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藤稔葡萄为试材,在塑料大棚内,研究不同浓度单氰胺、破眠1号对葡萄主要物候期、萌芽率、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单氰胺、4倍破眠1号处理可以使藤稔葡萄萌芽提前10 d,提高萌芽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明显提高,可滴定酸含量降低,固酸比提高。对果实品质有积极促进作用,可以在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证实巨峰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模式的北缘地带是否在以柳江县为代表的广西中部地区及其相应栽培技术,为充分利用葡萄花芽一年多次分化的特性和下半年的光、温、土地资源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一年一收夏果模式的基础上,采用一年两收栽培模式生产第2茬冬巨峰葡萄,并对广西中部地区巨峰葡萄的栽培气候适宜度、破眠催芽技术、夏冬两茬果产量指标及品质等进行研究,集成巨峰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技术应用示范及进行效果评估。【结果】柳江县下半年冬果时段衡量葡萄栽培气候适宜度的5项指标均达到葡萄最优质产区气候指标。其一年两收栽培技术要点为:早春日最低温度稳定回升至12.0℃冷尾暖头时,一般在2月上旬进行修剪和破眠催芽处理比较适宜,用含2.5%单氰胺的“破眠3号”进行破眠催芽处理,可促使萌芽整齐,提早萌芽期15 d,萌芽率提高45.7%,提前成熟6 d;夏果采收完成时间不宜超过7月15日,夏果采收完成后的树势恢复时间不能少于28 d;冬果于8月10~20日进行修剪破眠催芽较适宜,最迟不宜超过8月25日;夏果产量以控制在15000~22500 kg/ha为宜,冬果产量以不超过16500 kg/ha较理想。【结论】以柳江县为代表的广西中部地区属于我国葡萄栽培适宜区之一,同时也是巨峰葡萄进行一年两收模式栽培的北缘地带。通过采取合理修剪、破眠催芽、控产提质、枝蔓生势调控和综合防治病虫害等一年两收栽培集成技术,可获得巨峰葡萄一年两收的最佳效益。  相似文献   

3.
分别采用10倍、20倍、30倍的朵美滋(有效成分2.0%-2.5%)喷布蒙自甜绿籽石榴(树龄15 a)。结果发现,朵美滋能有效解除石榴芽的休眠,三种处理的萌芽率比对照分别高35.8%,18.1%,24.4%。10倍液催芽的萌芽率比20和30倍液分别高17.7%和24.4%。其中,10倍液的处理效果最好,可使萌芽率提高35.8%。  相似文献   

4.
【目的】证实巨峰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模式的北缘地带是否在以柳江县为代表的广西中部地区及其相应栽培技术,为充分利用葡萄花芽一年多次分化的特性和下半年的光、温、土地资源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一年一收夏果模式的基础上,采用一年两收栽培模式生产第2茬冬巨峰葡萄,并对广西中部地区巨峰葡萄的栽培气候适宜度、破眠催芽技术、夏冬两茬果产量指标及品质等进行研究,集成巨峰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技术应用示范及进行效果评估。【结果】柳江县下半年冬果时段衡量葡萄栽培气候适宜度的5项指标均达到葡萄最优质产区气候指标。其一年两收栽培技术要点为:早春日最低温度稳定回升至12.0℃冷尾暖头时,一般在2月上旬进行修剪和破眠催芽处理比较适宜,用含2.5%单氰胺的“破眠3号”进行破眠催芽处理,可促使萌芽整齐,提早萌芽期15d,萌芽率提高45.7%,提前成熟6d;夏果采收完成时间不宜超过7月15日,夏果采收完成后的树势恢复时间不能少于28d;冬果于8月10—20日进行修剪破眠催芽较适宜,最迟不宜超过8月25日;夏果产量以控制在15000~22500kg/ha为宜,冬果产量以不超过16500kg/ha较理想。【结论】以柳江县为代表的广西中部地区属于我国葡萄栽培适宜区之一,同时也是巨峰葡萄进行一年两收模式栽培的北缘地带。通过采取合理修剪、破眠催芽、控产提质、枝蔓生势调控和综合防治病虫害等一年两收栽培集成技术,可获得巨峰葡萄一年两收的最佳效益。  相似文献   

5.
葡萄破眠催芽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探讨了解除休眠药物“朵美滋”不同用药浓度和处理方式对葡萄破眠催芽的效果,及其对葡萄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浓度4.0%、2月5日刻涂处理的效果最佳,其萌芽率较对照提高32个百分点,提早20 d萌芽、开花,提早10 d成熟,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3.4 g和2.5个百分点,增产13.3%。  相似文献   

6.
《新农业》2021,(11)
葡萄在萌芽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单氰胺的破眠剂,对葡萄品种红提、巨峰和红光结果母枝进行涂抹,本文通过研究单氰胺对葡萄生长期中的葡萄物候期、发芽数、结果位、节间长、叶宽、叶长和叶绿素含量,来观察葡萄农艺的性状,在结果中可以看出破眠剂单氰胺对葡萄结果的母枝芽眼进行涂抹后,可以提前葡萄的物候期和萌芽率,同时叶长、叶宽、结果位、节间长也会因为品种不一样,而出现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葡萄在南方某些区域不能正常打破休眠,破眠剂(单氰胺)可以适时打破葡萄休眠,促进萌发且萌芽整齐,但目前生产中对此药剂缺乏规范、合理化的使用方法。为此,笔者于2016年以福州基地避雨设施栽培5a生的‘红亚历山大’葡萄为试验材料,采用单氰胺不同浓度涂抹其冬季修剪后的枝条芽眼,观察对物候期、萌芽、果枝率、果皮着色及果实内外在品质等的影响,为南方地区破眠剂的正确使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均对促进‘红亚历山大’内外在品质积累具有积极意义,以单氰胺30倍液处理效果最优,可使‘红亚历山大’葡萄果实成熟期较对照提早19d,萌芽整齐,萌芽率达到81.2%,果皮着色更早更均匀,果形更美观,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达到18.17%,总糖质量浓度0.178g/mL,维生素C质量浓度0.236mg/mL,固酸比值42.45,均极显著优于对照组,在提升果实内外观品质方面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不同葡萄品种实生种子萌芽率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玲  张瑛  黄羽  彭宏祥  卢江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12):1590-1592
通过比较试验,系统研究8个不同葡萄品种一茬果与二茬果实生种子萌芽率差异.结果表明,毛葡萄、欧亚种、欧美杂交种实生种子的萌芽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欧亚种实生种子萌芽率较高,欧美杂交种实生种子萌芽率普遍较低;二茬果实生种子的萌芽率明显低于一茬果,可能是二茬果成熟于秋季,温度较低,种子发育不完全所致;不同葡萄品种种子从催芽到萌芽所需的时间均不同,其快慢顺序依次为:野生毛葡萄、欧亚种、毛葡萄与欧亚种远缘杂交后代、欧美杂交种.  相似文献   

9.
在日光温室李子栽培的生产中,升温当天或升温的前后两天,施用主要成分为50%单氰胺的果树破眠剂2号喷布幸运李子全株枝条,结果表明,应用果树破眠剂2号60-100倍液催芽,可提前萌芽、提早成熟,且开花整齐,花期集中.  相似文献   

10.
石灰氮、芽灵和赤霉素对塑膜大棚葡萄破眠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求适应塑膜大棚葡萄理想安全的催芽药剂。[方法]以欧美种群藤稔葡萄为试材,在塑膜大棚内,用石灰氮、芽灵和GA33种化学药剂对其进行催芽试验,采用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研究不同化学药剂处理对大棚葡萄主要物候期(植株萌芽期、始花期和果实成熟期)、最终萌芽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GA3处理可延迟大棚葡萄的物候期,降低果实品质;芽灵处理可提早物候期,提高植株萌芽率和固酸比;石灰氮处理可使物候期提前的幅度增大,植株萌芽率、果实单粒重和可溶性固形物有明显提高,果实有机酸含量显著降低,固酸比有极显著提高。[结论]石灰氮处理对大棚葡萄的物候期、萌芽率和果实品质均有积极增进作用,是理想安全的破眠药剂,其次是芽灵。  相似文献   

11.
为丰富和选育适宜广西地区栽培的葡萄新品种,拉长产品供应期,满足市场需求,2013—2015年在桂南地区引入8个鲜食葡萄品种种植,连续3年观察其植物学特性、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果实经济性状及抗病性等表现。结果表明:8个品种萌芽期为2月底至3月初,落叶期为12月下旬;温克长势最旺,黑峰和无核寒香蜜长势中等;8611、8612、红富士、黑峰和无核寒香蜜在露天和避雨条件下的抗病能力同巨峰,属中等;富士、黑峰、寒香蜜和8611的坐果率中等,约20%;贵妃玫瑰、无核寒香蜜、金手指、8612易裂果;红富士、温克、8611不易着色,均不适宜在桂南地区种植。黑峰则适宜作为中熟品种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了确定抗寒酿酒葡萄品种在石河子地区引种的适应性,从而为新疆产区筛选冬季免埋土酿酒葡萄品种,以北玫和北红两个抗寒酿酒葡萄品种为试材,研究在冬季不埋土越冬后的萌芽率、果枝率、果实生长状况以及一年生休眠枝条的电解质渗出率和伤害率。结果表明:北玫和北红在石河子地区依靠降雪覆盖可实现不埋土越冬,北红抗寒性优于北玫。  相似文献   

13.
以引进的一年生贝达、山河1号、SO4、5BB、抗砧3号5种葡萄砧木为试材,进行生长特性和植物学特性调查,统计移栽成活率、枝条萌芽率、扦插成活率,比较各砧木品种的移栽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砧木的叶片和新梢的形态特征表现不同。贝达的新梢生长速率在各测定砧木中表现最优;抗砧3号的移栽成活率和扦插成活率最低,分别为74%和79%,5BB的萌芽率最低,为56%,贝达的移栽成活率、萌芽率、扦插生根率显著高于其他砧木,在北疆地区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4.
赵明  陆焕春  薛进军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12):1593-1594
2007年引进北字号酒葡萄中的A品种在南宁进行为期3年的试种,结果表明:该酒葡萄品种在南宁种植,表现生长势强,枝蔓生长健壮、生长量大;萌芽早,从萌芽至浆果完全成熟大约需120d,属早熟品种;坐果率高,自然受粉坐果率可达46%;出汁率高,用其酿制的葡萄酒品质优、回味好;耐湿热高温,抗病性强,适应性广,是适合南方气候条件栽培的经济品种。  相似文献   

15.
以无核白鸡心和红地球为葡萄试材,对单氰胺和果实美促进大棚葡萄枝条萌芽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1%单氰胺处理对提早无核白鸡心萌芽的效果最好,萌芽率最高;3%单氰胺处理红地球的萌芽率最高,1%单氰胺处理对提早红地球萌芽期的效果最好;果实美灌根和喷施对2个葡萄品种的萌芽期和萌芽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从美国引进8个加工型马铃薯品种在广西进行冬种栽培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Belmont品种出芽情况最好、分枝数最多、主茎较粗、叶片数较多、上等薯率较高;Salem品种出芽情况次之,产量最高、上等薯率较高;Elba品种植株生长较高、分枝数较多、主茎最粗、叶片数最多、上等薯率最高,这3个马铃薯品种均适宜在广西冬种。  相似文献   

17.
葡萄砧木组培快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芹  冯美  王振平  平吉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8866-8868,8876
[目的]建立葡萄无病毒苗木繁育体系。[方法]以3个葡萄砧木品种3309、101-14 mg、trup的单芽茎段为材料,对其进行一定时间的预培养,探讨外植体来源、取材季节、培养基类型、激素配比等关键因素对葡萄组培快繁的影响。[结果]预培养后取材的外植体的污染率和褐死率分别为20.00%~28.33%和10.00%~13.33%,室外直接取材的外植体的污染率和褐死率分别为56.67%~81.67%和20.00%~25.00%;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最有利于葡萄外植体萌发,各品种腋芽的萌发率均达到60%~72%;春季取材的外植体萌芽率较高,且萌发所需时间较短;3个品种的最适初代培养基为1/2MS+0.05 mg/L 6-BA+0.2 mg/L IBA,最适继代和生根培养基为1/2MS+0.05 mg/L IBA和1/2MS+0.2 mg/L IBA。[结论]该研究对促进葡萄产业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双膜温棚红地球葡萄延迟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使新疆沿天山北麓的红地球葡萄延迟至元旦后采收.[方法]以露地红地球葡萄为对照(CK),利用双膜农用温棚和热风供暖配套栽培技术,对红地球葡萄进行延迟栽培试验,测定3项果实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VC含量)和3项生长特性指标(翌年萌芽率、果枝率及新梢生长量).[结果]与对照(冷库贮藏)相比延迟栽培的红地球葡萄可溶性同形物含量提高5.1;,总酸量降低0.55g/kg,VC 含量提高0.34 mg/100 g;翌年葡萄萌芽率降低2.7;,果枝率提高5.5;,新梢生长量提高1.2cm.[结论]延迟栽培的红地球葡萄品质优于冷库贮藏的葡萄,且对翌年生长结果无不良影响,初步认为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