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国枣产业的现状2 0 0 0年我国鲜枣产量约 80万 t(吨 ) ,约占水果产量的 1.3% ;面积 4 6 .7万 hm2 ,约占水果总面积的5 .6 %。近几年来根据国家调整果业结构的部署 ,加快了枣业的发展。目前 ,国内市场上货源足 ,销量大 ,售价高 ,一般鲜枣比苹果价高 0 .5~ 1倍 ,干枣价约为  相似文献   

2.
果业是我国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而我国特有的一些水果品类更是果业中的优势项目。专家指出,今后杏、枣、石榴、核桃、板栗、柿等市场潜力大。我国的杏脯、杏仁在欧美市场上价高货少,供不应求。枣树发展空间更大,枣的营养滋补作用逐渐被人们认识,已有20多个国家引种我国的枣树,但大都没有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3.
国家制定“十一五”规划后,顺应新的农业结构和果业调整,我国枣业迎来了极好的发展机遇。在枣业内部结构调整中,鲜枣生产是枣业发展中的热点,大果形特色鲜枣是热点中的新亮点。鲜枣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尤其长江流域鲜枣生产发展十分迅速,如重庆永川正在建设万亩大枣园。其中,四川引种北方大果型特色鲜食品种已显现优势,实现一年两至三熟。  相似文献   

4.
枣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果品。近年来,随着枣产业逐渐向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模式转变,我国枣产业品种和产区均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枣产区包括陕西、山西、河北、山东、河南等地,多以传统的乔化栽培和粗放管理为主,生产水平落后,经济效益差,我国枣产业正处于重要的转型升级关键期。河北省作为我国传统的产枣大省,近年来枣品质下降,价格走低,生产管理观念落后,产业发展前景堪忧,因此如何扭转当前劣势局面是河北省枣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系统整理了近年来我国枣产业布局变化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河北省枣产业发展和布局优劣势,以期为河北省枣产业提质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自1991年实施果业工程以来,果业已发展成为全省种植业中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3大产业。据1999年年报统计,全省果树面积为29万hm2,是1990年的3.3倍;水果总产量70.38万t,是1990年的3倍,比1998年增加24.96万t。其中,柑桔产量达53.92万t,比上年翻了近一番,落叶果树也稳中有升。1999年末的一次大的冻害,给我省果树,尤其是柑桔造成的损失很大,去冬今春我省果业工作的中心是抗灾管理,影响了当年的果园开发,据不完全统计,新开发面积达6660hm2以上,由于灾后的各项工作抓得紧,措施落得实,柑桔的产量受损失的程度被减少,各地落叶果树普遍…  相似文献   

6.
城固县现有柑桔1.51万hm2,年产柑桔25.6万t,是我国北缘地区最大的优质柑桔生产基地。为了促进全县柑桔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努力提高果品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做大做强城固柑桔产业,县委、县政府决定今年从县财政列出不少于200万元资金用于新栽补栽柑桔补助和示范园建设,年初由县财政局、农业局、果业局联合下发《城固县新改建柑桔园种苗补助和示范园建设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7.
陕西果业的大发展,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而蓬勃发展起来的,现已成为全国第4个水果大省。截至2002年底,果树栽培面积达到70万公顷,水果总产跃上550万吨台阶,是陕西的特色优势产业。苹果、梨、枣和猕猴桃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着较强的竞争力,特别是苹果总产已达到世界苹果总产的6%,居全国第二位,人均居全国第一位;猕猴桃的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2000年全省农民人均从果业方面取得的收入为289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0%,在水果主产区,果业的收入已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左右。但是,目前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相似文献   

8.
枣是我国独有果业,从“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战略思想出发,目前,枣业又遇上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特别是发展大果形、鲜食型鲜枣。是迎接“入世”的最佳选择、枣果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保健功能一直被世人所熟识,鲜枣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矿物质,  相似文献   

9.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水果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水果业的发展现状及与发达国家的比较分析(一)水果业发展现状我国是世界果树大国,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水果和干果达50余种,是世界果树起源最早、种类最多的原产地和世界著名果树古国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水果业发展较快,尤其是80年代中后期以来,水果业进入了迅猛发展时期。据统计,1952年我国果树栽培面积为68.44万公顷,总产量244.3万吨;到1980年上述两项指标分别达到178.3万公顷和679.3万吨,是1952年的2.61倍和2.78倍。到1998年水果产量和种植面积已达到853.3万多公顷和5452.9万吨,分别是1980年的4.8倍和8倍。…  相似文献   

10.
余梅  文艺  毛敏 《中国果树》2022,(7):100-104
我国苹果产业近年来取得长足发展,苹果出口量较20世纪70年代增加了约15倍,对世界苹果贸易产生重要影响。但也存在苹果产量过剩、品质较低、利润不足等问题。另外,受国际形势、新冠肺炎疫情及近年来新西兰等国对我国苹果市场的冲击,迫切需要构建我国苹果双循环发展新格局。通过分析我国苹果产业对外贸易格局及国际地位演进趋势,探析我国果业融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关键问题和实现路径,以期以苹果为突破口,继续深化我国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果业发展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建立有效的国际国内果品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