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高养牛生产经济效益,自七十年代初,我市开始引进温岭高峰牛改良本地黄牛。通过近二十年来的杂交改良,我市黄牛品质有很大提高,取得较好的效益。为了摸清高杂牛的生长发育、生产性能、经济效益,总结温岭高峰牛改良黄牛的实际效果,进一步加快我市黄牛改良工作,根据台农牧  相似文献   

2.
温岭高峰牛改良本地黄牛经济效益调查情况胡明康(浙江省永嘉县科学技术委员会325100)为了提高养牛生产经济效益,自70年代末,我县开始引进温岭高峰牛改良本地黄牛,通过10多年杂交改良,我县大部分乡、镇黄牛品质都有根大提高,取得较好的效益,为摸清高峰牛...  相似文献   

3.
温岭高峰牛选育、改良和综合开发利用工作汇报温岭高峰牛育种委员会根据中国良种黄牛育种委员会第十四次委员扩大会议精神,现将近10年左右温岭高峰牛选育、改良和综合开发利用工作主要抓了如下几项,汇报如下:1加强保种选育,发挥品种优势为了加快温岭高峰牛的选育进...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我省黄牛主要分布在山区、半山区。由于长期混群放牧,缺乏严格的选育,造成体型小、生长慢、生产性能低、经济效益差。为了扭转黄牛体质衰退的局面,各地先后引进西门塔尔、利木赞、海福特、抗旱王、黑白花等外来品种及地方良种温岭高峰牛进行改良,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获得了较理想的杂交效果。  相似文献   

5.
温岭高峰牛是我国优良黄牛品种之一,也是我省黄牛改良的当家品种。为保证种公牛具有旺盛种用价值,进一步提高牛改质量,加速牧业内部结构调整,温岭高峰牛育种委员会在台州地区畜牧兽医站牵头下,于1988年下半年对全区国有温岭高峰成年种公牛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等级评定工作。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等级评定项目指标、标准  相似文献   

6.
一、概况温岭高峰牛改良山区黄牛是提高养牛经济效益,迅速改变当地黄牛体小力薄、产肉性能低、役力小的状况的有效途径。自1979年以来,全省58个县(市)引进温岭高峰牛改良山区黄牛,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缙云、东阳、新昌、天台、欧海、宁海、临安等县(市)的调查报告于后。 7个县(市)都是山区、半山区,农业  相似文献   

7.
温岭高峰牛是由本地黄牛中选育出来的地方良种,它具有性成熟早、繁殖性能好、生长发育快、遗传性稳定和适应性广等特征,全省多数县市均有引种繁殖,反映很好。高峰母牛的发情周期为20天左右(18—22);发情持续期约18—24小时;怀孕期是285天左右(278—299)。常年都能发情、配种,成年母牛一般均能达到一年一胎,也有四年五胎的。据1981年底调查,193头适繁母牛,年内产犊183头,产犊率达94.8%;怀胎189头,受胎率达97.9%。除了生态环境和人为的条件外,温岭高峰牛本身就是一个繁殖力很强的黄牛品种,是培育和改良黄牛品种的一个宝贵的基因库。  相似文献   

8.
温岭高峰牛主产于浙江省温岭县。经多年选育,体型渐趋一致,役、肉用性能有较大提高,目前用来改良本省小型黄牛。为了解温岭牛的细胞遗传学特征,以便为温岭牛的遗传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做了温岭牛的染色体分析工作。实验用动物为温岭县良种家畜推广站所饲养的9头公牛和农民饲养的2头母牛。实验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短期培养方法制备染色  相似文献   

9.
温岭高峰牛是全国十大优良黄牛品种之一,也是我省黄牛改良的当家品种。为保证种公牛具有强盛种用价值,以进一步提高牛改质量,加速牧业内部结构调整,《温岭高峰牛》育种委员会和台州地区畜牧兽医站共同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区国有温岭高峰牛成年种公牛进行了一次全面等级评定工作。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等级评定项目指标、标准根据选育计划的要求,为促进温岭高峰牛今后向肉役兼用型转化,成年种公牛等级评定主要内容是体型外貌和体重、体尺(包括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三个项目指  相似文献   

10.
<正> 地方良种温岭高峰牛,体型大,役力较强,遗传性稳定且肉质好。自1973年起,我市开始用此牛改良本地黄牛,建成六个牛场,至1980年已有36个牛场,先后共引进温岭高峰母牛600多头,种公牛50多头。全市共设立13个黄牛配种点。1981~1990年间又引入温岭高峰种公牛40头,以更新血统。现全市有95%以上可繁母牛用高峰牛配种;1988年配4850头,受胎率84.8%,产犊4112头,断奶成活  相似文献   

11.
为了加快温岭高峰牛的选育改良步伐,浙江省台州地区农业委员会1988年6月25~26日在温岭县召开了温岭高峰牛育种委员会成立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地.县有关单位代表共26人.会议由台州地区农委王秩丁副主任和畜牧兽医站牟吕文站长共同主持.温岭县农业局李绍宏副局长传达了中国良种黄牛育种委员会第六次大会精神,并介绍了温岭高峰牛近几年来选育和推广工作情况;省畜牧局孙强站长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对温岭高峰牛的地位、作用及今后选育任务、方  相似文献   

12.
温岭高峰牛是我国十大地方良种黄牛品种之一。具有体型较大、役力较强、繁殖率高、肉用性能好、遗传性稳定、适应性良好等优良特性。但温岭高峰牛仍有后躯欠宽广、臀部稍斜之缺陷。为了提高温岭高峰牛的肉用性能,在继续搞好本品种选育的同时,自1981年以来,先后导入海福特、西门塔尔、抗旱王、利木赞等牛的外血进行研究。在保留温岭高峰牛优良品质的基础上,使温岭高峰牛尽快育成一个背腰宽广、后躯发达、发育快、肉质好、屠宰率高的较大型肉  相似文献   

13.
为改变山区黄牛体型小、饲养期长、经济效益低的缺点,我县于1979年开始从外地引进良种公牛共86头,其中温岭高峰牛种公牛62头,占引进种公牛数的72.1%,成为我县改良山区黄牛的当家品种。如玢溪乡玢溪村种公牛户郑球朝,1983年开始饲养温岭高峰种公牛1头,至1987年9月,4年时间共配种母牛1252头,年均配种313头,其中1984年配种达397头。目前玠溪村存栏牛124头,其中杂交牛80多头,占存栏数的  相似文献   

14.
温岭高峰牛是我国十大地方良种黄牛品种之一,具有遗传性稳定、繁殖率高、肉质较好等优良特性,属役肉兼用型品种。为了提高温岭高峰牛的肉用性能,适应市场需求,开发肉牛生产,自1981年以来,先后引用西门塔尔、抗旱王、利木赞等牛冻精改良温岭高峰牛。从前期的改良效果看,西高一代杂种牛额部有白星,毛色杂乱,群众不欢迎;而抗高一代杂种牛遗传性不稳定,生长速度不如利高一代牛.在总结前期牛改经验、参考国内外肉牛生产技术文献的基础上,确定以利木赞牛为父本的利高一代杂交组合作为肉牛生产的改良品种,进而对利高一代牛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现已列入《中国牛品种志》的温岭高峰牛,具有肩峰高,体型较大,役力较强,产肉性能好,遗传性稳定和适应性良好、耐粗饲等特点,1981年通过省级技术鉴定,获得浙江省人民政府优秀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1988年11月中旬,中国良种黄牛育种委员会有关教授、专家,在温岭县召开第十二次委员扩大会议期间,听取了温岭高峰牛育种委员会关于温岭高峰牛选育情况的全面汇  相似文献   

16.
大洼镇西黄杂交牛改良效果明显调查报告高顺(辽宁昌图县大洼镇畜牧兽医站,112514)辽宁昌图县大洼镇原来饲养的黄牛绝大多数为蒙古黄牛、体型小、生长发育缓慢.为了提高生产性能,从1982年开始利用西门塔尔种公牛冻精,杂交改良本地黄牛.到1993年6月末...  相似文献   

17.
温岭高峰牛是我省优良地方品种,具有繁殖率强、适应性好,役力强等特性。但与全国七大优良黄牛品种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体型。因此,研究和探讨影响高峰牛体重、体尺的因素及其规律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今后进一步选育提高温岭高峰牛的体型及其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西门塔尔牛和安格斯牛杂交改良本地黄牛效果,采用西门塔尔牛和安格斯牛作为肉牛终端父本,分别与本地黄牛开展二元经济杂交,对杂交F1体重变化、屠宰性能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者杂交F1均比本地黄牛生长速度快且产肉率高,可有效提高本地黄牛的屠宰性能。说明西门塔尔牛和安格斯牛改良本地黄牛杂交优势明显,可有效增加本地黄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20年来,由于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加快,黄牛养殖的目的发生了根本转变,黄牛的肉用性能便成为黄牛改良的发展方向。为了解决本地黄牛产肉性能低下的难题,各级政府大力支持黄牛改良工作,尤其是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化进程加快,肉牛养殖成为我国农区牧业结构中重点发展项目以来,黄牛改良得到了空前发展。我省的黄牛存栏数、产肉量、出栏率、单体产肉量逐年攀升,现已跃居全国首位,成为全国农区养殖业的典范。但是,随着黄牛改良的进一步深入,我省黄牛生产也正面临着严峻考验。1种源不足,利用率低我省的黄牛改良工作虽…  相似文献   

20.
泰山区针对本地黄牛在生产性能、饲养管理及饲料利用等方面存在的缺陷,结合本区黄牛、饲料资源及其利用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以引进良种、快速育肥和推广应用青贮氨化饲料等配套技术措施为主的黄牛改良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对全区1989-1993年黄牛改良情况进行了调查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