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旱草原类型区在我国北部黄土高原地区占有相当大的面积,其主要特点是干旱,风沙,水土流失,地广人稀。如何在这类地区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促使群众早日脱贫致富,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但以往还没有一个较成熟的办法。党家小水流域经过5年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点,根据本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和科学地用洪用沙,发展聚流型农业,取得十分显的效果,为干旱草原类型区开展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提供了新  相似文献   

2.
宣威市水土保持工程抗旱减灾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7月至2010年4月,宣威市境内发生了自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特大干旱,通过对本次特大干旱下水土保持工程抗旱减灾成效调研分析,掌握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区农经作物损失减产情况。调研分析结果表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区在自然灾害中经济损失小,在特大干旱下对防止粮食、经济作物、果品减产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3.
新疆水土保持现状及发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新疆水土流失类型,分布现状及水土保持现状的分析,结合新疆干旱绿洲区的特点,提出了新疆水土流失防治的综合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南方红壤侵蚀区水土保持植物群落结构对土壤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了南方红壤侵蚀区水土保持植物群落结构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土保持复合植物群落结构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少土壤流失量,而且使土壤理化性状得以改善。水土保持复合植物群落结构可增强土壤保水保土能力,稳定土壤水分和温度,改善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pH值及土壤肥力水平,达到增肥、改土、稳产目的,从而促进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同时,笔建议在南方红壤侵蚀区种植果树的生产实践中采用水土保持复合植物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5.
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地处京津风沙源区和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是山西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恶劣、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加强经济区建设,是新世纪山西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在经济区建设中,首先要搞好以水土保持为中心的生态建设,要在进一步提高认识,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把水土流失治理与经济开发有效结合起来,大力推进以专业队治理为主的治理组织形式,努力实现农业和农村工作重点向水土保持转变,传统水土保持向现代水土保持转变。  相似文献   

6.
要改变水土流失区农业生产低而不稳的落后状况,就必须以防治水土流失为核心,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保证水土资源的永续利用,充分利用水,土,光,热,空,时等条件进行水土保持型立体农业开发,获取最大的物质产量和最佳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7.
2009年4月14-15日,由四川省水土保持局、四川省农发办、四川大学、达州市水利局、达州市农发办、广安市水利局、广安市农发办等单位的有关领导和专家组成的验收组,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和省水保局《2006-2008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竣工验收准备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对邻水县芭蕉河项目区2006—2008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进行了检查验收。  相似文献   

8.
科技兴农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产品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措施,而农业的科技投入是多方面的,水土保持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和前提,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根本,是山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然而,农民水土保持科技意识不强,势必影响生产后劲。因此,应大力提高农民水土保持科技意识,使农民在生产中加大水土保持科技投入,建设生态农业,真正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强降雨条件下的山区农业种植区常采用顺坡种植的方式来降低降雨侵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但往往会将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带入恶性循环的发展过程,如采取等高固氮植物篱等田间水土保持措施会因占用一部分生产用地和影响农业活动而不被农户所接受。以金沙江干旱河谷典型顺坡农业种植区为研究区,在走访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坡面集流措施。近5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坡面集流措施不仅能有效控制田间水土流失,而且能提高单位面积农业年产值,对于改善山区生态环境和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强监管”的提出,宁夏需要根据区域水土流失特点,建立科学适用的生产建设项目监管体系。选取宁夏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管理系统中已有数据和近5 a已验收项目数据,根据生产建设项目类型进行分类,分析不同水土保持分区中生产建设项目土壤侵蚀特点。结果表明:(1)现有数量最多的生产建设项目为其他类型项目,需要针对该类型项目进行细化管理,其次为加工制造类项目和公路工程,这三类占比分别为26%、12%和9%,生产建设项目主要分布在丘陵台地干旱草原风水蚀交错区和银川平原潜在风蚀区,占比分别达到65%和19%;(2)近5 a已验收项目类型最多的为其他类型项目,其次为公路工程和其他电力工程,占比分别为26%、17%和12%;(3)风力侵蚀区的项目较水力侵蚀区少,但风蚀区各类项目均易发生强烈及以上侵蚀,水蚀区露天非金属矿较易发生强烈及以上侵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