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农村》2015,(3)
<正>表弟做生意多年,始终没有太大起色。表弟的媳妇晓燕性格外向,心直口快,看表弟奋斗那么久仍一事无成,于是经常数落他。上个月晓燕来我家玩,她告诉我表弟因为受不了她的"差评"搬到店里去住了,他们婚姻已亮起了红灯。我的妻子是个聪明的女人,她真诚地对晓燕说:"你整天抱怨、絮叨、数落,这些差评就像家里的雾霾,污染了两人的心境,这对婚姻有  相似文献   

2.
潘家永 《新农村》2001,(10):29-29
编辑同志: 我结婚还不满两年,就下岗了。下岗后家庭生活靠丈夫的工资维持。他在合资企业上班,收入不算低。后来,我因怀疑他在外面另有女人,就找了他的主管领导。他知道后大发雷霆,不久就搬到外面住了,至今已经一年多没有回过家,对我的生活也不管不问。我失去了经济来源,偏偏我的父母双双生病住院,我只好向亲戚朋友借钱来维持生活,并支付父母的赡养费。如今我已欠了7000元的债务。现在他提出  相似文献   

3.
《百姓》2009,(11):10-11
北京前门鲜鱼口内的那片胡同,是刘英毅打小生活的地方,哪个院子里种枣树,哪位大爷爱唱戏,哪家孩子有出息,他都门儿清。就算是后来搬到楼里住,但他根儿还在那,胡同里老北京人鲜活质朴的生活状态,欢快单纯的游戏场景,成了他脑海中最温暖的回忆。  相似文献   

4.
老屋要拆了,接到三哥的电话,我便匆忙赶回老家,只为能再看老屋一眼。 我的故乡是华北平原上一个普通的小乡村。这些年,富裕起来的故乡在村子后边的盐碱地上盖起了整齐宽敞的楼房,年轻人都搬到楼区住了,许多老屋只剩下了老人。  相似文献   

5.
对面老太太     
去年搬到外面出租房,我们对面住的是一位老太太和她女儿,她们的日子过得很是艰辛。老太太70多岁了,头发已花白,背已弓成了90度。然而,老太太却总也不闲着,每天起早贪黑背着一个破筐子在小区垃圾箱的角角落落里搜寻着烂纸壳子、矿泉水瓶及一切可卖钱的废品,似乎一刻也不闲着。受老太太的影响,我五岁的  相似文献   

6.
莫奈的花园     
车晟 《百姓》2011,(10)
莫奈一生追求自然的光色变幻,从中寻找瞬间的宁静和喜悦。43岁时,他从塞纳河边的阿让特伊搬到了吉维尼小镇,和妻儿在此生活了43年,并在这里完成了余生的绘画创作:他的花园、他的睡莲、他的水塘和他的小桥。奈曾说:我的花园是我一生最美的杰作。  相似文献   

7.
胡宗秀 《百姓》2007,(10):2-2
据报载,黑龙江省某地有一位住豪华小区的老人,把门上的报箱堵死,让投递员敲门送报,他情愿付投递员每月100元"敲门费"。原来,老人不是为了看报,而是为了订"敲门声"。他要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眉山县一村民来电问:我家门前有一块空地,使用权属于王前进。王前进为了解决父母分住的住房困难,在我建成房屋后,打算在这块空地上建房子。我看着王前进已经开始挖土动工,考虑到如果房子建起来了,自己新房的通道就没有了,所以,向王前进提出,要他留出通行的过道。王前进说土地的使用权是他自己的,不想给我留下通行的通道。在这种情况下,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2017,(11)
<正>"你会扫落叶吗?""你这问题不幼稚吗?"同事小刚对我突然提出这个问题感到不解,他不知道我想要说什么。最近,我终于在省城买了一套70平米的房子,心里特别开心。尽管小了点,毕竟是属于自己的房子。但是小刚却给我泼了一盆冷水:"你怎么买这样的房子?70平米,这么小,怎么住呀!你父母就不来了吗?房子格局差,还照不到阳光。"他说的这些都是事实,但是我却并不以为然。看到他  相似文献   

10.
帮婆婆圆梦     
前两年,老公为了出行方便,买了一辆私家车.车子买回来后,他怂恿我学开车,可我胆小,又担心考不过花冤枉钱,婆婆在一旁为我打气:"你看满大街都是开车的,学车很容易的,你去考一个,以后他出去喝酒,你开,这样安全." 婆婆说得一套一套的,可她分明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啊!现在驾考可没那么容易,她不知道我周围的朋友都在怨声载道,说...  相似文献   

11.
正高大的身材,憨厚的笑容,浓厚的闽南口音。柯家厚是来安徽创业的外来客,但没曾想到扎根安徽竟一不小心成为了"金针菇大王"。2004年以前,柯家厚在福建老家从事金针菇种植。在对市场深入调查后,他发现金针菇的销售地主要在安徽省。而金针菇生产所需的玉米芯、棉籽壳等原料也产自安徽。与其每天花大量费用在运输成本上,不如把厂搬到安徽去。就这样,最早运用大数据思维的他在合肥市肥东县店埠镇马厂村承包了约  相似文献   

12.
<正>拥有总资产40多亿元的花园集团,去年带领全村上缴税收近2亿元的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书记邵钦祥坐的是劳斯莱斯轿车,他说:"住哪也没有住村里好,因为村支书的‘根’就在村里。"地处海拔1350米深山的四川省大竹县庙坝镇华山村书记杨帮武半个月走坏了两双胶鞋,他说:"我哪也不去,就在村里一直走下去。"上午8点来到花园村,马路上远远驶来一辆劳斯莱斯轿车,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记者绝不相信豪车的主人  相似文献   

13.
回乡     
《新农业》2016,(20)
正七年前,老刘携妻子从省城搬到当年他下乡的老峪沟,开始了农村生活。老峪沟的父老乡亲感到疑惑:现在村里人都往外走,老刘倒好,往山沟里钻,是不是在城里待腻歪了?也有人当面质问:"老刘,城里条件那么好,你不在城里养老,跑到这穷山沟里来图啥,是不是哪根筋搭错了?"老刘笑笑说:"我对这里有感情,我眷恋  相似文献   

14.
<正>连续4年,每年都到赤壁采访。一年一会,赤壁的变化在我脑海中就像电影的快镜头,分外清晰,格外巨大。上周在从赤壁回京的高铁上,前排一男两女热烈的谈话吸引了我。男的是个美国青年,他说了一个故事:他的一个朋友,为了求学,到餐馆洗盘子。用每小时挣8美元积攒学费生活费,完成了学业。四年后一毕业就失业了,只好又换了一家餐馆洗盘子,这时他每小时挣7美元。我问他,你说说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他说,很复杂,有很多解读。是的,这个真实的"笑话"可以有很多解读:可读出人的命运、可读出"读书无用"。我读出了美国经济放缓。洗盘子属于低层级劳动,不需要与劳动提供者的素质与学  相似文献   

15.
分红     
<正>新年伊始,八五四农场大街小巷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在融富旱田农业合作社里,大伙围坐在经理吴进堂的身边开心地说笑着。"我分到了5万元,你分到多少啊?"贺代国笑着问坐在旁边的吴全。"我分了11万元,这种分红场面我可见识过六次啦,哈哈哈。"吴全边数着百元大钞,边笑着对周围的人们说。"多亏老吴建立了合作社,我们每年都能分红,还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李云良紧接着说。触景生情,贺代国不由得回忆起老吴和他的往事来:六年前,我妻子体弱多病,儿子还小,60多  相似文献   

16.
父亲的菜园     
正光阴倏然而逝,父母已到古稀之年。因为年轻时的一场车祸,父亲的腿落下毛病,年纪越大,走起路来越跛,很是费力。母亲有意搬到城里住,免去生活不便的烦恼。每提及这个建议,父亲总是默不作声。我知道,父亲心里有一份不舍,他舍不得他的菜园。父亲的这一亩三分地,承载着他满满的记忆。就是这个春去秋来一直陪伴父亲左右的菜园,看着父亲出生、长大、成家,无论风雨困苦,它都给父亲最好的绿意深情,瓜果菜香。父亲从不放过菜园里一点儿空闲的地方,但凡能生长植物的土地,他都算计着有效利用起  相似文献   

17.
我的一个朋友曾是个大款。生意红火时,他开了三家连锁店。然而,由于投资不当,一夜之间,他从百万富翁沦为穷光蛋。破产后,债主的讨债如蚁附檀,甚至在大年三十,都会有六七个债主气势汹汹地跑到他家摔盆砸碗。就这样,他从豪华大宅搬到  相似文献   

18.
我住的城市有很多民工,他们都是从乡下来到城市的,为的是挣钱养家糊口。他们为城市的繁荣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他们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人。我公司行政部的大姐为了图方便,就固定了一个有传呼机的民工张平。他大约45岁,每次看见这个办公电话呼他,就立即赶来,如果太远赶不过来,就回个电话。一来二去,大家也就混了个脸熟,碰上我们需要干重活的时候,就叫他干。由于报销嫌麻烦,他大多是白帮忙,用他的话说,力气不需要成本。一天中午,他在我们公司搬了东西,就蹲在公司的门口写写画画,我看他蹲着写挺费力的,就叫他坐到我的办公位置上写。不经意间,我…  相似文献   

19.
正"李书记来了以后,吃住在村里,把我们村当家,把贫困户当亲人,为了帮助我们脱贫致富,他东奔西走,想尽办法,为我们操碎了心,付出的太多了。2017年,仅产业分红我家就分了2000多元呢,他可真是我们的带路人、贴心人啊!"提起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以下简称"省住建厅")派驻商城县河凤桥乡田湾村第一书记李彦君,该村贫困户王前国动情地对记者说。在田湾村,提起李彦君,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夸,驻  相似文献   

20.
今年9月6日,在《山西农业》杂志社驻临汾记者站,我又见到了苗根生。 老苗60来岁,瘦小精干,性格爽朗。他一进门就高声大喊:“我又去找陈纲啦。他不在,打了个电话,说是给他在大宁时的县长助理说好了,帮我贷款30000元,让我垒猪圈。还托朋友留我在唐尧大酒店住了一夜,给了我500元。我说他多心,不要给钱,可他说,‘等你发了财,我就不多心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