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东方百合多倍体诱导及种球繁育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比较了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的秋水仙素对东方百合的诱变效果。结果表明:0.05%的秋水仙素处理24h的诱变效果最佳,诱变频率高达50%。同时采用不定芽技术对变异株进行稳定,获得了完全多倍体。经秋水仙素诱导的加倍群体与正常二倍体植株比较,多倍体植株叶片变厚,叶色变深,叶片变大,气孔显著增大而单位面积气孔数减少。对变异材料进行细胞学研究后发现,变异植株的染色体数目为2n=4x=48,为四倍体.二倍体为2n=2x=24。另外,还发现少数八倍体植株,其染色体数为2n=8x=96,其气孔面积特别大且生长缓慢。最后对多倍体种球的繁育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秋水仙素诱导葡萄风信子多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比较了秋水仙素不同质量分数、不同处理时间诱导亚美尼亚葡萄风信子体细胞染色体加倍的效果。利用秋水仙素混配和浸泡法对亚美尼亚葡萄风信子的染色体进行加倍诱导,采用染色体常规压片法鉴定染色体数目。结果表明,浸泡法以秋水仙素质量分数为0.05%,时间为15 h的变异率最高,达到45.6%;混培法以秋水仙素质量分数为0.05%,时间为15 d的变异率最高,为21.1%。经秋水仙素诱导的变异株与正常二倍体植株比较,诱变植株叶片变厚变宽,叶色变深,鳞茎变大,气孔显著增大而单位面积气孔数减少,对诱变植株进行细胞学观察后发现,对照二倍体植株2n=2x=18,变异株2n=4x=36,为四倍体,另外还发现嵌合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以凤仙花和茶花凤仙为试材,研究秋水仙素处理质量分数和时间对2种试材的多倍体诱变效应,通过植株形态特征、气孔数量及大小、染色体数目的观察进行倍性鉴定。结果表明,用w=0.5%的秋水仙素处理72~96 h的植株材料变异率较高,其中以0.5%秋水仙素处理96 h凤仙花的变异率最高,达29%。染色体压片检查表明,四倍体染色体数为2n=4x=28,二倍体对照为2n=2x=14。四倍体叶片长、宽、厚均增大,气孔密度减小,气孔保卫细胞增大,花径增加、花瓣增多,单朵花观赏价值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东方百合2n配子杂交后代多倍体诱导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以东方百合栽培种为材料,诱导2n配子,通过杂交受粉,采用胚培养成功培育出73株2n配子后代。在离体培养下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突变率50%. 结果突变后代不但出现四倍体而且出现一定数量的三倍体和不稳定的非整倍体。经过诱变产生的多倍体与正常二倍体比较,多倍体叶片变厚,叶色变深,叶片变大,气孔显著增大,而单位面积气孔数减少,有些材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畸变,有些表现一定的熟生性。多倍体染色体数目2n=4x=48为四倍体,2n=3x=36为三倍体,二倍体为2n=2x=24.  相似文献   

5.
小花盾叶薯蓣多倍体诱导及细胞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比较了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的秋水仙素对小花盾叶薯蓣丛生芽的诱变效果.结果表明:0.05 %的秋水仙素处理24 h的诱变效果最佳,诱变频率高达52 %.同时采用不定芽技术对变异株进行稳定,获得了稳定的多倍体.对变异株进行细胞学研究后发现,变异株的染色体数目为2n=4x=40,为四倍体;对照为二倍体,其染色体数目为2n=2x=20.另外还发现三倍体及非整倍体细胞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将三球悬铃木愈伤组织置于含有不同浓度秋水仙素的双层WPM培养基上诱导四倍体植株,用变异植株根尖细胞染色体计数和成熟叶片单细胞DNA含量测定的方法进行倍性分析。结果表明,悬铃木愈伤组织在秋水仙素浓度为1000mg.L-1的双层培养基上预培养72h处理时,四倍体诱导率最高,为20.9%。根尖染色体压片结果表明,三球悬铃木二倍体染色体数为2n=2x=42,四倍体为2n=4x=84。此外,诱变出的四倍体植株与二倍体相比,具有生长慢,茎变粗,叶片变宽,节间变短,单个气孔面积增大,气孔密度减少等特征。  相似文献   

7.
秋水仙素诱导细叶百合多倍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获得具有优良观赏性状和农艺性状的细叶百合四倍体植株,并为百合的新品种选育提供性状优良的杂交亲本,以细叶百合种子(2n=2x=24)为试验材料,通过秋水仙素浸泡种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对细叶百合染色体加倍的诱导效果.结果表明:以0.1%秋水仙素处理24 h诱导效果最佳,变异率最高,达30%.经根尖染色体鉴定,四倍体植株染色体数目为2n=4x=48.四倍体植株气孔密度减少,气孔增大;前期生长势缓慢,叶片短缩增宽,叶色加深;后期生长健壮,叶片增大明显.通过对经秋水仙素诱导获得的变异植株形态、气孔的观察测定以及染色体倍性鉴定,成功获得了细叶百合的多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8.
以盾叶薯蓣的茎段、叶柄、叶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组织培养,其效果以茎段和叶柄最好。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以MS 2,4-D2.0mg/L BA0.5mg/L为佳;在培养过程中,可用MS BA3.0mg/L NAA0.2mg/L作为分化培养基,后逐步转为MS BA1.Omg/L NAA0.2mg/L作为继代培养基;生根培养可使用MS NAA1.0mg/L的培养基。在组织培养条件下,对盾叶薯蓣进行了多倍体诱导的研究。结果表明,用0.15%的秋水仙素处理24h后,诱导率可达50%,效果较好。经秋水仙素诱导的变异株,与正常的二倍体植株相比,植株粗壮,叶片变大变厚,叶色浓绿,部分还出现畸形叶。叶片表皮气孔检测发现,多倍体植株叶片表皮气孔变大,且单位面积下的气孔数目减少;进行细胞学研究发现,正常植株的染色体的数目为2n=2x=20,变异植株染色体数目为,变异植株染色体数目为2n=4x=40,为四倍体。  相似文献   

9.
荒漠肉苁蓉多倍体的诱导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提高荒漠肉苁蓉产量,改良其品质为目的,首次对肉苁蓉进行了多倍体诱导的研究.使用秋水仙素与0.1;琼脂和二甲基亚砜混合液处理植株生长点,分别处理1、2和3 d.处理3 d能得到多倍体植株,多倍体植株与原二倍体植株相比,在形态上,多倍体植株肉质茎变粗,子房体积增大,花粉粒明显变大,小孢子染色体数目为2 n=2 x=40,而原二倍体植株的花粉染色体数目为n=x=20,初步证明诱变植株为同源四倍体.用HPLC对肉苁蓉中松果菊苷进行定量测定,发现诱变株有效成分增加12.7;.  相似文献   

10.
以荆芥种子萌发的幼苗为材料,开展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倍性变异的最佳浓度和最适处理时间研究,调查比较多倍体植株的农艺性状。结果表明:用0.10%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荆芥幼苗生长点3 d最有利于四倍体的产生,诱导率达到1.15%。显微镜观察变异植株根尖染色体数目为2n=4x=24。田间表现四倍体植株较二倍体植株叶片厚大、叶色浓绿、穗多且密、种子大,且四倍体植株较二倍体植株有效成分含量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