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猝死综合征是发生于生长快速、外观体况良好的鸡的一种突然死亡性疾病。由于找不到特定的致病因子,目前仍认为是一种营养代谢病。不过佐治亚家禽研究室Davis博士从患本病的鸡粪中分离到大量的沙粒病毒样颗粒,而沙粒病毒感染脑可引起脑病,其神经症状与本病相似。Davis博士还证实沙粒病毒也存在于外观正常或患肠炎的肉用仔鸡、肉用种鸡的鸡粪中,但猝死综合征患鸡鸡粪中存在更多的沙粒病毒。目前,对此尚缺乏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1999年 6月下旬 ,莒县某肉鸡饲养户饲养的AA肉鸡 1 50 0只 ,于 9日龄时 ,大群鸡精神状态无明显变化 ,个别鸡出现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嗉囊积液、腹泻、小肠后段及盲肠充满气体等症状 ,并死亡6只。随即采用青霉素、链霉素混合饮水。 2 d后 ,鸡群恢复正常。但事隔 1周 ,又有部分雏鸡发病 ,发病率 2 0 %左右 ,死亡 1 8只。症状与上次发病时病鸡症状相似。经过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查 ,诊断本病由魏氏梭菌引起的坏死性肠炎。经过采取措施 ,治愈了本病。  临床症状病鸡精神沉郁、运动迟缓、羽毛松乱、脸色苍白 ,呈贫血状 ,食欲减…  相似文献   

3.
正病鸡以出现腹水、右心扩张、肺脏水肿及肝脏损害为特征,其死淘率较高。1发病原因1.1遗传因素本病与鸡的品种、性别和龄期有关。一般外种鸡比本地鸡发病率高,大型品种鸡发病率高于中小型品种鸡,肉仔鸡中公鸡比母鸡发病率高。本病以3~6周龄肉鸡发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肉鸡猝死综合征又称为肉鸡急性死亡综合征、急性心脏病以及"翻跳病",是肉鸡生产过程中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发病急是本病最显著的特点,病鸡突然发病死亡。本文主要从发病原因,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合理的诊断和防治方法,以期为本病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肉鸡腹水症是当前世界肉鸡业的一种常见病。1946年美国依阿华洲首次报道了雏火鸡的发病,我国80年代在江苏徐州等地肉鸡开始发生。随着肉鸡业的快速发展,腹水综合征的发生与日俱增,给肉鸡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本病是以幼龄鸡腹腔中积聚多量的浆性液体为特征的一种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异性的疾病,是由许多因素引起的。1流行特点本病主要侵害20日龄以上的肉鸡,雄性鸡比雌性鸡严重。肉鸭、火鸡、蛋鸡和观赏禽类也有发生  相似文献   

6.
肉鸡腹水症是快速生长肉用仔鸡的一种常见病,它能引起高达35%以上的死亡率,给肉鸡业带来严重威胁。本文对肉鸡腹水症的组织学进行了研究,旨在为研究和防制本病提供理论依据。 一、取材、制片 选6个发病鸡群共30只病鸡(另选取2个健康鸡作比较),经确诊后,取下肺、心、  相似文献   

7.
鸡球虫病是由多种球虫寄生于鸡肠道中引起的一种原虫病。鸡舍潮湿、拥挤、饲养条管理不当及卫生条件差时极易导致本病发生。2006年10月下旬,甘肃省庄浪县一养鸡户饲养的1000羽肉鸡发病,  相似文献   

8.
1发病情况 我县某鸡场的肉鸡发病,场主于2009年6月12日前来求诊,饲养的1 200只肉鸡有100余只发病,病鸡已25日龄,鸡群中个别病鸡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等症状。而后发现大部分病鸡出现了以上症状,有部分死亡,当时场主以为是温度不适。第2天、第3天接连有病鸡出现以上症状,同时排白色石灰样稀便,并死亡25只。  相似文献   

9.
坏疽性皮炎(gangrenousdermatitis,GD)是一种急性、致死性、细菌性疾病,主要感染育成鸡和大型肉鸡,以皮肤发红,渗出性炎症为特征。本病最早报道于1930年,此后,世界各地均有发生。本病的发生曾经历了一段相对平静的时间,近年来GD又重新蔓延流行起来,现在已成为大多数肉鸡生产地区较为关注的疾病之一。据报道,GD的发病无龄在门天至20周龄之间,但大多数爆发于兀天龄至7周龄,通常饲养员或管理人员发现的第一个症状是鸡群突然死亡急剧增加,饮水和饲料消耗量降低。由于发病鸡死亡迅速,有时甚至难找到活的受感染的病鸡。病鸡体温…  相似文献   

10.
正肉鸡猝死综合征是养鸡业常见的一种非传染性疾病之一,肉鸡猝死综合征又称暴死症,急性死亡综合征,两脚朝天症或扑翻症。其主要症状为鸡死亡前出现共济失调,并发展为强直性惊厥。死亡时大多数胸部着地,颈、腿伸直。该病特点是发病突然、死亡率高。随着饲养水平的不断提高,此病对肉鸡业的危害日益严重。1病因肉鸡猝死综合征的病因很复杂,大多数肉鸡品系对本病易感,认为本病与饲养管理,营养水平,光照及密度,应激有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它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从而引起鸡的免疫机能障碍,干扰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为近年来严重危害养鸡业发展的传染病之一,受到人们普遍地关注。1流行特点本病只发生于鸡,虽各品种均可感染发病,但以白色轻型品种鸡反应严重,肉鸡较蛋鸡更为敏感。本病多发于3周至开产前的小鸡,3~7周龄为本病高峰期,成年鸡对本病有一定抵抗力。3周龄以下的雏鸡感染后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或轻度症状,但引起严重免疫抑…  相似文献   

12.
坏死性肠炎与球虫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坏死性肠炎(Necrotic Enteritis)是由 A型或 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有学者认为该菌是鸡肠道中主要的革兰氏阳性厌氧菌。肉鸡、蛋鸡均可发生本病。地面平养鸡多发,育雏和育成期多发。肉鸡发病多见于2~8周龄,但也有3~6月龄地面平养商品蛋鸡以及12~16周龄笼养后备蛋鸡共同暴发坏死性肠炎和球虫病(Coccidiosis)的报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炎热潮湿的夏季发病率最高。 病鸡主要临床症状为严重下痢,粪便恶臭,呈暗红或暗黑色,常混有血液和粘膜上皮。病鸡常因衰竭而死,…  相似文献   

13.
坏死性肠炎是由A型或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有学者认为该菌是鸡肠道中主要的革兰氏阳性厌氧菌。 肉鸡、蛋鸡均可发生本病。地面平养鸡多发,育雏和育成期多发。肉鸡发病多见于2~8周龄,但亦有3~6月龄地面平养商品蛋鸡以及12~16周龄笼养后备蛋鸡合并暴发坏死性肠炎和球虫病的报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炎热潮湿的夏季发病率为最高。 病鸡主要临床状是严重下痢,粪便恶臭,呈暗红或暗黑色,常混有血液和粘膜上皮,病鸡常因衰竭而死。病程急性为2~3天,慢性为10~15天,死  相似文献   

14.
收稿日期:2002-01-07肉鸡低致病性的禽流感的发生和流行是最近一二年的事,前几年在蛋鸡发病较为严重,而且以前的观点是肉鸡和后备鸡很少发病,现在看来肉鸡发病也呈上升趋势。养鸡户对肉鸡发生本病缺乏系统的了解,往往将本病和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鼻炎、传染性支气管炎、大肠杆菌病、慢性呼吸道病等混淆。近来流行的禽流感血清亚型为H9N2,致病力低,一般不会引起高的死亡率,但若并发细菌病或其它病毒病时则会出现较高的死亡率。为了使肉鸡生产者加强对本病常识的认识,特将本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  相似文献   

15.
致病性大肠杆菌可引起肉鸡气囊炎、心包炎、肝周炎与败血症,几乎在所有肉鸡饲养场中都发生过。随着平顶山各地肉鸡个体养殖业的发展,本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逐步增高,已成为目前危害我区肉鸡生产的重要鸡病之一。2000-2002年我们从对叶县、舞钢、郏县、宝丰等平顶山主要肉鸡饲养基地新发生的肉鸡大肠杆菌病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防治研究,现就本病的发病特点与防治对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组织滴虫病又叫黑头病或盲肠肝炎病 ,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鸡的肝脏和盲肠而引起的一种原虫病 ,该病多发生 4~ 1 0周龄 ,死亡率达 3 0 %。本病的临床症状与球虫病很相似 ,一些养鸡专业户错误的把本病当作球虫病来治疗。结果治疗无效。现把本病历报告如下。1 发病与临床症状灯塔市某肉鸡专业户养的肉鸡在 3 5天时 ,有个别鸡精神萎靡 ,羽毛松乱 ,双翅下垂 ,怕冷 ,腹泻 ,排血样粪便 ,与球虫病很相像 ,于是用抗球虫药饮水 3天 ,不见好转 ,病鸡数量由原来每天发病 2~ 3只增加到 6~ 7只 ,于是到灯塔市兽医站就诊。2 剖检变化肝肿大 ,呈紫褐…  相似文献   

17.
肉鸡腹水综合症又称为心衰综合症,临床特征性症状表现为腹腔蓄积大量液体.本病多发于冬季和早春,有明显的季节性.本病发生原因非常复杂,因为发病初期临床表现不明显,出现腹水症状时已是疾病晚期,因此,本病很难及时地确诊和治疗,给肉鸡行业带来极大的危害.本病不是特异性疾病,而是一种临床症状,在临床上认为只要是能引起肉鸡心脏、肝脏...  相似文献   

18.
<正>肉鸡慢性呼吸道病,是由鸡败血霉形体引起慢性呼吸道感染的一种疾病。其临床特征是咳嗽、流鼻液、窦部肿胀、气喘和呼吸罗音。本病一般慢性经过,病程较长,死亡率虽不高,但严重影响肉鸡的生长发育,会给养鸡业造成较大损失,应引起注意。1发病情况莱西市某肉鸡养殖户,于2014年9月购进肉雏鸡5000只,饲养到23日龄时发现鸡群有的打喷嚏、流鼻液,未引起重视,以后见病鸡逐渐增多,才引起注意,并求医诊治。  相似文献   

19.
<正>住白细胞原虫病是由疟原虫科住白细胞虫属的原虫寄生于鸡血液细胞和内脏器官组织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原虫病。本病对雏鸡危害严重,可引起急性发病,并引起大批死亡。2011年8月中旬,绥中县北部山区5个肉鸡饲养户饲养的商品肉鸡同时发生该病,现  相似文献   

20.
肉鸡腹水综合征是以幼龄肉鸡腹腔中积聚多量浆液性液体为特征的一种非传染性疾病。中兽医称之为“水胀”。该病最早报道于1958年北美,我国从1986年在肉鸡群中相继发生,给肉鸡业带来巨大损失。1病因与发病机理1.1缺氧在高海拔地区,缺氧是造成本病的主要原因,曾称之为“高海拔病”;在低海拔地区,尤其是集约化饲养的肉鸡,由于气候寒冷,门窗关闭,通风不良,二氧化碳、氨气、尘埃等有害气体浓度增高,造成血液中氧浓度降低,机体缺氧,心搏加快,心脏负担加重,引起心脏功能障碍,致使全身性瘀血,尤其是肝脏瘀血,渗出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