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包心芥是芥菜类的一个品种,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诸省,以广东省为主。包心芥叶密生、阔而平滑,叶柄短而宽,6-7片叶时开始包心,形成叶球,叶肉厚而细嫩,纤维少,多为加工腌渍之用,  相似文献   

2.
结球芥(包心芥)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瓜菜》2015,(5):49-51
为了筛选出适合宁波种植的包心芥新品种,研究了7个包心芥品种的田间农艺性状,以‘大坪埔’包心芥为对照,对其植物学和经济学性状以及产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甬包2号’生长势最强,植株高度43.2 cm,植株开展度65.4 cm×49.8 cm,最大叶长度、宽度分别为47.7 cm和45.4 cm,叶球纵径17.4 cm,叶球横径16.3 cm,是生产上非常有潜力的品种。  相似文献   

3.
甬包芥2号是以包心芥品种金天包心芥和大坪埔包心芥为材料获得的杂交后代,经7代系统选育而成。中晚熟,生长势强。株高44.2 cm,开展度66.3 cm;叶葵扇形,黄绿色,叶面多皱,叶缘具锯齿,无刺毛;最大叶长48.9 cm,宽48.1cm;叶柄扁阔,横断面呈扁弧形。叶球叠抱紧实近圆形,淡绿色,横径16.6 cm,纵径17.7 cm,单球质量1.5 kg,鲜食与腌制品质均较佳。每667 m~2产量3 700 kg左右,中抗Tu MV,适宜在浙江省种植。  相似文献   

4.
包心芥是叶用芥菜的结球变种,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价值较高。其蛋白质水解可产生大量氨基酸,腌制后香气浓郁,风味独特,在青岛市场属于稀有蔬菜类型,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由于包心芥需要冷凉湿润的气候条件,不耐霜冻和炎热,所以南方地区栽培十分普遍,但北方很少种植。我中心于1987年从广东引进了一批包心芥品种,经过连续13年的种植试验,已经摸索出了一套基本成熟的栽培技术,667m2叶球产量达到2500kg,腌制品产值逾8000元。其栽培要点如下。1品种选择为了适应腌制加工的需要,一般选用叶片…  相似文献   

5.
邓伟金 《蔬菜》2016,(10):36-37
龙门县利用晚稻收割后的冬闲地块种植包心芥,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复种指数,又增加了收益。种植包心芥菜要想获得较高的产量就要选择适宜品种、采用合理的栽培技术,通过适时播种、培育壮秧、精细整地、适时移植、水分管理、科学施肥、中耕除草、病虫防治等措施提高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6.
一、品种特性鸡心芥菜属包心芥菜类(Brassica Juncea.Var.capitara),为汕头地区特种蔬菜之一。主根发达,侧根多。叶片厚,叶缘少缺刻,叶柄短而阔。花黄色,果为荚果,结荚坚实。叶球纤维少,品质优良,单株鲜重1.5~5公斤。植株生长较迅速,长到6~7片真叶时开始包心。植株在月平均温度为23℃,且湿度较高时生长正常。在短日照、日平均温度14~19℃、湿度75~80%及昼暖夜凉的条件下,叶球产量高,品质优良。长日照和低温则易引起抽  相似文献   

7.
芥菜是芥类蔬菜的总称,属十字花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史来为日常主要蔬菜之一。在古书上,芥菜的名目甚多,如青芥、紫芥、白芥、南芥、旋芥、花芥、石芥、山芥……今则按其主要食用部分分为叶用芥菜(如大叶芥、包心芥、皱叶芥、雪里蕻),茎用芥菜如(榨菜)和根用芥菜(如大头菜)三大类。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适合在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春夏种植的包心芥菜品种,项目组引进6个包心芥菜新品种,以本地主栽品种特选大坪埔318大肉包心芥为对照(ck)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甬包芥2号的株幅、叶片数、外叶长、外叶宽和叶柄长等性状表现较好,平均单株质量最大(0.368 kg),产量最高(每667 m2达2 099.0 kg),每667 m2较特选大坪埔318大肉包心芥(ck)增产352.2 kg,增幅达20.16%,且软腐病发病率较低,抗病性好,建议可在新罗区进行示范种植;新丰源969、大坪399包心芥、新改良博胜333大肉包心芥菜、920大肉包心芥的综合表现中等,虽然产量高于特选大坪埔318大肉包心芥(ck),但差异不显著,可作为新品种进行试验种植。  相似文献   

9.
结球芥菜(Brassica juncea var.capitata Hort)又称包心芥,原产中国,以叶球和叶片为食用部位,叶片叠包呈牛心状叶球,基部外层未包叶7~8片,包心叶7~9片。一般单球质量1kg左右,最大的可达1.5kg,主产于广东、广西和福建。结球芥菜因含有较多的硫代葡萄糖苷而具有特殊的辛辣味,用其加工为酸菜或泡菜,具有独特的香气,且味道鲜美,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相似文献   

10.
<正>江西省峡江县1992年从日本引进包心芥(高菜)栽培与加工,现年均生产规模已达到667hm2以上,辐射带动周边新余市330hm2。主栽品种为三池赤缩缅高菜,其次是柳川大叶缩缅高菜,2个品种均为常规品种,可自繁留种。由于高菜是一种包心型、大叶宽柄的叶用芥菜,异花授粉,对留种技术要求较高。为了规范高菜留种技术,解决常规留种品种退化明显、产  相似文献   

11.
经过几年的探索研究,余姚市农技人员摸索出了越冬绿花菜—春夏黄瓜—秋冬包心芥一年三熟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每667 m2年产量9 500 kg,产值10 000元,纯收入5 500元。栽培过程中,注意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品种、合理安排茬口、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及时采收。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适合宁波种植的叶用芥菜品种,以大坪埔包心芥为对照,研究了6种叶用芥菜的田间农艺性状,并对其植物学、经济学特征以及产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甬包芥2号生长旺盛,表现优良,各项性状均显著优于其他参试品种,单球重1.53 kg,横径16.67 cm,纵径18.00 cm,生产上可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3.
包心芥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心芥菜也称潮州芥,结苞紧实,叶片肥厚细嫩,是腌制加工泡菜(酸菜)的理想原料,一般667m^2产量3000kg左右,高产田块可达4000kg以上。产值在1000元上下,去年我镇高产田块的产值达1800多元。我镇经过6年的试种,面积逐年扩大,今年种植面积将突破667hm^2。  相似文献   

14.
包心芥菜也称潮州芥,结苞紧实,叶片肥厚细嫩,是腌制加工泡菜(酸菜)的理想原料,一般667m2产量3000kg左右,高产田块可达4000kg以上.产值在1000元上下,去年我镇高产田块的产值达1800多元.我镇经过6年的试种,面积逐年扩大,今年种植面积将突破667hm2.  相似文献   

15.
包心芥菜(又名大芥菜、水咸菜)为叶用芥菜,属十字花科、长日照作物,性喜冷凉、润湿的气候条件,但不耐霜冻。生长适温为15~25℃,高于30℃时会降低品质,低于10℃则容易导致提早抽薹。包心芥菜不但可以像其他叶菜一样食用外,尤其适合于加工,可加工成20多种系列产品。加工产品口感独特、色味俱佳,既可以做餐桌上的风味小菜,又是煮、炒、焖的配菜佳品,先后获得了1995年全国食品博览会金杯奖和中国第三届农业博览会金奖。我市是1991年从广东引进包心芥菜种植的,目前每年的种植面积为1500~2000hm2,主要分布在寻乌、安远、信丰、龙南、定南等县。6…  相似文献   

16.
针对贺州市种子市场包心芥菜品种繁杂、栽培效益下降等现状,从市场购进7个包心芥菜品种,测定不同品种间株高、发病率、产量性状等7个性状,进行对比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台湾大肉包心芥菜A和B表现较好,泰国大坪铺包心芥菜、汕头市明丰18号包心芥菜和新世纪台湾大肉包心芥菜表现次之,大坪铺大肉包心芥菜和升合中熟包心芥菜表现稍差。  相似文献   

17.
暑天芥,一年生草本植物,栽培历史悠久,适应性强,在豫西农家庭院和菜园均有种植。其叶是食用部分,芳香宜人,盛夏是采叶旺季,故称“暑天芥”。其特点是: 1.气味芳香,避蝇子,不腐败。 2.作凉拌菜用,不宜烹调加工。 3.吃着清凉适口,有消腻去腥作用。暑天芥株高30—50厘米,四棱茎,粗约5毫米。叶对生卵圆形,叶腋里长出分枝,立秋时开紫色小花,结籽如芥粒,黑色。暑天芥生长适宜温度是20—25℃,低于12℃高  相似文献   

18.
广西夏种包心芥菜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好,但产量相对偏低。该课题组通过开展品种耐热性、培育壮苗方式、病虫害防治、促前期生长以及促包心技术等几个主要影响夏种包心芥菜生产因素的研究与示范,形成了一套夏种包心芥菜高效栽培关键技术,以期提高包心芥菜的产量,品质以及增加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早丰”是日本的一个优良杂交甘蓝品种。该品种株高25厘米左右,开展度33厘米,叶片卵圆形,披腊粉,叶球高20厘米,直径18厘米,叶球扁圆形,包心紧实,单球重1公斤左右。植株生长健壮,商品性好。耐渍、耐热,25℃以上高温仍能正常包心,抗霜霉病、软腐病、黑斑病能力强。“早丰”生育期很短,据播期试验:4月30日  相似文献   

20.
蒜芥茄(Solanum sisymbriifolium)是广西重要的番茄嫁接栽培用砧木。通过种子前处理及发芽试验探讨打破种子休眠的方法,筛选蒜芥茄种子催芽处理的最适组合。结果表明,低温及赤霉素(GA3)能解除种子休眠;低温诱导60 d 为最佳处理;30 ℃ 16 h/20 ℃ 8 h 变温条件下GA3 浓度200 mg·L-1,30 ℃恒温条件下GA3 浓度600 mg·L-1 较有利于蒜芥茄种子发芽;自然发酵方式采收的种子比未发酵直接采收的种子更易于催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