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猪咬尾病分析及防治措施1原因分析1.1生理环境的因素猪群中社会地位低下者不能得到槽位;猪群密度过高及同栏猪数过多,秩序混乱槽位,饮水器不足或地面喂食;猪活动频繁,无法充分休息,而变得烦燥;猪只间荷尔蒙的刺激导致情结不稳定;卫生状况不良或并栏饲养;猪群...  相似文献   

2.
温度是猪生长发育的动力。适宜的温度不但可以促进猪的生长发育,而且还可以防止猪生病。肉猪各阶段适宜环境温度为:小猪23℃±2℃,中猪20℃±2℃,大猪18℃±2℃;小猪温度需求高,刚进苗第1周室温保持在20℃或以上最好。1周后室温保持在18℃以上(含18℃);大猪室温在15℃或以上即可。(注:15kg以下的为仔猪;15~30kg为小猪;30~60kg为中猪;60kg以上的为大猪)  相似文献   

3.
猪流感是猪流感病毒和猪嗜血杆菌两种病原体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突然发病,迅速传播,往往2~3天波及全群。一般多见于初冬或早春天气骤变或湿冷天气。饲养管理不当,圈舍阴暗潮湿或长途贩运导致猪体衰弱、抵抗力降低以及遭冷风侵袭等,均为致病的诱因。幼猪较成猪多发,病情严重者影响生长发育,若不及时治疗可能造成死亡。主要症状:体温可升至40~41℃,高的可达43℃;精神沉郁萎顿,饮食减少或停食,粪便干燥,尿少色浓;四肢肌肉和关节疼痛,常卧地不起,行走跛拐;眼结膜潮红,流泪;鼻粘膜充血…  相似文献   

4.
利用微卫星标记对中国4种小型猪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本研究通过10个微卫星位点对我国特有的4个小型猪种(五指山猪、滇南小耳猪、贵州小型香猪、巴马香猪)进行了遗传学检测,结果表明:除S0003位点表现为单态外,其它9个位点均为高度或中度多态位点;4个小型猪种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比较高,平均基因杂合度分别为0.7165,0.6611,0.6602,0.5990;多态信息含量在0.5774-0.6871之间;五指山猪与贵州小型香猪的遗传距离较近,与滇南小耳猪次之,它们与巴马香猪都较远。  相似文献   

5.
一、猪癌:本病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急性病猪体温死前降至常温以下;结膜淡(眼睛有脓性分泌物),皮肤初期常见潮红充血,后期出现贫血,通常在外阴部,腹下,四肢内侧薄皮部有出血点或瘀血斑;初期患猪便秘,附带血的牯液或肠糊膜,有的病猪可出现腹泻,或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  相似文献   

6.
内江猪1995和1996年引种到海南省,对其纯繁的繁殖性能、生长发育、屠宰性能等进行观察;以内江猪作母本与杜洛克猪和长白猪公猪杂交,对其杂交商品猪与广西杂交猪的生长发育、屠宰性能及经济效益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内江猪能适应海南省高温高热气候条件,并得到较好的饲养效果,纯种内江猪的生产指标达到或超过原产地的生产水平;与杜洛克或长白猪杂交的商品猪生产性能优于广西杂交猪。  相似文献   

7.
1猪疥螨病 猪疥螨病是由猪疥螨寄生于猪的皮内所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的慢性皮肤病,俗称疥癣或癞。特征是剧痒,皮炎,脱毛,结痂,渐进性消瘦。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光照不足、阴暗、潮湿、寒冷时多发;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本病多见于2月龄以下的幼猪,发病从颊部、眼周、耳朵开始,并可蔓延至腹部和四肢。患猪局部发痒,到处不断蹭痒或磨擦。患部皮屑或被毛脱落,皮肤潮红,有时可见渗出液结成的痂皮。严重时皮肤出现褶皱或龟裂,食欲不振,逐渐性消瘦。可见患猪因剧痒不断摩擦患部,以致患部出血、结痴、脱毛、皮肤肥厚,形成皱褶和龟裂,严重时可导致死亡。秋冬季节特别是多雨的天气,以及不良的饲养环境,更易造成本病的蔓延和传播。  相似文献   

8.
孙溥泉  孙健慧 《养猪》2011,(6):65-65
猪肺为猪科动物猪的肺脏,味甘,性平,入肺经;内服;煮食、煎汤,适量;或入丸剂。含有蛋白质、卵磷脂、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等,有滋阴养肺、止咳嗽、止血之功效。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猪肺“疗肺虚咳嗽、嗽血”。  相似文献   

9.
1症状及特点 全群发病,病猪体温升高,呈稽留热,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伴有皮肤发红变紫等症状;呼吸困难、腹式呼吸,眼分泌物增多;部分下痢或呕吐;少数患猪皮肤毛孔有出血点。死亡率高达50%~90%,该病在临床上较难控制,治疗效果多不理想,给猪场和养猪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生长育成猪和部分母猪、保育猪均可发病,该病传播迅速、死亡率高、治愈率低。  相似文献   

10.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在成年猪呈隐性感染;妊娠母猪则发生繁殖障碍,表现为流产、产死胎或木乃伊胎,产弱仔;哺乳猪出现发热、脑脊髓炎和败血症症状,最后发生死亡。  相似文献   

11.
邓绍基  骆永泉 《养猪》1998,(4):39-40
猪喘气病又称猪支原体性肺炎或猪地方流行性肺炎。病原为猪肺炎支原体,是猪的一种急性或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主要特征症状是体温一般不高,咳嗽,气喘和呼吸加快,可听到喘鸣声,呈犬坐姿势,口鼻流沫,食欲时好时差;病变特征是肺尖叶、心叶、中间叶和膈叶前缘呈“肉...  相似文献   

12.
优质牧草及饲料作物在猪饲粮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是吃草能力较强的杂食动物,尤其是中国地方优良猪种。优质牧草及饲料作物在现蕾期或抽穗期粗纤维含量较低、木质素很少,养分可被猪充分消化吸收,营养价值较高。通过我场多年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表明,猪常年不断青饲料,起到了以青补精,降低成本;满足营养,增加产仔数;改善肉质,提高质量;粪水种草,净化环境的作用,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使种猪场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相似文献   

13.
生猪皮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同时也是传染病(包括人畜共患病)传播、蔓延的重要疫源。所以加强生猪皮的检疫越来越受到检疫部门的重视。现将笔者在实践中如何做好生猪皮检疫的做法介绍如下。1健康正常猪皮的特征放血完全的健康猪皮,内面颜色浅淡;从肥胖猪剥下的猪皮,内面呈浅黄色;从中等肥胖的猪剥下的猪皮,内面呈白色;盐腌或干燥保存的健康猪皮,其内面基本上保持原有的颜色。剥下的猪皮如没有及时处理,卷着放置数小时后再盐腌或晾干,其内面呈暗色。春秋季在日光直射下干燥的猪皮,内面也呈暗色;夏季在日光直射下干燥的猪皮,内面…  相似文献   

14.
临床症状 患猪表现为:体温微热或低热稽留,食欲时好时坏;有时见结膜潮红、流泪;个别猪皮肤呈轻微的鲜红色,但不见毛孔出血症状。本病可水平传播.但传播速度慢。  相似文献   

15.
土偏方治猪蛔虫病猪蛔虫病,是由于蛔虫寄生在猪的小肠里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蛔虫的幼虫移行时,破坏猪体各部分,移行到肺时,引起肺炎,患猪表现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蛔虫在肠道里,吸收猪体营养,可引起消化不良、贫血、消瘦、便秘或拉稀,使猪变成只会吃、...  相似文献   

16.
从事基层工作的畜牧兽医工作者,常常碰到畜主恳求医治僵猪,即马口猪(有些地方称马丁或马带猪)。它是先天不足和后天不良引起的,有奶僵、病僵、食僵之分,总称为僵猪,农牧民称它为落脚猪。1病因先天性的:母猪怀孕期间饲喂不当,蛋白质缺乏,营养不足,影响了胎儿发育;后天性的:母猪泌乳期间喂养不当,过肥或者过于瘦弱。奶僵是母猪体态消瘦,又未得到及时补料,整个泌乳期母猪泌乳不足,仔猪未能吃足或吃不上初乳,仔猪长期缺奶或吃不足奶水,必然会影响生长发育,这就形成了奶僵;仔猪发生白痢、副伤寒、气喘病、寄生虫病(蛔虫、…  相似文献   

17.
猪坏死杆菌为多形性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猪的肠道和排出的粪便中也可发现。本病除猪易感外,对牛、羊、兔也感染。猪患此病时可与副伤寒等病并发或在内脏形成转移性的坏死灶,对仔猪危害较大。1常见诱发因素1.1猪斗咬,体表创伤,从创口感染的病原在皮下深部组织生长繁殖,阻碍组织代谢,引起组织坏死是诱发该病的重要因素。猪斗咬常见于猪断乳分群,不同窝的初次合群关养;猪在长途运输中车厢内太拥挤或栏舍中饲养过密;饲料中矿物质等营养不全,以致猪互相咬尾、咬耳,使皮肤出血损伤。1.2怀孕母猪腹部着地擦破乳…  相似文献   

18.
葡萄球菌病是人和多种动物的疾病总称,临床上以在皮肤和组织器官发生化脓性炎症或全身性脓毒败血症为特征,多为继发性感染。猪葡萄球菌感染主要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猪葡萄球菌引起猪的细菌性疾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造成猪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乳腺炎,坏死性皮炎及乳房的脓疱病;猪葡萄球菌主要引起猪的渗出性皮炎和败血性多发性关节炎,是最常见的葡萄球菌感染。  相似文献   

19.
猪弓形体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九生 《养猪》1998,(4):37-37
猪弓形体病(toxoplasmosis),又称猪弓浆虫病,是由龚地弓形体寄生在猪体组织细胞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猫是本病传播的关键。妊娠母猪感染后表现流产,产死胎、弱胎或畸形胎儿;生长肥育猪持续高热;仔猪常呈现神经症状。本病分布非常广泛,各地...  相似文献   

20.
1 育肥用仔猪的选择 1.1 选择性能优良的杂种猪 仔猪质量对育肥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在我国的肉猪生产中,大多利用二元或三元杂种仔猪进行育肥,因为杂种猪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体质健壮等优点。所用的二元杂种,大多是以我国地方猪种或培育猪种为母本,与引进的国外品种猪为父本杂交产生;三元杂种猪大多是以我国地方猪种或培养猪种为母本,与引进的国外品种猪作父本的杂种一代母猪作母本,再与引进的国外肉用型品种作终端父本杂交而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