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滨水是指有一定水域面积的水陆相接区域,滨水景观则是在此区域所呈现的景观空间。这里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也有自然和人文相结合而打造出的景观。滨水绿地是自然与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不论是何种滨水景观,都会为城市增添一定的魅力和特色,多成为人们休闲赏玩的好去处。  相似文献   

2.
哈尔滨城市滨水公园植物景观的营造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尔滨市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滨水公园,但水边绿化不尽理想。通过对10个典型城市滨水公园的植物群落进行实地踏查,从分析老新城区滨水公园植物景观着手,分别发现了各城区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更好营造景观,总结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植物景观营造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长春市南湖公园滨水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和调查问卷等方法,对其滨水植物的景观、空间、生态、功能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滨水植物景观在总体上发挥着综合效益,但在局部稍有不足,并据此提出建议,为公园滨水植物景观设计和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北方城市滨水空间不仅是一个开放性的公共空间,同时也是一个城市的特殊地段,是城市内最为宝贵的公共绿地,它既能够为城市提供可亲水的景观环境,又能够使城市文化得以传承。本文将对北方滨水空间植物配置的原则、北方城市滨水空间植物种植的设计以及植物造景与其他要素构成空间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城市发展的进程,植物造景与人们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而人们也对景观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对茅洲河(宝安段)两岸的滨水植物造景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对不同茅洲河两岸不同的空间区域的植物进行分区设计,准确利用自然植物对现有场地进行改造和优化,加强滨水景观的植物空间体现,并感悟植物造景在滨水景观中起到的生态效应以及艺术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地域性话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将传承长沙本土地域文化特色为出发点,研究长沙湘江西岸江滩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手法,提出了地域文化是城市滨水景观环境营造的重要源泉,并探讨了如何利用地域特色在城市滨水植物景观中发挥独特性作用,汲取地域文化的精髓,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改善居住环境,突出城市景观特色,打造与时代相并行的城市滨水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7.
以湖南农业大学一处滨水绿地为例,从植物种类、季相景观和功能分区等方面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造建议,旨在为校园滨水游憩绿地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丽 《北方园艺》2012,(19):103-105
以扬州市区的滨水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选取一些优秀的植物群落景观,用SBE法对各类型的景观效果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得出扬州滨水植物景观的特点及景观效果较佳的植物配置模式,提出相关发展建议,为扬州今后的滨水绿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后寺河的植物景观设计原则和配置手法,给今后城市滨水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实地踏勘项目现场,从植物方案设计入手,结合整体景观方案的结构与定位,比较系统地分析植物选择、配置原则与分区植物空间的营造手法.结合当地乡土树种,营造花谷、花廊、花溪、花径等多种特色植物景观.滨水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时,应充分遵循生态性...  相似文献   

10.
《现代园艺》2020,(1):88-90
在城市滨水区景观营造中,植物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形象以及滨水景观建设中都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城市滨水区植被景观的分析和总结,提出在不同环境中如何运用植物与相应的科学合理搭配的原则,在艺术美学原理的指导下,为滨水区景观植被的色相搭配、层次选择、配置方法提出了建议,做到四季有景可赏,以期为都市滨水植被景观的设计提供一些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11.
实际调查和现状分析了西溪湿地滨水植物景观。对西溪湿地的一些滨水地带的调研,发现其中观花类的植物有56种,分为30科,49个属;观叶植物则有28种,分为25科,28个属。从湿地规划设计中的植物配置的手法出发,分析了主要滨水绿化景观,总结了湿地的滨水地带的植物配置的特色,并对其植物配置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建议,为优化湿地滨水植物景观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实地走访考察了南京玄武湖公园、月牙湖、莫愁湖等滨水公园,调查分析了其中滨水植物的种类和景观特色,并对存在的优缺点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对南京城市公园滨水植物景观特色营建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南京打造更多具有生态意义及独具绿城特色的滨水园林景观公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从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原则出发,结合景观生态学的设计理念,以南京东、西长巷公园的滨水景观为例,初步探讨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14.
以成都沙河上游、中游、下游3段流域8块滨水绿地为例,采用样方调查方法,分析了植物种类构成、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以期为城市滨水绿地植物景观营造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32个样方中共有植物55科87属110种,其中乔木50种,灌木36种,草本24种;植物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植物、丰富度Margalef指数和均匀度Pielou指数均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其中多样性指数为下游段>上游段>中游段;丰富度Margalef指数和均匀度Pielou指数以上游段乔木层最大,而中游段草本层最小,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和均匀性在3段绿地中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张凡  白雪 《现代园艺》2022,(5):155-156
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的优化设计既能有效提升园区的观赏性,也能提高城市水资源的调蓄能力,丰富城市内部的自然景观,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为有效提升城市滨水公园的观赏价值,进一步丰富城市公共资源,就城市滨水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城市建设中,滨水景观以其优越的亲水性和舒适性满足当代人的生活、娱乐、休闲等的需要。而植物作为滨水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配置才能发挥最优效果,一直以来都是园林工作者不断研究的课题。本文立足实际,阐述了滨水景观设计中植物应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实地调研与文献相结合的方法,调查成都市极具代表性的滨水绿道景观植物,立足植物具体应用、形态特质、观赏价值、色彩、季相变化、珍稀濒危等级及毒性类型,探讨成都市滨水绿道景观植物应用特点。旨在丰富绿道相关理论,总结植物配置的应用方法、特点,以期为锦江绿道后期建设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城市滨水区景观建设是当前城建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滨水植物景观建设普遍存在不足之处。本文总结了城市滨水区植物景观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建议滨水植物景观建设应保持一定的整体性,自然生态效益与美学效益并重,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优化养护管理方法,使滨水景观持久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广场绿地植物景观配置是一个综合性工程,与城市地理位置、城市结构、城市物流等有着直接关联。近些年北海市大力推动广场绿地建设进程,加强了植物景观配置技术分析,在实践应用中取得了不错的效益。基于此,首先提出广场绿地建设的生态美学,进而提出广场绿地植物景观配置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王冬灵 《花卉》2020,(16):97-98
近年来,在可持续绿色发展理念下,我国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很多城市开始了针对黑臭河道的治理,并开始营造滨水空间景观。本文就以海绵城市建设的视角,探讨城市河道治理与滨水空间景观营造的策略,旨在为相关城市与自然生态的互融互生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