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龚力波 《云南林业》2003,24(4):17-17
唐菖蒲是世界上著名的球根花卉,在云南省球根花卉中,其种植面积仅次于百合,但我省每年用于切花生产的种球大量是从国外或辽宁、甘肃等省调入,价格较高,且质量不稳定,影响了切花种植和经济效益。为此,充分利用云南省立体气候的优势,选择夏季冷凉的高海拔地区繁殖唐菖蒲种球,可解决大量从外地调种的问题,同时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1生长习性唐菖蒲是鸢尾科唐菖蒲属多年生球根花卉植物,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及南非,喜日照时间长,气候温暖,自然条件良好的地方。其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15~25℃,生长的临界温度为7~9℃,低于此温度植株则停止生长。2选…  相似文献   

2.
红兵 《湖南林业》2004,(6):28-28
唐菖蒲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忌高温,不耐寒.生长适宜温度为20℃~25℃。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环境.怕涝.适生于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性土壤中.PH值要求为5.6~6.5。  相似文献   

3.
唐菖蒲切花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菖蒲 (GladiolushybridusHort.) ,又名剑兰、菖兰、十样锦 ,为鸢尾科唐菖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具扁圆形球茎 ,叶片剑形 ,花葶直立 ,高 6 0~ 12 0cm ,穗状花序长可达 45cm ,着花12~ 2 4朵 ,有白、红、黄、蓝、紫等深浅不一色或复色 ,花大色艳 ,是目前世界五大鲜切花之一 ,有“切花之王”的美誉 ,深受人们的喜爱。唐菖蒲为长日照植物 ,喜凉爽气候和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 ,畏酷暑和严寒 ,种球在 5℃时萌动 ,2 0℃~ 2 5℃生长最后。不宜连作。利用保护地栽培可周年供花。1 土壤的选择与准备唐菖蒲喜深厚肥沃…  相似文献   

4.
马蹄莲切花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蹄莲别名慈姑花、水芋、观音莲。花乳白色 ,喇叭状 ,大花苞 ,中央裹着黄色肉质圆状物 ,象征着永结同心 ,吉祥如意。是我国民间用于喜庆的花篮和花束的主要切花。1 生物学特性马蹄莲原产南非洲 ,属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花卉 ,具有肥大的肉质块茎 ,株高 6 0~70cm ;叶片绿色 ,呈大椭圆形 ;佛焰苞纯白色 ,中间有鲜黄色的肉穗花序 ,四季有花。昆明是我国马蹄莲的主要产区。马蹄莲喜温暖湿润 ,不耐寒冷 ,可耐 4℃低温。生产期最适宜温度 ,白天 1 8~ 2 0℃ ,夜间 1 0℃。花期喜水、喜肥 ,适温 2 0℃左右。超过 2 0℃ ,花芽分化不正常 ,常常会…  相似文献   

5.
本文进行了不同栽培地区几个不同品种油橄榄花芽形态分化及其与气候条件和新梢生长关系的探讨。研究认为,油橄榄花芽分化具有高度的时间集中性;温度是影响花芽分化的主导气候因素,花芽分化起始的界限温度为旬平均7—9℃,最适温度为10—15℃,并推断油橄榄花芽生理分化依赖于冬季一定程度的低温积累;不同年度及地区花芽分化在时间上的变化集中反映了温度变化这一本质;油橄榄花芽分化与新梢生长在时间上的顺序关系是树体内部营养物质调节分配的主要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6.
盆栽红掌     
陈廉 《国土绿化》2012,(2):50-50
红掌性喜温暖、湿润、空气流通的环境。栽培养护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控制温湿度红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8℃~28℃,最高温度不宜超过35℃,最低温度为14℃,低于10℃随时会产生冻害的可能。夏季,当温  相似文献   

7.
铁皮石斛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云南省瑞丽市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种植基地,发现一种铁皮石斛叶斑病。通过分离培养和接种试验,经传统形态学及ITS序列分析鉴定,采用十字交叉法和血细胞计数板法测定该病原菌的形态学特性及产孢性能。结果表明:该病病原为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炭疽菌属的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15~30℃,其中28℃时菌丝生长量最大,最适pH值为5~6;产孢的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pH为3~4。此菌对碳源要求不严格,能利用多种碳源,但利用能力有差异;硫酸铵、氯化铵作为氮源的培养基明显不利于菌丝生长,其他供试氮源均对该菌菌丝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中菏1号杨(I-107杨)为代表的杨树梭形溃疡病由壳梭孢属的真菌所引起,是一种新的杨树病害.在实验室进行了不同温度、pH值和培养基对壳梭孢菌3个菌株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3个菌株的生长温度范围为15~30℃,最适的生长温度为30℃.其寄生基物的pH值范围为4~13,最适的pH值为7~8.4种培养基中以PDA培养基对3个菌株的生长为最适合.  相似文献   

9.
张薇 《安徽林业》2007,(3):35-35
桂花为木犀科常绿乔木或灌木。桂花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28℃,喜阳光也耐半阴,耐寒而忌炎热;土壤以含腐殖质较多的肥沃砂质土(尤以碱性土壤)为最好。桂花盆栽的要领如下。  相似文献   

10.
荷兰鸢尾(Iris xiphium var.hybridum),为鸢尾科多年生草本。原产荷兰。花姿优美,色彩艳丽,叶片似剑若带,青翠碧绿,花葶挺拔,常用作盆栽小品或通过促成栽培供切花之用。在欧洲是切花的重要品种之一,商品率很高。本地有从荷兰输入切花销售,颇受青睐。荷兰鸢尾在荷兰露地栽培,通常在9~10月种植种球,翌年春末开花。在嫩芽6厘米左右花芽分化,分化所需温度范围为5~20℃,最适13℃,分化过程约3个星期。生长初期温度过高,对花芽分化有抑制作用。佛山市秋冬气温较高,不  相似文献   

11.
198 4~ 1998年对严重影响园林观花植物观赏价值的白粉病进行了寄主调查、病原菌种类鉴定、发生规律观察及综合防治试验。查清寄主 2 6种 ,病原菌 7属 2 2种。病原菌生长的最适温度 18~ 2 5℃ ,5~ 6月和 9~ 10月为发病盛期。应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2.
提高温室葡萄花芽分化质量的几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萄在温室栽培中 ,存在着花芽分化不良 ,座果率低 ,果穗松散 ,成熟不一致等问题 ,直接影响到葡萄的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根据葡萄的花芽分化特点 ,提出如下解决措施。1 早期加温可以解决由于室内温度低造成的花芽分化及后期分化不良。高效日光温室葡萄 ,一般在 2月初开始发芽 ,发芽后 ,继续充实分化上一个生长季形成的花芽各个器官 (雌、雄蕊等 ) ,并准备开花结果 ,另外 ,葡萄花芽的当年分化一般是从花后 2周开始的 ,花芽分化的最适温度是 2 5~ 30℃ ,室内热量的主要来源是日光照射 ,此时如果遇到连阴雨 ,会造成室内温度过低 ,影响花芽…  相似文献   

13.
姜凤丽 《浙江林业科技》1992,12(2):24-28,23
松枯梢病(Diplodia Pinea)除为害国外松外,还危害日本赤松、乔松、黑松等。病菌主要侵染松梢,被害部位密生黑色子实体。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是25℃,适宜pH值为5~7,最适pH值为6;病菌对碳源的利用以蔗糖、葡萄糖为最佳,山梨糖最差;对氮源的利用以牛肉浸膏、蛋白胨最佳,尿素最差;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温度为25~30℃。室内抑菌试验表明,75%百菌清、70%托布津、65%代森锌、20%三环唑各1000倍均有100%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茉莉天生丽质,素洁、玲珑、自然、质朴是她的本性,其花6月开始打苞,幽幽绽放至10月,备受人们喜受。如今,购买茉莉花的家庭一天天多了起来,但是很多人却不谙养护之道。本文特此介绍盆栽茉莉的养护技术。光照要充足。茉莉花喜阳光充足、炎热湿润的气候,对光照和温度非常敏感。开花最适温度为25℃至37℃,低于25℃则不  相似文献   

15.
元谋干热河谷木豆引种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木豆(Cajanus cajan(L.)Millspaugh),又名树豆、千年豆、三叶豆、鸽子豆、蓉豆、柳豆、扭豆、黄豆树等,英文名Pigeonpea或Red Gram。原产于印度,是印度、东非和加勒比地区的重要经济树种,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种木本食用豆科作物。木豆属短日性多年生常绿灌木,喜温暖气候,最适生长温度18~34℃,海拔1400m以下的滇中及滇中以北地区的产量最高;耐旱,降雨600~1000mm最适;耐瘠,土壤要求不严格,pH值5~7.5。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冬枣黑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菌落在玉米培养基、燕麦培养基、土豆培养基上均生长良好,其中在玉米培养基上生长最快;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5℃,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8℃;菌落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差异不显著;菌丝生长适宜pH值为6~9,最适pH值为6~7.0,孢子萌发的最适pH值为7.0;不同营养条件下,孢子萌发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正> 杨树菇盖肥柄脆,外观怡人,味道鲜美,香气浓郁,营 养丰富,既可鲜销,又可干制,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具有开发前景的食用菌新品种。杨树菇(Agrocybe Aegeri-ta)为粪锈伞科,田头菇属,原生长在南方,属中高温型菇类,发菌最适温度20~25℃,出菇10~28℃,以14~25℃最佳。昼夜温差大,菇质肥厚,  相似文献   

18.
杜仲生拟茎点霉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较难产生分生孢子。最适温度为18~30℃,最适pH值4~7,在蛋白胨和蔗糖的氮、碳条件下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19.
2种木材蓝变菌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种木材蓝变菌松球壳孢(Sphaetopsis sapinea)和可可球二孢(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种蓝变菌菌株适宜温度均为30℃;适应的酸碱度范围均为5.0~9.0;两者都属于喜光菌;松球壳孢生长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可可球二孢生长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酵母浸膏。  相似文献   

20.
马瑞君  陈学林 《沙棘》1998,11(3):17-19
不同温度下,四种沙棘种子萌发率和主根生长速度明显不同,肋果沙棘的最适萌发温度为15℃~20℃,中国沙棘和棱果沙棘为20℃~25℃,在同一温度下,四种沙棘以肋果沙棘萌发最快,西藏沙棘最慢,差异的原因除种皮因素外,可能还与种的生态环境有关,就日生长量来看,中国沙棘表现更为喜温,肋果沙棘较为耐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