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梁光华  李国义 《科学养鱼》1992,(5):26-26,30
全雌鲤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科技人员,结合生产实践培育出的一种由当年鱼苗养成商品鱼的养殖新对象。1989~1991年,通过钟祥县水科所等单位的养殖实践证明,全雌鲤具有比其他鲤鱼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成本低,体型好,丰满度高等优点。在一亩鱼种池或成鱼塘套养50尾夏花全雌鲤鱼种,当年尾重均可达到0.5公斤以上,商品率100%。比对照池每亩放普通鲤鱼夏花50尾,年底只能长到0.2公斤左右的速度快二倍以上。从鱼苗养到0.5公斤的商品鱼,养殖周期也比普通鲤鱼缩短  相似文献   

2.
鲤鱼为鲤形目、鲤科、鲤属的一种经济鱼类,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是我国最重要的养殖鱼种之一,常见品种有鳞鲤、镜鲤、红鲤、荷包鲤等地方品种及丰鲤、颖鲤、建鲤、全雌鲤等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3.
全雌鲤的育种和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雌鲤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类遗传育种研究室培育出的一种可由鱼苗当年养成商品鱼的养殖鱼类新对象。1989~1990年,通过钟祥县水科所等单位的养殖实践证明,全雌鲤具有比其它鲤鱼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成本低,体型好,  相似文献   

4.
全雌鲤的养殖是指在鲤的养殖中全部养殖雌性鲤。雌性鲤具有比雄性鲤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成本低、体形好、丰满度高等优点。如果在池塘中全部养殖雌性鲤,在北方地区,当年繁育的鱼苗经过120天左右的养殖,每667m2在500kg以上,当年尾重平均可达到0.5kg以上。当年即可养成商品鱼,养殖周期比养殖普通鲤缩短1年。  相似文献   

5.
美鲱鱼又称巴西鲷,中文学名小口脂鲤,属脂鲤目无齿脂鲤科。原产于南美洲,是巴西等国家的一种主要淡水经济鱼类,适温范围9~36℃,1996年首次引进我国。1999年我们初次进行了南美鲱鱼池塘养殖试验。经过近120天的养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试验塘 试验塘一个,面积1334m2,为本县高湖水库坝下渔场的鱼种培育池。池底为沙质,保水性差。池深一般在 0.6~0.8 m之间。鱼种放养前10天,每 667m2水面用生石灰125 kg彻底清塘。1.2鱼种 南美鲱鱼鱼种为越冬鱼种,购自浙江省淡水水…  相似文献   

6.
王传东 《内陆水产》2000,25(3):25-25
南美鲱鱼又称巴西鲷 ,学名小口脂鲤 ,属脂鲤目无齿脂鲤科鱼类 ,原产于南美洲 ,是巴西等国家的一种主要淡水经济鱼类 ,适温范围9~36℃。1996年首次引进我国 ,系国内最新引进的淡水养殖鱼类新品种。为了探讨该鱼的经济性能及生长规律 ,为推广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1999年我们进行了南美鲱鱼池塘养殖试验,经过近120d的养殖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塘试验塘1个 ,面积1334 ,为本县高湖水库坝下渔场的鱼种培育池。池底为沙质 ,保水性差 ,池塘深度2m ,池水深度受水库蓄水大小的影…  相似文献   

7.
池养倒刺Ba的人工繁殖和胚胎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倒刺(Spinibarbusdenticulatus),又名青竹鲤、竹柏鲤,是珠江水系著名的经济鱼类,分类上属于鲤形目、鲤科、亚科、倒刺属。倒刺个体大,生长快,肉质鲜美;是一种很有推广价值的优良养殖鱼类。由于江河水质污染,加上人为滥捕,致使天然资源日渐衰退。要解决养殖种苗的困难就必须开展人工繁殖技术研究。现将结果综合报道如下。1亲鱼来源及其培育亲鱼来源于本单位鱼塘,从1997年起,收集规格为20~50克的倒刺鱼种放入鱼塘培育,采取与其他种类混养形式,经3~4年饲养,亲鱼逐渐性成熟。亲鱼培育对人工繁殖是否成功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8.
三角鲤(Cyprinus multitaeniata Pellegrin et Chevey)俗称江鲫、黄板鲫,主要分布于我国珠江水系和沅江水系,其肉嫩、味美,为鱼中上品,是广西江河名贵经济鱼类之一。为增殖保护这一名贵鱼类资源,促进水产养殖品种结构调整,广西水产研究所早在2001年就已经开始着手进行了三角鲤野生鱼种驯化、亲鱼培育、人工繁殖等研究工作,2003年获重大突破,至2004年,系统研究解决了三角鲤人工繁殖技术,成功繁殖鱼苗300多万尾。人工繁殖种苗经初步推广养殖,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市场饲料等原因,大部分北方地区的养殖户反映养殖效益不高,有时甚至赔钱。本人根据自己的养殖体会和所见所闻,就提高北方淡水池塘养殖经济效益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进行鲤鱼的双茬鱼养殖  尽管鲤鱼的销量呈日益减少的趋势,又由于鲤鱼属吃食性鱼类,国家将逐步缩小其养殖规模,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消费者对其还具有一定的热情,养殖户对鲤鱼的养殖普遍有一定的基础,鲤鱼在一定时期内还将呈大面积养殖。北方地区临近 4月,水温等因素已逐步满足鲤鱼的吃食要求,我们就可以在 4月左右放入大规格的鲤鱼种。鱼种的规格…  相似文献   

10.
网箱养殖大规格鱼种。是网箱养鱼高产的基础。鲤、鲫、草、鳊、斑点叉尾鮰等不同品种的鱼类的网箱养殖都要经过这一关键阶段。为了保证养殖的成功。在鱼种成活率、规格和单产上达到高水平,根据我市白洞水库、金坑水库、百花林水库三个网箱养殖场950个网箱。多年生产实践的经验,我们认为网箱养殖大规格鱼种。夺取高产。一定要把好“十个关”:  相似文献   

11.
建鲤在示范推广中的表现建鲤是由我国鱼类育种专家张建森等用荷包红鲤(雌)与元江鲤(雄)成对杂交,经家系选育、系间杂交与染色体组工程技术相结合.定向选育而成的鲤鱼优良品种.近几年,建鲤每年在26个省、市、自治区得到推广,在不同地区、不同环境和不同的养殖类...  相似文献   

12.
常规养殖鱼类主要包括:草鱼、青鱼、鲢、鳙、鲤、罗非鱼、鲮、鲈鱼等鱼类。常规养殖鱼类的养殖仍成为内陆地区水产养殖的主流,成熟的养殖技术是渔民增收的重要保证。本人经过多年的养殖实践,现将常规养殖鱼类的健康养殖技术要点总结以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属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裸鲤属,俗称湟鱼,是青海省特有的一种土著鱼类。经过这些年对青海湖裸鲤的研究,其淡水全人工养殖技术逐渐成熟,为了保护和开发这一资源,笔者在2010年5月至2011年9月对青海湖裸鲤进行了商品鱼的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来源养殖鱼种来源于青海湖裸鲤原种场西6号鱼池的青海湖裸鲤2龄鱼种,数量为6000尾,放养规格平均为28.54克/尾。2.试验鱼池位于西宁市城北  相似文献   

14.
李超 《内陆水产》2001,26(5):35-36
建鲤是淡水养殖的优良品种,具有生长迅速,发病少,易饲养等特性,深受广大养殖户的喜爱,池塘养殖建鲤已广泛兴起,尤其是网箱养殖建鲤迅猛发展。但大规格建鲤鱼种的缺乏,阻碍了网箱养殖建鲤的发展。为提高水面利用率,推广利用流水池塘放养网箱培育鱼种技术,笔者所在单位于1999年4月~12月,在平邑县铜石镇彭家泉流水池塘(2.47公顷),设置4只网箱,规格为4米×4米×2米,进行大规格建鲤鱼种培育试验,1999年12月起捕,共培育大规格建鲤鱼种7 280千克,单产113千克/米2,尾重100~150克,养殖成活率达91%,效果很好。现把此项育种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大西洋鲑(Salmo Salar)全雌二倍体和正常二倍体鱼种在集约化养殖中的优劣性,对比了二者在摄食、生长、发育等方面的参数,结果表明,全雌二倍体在前期生长、饲料消耗和病害死亡等方面稍显劣势;但在性腺发育淘汰、后期生产速度和产出成鱼比例等方面优于正常二倍体鲑鱼。对比实验表明大西洋鲑鱼全雌二倍体和正常二倍体在循环水系统养殖过程中各有优劣,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选取不同的鱼种进行养殖。  相似文献   

16.
为降低养鱼成本,提高水产品质量,减少养鱼水体污染,鼓励农民发展无公害水产养殖,种草养鱼乃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现将种草养鱼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正确选择养鱼模式养殖品种以草鱼、鳊鱼、鲂鱼等草食性鱼为主,放养模式可采用:一是80∶20池塘主养模式。以养殖草食性鱼为主,全部投喂青草饲料,养成时草食性鱼的产量达到总产量的80%以上,搭配部分鲢、鳙鱼以调节水质。二是多品种混养模式。放养的草食性鱼种数量占投放鱼种总重量的50%以上,混养35%左右的鲢、鳙鱼等肥水性鱼类和15%左右的鲤、鲫鱼等杂食性鱼类,适当搭配几尾肉食性鱼类,如加州…  相似文献   

17.
池塘养鲤高产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池塘培育鲤鱼种,池塘、网箱养殖鲤成鱼和池塘鲤成鱼、鱼种双季放养四种养殖方式结合起来,小范围内自成体系配套养殖,能够发挥鲤鱼生长优势,夺得高产。本试验这种技术方法获得了鱼种池亩净产1659.6公斤,成鱼池亩净产1691.2公斤,双季塘成鱼亩净产2578.9公斤,网箱(188米~2)总产1.65万公斤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岩原鲤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原鲤(Procyprisrabaudi)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原鲤属,俗称岩鲤、黑鲤、岩鲤鲍、墨鲤、水子、鬼头鱼。它是一种温水性、杂食性的鱼类,以其肉质鲜美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是目前长江上游地区重要的名优鱼类之一。近年来已有许多生产养殖单位取得了较好的生产结果,但都存在养殖周期长(需要3年才能上市),且产量不高(单产在200kg/667m^2左右)的问题。下面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介绍在池塘中如何提高岩原鲤成鱼产量并缩短养殖周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杨运义 《齐鲁渔业》2011,(11):34-35
黑脊倒刺钯(Sphdbadms caldwelli Nichois)俗称光鱼、溪魁,隶属鲤形目、鲤科、鱼巴亚科、倒刺鱼巴属,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江河中,它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食性杂、抗病力强、肉质鲜美等优点,是天然水域中名贵的鱼类之一,深受群众喜爱。由于其人工批量育苗技术已基本成熟,可为规模化人工养殖提供优质苗种,近年来,已成为池塘养殖的优质品种。在人工养殖中,放养大规格鱼种,当年年底成鱼的个体可达500g以上,大部分成鱼可以上市,当年投入当年收益,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因此,培育鱼种是关键,现将有关鱼种培育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鲤鱼基因组计划是我国继水稻、家蚕、黄瓜、牡蛎等基因组计划之后启动的又一项重要经济物种全基因组计划。鲤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养殖鱼类之一,也是育成品种最多的水产养殖种类,其基因组测序研究将对鲤的品种培育、病害防治、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