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总结了目前中国存在的一次性货币补偿安置、重新择业补偿安置、农业生产补偿安置、入股分红安置、异地移民安置和“征地保障”安置方式等六种补偿安置方式,分析了不同补偿安置方式的利弊和适用的条件,最后指出以后的补偿安置不是采用单一的方式,而是根据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处于不同年龄段的失地农民的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2.
《安徽农业科学》2019,(12):261-263
将移民安置问题与失地农民问题的结合,针对丹江口移民管理的现状,剖析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从社会保障安置、民生、身份认同、文化等方面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参与问题是水利工程征地移民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本文针对当前水利工程失地农民社会参与的现实问题进行研究,以参与意识与参与行为的逻辑关系为线索,从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博弈机制和利益冲突解决机制等三个方面,构建水利工程失地农民的社会参与机制,以期为水利工程失地农民的社会参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尹珂 《甘肃农业》2005,(12):79-79
城市建设和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占用大量的非农用地。在我国目前的土地所有制度下,国有建设用地数量有限。因此,征用农地并将其转变为国有建设用地,成为现时各地普遍采取的方式。本文针对征地过程中失地农民的补偿安置问题进行了研究,对现行的各种安置方式进行了分析,然后综合各种方式,对经济发展的不同区域提出了一些设想和看法。  相似文献   

5.
杨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4):4345-4346
通过对近几年西安市失地农民的调查,总结出在西安市发展进程中失地农民面临的问题,提出依法征地、合理补偿、采用多渠道征地补偿安置方式、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等解决西安市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与失地农民市民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倩倩  张红  王永红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9):155-156,165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失地农民的数量急剧上升.职业教育在促进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不仅可以帮助失地农民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还可以有效提升其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进而推动城市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社会保障是一个国家所有社会成员享有的生存和发展保障。我国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乏,目前的征地补偿安置方式让失地农民陷入生活、就业和养老问题等困境中,进行社会保障安置,是保护失地农民利益,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实现城乡一体化,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浅议中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雪雁  尹锋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652-7653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原来以土地为生的农民失去土地,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现行的征地安置标准过低且方式单一,导致大量失地农民又转化为城市贫民,其结果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稳定,对构建和谐社会造成隐患。因此,如何妥善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尤其是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让他们与市民一样拥有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是当前全国上下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回顾了历年来学者们对此问题衍进和研究的相关情况,并进行了归纳,以便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2004年到2006年掀起土地开发的热潮,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收,失地农民成为新的弱势群体,面临着严重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征地过程中农民利益受损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提出要保障失地农民利益,首先要改革征地制度,使征地程序更加合理化,其次要积极促进失地农民就业,使失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同时还要创新征地安置方式,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生活问题,要消除城乡二元社会体制的制度性排斥,使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最后政府要规范土地征收行为,避免乱征地,还要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使失地农民的利益得到维护。  相似文献   

11.
针对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保护失地农民利益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肯定其是城镇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同时指出失地农民为我国城镇化进程做出了巨大牺牲,但我国相关土地法规并没有给予农民足够保护,对失地农民的保护举步维艰。分析了失地农民保护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上的缺陷,进而从发展政策、补偿标准、补偿范围、补偿方式等方面提出修正方案。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而失地农民走进城市、融入城市,即失地农民市民化是城市化的真正内涵。但这一“市民化”过程不是一蹴而就完成的,要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制约。文章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农民市民化的概念和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为建立怎样的征地补偿模型能实现失地农民未来生计可持续。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结果表明:临川区现有的征地补偿在生活保障水平、就业发展能力的提升、社会保障的提供这3个方面都不能实现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  相似文献   

14.
浅析失地农民的文化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地农民是城市化的产物,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掀起了土地集中的热潮,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失地农民的出现.关于失地农民问题,已有众多学者给予剖析,文章着重从文化变迁的角度对失地农民问题进行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分户现场调查的方式,收集和整理了相关调查数据,结合这些数据,分析了长沙市芙蓉区东岸乡合平村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及社会保障情况,得出本区域失地农民主要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对失地农民的技能培训、促进家庭养殖业发展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以期为相关部门更好地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张树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448+7478
基于相关假设,从土地产权的安全性、将土地作为抵押品以及土地的可交易性3个方面列出相关的预期收益模型进行分析,得到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宅基地置换”对农业与农民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宅基地置换"对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宅基地置换"对农民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影响因素,指出"宅基地置换"是城市化发展中的一个新举措,但并不是解决农村现代化问题的完美方案。  相似文献   

18.
赵谦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533-6534
在大量村民流出的影响下,流出地村民自治状态呈现出多样化特征。流出地村民自身素质日渐提高,农村社会权力呈现多元化格局;但村民自治的组织基础却被严重削弱,并使得村民自治功能的发挥受到较大限制。  相似文献   

19.
李晶晶  牟守国  王莉  吴迪  马猛  廉菊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890-15892
复垦耕地的质量不仅与复垦方式有关,而且与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农户行为息息相关。以徐州市铜山县柳新镇复垦区的耕地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基于问卷调查方法,对柳新镇复垦区的农户进行调查,对收集到的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利用SPSS软件和Excel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农户对复垦耕地质量的感性认识的调查中,持满意及非常满意态度的农户达42.5%,所占比例较高,由于非农收益日益提高,6%的农户时复垦耕地质量持无所谓的态度;在农户对复垦耕地质量的理性认识的调查中,粉煤灰充填土壤的含氮量和有机质含量明显低于煤矸石充填土壤和对照区土壤;现行农户的生产种植习惯并未有效地提高复垦区耕地质量,大部分农户按照习惯进行种植生产,应加强对农户的思想引导,科学种植,提高复垦耕地质量;复垦耕地年产量在第1年很低,随着投入的增加和地力的恢复,复垦耕地的年产量逐渐增长,趋近于正常单位产量。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一是改良土壤碱性,提高地力;二是重视技术指导,科学种植;三是严格执行复垦标准。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是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对吉林市周边的几个新社区失地农民的收入、工作、生活、社会适应等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指出吉林省失地农民距离完全的市民化存在的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