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植物修复与超富集植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回顾了我国尤其是珠三角地区重金属污染现状,总结了植物修复、超富集植物及当前研究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2.
植物壁画是一种新型的绿化艺术。该文将植物壁画分为两大类,即东方式植物壁画和西方式植物壁画,分别对西方式植物壁画和东方式植物壁画包括外框设计、栽培基质、植物种类、浇灌系统等选择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李明  毕亚玲  潘桂宇  刘光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9):1708-1708,1719
植物病毒病是农作物的主要病害之一。目前,植物抽提物防治植物病毒病的研究已取得初步进展,主要是在药剂的类型、活性成分、作用机制等方面,并开发出一些新产品,但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人们对生存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促进了园林的发展,也是对其的一个重大挑战。作为一种有机结合了自然与艺术的工程,园林不仅是城市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自然、生态和美的追求。这就需要做好园林设计,其中设计重难点就是对植物的配置和造景,如何做好这方面的设计,首先需要掌握植物配置和造景的原则,并分析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更好的设计对策。  相似文献   

5.
据农药专家介绍,植物细胞的分裂、生长、分化,叶子的衰老、脱落,种子或芽的休眠等生理过程,都受激素的控制。激素是植物体内广泛存在的化合物,虽然它的含量只有百万分之几,但是作用却十分巨大。自从知道了激素的化学结构之后,用人工方法模拟合成出数量更多、效力更强的化合物,它们促进或抑制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不少在农业生产上已广泛应用。这种人工合成的化合物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农药,它是人工合成的具有植物天然激素活性的一类有机化舍物。已发现具有调控植物生长和发育功能物质有生长素、  相似文献   

6.
植物化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植物化学的研究现状及其衍生学科——植物化学生态学、植物化学分类学和植物化学系统学进行综述。植物化学不仅涉及到植物生物学的各个领域,而且与植物资源多方面的开发利用息息相关。因此,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是国际上很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植物化学研究方法、技术的发展与更新,同时也促进了多学科之间更紧密的联系,使得学科与学科之间相互交融、渗透,从而衍生出许多新的学科,于是化学生态学、化学分类学和化学系统学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7.
扬州市城市植物景观分析及植物材料规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9 ̄1996年间对扬州城市绿地的16个代表性观测点上的植物长势和景观作了持续8年的观察,在对7种不同生境园林绿地植物构成、选择、比例、配置方式、季相变化、生长状况等景观要素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扬州植物景观设计过程中存在着注重文化和审美价值而忽视生态和功能作用的偏向。在确定植物规划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可供扬州城市植物景观设计时选用的11类植物材料近400种。  相似文献   

8.
植物抽提物防治植物病毒病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进行了 3种植物 (药菊、紫茉莉和板蓝根 )丙酮抽提物对不同病毒抑制作用的比较试验 ,结果表明 :稀释 5 0倍的紫茉莉根组织抽提物对TMV、CMV和TuMV的抑制效果最好 ,药菊次之 ,板蓝根最差 ;这几种植物抽提物对不同种病毒的抑制效果也有差异 ,紫茉莉根组织抽提物对TMV抑制作用最明显 ,对TuMV次之 ,对CMV稍差。另外 ,紫茉莉根组织的抽提物对病毒系统的抑制作用也较明显。  相似文献   

9.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合理配置和造景可大大提升园林景观的整体环境质量和美观程度,给人们带来精神与美享受。因此,为了提高园林设计效果,在造园时,需要对园林植物进行艺术加工和改造,考虑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的原则和各项因素,达到园林设计的整体功能与观赏的新高度。本文首先分析了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作用,并对其进行了相关概述分析,从植物配制及造景的原则、具体措施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求提高园林设计质量,满足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10.
于1993~1995年先后用直接剥离法和贝尔曼法对雅安市的39种农作物、果蔬、花卉及杂草的根和根际土壤,少数植物的茎叶及果实进行了检查。结果发现24种植物线虫,其中有10种线虫鉴定到种,其余只鉴定到属;隶属于3目10科21属。  相似文献   

11.
植物病毒与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植物病毒侵染寄主植物后,引起植物体内激素代谢的变化,生长素信号的影响和对赤霉素合成的影响,植物激素和抗病信号转导的关系,以及适宜的外源激素对病毒病的效应。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秦山核电站为研究对象,从植物种类、造景手法以及功能性等方面入手,调查了夏季秦山核电站3个厂区及其周边环境的植物景观。综合考虑生态、美学、合理等因素,根据秦山核定站参观开放区、办公区、厂区、沿海景观带不同区域的功能特点和不同限制条件,提出不同的植物景观改造和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推进现代植物保护体系建设,不仅需要与之配套的相关政策,更需要一支健全的植保队伍以及有效的植保手段。阐述了现代植物保护体系的指导思想;分析了新时期植保工作面临的难点和热点;从充分依托有关政策、严格植保植检执法、加强植保体制建设3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植保功能、推进现代植保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现代植保要求,加快植保新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高阳县植保植检站通过建立植保专防队、农民培训、实施农业项目、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等多种植保推广新模式的综合应用,提高了植保新技术的普及率和到位率,创新了植保推广模式,促进了植保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15.
江西农大在植物生产类专业中开展了植物保护相关主干课程联合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三年来的实践证明,在植物生产类专业,针对同一模块的专业主干课程开展联合实践教学是切实可行的。联合实践教学的开展,有助于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和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同时还有利于充分利用实践教学条件。在联合实践教学模式实施中,需要进一步强化学生实践教学重要性的教育,完善联合实践教学的考评体系,加大资源整合力度。  相似文献   

16.
张停停  刘长洲  赵娟  李小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667-5669,5673
microRNA(miRNA)是一类由内源基因编码的长度约21~25 nt的非编码小分子RNA。miRNA广泛分布于植物中,在植物生长发育的整个生活史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文中主要介绍了植物miRNA的特点、生物合成、作用机制及其在植物发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内源激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综述了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及培养物中内源激素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尚存在的问题及有关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内源激素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8.
植物源调节剂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植物源调节剂中可能起作用的成分。[方法]将300 ml某植物源调节剂提取液分成150 ml有机层溶液和150 ml水层溶液,测定植物激素、总黄酮、游离氨基酸、蛋白质含量,分析植物源调节剂的成分。[结果]植物源调节剂有机层溶液中含有GA3286.1μg/ml,3-IAA 121.6μg/ml,ABA 29.5μg/ml,总黄酮251.00μg/ml,游离氨基酸130.3μg/ml,蛋白质1.001×103μg/ml;水层溶液中含有总黄酮19.72μg/ml,蛋白质12.32μg/ml,氨基酸忽略不计。[结论]该研究为新型植物源调节剂的研制和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植物标本在植物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有腊叶标本和浸制标本2种类型。该文阐述了腊叶标本在采集时的注意事项及浸制标本的制作方法。笔者根据野外采集及教学经验,总结了植物标本在植物学教学中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桥梁,为植物学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植物学的积极性,为本科生将来继续研究生的学习奠定基础,并且能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