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6 毫秒
1.
白腹皮蠹飞翔虫口比例,在25℃时为12%,30℃时为19.74%。光度为500lx时,短时间内即可刺激成虫起飞。在黑暗条件下,成虫保持安定。飞翔虫口较取食的多14~21%。未交配飞翔成虫的雌虫占73~78%。配对成虫中有12.02%成虫飞翔,雌虫为50%。雌虫未产卵,或开始产卵,或羽化后15天内起飞的较多。  相似文献   

2.
光滑足距小蠹是国内葡萄树上一种新发生的重要害虫。介绍了光滑足距小蠹的生物学特性及危害途径,并指出用触杀剂触杀越冬代出孔雌成虫是防治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3.
花斑皮蠹成虫行为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花斑皮蠹成虫活动性越强,飞翔的虫口数越多;光照度为380 lx时,短时间内即可刺激成虫起飞,在黑暗的条件下,成虫比较安静;未交尾的雌、雄成虫起飞虫口数分别为31.1%和82.52%;交尾产卵后雌、雄成虫起飞虫口分别为6.67%和77.78%;配对成虫有61.2%的成虫飞翔,其中雌虫占14.3%,雌虫未产卵或开始产卵或羽化后7 d内起飞较多;成虫交尾呈"V"型,一生多次交尾;雌虫产卵前活动频繁,身体边爬行边后倾,后倾时露出产卵器上下左右摆动,寻找适当的产卵场所;卵有单产、串产、成排产、聚堆产,卵多产于缝隙等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不同光照强度绿光对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种群发展的影响,为茶园灰茶尺蠖的绿色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室内鲜叶饲养的灰茶尺蠖第5代1龄幼虫为材料,设置光照强度分别为40,80,120,140,240和340 lx绿光(波长520~525 nm)处理和对照共7个处理,每处理80头幼虫。其中绿光处理灰茶尺蠖白天用普通日光灯(150~200 lx)持续照射12 h,夜间用不同光照强度的绿光持续照射12 h;对照灰茶尺蠖白天用普通日光灯(150~200 lx)持续照射12 h,夜间持续黑暗12 h。测定不同光照强度绿光对灰茶尺蠖幼虫发育历期、存活率、蛹质量、化蛹率、成虫羽化率、成虫寿命、产卵历期、产卵量及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随着绿光光照强度的增大,灰茶尺蠖幼虫的总发育历期缩短,其中240和340 lx绿光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灰茶尺蠖5龄幼虫的存活率呈下降趋势,各绿光处理均与对照差异显著。除40 lx绿光处理外,其他光照强度绿光处理的灰茶尺蠖化蛹率显著低于对照。与对照相比,不同光照强度绿光处理雌虫和雄虫的蛹质量均有所下降,且雄虫的蛹质量低于雌虫。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灰茶尺蠖成虫的羽化率呈下降趋势,其中120,140,240和340 lx绿光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与对照相比,240和340 lx绿光处理成虫寿命显著缩短,单雌最高产卵量和平均单雌产卵量均显著下降,产卵历期也显著缩短。与对照相比,不同光照强度绿光处理的卵孵化率显著下降,最低仅为17.00%。【结论】240和340 lx绿光处理显著缩短了灰茶尺蠖幼虫的发育历期和成虫的寿命,降低了羽化率、产卵量及卵孵化率,从而抑制了灰茶尺蠖种群的发展速度,表明这2种强度绿光能有效防控茶园灰茶尺蠖。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温度对黑粪蚊(Scatopsesp.)交配行为和生殖力的影响,为黑粪蚊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室内人工气候箱的温度分别设置为15,18,21,24,27,30,33和36℃,用于饲养黑粪蚊,系统研究温度对黑粪蚊交配、产卵及成虫寿命等的影响。【结果】黑粪蚊求偶过程包括3个连续阶段。温度对黑粪蚊交配、产卵及成虫寿命等均有显著影响。温度低于21℃时,成虫交配前期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缩短;在21~36℃,成虫交配前期则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延长;21℃时成虫交配前期最短。在15~24℃,成虫交配率随温度升高而提高,当温度高于24℃时,成虫交配率则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成虫交配持续时间随温度升高而缩短。24~30℃是黑粪蚊繁殖的最适温度。大于30℃或小于24℃时,成虫产卵量明显下降,孵化率显著降低,雌虫腹内遗留卵量增多。黑粪蚊成虫寿命和产卵前期均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缩短;在各个温度处理下,雄蚊的寿命均长于雌蚊。【结论】温度对黑粪蚊成虫的交配行为和生殖力影响显著,24~30℃是黑粪蚊繁殖的最适温度。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成虫的羽化规律和产卵习性,采用滤纸保湿培养皿法,在室内观察了韭菜迟眼蕈蚊成虫的羽化节律及温度、不同性比对成虫寿命和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韭菜迟眼蕈蚊成虫羽化高峰期出现在开始羽化后的5~10 d,每日的羽化主要集中于2∶00—10∶00,其中雌虫的羽化高峰期集中在4∶00—10∶00,雄虫则在2∶00—8∶00和18∶00—24∶00出现2个小高峰。雌虫羽化后当天即可产卵,第2天产卵量最多,产卵高峰期出现在每日14∶00—24∶00。成虫寿命及有效卵量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在15℃时寿命最长,未交尾雌、雄虫分别为11.9 d和10.7 d;交尾雌、雄虫寿命低于未交尾雌雄虫,分别为7.6 d和6.9 d;单头雌虫有效卵量平均为109.4粒;在30℃时寿命最短,未交尾雌、雄虫分别为2.6 d和2.9 d,交尾雌、雄虫则为1.9 d和2.7 d,单头雌虫有效卵量平均为49.4粒;在25℃时,不同雌雄配比的成虫寿命无显著差异,雌、雄虫平均约为2 d和4 d,单雌有效产卵量亦无明显差异。结果提示,韭菜迟眼蕈蚊成虫羽化和雌虫产卵具有明显节律性,不同温度对成虫寿命及有效卵量影响较大,不同雌雄虫配比对成虫寿命和产卵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在不同高温(39、41、43℃)下冲击1 h后,东亚小花蝽成虫存活率、产卵前期、产卵量、寿命等生殖特性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东亚小花蝽成虫的存活率从94.44%下降到68.89%;东亚小花蝽雌虫的产卵前期随温度升高而延长,25℃恒温条件下雌虫产卵前期平均为2.56 d,43℃高温处理1 h后延长至4.11 d;短时高温冲击显著降低东亚小花蝽成虫的单雌产卵量,25℃恒温条件下单雌产卵量平均为60.44粒,41℃冲击1 h后,其产卵量为24.10粒,43℃冲击1 h后仅为13.78粒;东亚小花蝽成虫寿命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25℃恒温条件下,雌成虫寿命平均为15.33 d,而43℃高温冲击1 h后,雌虫寿命仅为8.11 d。以上结果表明,短时高温冲击导致东亚小花蝽生殖适应性下降。  相似文献   

8.
为比较昆虫发育时期免疫防御能力的强弱,对不同发育时期东亚飞蝗体外酚氧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从东亚飞蝗不同发育时期看,1~5龄蝗蝻及雄成虫25℃时酚氧化酶活性达到峰值,雌成虫30℃时酚氧化酶活性达到峰值,雌虫酶活性高于雄虫;不同温度作用下,1~5龄蝗蝻在15~45℃温度变化中变化规律相似,1龄蝗蝻酶活性最低,2~4龄蝗蝻时期酶活性升高,5龄蝗蝻时酶活性达到峰值,成虫酶活性在30℃和45℃时,雌虫酶活性高于雄虫(P<0.05)。东亚飞蝗不同发育时期、不同温度作用下酚氧化酶活性动态变化显示了其免疫能力的强弱差异。  相似文献   

9.
3种扁谷盗对不同波长光趋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成虫、土耳其扁谷盗Cryptolestes turcicus和长角扁谷盗Cryptolestes pusillus雌成虫对不同波长光的趋性。【方法】室内应用光行为反应装置测试3种扁谷盗羽化1、11、21和31日龄(雌)成虫对试验波长303、320、330、340、351、368、400、445、460、480、520、525、545、560、575和580 nm的趋光率。【结果】锈赤扁谷盗羽化1、11、21和31日龄成虫趋光率最高的刺激光波长分别为351、351、400、480 nm,对锈赤扁谷盗成虫诱集效果较好的光波长有351、400和445 nm,随着日龄的增加,对锈赤扁谷盗成虫诱集率大于20%的光波数增加;土耳其扁谷盗羽化1、11、21和31日龄趋光率分别为16%~51%、11%~46%、7%~37%和4%~28%,雌成虫趋光率最高的刺激光波长分别为351(368)、368、330和351 nm,对土耳其扁谷盗雌成虫诱集效果较好的光波长有368、351和303 nm;长角扁谷盗羽化1、11、21和31日龄趋光率分别为1.11%~75.56%、18.89%~70.00%、33.33%~62.22%和22.22%~71.11%,雌成虫趋光率最高的刺激光波长分别为575、320、400(445)和320(560)nm,对长角扁谷盗雌成虫诱集效果较好的光波长有320、575和330 nm。【结论】锈赤扁谷盗成虫的趋光性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增强,土耳其扁谷盗雌成虫的趋光性随着日龄的增加而下降,长角扁谷盗雌成虫的趋光性随着日龄的增加略为下降。  相似文献   

10.
温度和补充营养对中红侧沟茧蜂成虫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控温和田间罩笼条件下, 研究了不同温度和补充营养对中红侧沟茧蜂成虫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温度的升高, 成虫寿命缩短, 不同温度条件下成虫寿命存在显著差异; 补充蜂蜜水能明显延长成虫寿命; 相同条件下雌虫寿命明显长于雄虫寿命。在18℃并饲喂10%蜂蜜水条件下, 成虫寿命最长, 雌虫为15 36d, 雄虫为9 06d; 在38℃不饲喂条件下, 成虫寿命最短, 雌虫1 09d, 雄虫1 00d。在田间罩笼试验中, 中红侧沟茧蜂成虫寿命在没有寄主和营养补充的条件下, 雌、雄成虫的寿命分别为5 24d和3 80d; 当有棉花植株但没有寄主时, 雌、雄虫的寿命分别为7 64d和3 88d。中红侧沟茧蜂田间释放后成虫累计死亡率随释放天数的增加而增加, 释放8d后, 雌、雄虫累计死亡率分别达到91 67%和98 33%。  相似文献   

11.
为了评估花曲柳窄吉丁的飞行潜能,利用昆虫飞行磨系统测定雌雄花曲柳窄吉丁成虫在不同光照时间、交配状态、取食状态和日龄条件下的飞行能力。结果表明:雌虫24 h内最远飞行距离5 500 m,雄虫最远飞行距离1 397 m,雌雄成虫 间飞行距离差异显著;雌虫在24 h光照时间下飞行距离比L/D(昼/夜)=16 h/8 h光照周期下更远;交配雌虫与未交配雌虫在飞行距离上有显著差异,交配后雌虫飞行距离更远,而交配对雄虫飞行能力无显著影响;经取食并休息的雌虫飞行距离显著大于不取食不休息的雌虫;不同日龄未取食的花曲柳窄吉丁雌虫飞行能力存在一定差异,1日龄飞行能力最弱,13日龄最强,从1~2日龄开始飞行距离增加,2~4日龄飞行距离随日龄增加而减少,而在4日龄后飞行距离又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增加。说明花曲柳窄吉丁具有较长距离飞行的潜能,这可为该虫的传播扩散和风险评估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紫色马铃薯03-01为材料,探讨了培养基诱导因子的不同组合、不同光照条件对试管苗生长和试管薯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试管薯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100.0 g/L白砂糖,诱导微型薯的最适环境为光照2 000 Lx日光灯或遮荫太阳光,温度21~25℃。  相似文献   

13.
采用光照、pH值、盐度和温度等生态因子对缘管浒苔N、P吸收速率的影响进行研究,试图探讨缘管浒苔用于优化虾塘养殖环境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光照、pH值、盐度和温度等生态因子对缘管浒苔N、P吸收速率的影响显著。在0~1000lx光强范围内,缘管浒苔对DIN、DIP的吸收速率随光强的增加而增大,1000~5000lx光强范围内,其对DIN、DIP的吸收速率较大,平均为(0.00030±0.0012)μmol.g-1.h-1,(0.00156±0.0011)μmol.g-1.h-1,超过5000lx时,其对DIN、DIP的吸收速率显著下降;在7.0~9.0的pH范围内,缘管浒苔对DIP、DIN的吸收速率较大,平均为(0.00012±0.0012)μmol.g-1.h-1,(0.00168±0.00142)μmol.g-1.h-1,而在这个范围之外,其对DIP、DIN的吸收速率下降显著;在15~25的盐度范围内,缘管浒苔对DIP、DIN的吸收速率较大,其对DIP、DIN的吸收速率均在盐度为15时最大,分别为(0.00021±0.00005)μmol.g-1.h-1,(0.0055±0.0006)μmol.g-1.h-1;在20~35℃范围内,缘管浒苔对N、P的吸收速率较高,35℃时对P的吸收速率达到最大值(0.00056±0.0026)μmol.g-1.h-1,30℃时对N的吸收速率达到最大值(0.02456±0.00011)μmol.g-1.h-1,而在这个范围之外,其吸收速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4.
张红星  沈建忠  赵虎  王启军  王中乾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5):3282-3283,3286
对大鲵(A ndrias davidianus)的人工催产和孵化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RH-A2和HCG催产效果较好,经人为调控可使大鲵性腺成熟度状态良好;人工孵化时通过严格控制水温18~21℃、溶氧保持在5 mg/L以上、光照度300 lx以下,给予适当的流水刺激,孵化率可达76.4%.  相似文献   

15.
影响百合试管鳞茎增殖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以麝香百合 ROCCO品种的试管鳞茎为试材 ,研究低温、植物激素、糖以及培养期间的光照强度等因素对试管鳞茎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 ,预先使培养材料接受 2 0 d8℃的低温过程 ,采用 MS+0 .5mg·L- 1BA+0 .1 mg·L- 1 NAA的培养基 ,并添加 2 %的糖 ,对试管鳞茎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发现 ,在培养期间于 50 0~ 2 3 0 0 lx的光照强度范围内 ,试管鳞茎的增殖与光照强弱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测试引起水葫芦黑斑病的生防真菌水葫芦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培养基、温度、pH值对菌落生长以及光照对产孢量的影响)和影响该菌株侵染力的3个主要因子(接种温度、光照、保湿时间),以期为该菌的大量发酵和真菌除草剂的研制奠定基础.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温度和酸碱度是影响该菌生长的...  相似文献   

17.
牡丹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于牡丹芽萌发期和休眠期分别进行腋芽和顶芽组织培养。结果表明 ,自芽萌动至开始休眠为适宜培养期。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 :MS +6 -BA(0 5~ 1mg/L) +NAA(0 1~ 0 2mg/L) ,MS为最佳壮苗培养基。牡丹试管苗培养的适宜光照强度为 2 0 0 0lx ,光照时数为 10h/天 ,适宜温度 (2 5± 1)℃。  相似文献   

18.
范莉  倪静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4996-4998
[目的]了解温度、湿度、光照对中草药免疫增强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用索氏提取器提取免疫增强剂的主要成分,将提取液分别放置于-15、60℃的75%±5%、90%±5%的湿度环境中(、4 000±1 000)lx强光照射下,分别于第5、第10天进行取样分析,观察颜色变化、测pH值及其在220~400 nm的吸光度曲线,应用分光光度法分析了中草药免疫增强剂在低温、高温、高湿、强光照射的条件下处理后其化学和物理性质的变化。[结果]免疫增强剂提取液中的主要成分(生物碱、甙类、多糖)在低温、高温、高湿条件下没有明显变化。在强光照射条件下提取液颜色变淡,pH值降低。[结论]免疫增强剂提取液在低温、高温、高湿条件下比较稳定,但应避光保存。  相似文献   

19.
以白穗花种子为试材,研究了温度和光照条件对白穗花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4 h光照条件下,弱光照(500 lx)、中等强度光照(2 500 lx)和强光照(5 000 lx)3个梯度条件下萌发率分别是84.0%、86.7%和86.7%;在15 h光照/9 h黑暗的周期性光照条件,弱光和强光下的萌发率分别为85.9%和85.2%,中等强度光照下萌发率最高为89.1%。避光条件下白穗花种子萌发率以25℃发芽率最佳,为94.7%,因而避光对白穗花种子的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缩短种子萌发时间,提高种子的萌发率,但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其种子的萌发率会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