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蔷薇科苹果属植物广泛分布于北温带。其中具有观赏专用价值的种群称为观赏海棠。常见的有垂丝海棠、西府海棠等我国的传统海棠以及从加拿大、美国等北美地区引进的现代海棠(北美海棠)系列品种,他们或花相近,或果实近似,很容易弄混。垂丝海棠垂丝海棠(Malus halliana)因花梗细长,花朵下垂而得名。  相似文献   

2.
苹果属观赏海棠品种花粉形态及分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晓磊  沈向  孙凡雅  束怀瑞  郭翎  曹颖 《园艺学报》2008,35(8):1175-1182
采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山荆子等17个苹果属原生种及'道格'等25个观赏海棠品种的花粉形态特征,采用类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探讨其花粉的主要特征及差异,研究亲缘关系及类群。结果表明,苹果属植物花粉为N3P4C5型,呈两侧对称的长球形或超长球形,赤道面具3条孔沟,沿极轴方向延伸至两极,萌发沟内有内孔,花粉表面为条状纹饰,有穿孔;各种或品种间花粉粒大小及外壁纹饰差异明显。聚类分析表明,佛罗伦萨海棠等2个苹果属原生种以及'罗宾逊'等7个观赏海棠品种聚为第一类群;山荆子等9个苹果属原生种以及'霍巴'等3个观赏海棠品种聚为第二类群;赛威士苹果等4个苹果属原生种以及'道格'等1个观赏海棠品种聚为第三类群;野香海棠等2个苹果属原生种以及'凯尔斯'等14个观赏海棠品种聚为第四类群。25个观赏海棠品种起源于北美洲基因中心,并通过与欧洲、亚洲基因中心的苹果种间杂交形成亲缘关系复杂的品种。  相似文献   

3.
观赏海棠是蔷薇科苹果属的灌木或小乔木,因其花、果、叶均具有较高观赏价值,被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地中。从花色、花径、成熟叶片颜色、果实颜色、果实大小及观赏期7个方面对道格(Malus'Dolgo')、亚当(Malus'Adams')、王族(Malus'Royalty')、红宝石(Malus.'Jewel berry')、冬红(Malus'Donghong')、绚丽(Malus'Radiant')、西府海棠(Malus micromalus)等宁夏地区常见的7个海棠品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通过对7个不同观赏海棠品种的花径、果实大小、观果期等3个数量性状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可分为2类:第一类为王族海棠、绚丽海棠、西府海棠和道格海棠4个品种;第二类包括亚当海棠、红宝石海棠和冬红海棠等品种。相比较而言,第二类的观赏性高于第一类。  相似文献   

4.
陈鹏 《花木盆景》2013,(10):16-17
北美海棠集观花、观果、观叶、观形于一体,其花、叶色彩鲜艳、娇艳动人,不同季节花、叶、果、枝和树态展示出不同的观赏效果,观赏期长。北美海棠在园林绿化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继在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亮相后,现已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大量应用,国内十余个省、市的主要苗木产区也已大量引种繁育。嫁接繁殖北美海棠的繁殖以嫁接为  相似文献   

5.
海棠(Malus spp.)是重要的园林绿化植物,北美海棠因其品种多、适应性广、观赏性强等特点在我国园林景观中极有发展潜力。文章对引进的7个北美海棠品种在宁波地区的物候期、观赏性以及适应性进行观察,筛选出适合宁波地区栽植的北美海棠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莫海波 《花卉》2016,(1):10-14
正一、观赏果类1.观赏海棠(Malus spp.)观赏海棠为海棠属杂交品种的统称,因多育成于美国,故也称北美海棠。通常株型紧凑、开花繁茂。果实于夏秋季成熟,颜色丰富,从深红紫色、红色、橙色至黄色都有,结实性强,为优良观花、观果植物。适应性较强,耐寒,喜光,喜微酸性肥沃砂壤土。如‘草地火’海棠(Malus‘Prairie Fire’)、‘高峰’海棠(Malus‘Evereste’)、‘胖子’海棠(Malus‘Butter  相似文献   

7.
作为兼具观赏性和实用性的树种之一,北美海棠主要种植在我国的北方等地区、为了保证北美海棠能够在我国得到更好地种植和培养,保证北美海棠能够更好地适应我国的气候特点和环境,更好地发挥其观赏和实用价值,分析和研究了北美海棠的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不同北美海棠品种的抗寒特性,筛选出具有较好抗寒性的品种,以10份北美海棠品种的1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通过对不同低温[-20(对照)、-25、-30、-35、-40℃]胁迫下,测定了不同北美海棠品种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和萌芽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不同北美海棠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均呈现上升趋势,并与对照呈极显著差异;由此推测,不同北美海棠抗寒性由强至弱依次为红叶海棠金色海棠牡丹海棠红宝石绚丽粉手帕印度安魔力亚当草莓果冻高原之火;根据恢复生长试验得出各品种抗寒性强弱顺序与电导法鉴定得出的抗寒性排序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测试的北美海棠品种的抗寒性均较强,其中草莓果冻能抵御的最低温度在-35~-40℃,其余品种能抵御的最低温度达-40℃以下。本研究结果为北美海棠抗寒性选育和生产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不同观赏海棠品种的花粉及授粉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14个观赏海棠品种为试材,进行了花粉萌发率和耐贮藏能力、热激处理诱导2n花粉和观赏海棠与国光苹果杂交亲和力测定等试验。结果表明,14个品种的花粉在-20℃条件下贮藏1~2个月后,除个别品种外,均能保持一定的萌发率,具有一定的耐贮藏能力;38℃/6小时热激处理可以提高观赏海棠2n花粉的发生率;大部分品种观赏海棠与国光苹果有较强的杂交亲和力,坐果率达30%以上,高于红星,可作为苹果杂交育种亲本使用。  相似文献   

10.
苹果属部分观赏品种与中国野生种的亲缘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47种苹果属植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其中24个为国外引进的观赏海棠品种。结果表明,筛选出的10对分辨率强的引物共扩增出589条带,其中多态性带534条,多态位点百分率达90.66%。观赏海棠品种在DNA分子水平上表现出极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基于Jaccard系数对AFLP扩增结果进行UPGMA (Unweighted Pair 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Mean)聚类,以相似系数0.60为标准,将供试材料分为8组,以相似系数0.59为标准,将观赏海棠品种分为4组。分析认为,供试的24个观赏海棠品种中有22个品种与我国原产的苹果属植物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1.
哈尔滨地区观赏海棠引种栽培及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于2006年3月,从吉林省长春市引进钻石海棠和王族海棠2个观赏海棠品种.经过3年多引种栽培试验,对其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生长规律及繁殖技术等进行了全面地试验研究,观察了2种海棠在哈尔滨地区的生长发育和越冬表现情况.结果表明:这2种海棠适应性强,花期长达1个月;嫁接繁殖苗木成活率均在85%以上,耐寒、抗旱、易移栽、耐修剪、病虫害,且树形优美、枝叶繁茂,整个观赏期叶子有深绿到紫色,观赏效果优于其它品种,且秋季果实累累,果实色彩鲜艳,观果效果极佳,是优良的新型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12.
报刊摘引     
山东农大育出观赏果树新品种由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沈向、王丽琴教授等主持的“观赏海棠引进及新品种选育”项目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专家认为,这项研究在园林、园艺育种开发方面探讨了一条新路。在位于曲阜市董庄镇的课题组资源圃里,保存了海棠、碧桃等120多个蔷薇科观赏果树品种。该院1998年开始从美国引进了20多个观赏果树品种,并在品种选育、适应性栽培、品种特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目前他们已在国内外搜集了50多个特色品种,从引进的品种中选育出优化砧穗组合3~5个,适应性观赏品种10个,繁育杂交种子实生苗3万多株,建…  相似文献   

13.
对北美海棠8个应用品种绚丽海棠、钻石海棠、凯尔斯海棠、粉屋顶海棠、高原之火海棠、亚当海棠、红宝石海棠、冬红果海棠的植物识别和养护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北美海棠集观赏花、果、叶、枝、树形于一体,不同季节展示出不同的观赏效果,在园林绿化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在我国城市园林景观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北美海棠优良品种及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观赏海棠的功能价值,调查汇总北京市公园常见海棠品种的花期物候和品种特征,总结公园中海棠应用的配置原则,并对北京市三家公园中的观赏海棠具体应用形式进行分析调查。  相似文献   

16.
正观赏果树是指在叶、花、果、枝等方面具备一个或多个优良性状,能满足城市绿化和观光采摘功能的果树。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观赏果树课题组成立于1999年,主要从事观赏果树资源的收集筛选与利用、观赏采摘果树新品种繁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现代观光园区的规划设计与实施等工作。现有观赏果树试验区5 hm~2,保存不同树龄观赏果树资源70余种。其中有:观赏海棠类(光辉海棠、光美海棠、光艳海棠、亚斯特海棠、粉色海洋、洋冬红海棠等)、彩叶李类(岳寒红叶李、俄罗斯红叶李、好莱坞红叶李等)、观赏梅花类(辽梅、寒梅、陕梅、送春)、其他采摘品种(锦绣海棠、龙丰、龙冠、乙女、宝青、吉黄李、枣形李、脆李、红祥珠樱桃、白果毛樱桃、山楂、鲜食杏等)。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调查了北京观赏海棠应用情况,并以陶然亭公园观赏海棠为对象,将公园内的主栽品种划分为帚形、向上、开张、垂枝、开心型,明确了不同品种的树形特点,通过分析讨论轻短截、重短截、轻中短截这3种不同修剪方式对树势的影响,总结提出适宜修剪方式,为今后观赏海棠修剪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20个观赏海棠品种的1年生嫁接苗为试材,对其苗高和地径年生长过程进行测定,采用Logistic方程对这2个指标的生长过程进行拟合,研究了各无性系苗期的不同生长过程对相应育苗措施的要求,以期为海棠的生产实践及应用推广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观赏海棠无性系的苗高和地径生长均符合‘S’曲线,呈现出慢-快-慢的生长节律,拟合效果十分显著(R2≥0.97),根据其生长节律可将其生长过程划分为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3个时期。20个观赏海棠品种无性系的苗高速生始期为4月21日至6月17日,速生结束期为6月16日至10月4日,速生期持续时间变幅42~138d,速生期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平均比率为58.78%。地径速生始期为4月1日至5月19日,速生结束期为7月2日至9月28日,速生期持续时间变幅72~148d,速生期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平均比率为59.79%。根据20个海棠无性系苗高和地径进入速生期的快慢,将其划分为前期生长型、中期生长型和后期生长型3种类型,且85%的海棠属于前期生长型和中期生长型。不同观赏海棠品种进入速生期的时间点和速生期的长短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其速生期的生长量和苗高、地径的总生长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2分别为0.929和0.899),因此速生期的生长量是影响观赏海棠无性系当年的总生长量的主要因素,在速生期内应根据苗木的生长状况及需肥规律进行及时的水肥管理,从而保证苗木的生产质量。该研究中多数海棠品种皆属于前期生长型或中期生长型,因此在春季和夏季应及时做好水肥管理,以促进苗木在速生期内快速生长,同时也有利于延长生长期,提高生长量。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UFGT基因在观赏海棠叶片呈色过程中的作用,以观赏海棠常紫红色类品种‘王族’叶片总RNA为模板,通过RACE扩增,获得一个长度为2 186 bp的cDNA序列,其编码区共1 425 bp,编码475个氨基酸,命名为McUFGT。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3个不同叶色的观赏海棠品种‘王族’(叶片常紫红色类)、‘绚丽’(新叶红色类)和‘火焰’(叶片常绿色类)叶片中的花色素苷含量、McUFGT相对表达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3个品种中矢车菊色素苷是主要的花色素苷物质,并且随着叶片的生长发育,不同叶色品种间矢车菊色素苷差异显著,其中以叶片常紫红色品种‘王族’矢车菊色素苷积累最多。同时矢车菊色素苷含量的变化与McUFGT相对表达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McUFGT在苹果属观赏海棠叶片花色素苷合成及色泽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树木养殖行业发展迅猛,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为此,张掖市引进了北美4种海棠,分别为王族海棠、道格海棠、绚丽海棠及钻石海棠。在引进过程中,需要探索北美海棠区域性适应能力,并且在此基础上,分析北美海棠在区域性生长中的成活率与生长规律变化,以此总结出北美海棠栽培技术,在我国具有较为广泛的推广价值,也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