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5月1日至5日,阳江江城岭南盆景艺术展暨江城盆景协会成立20周年庆祝活动举行。本次艺术展是江城区民俗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由江城区委宣传部、区文体旅游、区外事侨务局主办,江城盆景协会承办,名濠饭店有限公司协办,共展出了由协会会员提供的127件盆景佳作及曾宪烨先生国画作品60幅。阳江市江城盆景协会成立于1996年,  相似文献   

2.
孟欣慧 《北方园艺》2012,(10):123-125
牡丹作为中国传统名花,广泛应用于园林景观中,牡丹专类园是最主要的应用形式,现从牡丹专类园规划设计的原则、选址、出入口规划、分区规划、道路规划、建筑及园林小品规划、种植设计等几方面对牡丹专类园景观规划设计进行研究,以期为牡丹专类园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月季专类园景观营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惠珂 《现代园艺》2013,(23):84-86
专类园是园林建设研究的新领域之一,以月季专类园为研究对象,在介绍专类园概念的基础上,结合郑州市月季公园的实践经验,介绍了月季生长习性和分类,针对当前专类园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月季专类园景观营造的原则,详细论述了郑州市月季公园景观营造方法,对公园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浅谈茶花专类园建设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茶花专类园是以茶花为主题的植物专类园,文章就茶花的生态习性、生长环境入手进行分析,从园林景观的角度出发,对茶花专类园的建设做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植物专类园的概念,提出了植物专类园现阶段的建设特点并分析了植物专类园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未来植物专类园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植物专类园有利于保护植物种质资源,提高生物多样性,丰富景观。然而,直到近年来,姜目专类园的规划建设与研究才逐步引起规划管理与学者的关注。论文在梳理国内姜目植物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以福州植物园为研究对象,比较系统地探讨了姜目专类园的规划理念与功能、品种选择与植物配置等,以期为福州植物园姜目专类园以及国内同类专业园的规划设计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花卉》2017,(8)
近年来,随着我国园林事业的蓬勃发展,植物造景已经成为园林建设的主流,专类园造景形式在城市园林和风景区中已非常普遍,因此如何营造一个集艺术性与科学性为一体的专类园,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通过分析北京植物园牡丹专类园,进而总结植物专类园的一般营造手法。  相似文献   

8.
植物专类园是植物园的基本构成单元,以探究植物专类园的规划设计为目的,通过主题选择、植物展示、游览观赏、科普教育等方面的梳理,提出可操作、个性化、互动性的设计思路,为植物专类园的设计及运营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9.
中山市树木园作为目前中山市唯一的木本植物种质资源库,担负着不断收集更新种质资源和建设观赏植物专类园的任务,在植物基因库建设和为苗木产业提供后续支撑方面意义重大。本文首先介绍了树木园杜鹃花专类园背景与意义,然后探讨树木园杜鹃花专类园的可行性,其次分析中山市树木园杜鹃花专类园的规划与设计思路,最后对项目实施和效果进行了研究,希望可以为后者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 中国园林是一门综合艺术,她自然、清新,且极富诗情画意,在世界园林上独树一帜。梅以韵胜,以格高,自古深得人们喜爱,已成为中国造园的特色树种之一。再加上其横斜疏瘦、色雅香清、傲霜斗雪的特性,更使其成为园林应用中的佼佼者。1.梅花专类园:梅花专类园一般称为"梅园",她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岭南中草药植物专类园的建设目标、建设理念、建设特色初步分析,探讨中草药植物专类园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玉渊潭樱花专类园中樱花的主要品种,及其中植物搭配、景观搭配方面的主要特点,为其他樱花专类园的景观营造提供帮助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结合新疆独特的自然条件和菊花品种,探讨了乌鲁木齐菊花植物专类园建设,以期为新疆建设菊花专类园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植物专类园是一种强调专类植物展示和植物造景的园林形式,目前运用广泛。本文以郑州植物园的规划设计方案为例,通过分析郑州植物园中较具特色的几个专类园的规划设计,探讨了植物专类园的规划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专类园现有宿根花卉进行栽培繁殖研究及新引种花卉进行引种栽培,繁殖及应用研究,筛选出在专类园露天栽培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大力推广的宿根花卉29种,为扩大优质宿根花卉种类在南京其他公园和全市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中的应用范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湘南植物园樟楠植物专类园利用原有地形和地貌,通过植物引进、规划布局、植物配置等,以生态造园为宗旨,挖掘当地特点和植物文化内涵,营造具有科研、科普、景观三位一体的植物专类园。  相似文献   

17.
我国植物专类栽培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各种花卉组成的园林在各地都有出现,并且成为当地具有特色的景观之一。植物专类园不仅是一种富有艺术价值的园林形式体现,更是对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如何规划与布局植物专类园的建设尤为重要。文章以新疆五洋园林西域牡丹园为例,探讨对其进行牡丹专类园规划的理念与相关构思。  相似文献   

18.
南京江宁拥有丰富的红楼文化遗存。为了使红楼文化在江宁地区有很好的景观表达,选取南京市江宁区牡丹专类园规划设计为例,遵循地域性和可持续性原则,对其自然、历史人文、区位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结合专类园的园林建筑、休闲广场和植物配置的景观设计,提出并利用红楼文化进行景观设计的思路与方法,将牡丹元素和红楼文化通过主要节点设计、景点命名和植物搭配体现出来,以便取得良好的观景效果,为今后的牡丹专类园景观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聚焦于植物专类园中的游客需求,以福州植物园桃花专类园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统计并分析游客的基本需求、游憩行为和游客偏好。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韩璐 《现代园艺》2023,(16):123-125
植物专类园既是植物园收集和迁地保存植物种质资源的主要开放园区,也是植物园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建设具有造园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植物专类园,已成为植物园规划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以重庆药用植物园规划设计为例,分析了其区位条件、现状、基地地形、规划布局、养生路径表达等,探索基于养生主题的药用植物园规划路径与方法,以期为植物专类园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