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7 毫秒
1.
【目的】探究中国荷斯坦奶牛牛嘴宽度的群体规律,并估计其遗传参数。【方法】2021年7月至2021年8月分别在2个规模化奶牛场测定了628头泌乳期荷斯坦奶牛的牛嘴宽度及臀高、体高、体斜长和胸围等体尺性状,同时利用体斜长和胸围估计试验牛体重。利用SPSS 26.0软件分析了牧场、月龄和泌乳阶段等因素对牛嘴宽度的影响,以及牛嘴宽度与各体尺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基于DMU软件采用单性状动物模型估计了牛嘴宽度的方差组分及遗传力。【结果】荷斯坦奶牛牛嘴宽度的群体平均值为17.28 cm,变异系数为5%,变异相对较小;牧场和月龄对牛嘴宽度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泌乳阶段对牛嘴宽度有显著影响(P<0.05),牛嘴宽度随母牛月龄的增加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泌乳初期牛嘴宽度显著小于其他泌乳阶段(P<0.05);牛嘴宽度与各体尺性状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荷斯坦奶牛牛嘴宽度的遗传力估计值为0.28,为中高遗传力性状。【结论】牧场和月龄对奶牛牛嘴宽度影响极显著,泌乳阶段对奶牛牛嘴宽度影响显著,牛嘴宽度与臀高呈较弱相关。荷斯坦奶牛牛嘴宽度是一个具有中高遗传力的体尺性状。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选择难产率低的蒙贝利亚公牛与荷斯坦母牛杂交,比较蒙×荷杂种牛和纯种荷斯坦牛早期生长发育性状。结果表明杂种牛在初生~3月龄期间与荷斯坦牛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4月龄后,杂种牛体重、胸围、体高等性状都极显著高于同期的荷斯坦牛(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发育早期阶段,体重与胸围、体斜长、十字部高、尻长和腰角宽相关程度最高,相关系数为0.91以上(P0.05)。结果表明,选种难产率低的蒙贝利亚公牛与荷斯坦牛杂交,犊牛出生时体重与体尺与荷斯坦牛无差异,但杂种牛表现出更优的增长趋势,杂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研究选择了3个微卫星DNA基因座UWCA9、IDVGA-2和BM3413,对54头荷斯坦奶牛进行产奶性能及体尺性状的相关分析。通过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3个微卫星基因座对体重、体斜长及管围影响不显著(P>0.05),对产奶量及胸围影响显著(P<0.05),BM3413和IDVGA-2基因座对体高影响显著(P<0.05),UWCA9基因座对体高影响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4.
为了准确度量郧巴黄牛体重,并为郧巴黄牛的提纯复壮和加快保种进程提供参考,试验选择郧巴黄牛公牛43头、母牛55头进行体重和体尺测定,并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相关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公牛体重与体尺性状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与胸围的相关性最高(0.914);母牛体重与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腹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管围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中与胸围的相关性最高(0.824)。说明影响公牛体重的最主要性状为胸围、体斜长,影响母牛体重的最重要性状为胸围、体斜长和腹围。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探究12月龄短角牛体重与主要体尺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构建多元回归方程,研究影响短角牛的主要体尺指标及月龄。选取12月龄公牛163头,母牛261头,共424头短角牛体重、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的体尺数据,使用最小二乘法对已知数据进行最佳线性拟合,构建多元回归方程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显示,12月龄短角公牛的体重与各体尺指标的平均值均高于母牛;且体重与各体尺指标的回归关系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拟合度较高。12月龄短角牛无论公母,其体重与各体尺指标之间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其中公牛的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与体重的相关性高于母牛。12月龄短角公牛体重与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体重与胸围的相关性最大(r=0.902)。12月龄短角母牛的体重与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与胸围相关性最大(r=0.823)。12月龄短角牛的体重与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与胸围相关性最大(r=0.873)。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长眉驼年龄、体尺、体重对产奶量的影响,试验采集不同年龄长眉驼体尺、体重和产奶量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龄长眉驼产奶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着年龄增长,产奶量呈倒"U"形变化;长眉驼产奶量与体尺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与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体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回归分析表明,体长、胸围、管围对长眉驼产奶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各因素影响力依次为体重管围体长体高胸围。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分析三江牛体尺与体重的相关性,[方法]测定了成年牛和犊牛共264头,采用SPSS 21.0分析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三江牛成年公牛与成年母牛体重差异显著(P0.05),公犊牛与母犊牛体重差异不显著。体斜长、胸围、体高、管围、十字部高均对体重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对体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91、0.921、0.892、0.785、0.612。通过对体重与体尺指标的回归分析,除十字部高的系数估计值未达显著水平(P0.05)外,其他估计值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结论]得出了三江牛体尺指标对体重的最优回归方程:体重=-389.618+7.389管围+1.686胸围+1.254体斜长+0.894体高,模型决定系数达0.904。  相似文献   

8.
试验测定了大通牦牛的体重和体尺性状指标,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体重和体尺各性状间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建立的回归方程表明,对体重影响的重要性依次为胸围、体斜长,体高,最佳回归方程为:体重=-304.917+0.378×体高+1.500×体斜长+1.861×胸围;主成分分析显示,胸围和体斜长大的大通牦牛,体重较大。  相似文献   

9.
《畜牧与兽医》2020,(1):11-15
旨在探讨非遗传因素对新疆褐牛体尺性状的影响。根据伊犁地区3个牧场2013—2017年间544头新疆褐牛的体尺性状记录,分析不同年份、胎次、场、季节对新疆褐牛体高、体斜长、胸围、腹围、胸底宽、尻宽、尻长、坐骨端宽、后腿宽度、后腿厚度、后腿高度、后腿半围共12个体尺性状的影响,并进行了多重比较。结果:GLM一般线性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份对新疆褐牛12个体尺性状均影响极显著(P<0.01);不同场对新疆褐牛胸围、腹围、胸底宽、尻宽、后腿宽度、后腿厚度、后腿半围影响极显著(P<0.01);不同季节对新疆褐牛胸围、尻宽、坐骨端宽、后腿宽度、后腿厚度、后腿高度影响极显著(P<0.01);不同胎次仅对后腿高度影响极显著(P<0.01)。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年份对新疆褐牛的尻长、后腿厚度、后腿半围影响极显著(P<0.01);不同场对新疆褐牛体高尻长、坐骨端宽、后腿厚度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不同胎次对新疆褐牛后腿高度、后腿半围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不同季节对新疆褐牛尻宽、后腿宽度影响极显著(P<0.01);4个非遗传因素对新疆褐牛体高、体斜长、胸围、胸底宽、尻宽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0.
旨在探讨非遗传因素对伊犁马体尺性状的影响及各体尺性状的遗传参数,本研究利用新疆伊犁昭苏县2005-2014年年龄在1~11岁的伊犁马体尺性状的1 556条记录,对影响伊犁马体尺性状的非遗传因素进行最小二乘方差分析,并利用动物模型约束最大似然(Restricted maximum likelihood,REML)方法估计体尺性状的遗传力及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结果表明,场、年龄和出生年度效应对伊犁马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性状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性别效应对伊犁马的体高、体长和管围有极显著影响(P0.01),但是对胸围性状影响不显著(P0.05)。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的遗传力分别为0.87、0.67、0.40和0.52;体长与胸围的遗传相关最高,相关系数为0.93,体高与管围的表型相关最高,相关系数为0.65;体高与体长、胸围和管围分别呈现极显著表型相关(P0.01),体长与胸围和管围分别呈现极显著表型相关(P0.01),管围和胸围也呈现极显著表型相关(P0.01)。上述研究为伊犁马今后在遗传评定与遗传参数估计中设计合理的统计分析模型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526头荷斯坦胚移犊牛及其受体母牛初生期的体重、体尺指标测定,初步分析了胚移犊牛与受体母牛的体尺、体重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受体母牛膘情与犊牛的初生重、体高、体斜长、胸围极显著相关(P<0.01),与犊牛的初生期管围显著相关(P<0.05).膘情为3分的受体母牛所产犊牛体尺较佳,受体母牛太瘦太肥都会影响犊牛的初生重...  相似文献   

12.
新疆地区西门塔尔犊牛生长发育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新疆地区西门塔尔犊牛的生长发育规律,本研究对2011—2016年新疆呼图壁种牛场0~6月龄新疆地区西门塔尔犊牛的体重、体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地区西门塔尔犊牛体重增重规律与其他品种相似,体尺累积生长平缓,同时西门塔尔牛具有早期发育快的特点;绝对生长曲线总体呈上升趋势,而相对生长曲线呈下降趋势;公犊牛6月龄体重与体高、体斜长、腿围、管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体重与体高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62;母犊牛6月龄体重与体高、体斜长、胸围、腿围、管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体重与胸围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81;表明性别是影响体重与体尺相关性的重要因素。新疆地区西门塔尔牛分为乳肉兼用和肉乳兼用型,其犊牛的生长发育对后期牛的生产性能有重要影响,因此要注重犊牛时期的饲喂。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郏县红牛不同年龄段的生长速度和育肥效果,选择53头郏县红牛,根据年龄分为3组,即6月龄组(A)、12月龄组(B)和24月龄组(C),进行90 d的育肥试验。每月定期测定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坐骨端宽等体尺指标和体重指标。结果表明:体尺平均增长幅度由快到慢依次为A组、B组、C组,体重平均增长幅度由快到慢依次为C组、A组、B组。体高A组与B组、C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体斜长3组之间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胸围A组与B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A组、B组与C组相比均差异极显著(P0.01);管围B组与C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坐骨端宽3组相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A组平均日增重0.93 kg,B组平均日增重0.72 kg,C组平均日增重1.11 kg,各组之间均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郏县红牛随着年龄的增长各项指标均不断增长,生长期体尺指标增长速度高于育肥期,而育肥期体重指标增长速度高于生长期。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新疆褐牛育成母牛(8~18月龄)体尺、体重之间的相关关系,测量其不同月龄育成母牛体高(x_1)、十字部高(x_2)、体斜长(x_3)、胸围(x_4)、腹围(x_5)、管围(x_6)以及体重(y)等基本体尺和体重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新疆褐牛育成母牛体尺体重随月龄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不同月龄生长发育速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体尺绝对增长在14~16月龄有拐点,其中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管围8-18月龄有下降趋势,体高增长在14~16月龄下降明显;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腹围、管围与体重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新疆褐牛育成母牛体重对体尺的回归模型为y=1.353 x_1+0.468 x_3+1.87 x_4+1.375x_5+4.290 x_6-546.452。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与兽医》2017,(3):1-4
本试验旨在研究西门塔尔牛与荷斯坦牛的杂交后代犊牛的生长性能和耐热性。选择15头刚出生的西荷杂交牛作为试验组,15头同期出生荷斯坦牛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了0、3、6月龄的体重体尺指标,并在热应激状态下测定了血液生化指标和HSP70的含量。结果表明:3月龄时,试验组的体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尤其在体重和胸围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6月龄时,试验组的胸围、体重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热应激期间,试验组的SOD和HSP70含量比对照组分别高出18.3%和26.7%,差异显著(P0.05);MDA、GSH-SP、T3、T4、COR等指标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西门塔尔牛与荷斯坦牛的杂交牛在犊牛期生长发育效果优于同龄荷斯坦犊牛,而且在热应激状态下表现出良好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16.
随机抽取荷斯坦牛395头,测量体高、体斜长、胸围、腹围、管围、尻高、尻宽、腰角宽、乳房深度、后房高度、前房附着、乳头长度、乳头外径等13个体型线性性状,收集395头奶牛305d产奶量,进行荷斯坦奶牛体型线性性状对305d产奶量的通径分析,建立体型线性性状对305d产奶量的最优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前房附着、乳头外径与305d产奶量相关极显著(P<0.01),体斜长、后房高度、乳房深度与305d产奶量的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余均不显著(P>0.05);体斜长、胸围、尻宽、后房高度和前房附着对305d产奶量的通径系数达到显著水平(P<0.05),并且以直接影响为主导.以体斜长、胸围、尻宽、后房高度和前房附着建立对305d产奶量的最优回归方程y=7601.7470+33.3901x2-_18.3858x3-97.7271x7+71.9464x10-18.5792x11其拟合精度达到0.95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内蒙古二郎山绒山羊体尺、绒毛性状与经济性状间的相关关系,选取1 000只3岁成年母羊进行生产性能测定,并利用SAS 9.0和Excel 200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二郎山绒山羊体尺、绒毛性状中体高(X1)、体斜长(X2)、胸围(X3)与体重(Y)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最优回归方程为Y=-12.0856+0.0821X1+0.4053X2+0.1624X3,回归方程的截距和3个偏回归系数都达到了极显著的程度(P<0.01),说明该方程是最优回归方程。胸围对体重的影响最大,而体高、体斜长和绒细度主要通过胸围对体重产生影响;体高对产绒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绒厚度,但是就体高、体斜长、胸围、绒细度、绒厚度、毛长与产绒量之间并未找到最优回归方程。表明二郎山绒山羊体尺、绒毛性状与经济性状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在牛奶(或液体代乳)中添加天然纤维浓缩物VITACEL对犊牛早期生长发育(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腹泻情况)的影响,选用6日龄荷斯坦母犊22头,依据出生日期、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在牛奶中添加1%天然纤维浓缩物VITACEL,试验期39d。结果表明,试验组的平均体重、日增重、体高、体斜长和胸围在试验结束时均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犊牛的腹泻率比对照组降低48.03%。  相似文献   

19.
杜泊羊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及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PSS17.0对杜泊羊的体重与其体尺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并对其相关系数进行分解,得出了体重与体尺指标之间的最优回归方程。结果表明:体高(x_1)、体斜长(x_2)和管围(x_4)均对杜泊羊体重影响不显著(P0.05),其表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471、0.344、0.219;胸围(x_3)对杜泊羊的体重影响极显著(P0.01),其相关系数为0.777。体高(x_1)、体斜长(x_2)和管围(x_4)主要是通过胸围(x_3)对体重产生间接作用。杜泊羊体重与其体尺指标之间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55.378+1.292x3,回归方程标准化后为y=0.777x3(R2=0.604,P0.01)。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分析6月龄大通牦牛母牛体尺与体重的相关性,以便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笔者在2011年11月对30头6月龄大通牦牛母牛进行称重和体尺测量,根据得出的数据分析其体重与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的相关系数,同时建立6月龄大通牦牛母牛的体重回归模型。结果显示,6月龄大通牦牛母牛体重与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22、0.333、0.708、0.322,经检验,体高、体斜长、管围与体重的相关达到显著水平(P<0.05),胸围与体重的相关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得到了2个估测体重的回归模型,估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相关程度分别为0.562、0.502。6月龄大通牦牛母牛体重与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之间显著相关,说明体重与体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