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韩秀丽  张前进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2101-2102,2106
西部贫困地区发展劳务经济对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分析了西部贫困地区劳务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指出了推动西部贫困地区劳务经济发展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是劳务大省,劳务经济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支撑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了解近年来农村劳务经济发展情况,分析当前我省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探讨下一阶段我省农村劳务经济转型发展的对策,中共湖南省委农村工作部、湖南省政府农办组织开展了专题调研。通过调研认为,近年来我省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特色鲜明、成效显著,但受宏观环境的影响,当前也遇到不少困难。下一步,需要在更高起点上着眼,更大范围内着手,更强措施上着力,推动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濉溪县发展劳务经济取得的经验,提出县级劳务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湖南省是劳务大省,劳务经济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支撑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了解近年来农村劳务经济发展情况,分析当前我省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探讨下一阶段我省农村劳务经济转型发展的对策,中共湖南省委农村工作部、湖南省政府农办组织开展了专题调研。通过调研认为,近年来我省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特色鲜明、成效显著,但受宏观环境的影响,当前也遇到不少困难。下一步,需要在更高起点上着眼,更大范围内着手,更强措施上着力,推动转型发展。一、湖南省农村劳务经济发展迅速、效应明显近年来,全省各地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把分离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作为富裕农民、壮大农业、繁荣农村的重要抓手,加快发展农村劳务经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劳务就业的层次和结构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劳务经济发展在经历农民自发进城打工和政府有组织的劳务输出两个发展阶段后,现在已经进入以市场化为主导的劳务产业建设新阶段。针对劳务产业发展中出现的劳务产业运作机制问题、劳务产业链建设问题、劳务名优品牌问题和劳务产业城乡统筹问题,提出了加强劳务产业市场化建设,加强劳动力资源开发,制定全新的陕西劳务产业建设与发展规划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6.
武威市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也存在许多差距和困难。发展壮大劳务经济是加快武威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从劳务培训、基地创建、统筹就业、品牌培育、回乡创业、权益保障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加快发展劳务经济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张桂琴 《甘肃农业》2008,(12):57-59
本文就定西市劳务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发展劳务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遵循市场规律,积极实施"产业富县"战略,把劳务产业确定为全县着力培育的"四大产业"之一,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铁杆庄稼和支柱产业。经过不断探索与发展,初步形成了"基地—订单—培训—鉴定—就业—参保—维权"七位一体的劳务输出产业化路子,全县劳务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劳务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县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2006年-2010五年间,累计输转剩余劳动力50.63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1.26亿元,劳务产业成为助农增收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9.
秦浩原  王明 《甘肃农业》2014,(10):39-40
劳务经济是指农村劳动力利用体力、智力以及有限资金在家庭以外就业或从事非农产业的经济活动。作者以礼县劳务经济市场发展为背景,通过对礼县劳务经济市场现状及问题的研究和分析,总结出适合礼县劳务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为礼县劳务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陇南农村劳务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效,呈现出规模日益扩大、输转方式转变、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明显等特征.然而.陇南发展农村劳务经济还面临思想观念传统守旧、劳务输转组织化程度较低及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等制约因素.为进一步促进劳务经济发展,提出了以下对策: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改变农民传统观念;发挥政府组织引导作用,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加强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整体素质;消除"二元"体制性障碍,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发展地区社会经济,促进就地就近转移.  相似文献   

11.
胡帮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215-19217
介绍了三峡库区劳务经济的现状:库区劳务经济已取得一定的发展;人多地少,生态脆弱,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吸纳就业能力弱。分析了三峡库区劳务输出存在的问题:三峡库区输出的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技术单一;思想较为保守,就业区域意向明显;输出人员收入较低,就业风险较大;政府对劳务输出人员的后勤服务力度不够。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发展三峡库区劳务经济的对策建议:健全和完善培训机制,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搭建就业网络平台,解决就业信息不对称问题;大力发展劳务中介组织,促进劳动力合理流通;充分发挥政府的后勤服务作用,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库区消落区两栖林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阐述了水库消落区两栖林业开发的3大优越性,测算了鄂域水库消落区可林业利用的土地面积,评估了库区两栖林业所产生的综合效益。结果表明,发展水库消落区两栖林业对库区农户增收绩效明显;两栖林业给库区农户带来的间接收益大于其直接收益,而且两栖林业对实现库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甘肃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70%以上。农民问题始终是甘肃农业发展的根本问题,而农村富余劳动力难以有效转移,是制约解决整个"三农"问题的瓶颈。如何科学地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转移模式是否选择得当,是影响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分析了国内外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甘肃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输出转移上应采取的模式,以实现甘肃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目的,从而促进甘肃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徐宏峰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7):3001-3003
分析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劣势与优势,阐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目标,并提出几种经济发展的可复制模式。  相似文献   

15.
豫南地区是河南经济发展的边缘地区(本文所指的豫南地区包括信阳、驻马店两市),经济基础薄弱,但劳务经济发展迅速,县域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应深化改革,激发县域经济活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壮大农村经济,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6.
李德久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6):2724-2726
为充分利用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良性方向转移日益得到重视。但现实情况,却出现了民工无序流动和区域缺口现象,这种缺口的实质并非是劳动力的超额需求所致,主要是劳动力有效供给不足,这就要求我们从政策上采取措施,积极引导,改善劳动力供给,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数量。  相似文献   

17.
刘荣利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684-468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诸多障碍。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不利于本地转移,城市就业形势严峻阻碍了异地转移,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限制了就业范围,制度性因素则制约了劳动力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文化、政治等环境影响下形成的劳动关系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它已经成为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在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理念的支撑下,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将成为企业竞先追求的瑰宝。长期以来,黑龙江地区相对落后的发展状况,一直使当地劳动关系更多沿袭计划经济下的劳动关系色彩,与京津地区的劳动关系特征有较大差异。而且,这种差异完全可以通过两地劳动者在某些重要问题上的认知映射出来,既而为调整劳动关系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福安市发展农村劳务经济取得的成效,提出发展农村劳务经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近中期目标,并对如何发展农村劳务经济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