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实核桃黑斑病和炭疽病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早实核桃因其丰产快、产量高的特点得以迅猛发展,但早实核桃核桃黑斑病和炭疽病发生较为严重。核桃黑斑病和炭疽病是目前核桃的严重病害,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和新梢,导致严重落果、落叶,严重时果实发病率达60%以上,甚至绝收。目前针对核桃黑斑病和核桃炭疽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原菌分离及化学防治药剂的选择[3~9],化学防治见效快,但易  相似文献   

2.
自2005年开始,我们对北京地区核桃树病害进行了田间调查、症状识别和病原鉴定,明确了北京地区对核桃生产造成重大危害的主要病害种类和发生规律,并结合防治试验,提出了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1核桃主要病害1.1核桃黑斑病核桃黑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新梢、果  相似文献   

3.
周涛  李金钟  王合  陈善义  陶万强 《果树学报》2011,(3):469-473,后插1
核桃黑斑病是危害核桃生产的重要细菌病害,造成树势衰弱,减产严重,甚至树体死亡.2008年在北京郊区栽植的幼树上发现疑似病害,且呈爆发之势.为确定其病原菌分类地位,用组织分离法分离核桃黑斑病菌,纯化培养后用针刺接种法回接到健康核桃树枝条和叶片上,14d后叶片和枝条分别出现典型病斑,接种发病组织再分离所得病菌性状、16Sr...  相似文献   

4.
大樱桃黑斑病病原鉴定及其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大樱桃黑斑病进行了病原菌鉴定及致病性测定,通过形态学鉴定和rDNA-ITS序列分析,确定其病原菌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菌可以直接侵染或通过自然孔口和伤口侵染大樱桃果实,伤口接种的果实发病较重;病原菌对有伤叶片具有一定的致病能力,不侵染无伤叶片;该菌对梨、杏、李等果实致病性较强,对山楂果实的致病能力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5.
宗殿龙 《河北果树》2019,(2):35-35,38
核桃黑斑病是一种发生较普遍的细菌性病害。此病主要危害核桃的果实、叶片、花及嫩梢,尤以果实受害最为严重。病果率达到20%.45%,严重时在60%以上,造成果实变黑、腐烂、早期脱落、核桃仁干瘪。出仁率及含油量均大大降低,严重影响核桃的产量和品质。为有效地控制核桃黑斑病的危害,提高核桃的产量和质量,近年来我们对全县各个核桃产区的核桃黑斑病的为害症状、发病规律和防治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正>1核桃黑斑病1.1症状核桃黑斑病又叫黑腐病。主要危害幼果、叶片、嫩枝及花序。幼果受害初为褐色小斑点,边界不清,以后扩大成片变黑,深入果肉直至果仁变黑腐烂脱落。叶片受害首先在叶脉出现多角形褐斑,外围有水浸状晕圈,严重时病斑连片,整个叶片变黑脱落。  相似文献   

7.
核桃黑斑病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核桃黑斑病又叫果实黑斑病、黑腐病、核桃黑、核桃细菌性叶斑病。近年该病在陕西蓝田核桃产区发生较为普遍。一般年份病株率60%~95%,病叶率80%~90%,病果率60%~72%,严重影响核桃产量和品质。笔者针对该病的发生规律提出了针对性防治技术,供果农参考。1受害症状核桃黑斑病主要危害果实,其次是叶片、嫩梢及枝条。湿度大时,病果、病枝流出白色黏液,为识别该病最主要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正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是一种常见病原细菌引起的核桃主要病害之一,分布较广、发病率高。在各个核桃产区均有发生。细菌性黑斑病对核桃树的枝条、叶片和核桃的幼果具有极大的危害,病菌聚集在一起感染后会出现树皮萎缩、幼果脱落等问题。该病主要危害核桃果实,病果率10%~40%,造成果实变黑、腐烂、早落,核桃仁干瘪减重,出油率降低,甚至不能食用。此外,还危害叶片、嫩梢,一般受害率30%~50%。降低核桃产量和品  相似文献   

9.
梨黑斑病是梨树重要的病害之一,主要危害梨树叶片、新梢和果实,引起梨树早期落叶和返青返花,降低梨果品质和产量。笔者描述了梨黑斑病危害梨树叶片、新梢和果实的症状,综述了侵染我国梨树的梨黑斑病病原菌的种类和田间发生规律;重点在细胞壁降解酶和AK毒素研究方面阐述了梨黑斑病致病机制;简述了梨种质资源抗黑斑病鉴定评价、抗病育种和梨抗病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国内外梨黑斑病病原研究及抗病育种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下一步梨黑斑病病原研究及抗病育种研究的方向,旨在为梨黑斑病的深入研究和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梨黑斑病是梨树重要的病害之一,主要危害梨树叶片、新梢和果实,引起梨树早期落叶和返青返花,降低梨果品质和产量。笔者描述了梨黑斑病危害梨树叶片、新梢和果实的症状,综述了侵染我国梨树的梨黑斑病病原菌的种类和田间发生规律;重点在细胞壁降解酶和AK毒素研究方面阐述了梨黑斑病致病机制;简述了梨种质资源抗黑斑病鉴定评价、抗病育种和梨抗病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国内外梨黑斑病病原研究及抗病育种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下一步梨黑斑病病原研究及抗病育种研究的方向,旨在为梨黑斑病的深入研究和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秦巴山区是核桃的老产区,也是病害的多发区。根据丹凤县林业站核桃生产调查和标本采集鉴定,现已初步查明,危害秦巴山区核桃的病害21种,其中核桃黑斑病、枝枯病、流黑水病是3大主要病害,尤其是核桃黑斑病、枝枯病近年来大面积蔓延,由于长期危害,使核桃果实变黑,枝条枯死,根、干腐烂,树势衰弱,  相似文献   

12.
以核桃黑斑病伴生病原菌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为供试菌,采用抑菌圈法和平板菌落计数法,研究了农药百菌清对核桃黑斑病伴生病原菌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农药百菌清对该病原菌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50.00mg·mL-1的农药百菌清处理96h后,抑菌圈的平均直径为1.80cm,其抑菌率达到93.9%,且具有时间与剂量效应。2种试验方法的抑菌趋势是一致的,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的结果变化趋势较抑菌圈法明显。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大面积发展核桃种植,于2014年率先引进绿岭核桃。现在核桃树都陆续进入了结果期,但是在生产中发现,该品种的细菌性黑斑病比较严重。核桃黑斑病又叫黑腐病,属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核桃果实和叶片,新鲜病斑边缘病健交界处有细菌溢脓现象。1危害症状该病主要危害核桃果实、叶片、嫩悄、芽和雌花序。其中果实危害最为严重,危害严重的可达80%。果实感病后,果面上出现小而微隆起的褐色软  相似文献   

14.
核桃黑斑病的周年防治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桃黑斑病,又名细菌性黑斑病,在我国华北、西北、华东、东北各省核桃产区均有发生。它是由核桃黄极毛杆菌引起,通过雨水、风及昆虫传播,为害核桃果实、叶片和新梢。近年来,核桃黑斑病的发生为害逐年加重,一般核桃园为害造成20%~30%黑果率,重者达70%~80%,给果农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核桃黑斑病之所以如此严重发生,除与其固有的侵染时间长、潜伏侵染以及气候等因素有关外,还与防治的间断性和片面性有直接关系,主要表现在:1)忽视农业措施,增加了菌源基数,加大了防治难度。2)防治时期不当,做不到适期及周期防治…  相似文献   

15.
鸡腿蘑黑斑病及其病原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鸡腿蘑(Coprinus comditus)黑斑病的发生情况、症状及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回接、鉴定等,证实轮枝孢霉(Verticillium sp.)是引起鸡腿蘑黑斑病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16.
采用温室栽培的几个核桃品种(系)2年生苗,人工接种核桃枝枯病、核桃褐斑病、核桃白粉病、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接种后温度控制在25℃左右,湿度控制在90℃左右,55d后调查叶片感病情况。结果表明,叶片抗病性从低到高依次是鲁果1号、鲁果3号、重庆、泰勒、岱香、云新7926、云新7914、元丰、京  相似文献   

17.
鲁南山区核桃黑斑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桃黑斑病又名黑腐病,属细菌性病害。在各核桃产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常造成核桃早期落叶,幼果腐烂,引起落果。在鲁南费县芍药山核桃产区调查。一般植株受害率在60%-70%,果实受害率10%-30%,严重时在60%以上,造成果实变黑早落,出仁率含油量均降低,严重影响核桃的产量和品质。苗期叶片受害比大树重,病苗率往往高达80%。为了有效地控制黑斑病危害,提高核桃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8.
对茎瘤芥黑斑病进行分离鉴定,以明确其分类地位。通过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及PCR鉴定,试验结果表明,茎瘤芥黑斑病的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芸薹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ae。  相似文献   

19.
以4种常见的有毒植物荨麻(Urtica fissa E.Pritz.)、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 Linn.)、马桑(Coriaria nepalensis Wall.)及商陆(Phytolacca acinosa Roxb.)为试材,采用抑菌圈法,研究了4种植物水提液对核桃黑斑病伴生病原菌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抗菌抑菌活性,以期为核桃黑斑病的综合生物防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4种常见的有毒植物水提液均对该菌株具有良好的抗性,表现出较强的抑菌作用。其中马桑水提物对该病原菌的抑菌活性最佳,抑制率为44%。  相似文献   

20.
耶芳芳 《现代园艺》2023,(19):93-95
近年来,西宁市杨树黑斑病发病愈发严重,对该地区杨树生长及生态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通过对西宁市西山林场杨树黑斑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进行系统调查,明确了2022年本地区杨树黑斑病发病情况;并对该地区杨树黑斑病病原菌进行了形态学鉴定,明确了该地区病原菌类型,最后针对该地区杨树黑斑病病进行了室内防治药剂筛选,并完成了户外防治及防效调查,为今后杨树黑斑病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