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再生水灌溉对玉米根际土壤特性和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方法,以清水灌溉为对照,分析了不同水质再生水在不同灌溉模式下对玉米根际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理化性质方面,再生水灌溉情况下,玉米土壤pH值和电导率(EC)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但pH、EC与灌溉用水pH、EC呈正相关.在土壤营养方面,与对照相比,后期灌三级再生水情况下有效磷、全钾和全氮含量、前期灌二级再生水情况下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均显著增高,这与玉米收获期鲜重和于重测定结果一致,说明前期灌二级再生水和后期灌三级再生水均抑制了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导致玉米生物量下降.在土壤微生物方面,再生水灌溉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增加;与前期灌二级再生水相比,后期灌二级再生水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生长.  相似文献   

2.
再生水灌溉果岭草坪对淋溶水盐分及营养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自来水、二级再生水、三级再生水3 种水质灌溉果岭草坪,每月表施草炭与石膏混合物、湿润剂、沙子3 种基质,结果表明:淋溶水的pH 未呈显著性变化(P 0.05);金属离子(Cu2 + 、Fe2 + 、Zn2 + )含量只发生小幅变化,差 异不显著(P 0.05);表施草炭与石膏混合物下二级再生水浇灌后,淋溶水电导率(EC)为5.83 mS/ cm,比自来水、 三级再生水浇灌下淋溶水EC 分别显著高4.07、3.32 mS/ cm,且表施湿润剂和沙子下二级再生水浇灌后淋溶水EC 也显著高于自来水、三级再生水浇灌的EC(P 0.05);二级再生水灌溉处理下淋溶水中的Na+ 、总氮、总磷含量同 样有显著性变化(P 0.05)。结果还表明:三级再生水可以长时间灌溉果岭草坪,不会对地表水造成污染;而二级 再生水灌溉可能会对地表水产生某些影响,仍需要加强对水质的处理,以减免危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不同悬浮物浓度的再生水对高羊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悬浮物浓度的再生水对高羊茅生化指标的影响,在悬浮物浓度为4~65mg/L的中水和悬浮物浓度为20~70mg/L的二级水喷洒下对高羊茅叶绿素含量均无明显影响,但使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都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现象;在悬浮物浓度为20~70mg/L的二级水喷洒下,浓度越大光合速率越低。综合本试验各项指标的结果表明:利用再生水灌溉绿地时其悬浮物浓度越低越好,最好不超过29~36mg/L。  相似文献   

4.
郝瑞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292-11296
[目的]研究了城市二级污水灌溉对垂柳(Salix babylonica)、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冬青(Ilex chinensis Sims)、红叶小檗(Berberis thunbergii cv.atropurpurea)、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早熟禾(Kenturky bluegrass)6种园林植物生长生理特性、矿质元素吸收、土壤理化性状及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设置2个灌溉处理,即对照自来水灌溉、城市二级生活污水灌溉,对6种园林植物进行不同灌溉处理。[结果]污水灌溉处理均使这6种园林植物株高、鲜重及叶面积系数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净光合速率增强。这污水灌溉使植物根系活力提高,养分吸收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增强。这可能是由于土壤酶活性增强,促使土壤速效养分的释放。[结论]直接用城市二级生活污水浇灌以上几种绿化植物,对绿化植物生长生理的负面影响不大,能提高土壤有效养分的含量,提供一定肥力。所以,生活污水可以有条件地应用到园林绿化植物中。  相似文献   

5.
采用清水、中水/清水、中水3种方式灌溉草地早熟禾、黑麦草、蓝花满天星、金叶女贞、假连翘、红叶石楠、红花檀木、菖蒲等8种绿地植物,用LI-6400光合性能指标测定仪测定相关光合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植物在不同灌溉方式下光合生理指标的变化有差异;金叶女贞、草地早熟禾、黑麦草3种植物在中水灌溉下的蒸腾速率均低于清水灌溉,其余植物则相反;菖蒲、草地早熟禾和黑麦草在中水灌溉下胞间CO2浓度比清水灌溉高,其余植物则相反;蓝花满天星的气孔导度在中水灌溉下均比清水灌溉低,菖蒲、红叶石楠、假连翘则相反;与清水灌溉相比,除草地早熟禾和黑麦草的净光合速率在中水灌溉下较低之外,其余植物均较高。说明利用中水灌溉短期内是可以促进绿地植物生长发育的,但对不同植物的促进作用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通过盆栽模拟试验,研究短期中水灌溉对绿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水灌溉可引起土壤物理指标不同程度的增减变化,其中土壤pH值呈降低趋势,土壤全盐和有机质含量均明显提高,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与具体植物的种类有关;中水灌溉后绿地土壤养分含量与具体的植物种类有关,各处理与清水对照之间差异显著(P<0.05);同时,中水水质中少量重金属在土壤中有积累的现象,但与清水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采用短期室内中水土柱模拟灌溉和长期中水灌溉区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中水灌溉后植物体内元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中水灌溉下全氮含量明显增大,全磷和全钾也有增大趋势;全钠、氯离子和硼含量因植物种类的不同而异,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重金属Cu、Zn、Pb、Cd含量在中水灌溉后大多数植物都有相对增加的趋势,与清水对照差异显著(P<0.05)。可见,中水灌溉引起植物体内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奥运森林公园再生水绿地灌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了奥运森林公园再生水的利用规划,指出奥运森林公园的水系特点及再生水的重要性.通过实地调查和小区试验来评估不同水质灌溉对城市草坪及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二级水及不同工艺的三级出水进行草坪绿地和植被灌溉后产生了不同影响,二级水对植物细胞膜的稳定性有一定的破坏性.三级水尤其是反渗透出水不仅带来草坪需要的氮和磷,同时可以提供充足的微量元素,大大降低出水的重金属含量,对植物毒害作用小.同时指出,在结合再生水工艺及技术基础上,应该细化城市绿地灌溉的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的]设计一种适合草坪草生长的浮床。[方法]在不施肥不灌溉条件下,在再生水水面上浮床种植3种草坪草:高羊茅、草地早熟禾、匍匐翦股颖,进行浮床种植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利用泡沫板作为漂浮载体,上铺无纺布作为基质在再生水水面上种植的3种草坪草均能正常生长;水面栽培条件下高羊茅的叶绿素含量、叶片含水量、干重、密度、盖度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土培。[结论]葡茎翦股颖和高羊茅较草地早熟禾更适宜水面浮板无土栽培。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再生水灌溉下不同氮肥对冬小麦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采用再生水和清水2种水质配以不同无机肥料(尿素、胺肥、缓释肥)的正交试验,分析不同试验处理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对清水灌溉,再生水灌溉CO_2日平均排放通量增加4.78%~29.93%,N_2O日平均排放通量增加17.48%~32.50%。2)相对于再生水无施肥处理,再生水施肥处理CO_2日平均排放通量分别增加了14.037%、13.230%、7.353%,N_2O日平均排放通量分别增加了81.4%、99.2%、39.8%。3)再生水灌溉比地下水灌溉可以增加冬小麦产量,平均增幅3.58%。4)显著性分析表明:再生水灌溉下施肥种类对CO_2日平均排放通量影响不显著(P0.05),对N_2O日平均排放通量影响显著(P0.05);2种水质对温室气体日平均排放通量影响不显著(P0.05);施肥种类和水质对冬小麦产量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强筋小麦高产优质栽培的田间水分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灌水次数对强筋小麦郑麦9023氮代谢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增加灌水次数能够提高旗叶NR活性、叶绿素和氮素含量,在灌浆盛期灌水处理具有明显优势。籽粒蛋白质含量随灌浆进程呈V形变化,随灌水次数增加,蛋白质含量降低,在灌浆中前期不同处理间差异较大,而在灌浆后期差异变小。籽粒产量随灌水次数增多而增加,而籽粒蛋白质含量却降低,籽粒蛋白质产量与籽粒产量表现相同趋势。[结论]适当增加灌水次数,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土壤灌溉水平对青海诺木洪黑果枸杞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引进的3年生青海诺木洪黑果枸杞新生枝条为试材,采用不同水平的水分控制试验,测定其叶片光合参数及果实产量。[结果]不同灌水量对黑果枸杞光合气体交换参数有显著影响,随着灌水量的减少,黑果枸杞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呈先增加后减弱的趋势;不同灌水条件下黑果枸杞叶绿素含量较对照均有上升,且处理间差异显著;水分利用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以灌溉量3 000 m~3/hm~2处理最优,为24.43 g/kg;产量以灌溉量4 500 m~3/hm~2处理最优,为2 175 kg/hm~2,但与灌溉量3 000 m~3/hm~2处理差异不显著。[结论]根据不同灌水处理下经济效益和土壤水分的可持续利用原则,采用滴灌条件下,灌溉定额以3 000 m3/hm~2为宜。  相似文献   

13.
天然橡胶初加工废水灌溉对芫荽生物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亚文  张旭  刘坤  唐文浩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781-10785
[目的]用天然橡胶初加工废水灌溉芫荽(Coriandrum sativum),研究其对芫荽生物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不同稀释度天然橡胶初加工废水(100%、50%、25%、10%胶清废水,100%、50%、25%、10%UASB厌氧出水,好氧生物处理终水)对芫荽生物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与清水浇灌相比,未稀释的胶清废水灌溉对芫荽的生长有强烈的负面影响,其余废水处理对芫荽的生物量及品质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不同稀释度的胶清废水灌溉中,浓度10%的胶清废水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在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总叶绿素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方面分别比清水浇灌高出281.44%、33.18%、20.69%、5.66%、212.52%;在不同稀释度的UASB厌氧出水灌溉中,浓度50%的UASB厌氧出水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在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总叶绿素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方面分别比清水浇灌高出284.43%、58.16%、16.47%、16.59%、146.62%;好氧生物处理终水处理的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总叶绿素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方面分别比清水浇灌高出216.29%、17.83%、7.11%、2.15%、63.67%;好氧生物处理终水直接灌溉芫荽,其地上部分硝酸盐含量符合国家标准(GB 19338-2003)限值,胶清废水和UASB厌氧出水灌溉存在硝酸盐积累问题。[结论]该研究可为天然橡胶初加工废水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短期水分亏缺对百棉1号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根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2914-2915,2923
[目的]了解干旱胁迫下棉花的叶绿素含量变化,为棉花的灌溉提供理论数据。[方法]以百棉1号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浇水后干旱处理12 d,测定各处理土壤含水量,及叶片叶绿素含量。[结果]百棉1号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随干旱的持续,呈现先缓慢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叶绿素a、叶绿素a+b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峰值出现在第6天,叶绿素b含量峰值在第4天;叶绿素含量a/b值在4 d时先轻微下降,然后迅速上升,在8 d时达到峰值,然后下降。[结论]短期水分亏缺时,在第6天土壤水分含量约为4%时,棉花的叶绿素开始降解,是干旱缺水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
不同灌水方式对辣椒生长、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辣椒节水灌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了正常灌溉、根系分区固定灌溉与根系分区交替灌溉对辣椒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当灌水下限为75%θF时,分区固定灌溉的辣椒株高显著低于正常灌溉与分区交替灌溉;与正常灌溉相比,分区固定灌溉的辣椒叶宽降低明显;正常灌溉的辣椒叶绿素含量最高,分区交替灌溉次之,分区固定灌溉最低;正常灌溉的辣椒脯氨酸含量最低,分区交替灌溉居中,分区固定灌溉最高。同种灌水方法下不同灌水下限的辣椒叶绿素含量表现为75%θF〉65%θF〉55%θF。当灌水下限为55%θF与65%θF时,分区交替灌溉辣椒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分区固定灌溉。同种灌溉方法下辣椒叶宽随灌水下限降低显著下降。在同等灌水下限条件下,分区交替灌溉的辣椒叶宽显著大于分区固定灌溉。[结论]控制性根系分区交替灌溉是最节水高效的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16.
张增福  王华  李国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44-12045
[目的]探讨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叶绿素含量与抗旱性的关系。[方法]以旱地和水地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在不同灌水条件下对其叶绿素含量、离体叶片失水速率(RWL)及组织含水量(OWC)进行研究。[结果]旱地品种叶绿素含量、RWL及WOC低于水地品种,旱胁迫下旱地品种叶绿素含量、RWL和OWC降低值小于水地品种;叶绿素含量与RWL呈极显著正相关,与OWC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小麦叶绿素含量与抗旱性关系密切,可以为小麦抗旱节水性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凯  刘海涛  舒志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805-8806,8808
[目的]探究水分对分蘖期不同薏苡品种叶绿素含量、POD活性及膜脂过氧化作用等的影响。[方法]采用防雨棚盆栽试验,模拟水分胁迫,测定薏苡分蘖期的叶片的叶绿素含量P、OD活性及MDA含量。[结果]水分降低对分蘖期不同品种叶绿素含量及POD活性的影响具有波动性,然而在土壤含最大毛管持水量的70%水分时,POD活性以及植株的生长情况均表现得比较显著,而MDA含量随水分的减少而递增。[结论]该研究为实现薏苡高产、优质、可控提供了条件,为GAP建立合理的灌溉制度提供了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调亏灌溉对温室黄瓜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常莉飞  邹志荣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142-7144
[目的]寻找最优的调亏灌溉方案,为节水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06年对温室黄瓜在不同生长时期采用不同的土壤含水量灌溉下限(45%~75%)组合处理,测定不同灌溉情况下植株的部分生理指标、产量、果实品质及植株的水分利用效率。[结果]温室黄瓜初花期土壤水分含量为60% ̄90%田间持水量,结果期土壤水分含量保持65%~90%田间持水量对于提高果实品质最为理想,该处理果实的还原糖、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分别比对照高39.94%、31.34%、3.14%、5.47%,且水分利用效率比对照高9.75%,保持60%~90%田间持水量节水效果最显著,比对照高18.84%,但果实品质明显不如65%~90%田间持水量。[结论]不同时期的水分亏缺有利于增强植株抵抗干旱胁迫的能力,结果期的适度干旱可以显著提高植株的水分利用效率,减少灌水量,且产量并无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水分胁迫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方法]以水稻品种丰优一号为供试材料,采用不同铵硝营养配比作营养液,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的方式,研究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氮含量及株高。[结果]无论铵硝营养配比如何,正常水分条件下水稻叶绿素含量及氮含量都较水分胁迫及解除水分胁迫状态下的高,而水稻株高在水分胁迫条件下比正常水分条件下要高。[结论]不同配比的铵硝营养下水分胁迫对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氮含量及株高有一定的影响,且影响不同。该研究为应对缺水现状,发展节水型水稻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