9%,比对照提高4.7个百分点。2018年全省生产试验,原茎产量9419.8 kg/hm~2,比对照品种火麻一号增产6.6%;纤维产量2134.6 kg/hm~2,比对照增产22.2%;全麻率为27.7%,比对照品种高出3.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黑亚16号是以高纤、抗病、抗倒、早熟的俄罗斯亚麻品种俄—5为供体,以我所育成的优质、高纤、抗旱品种黑亚7号为受体进行DNA导入,于2000年D4代决选出了亚麻新品系D96021-1。经两年鉴定试验和两年区域试验均表现出高纤、优质、抗病、抗倒等优点。2005年生产试验原茎产量5842.3kg h/m 2,比对照增产11.8%;长麻产量986.6kg h/m 2,比对照增产18.1%;全麻1469.7kg/hm 2、比对照增产18.6%;种子产量405.9kg h/m 2,比对照增产15.8%;长麻率20.6%,比对照高0.9个百分点;全麻率30.8%,比对照高1.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国家种植结构调整,促进黑龙江亚麻产业发展,实现优质、高纤、抗病、抗倒伏育种目标,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的优质、高纤、抗性强亚麻品种黑亚12号为母本,以高纤、抗倒、早熟的法国品种Ilona为父本杂交选育出了98110-3。经试验该品系原茎、全麻、种子产量分别为6141.1、1556.2、636.3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7.5%、25.3%和13.5%。全麻率30.8%,比对照高1.8个百分点。于2014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推广,定名为黑亚23号,同时提出了该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双亚15号是[87-424(双亚五号)×比引7号]杂交育成的纤维亚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优质、高纤抗逆性强等优点.区域试验原茎、长麻、全麻和种子产量分别为5189.4kg/hm2、821.4kg/hm2、1233.0kg/hm2和652.7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增产11.8%、18.6%、15.0%和13.0%.生产试验原茎、长麻、全麻和种子产量分别为5593.5kg/hm2、901.1kg/hm2、1376.5kg/hm2和634.9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黑亚11号增产11.3%、18.3%、12.8%和9.5%.该品种长麻率19.2%、全麻率29.2%,纤维强度262N.  相似文献   

8.
雌雄同株工业大麻新品种汉麻4号是以USO-31为父本、云麻4号为母本,通过杂交技术培育的雌雄同株工业大麻新品种。该品种在2016、2017年参加黑龙江省农作物区域试验,两年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原茎平均产量8777.0 kg/hm~2,比对照品种汉麻3号增产4.3%;纤维平均产量2074.7 kg/hm~2,比对照品种汉麻3号增产11.9%;种子平均产量719.0 kg/hm~2,比对照品种汉麻3号增产10.7%;全麻率28.6%。其主要特征:籽纤兼用型雌雄同株工业大麻品种;植株绿色,叶片浅绿色;雄花黄绿色;种子为卵圆型,种皮为浅褐色,种皮上有黑色点状。品种的抗旱性和耐盐碱性较强,适宜在黑龙江第一至第五积温带种植。  相似文献   

9.
黑亚16号亚麻新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黑亚16号是以高纤、抗病、抗倒、早熟的俄罗斯亚麻品种俄-5为供体,以我所育成的优质、高纤、抗旱品种黑亚7号为受体进行DNA导入,于2000年D4代决选出了亚麻新品系D96021-1。经两年鉴定试验和两年区域试验均表现出高纤、优质、抗病、抗倒等优点。2005年生产试验原茎产量5842.3kg/hm^2,比对照增产11.8%;长麻产量986.6kg/hm^2,比对照增产18.1%;全麻1469.7kg/hm^2、比对照增产18.6%;种子产量405.9kg/hm^2,比对照增产15.8%;长麻率20.6%,比对照高0.9个百分点;全麻率30.8%,比对照高1.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科合纤亚3号于2019年5月31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号GPD亚麻(胡麻)(2019)230001。2013~2014年区域试验平均原茎、纤维和种子产量分别为6009.0、1473.7、691.2 kg/hm~2,分别比对照黑亚16号增产12.3%、19.7%和15.5%。全麻率29.5%,比对照高1.8个百分点。纤维强度255.0 N。该品种为抗病、高纤、优质纤维亚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1.
双亚11号是2006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命名的纤维亚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纤、优质、抗逆性强、熟期适中等特点,原茎、长麻、全麻和种子产量分别为5847.5kg/hm^2、970.9kg/hm^2、1435.4kg/hm^2和427.6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增产12.1%、16.5%、15.9%和22.9%。长麻率20.7%,纤维强度238.0N。  相似文献   

12.
纤维亚麻新品种云亚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纤维亚麻新品种云亚1号(原代号YY-1)是从引入材料8323-11的自然变异后代中经系统选育而成的云南省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亚麻新品种.该品种两年多点试验结果:平均原茎产量11772.0k9/hm2,较对照增产3.04%;全麻率29.61%,较对照提高1.46个百分点;平均纤维产量2679.8kg/hm2,较对照增产9.11%.纤维断裂强力值为225N.  相似文献   

13.
91-1     
1来源采用(湘油10号×Marnoo)F_1作母本,中油821作父本进行复合杂交,经三次优良单株选择和一次夏繁加代选育而成.2 产量鉴定结果株系鉴定:折合产量2102.5 kg/hm~2,比对照湘油11号增产8.08%.品系比较:1992年折合产量2052.4kg/hm~2,比湘油11号和中油821分别增产15.47%和9.89%,1993年折合产量2110.5kg/hm~2,比湘油11号和中油821分别增产11.83%和22.93%.  相似文献   

14.
亚麻新品种双亚12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双亚12号是杂交(双亚5号×Viking)育成的纤维亚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优质、高纤、抗逆性强等优点.区域试验原茎、长麻、全麻和种子产量分别为4947.5kg/hm2、811.0kg/hm2,1208.8kg/hm2和604.3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增产9.8%、14.5%、11.5%和9.3%.生产试验原茎、长麻、全麻和种子产量分别为5567.8kg/hm2、874.2kg/hm2、1321.5kg/hm2和541.0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增产8.7%、16.4%、10.3%和8.8%.长麻率19.6%、全麻率29.8%,纤维强度257.3N.  相似文献   

15.
"双油麻1号"是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采用系统选种方法,从原有的种质资源GY035中选育出来的油用亚麻新品种。该品种2013年和2014年参加黑龙江省油用亚麻区域试验,两年试验种子平均产量为1423.05kg/hm~2,比对照品种克-420增产13.7%。2015年提升参加黑龙江省油用亚麻生产试验,种子产量为1241.6 kg/hm~2,比对照品种克-420增产12.9%。种子粗脂肪含量为42.5%。该品种具有群体整齐、抗倒伏、抗病的特点,耐盐碱性较强。适宜在哈尔滨、大庆、牡丹江、齐齐哈尔、五大连池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皖饲啤14008(原名皖95033)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自育品系92342为母本、(法国Mola/法国SHYRT)F_1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粮草双高饲料大麦新品种。2014—2015年安徽省联合鉴定,平均产量571.5 kg/667m~2,较对照西引2号增产11.1%。2015—2017年国家南方片区试,2年平均产量359.0 kg/667 m~2,比对照苏啤3号增产7.4%,比参试品种均值增产2.4%,居参试品种第1位。乳熟期植株生物产量(鲜质量)达3 500 kg/667 m~2以上。该品种综合农艺性状优良,饲用品质好,抗倒力强,2016年通过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登记,适宜黄淮中南部晚茬田、江淮及沿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纤维亚麻新品种黑亚19号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优质、高纤、抗病、抗倒伏育种目标,1995-2008年,我们以品系87097-30为母本,以黑亚7号为父本,成功选育出纤维亚麻新品种黑亚19号.该品种原茎、长麻、全麻、种子产量分别达到5239.0 kg·hm-2、853.3 kg·hm-2、1270.3 kg·hm-2和570.0 kg·Hhm-2,分别比对照黑亚11号增产12.0%、20.8%、18.9%和14.7%.长麻率19.9%,比对照高1.5个百分点;全麻率29.7%,比对照高1.8个百分点.于2009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纤维亚麻新品种黑亚12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亚12号是2001年2月最新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的纤维亚麻品种,原茎、纤维、种子产量分别为5140.0kg/hm^2 、696.4kg/hm^2和523.9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2.6%、20.4%和10.2%。长麻率16.8%,比对照高1.4个百分点。纤维强度259.4牛顿。该品种为优质高产新品种。  相似文献   

19.
双亚16号是以双亚七号为基础材料,利用γ射线辐照诱变结合组织培养技术并经田间单株决选育成。区域试验原茎、长麻、全麻和种子平均公顷产量分别为4948.6kg、810.2kg、1220.4kg和659.2kg,比对照增产7.8%、15.5%、13.4%和14.3%。生产试验原茎、长麻、全麻和种子平均hm2产量分别为5487.2kg、889.5kg、1426.9kg和577.3kg,分别比对照增产11.6%、18.9%、18.9%和8.6%。该品种是国内第一个应用组织培养结合物理诱变技术和常规育种技术选育出来的纤维用亚麻新品种,长麻率19.5%、全麻率31.2%、分别比对照高出1.7和2.6个百分点,纤维强度235.0N。作为高纤、抗逆性强纤维亚麻新品种于2012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登记委员会登记推广。  相似文献   

20.
纤维亚麻新品种黑亚13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亚13号是2002年3月6日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的纤维亚麻新品种.原茎、长麻、全麻、种子产量分别为5348.9、949.0、1395.8、646.4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4.1%、24.2%、28.5%和18.6%.长麻率21.3%,比对照高1.6个百分点.纤维强度26.4kg.该品种为高纤、优质纤维亚麻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