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浅谈微波裂解技术在生物质能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能源的世纪,随着现有能源如石油和煤炭慢慢被消耗殆尽,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阐述了生物质能源的重要利用价值和研究意义,综述了微波裂解在技术在生物质中的应用及其开发利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近代生物质产业萌生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对剩余农产品大豆、玉米的开发,生产变性淀粉、大豆印刷油墨、大豆生物柴油等产品,但因石油和石化技术的发展,推迟了生物质的产业化进程;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唤起了人们对生物燃料代替石油的研究,美国和巴西用玉米和甘蔗生产燃料乙醇获得成功;到世纪交替之际,随着石化能源的渐趋枯竭、减排温室气体保护环境的需要和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发展生物质产业成为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美国计划到2020年,生物燃油取代全国燃油消费量的10%,生物质产品取代石化原料制品的25%,减少相当于7000万辆汽车的碳…  相似文献   

3.
化石能源日益枯竭,利用现代科技生产生物质能源,是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一条重要出路。阐述了能源植物前质体的发育,着重介绍了质体与脂类合成相关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生物质能源合成的产业化策略。植物生物质能源合成调控原理的产业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转基因方式增强油脂生物合成以及通过热化学和生物化学方法转化生物质能的前景是非常可观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生物质能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中国农村发展生物质能源的意义,分析了发展现状和今后以生物质发电、沼气工程、生物液体燃料和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为重点的发展领域,以及在做好农村生物质能源调查、全面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加强规划、技术攻关、部门合作和宣传教育,实现生物质能源发展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5.
杂交狼尾草作为能源植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americahum×P.Purpureum)系美洲狼尾草(P.americahum)与象草(P.Purpureum)的种间杂交种,是多年生高大C4草本植物,已作为造纸、饲料原料等被广泛应用,是中国有前景的非粮能源植物之一。笔者以非粮生物质原料生产和生物质转化利用为中心,针对杂交狼尾草的生物学特征、遗传特性与良种选育、产量、品质特征和生物质转化利用、生态适应能力和生态效益、栽培及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展望杂交狼尾草作为能源植物的研发前景。认为虽然杂交狼尾草存在对土壤条件要求高、在北方地区不能越冬等缺点,但较其他能源植物具有显著的产量优势,在条件较好的边际土地和污染农田上具有广阔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世界能源物质的不断扩展,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将是21世纪主要的能源物质。能源甜菜是新兴的可再生能源作物,它具有生物学产量高,乙醇转化率高,含糖量适中等特点,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环保能源,对环境几乎没有污染;同时又是糖饲兼收的作物。利用能源甜菜通过酒精发酵创造乙醇燃料新能源,可以减轻或消除与粮食争地的矛盾,是保证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的双赢举措。  相似文献   

7.
能源植物的开发利用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颖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3):297-300
随着矿石能源储量的减少,应大力开发和应用以能源植物为主的生物质能。生物质能具有资源容量大、清洁可再生特性。发展植物能源是解决矿石能源危机的可行措施,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产业已在全球得到较快的发展,并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综述了生物质能的利用方式和高产生物质植物、能源作物、类石油植物三类能源植物资源的发展情况,并对我国能源植物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8.
结合河南省林业生态建设能源林黄连木发展规划,开展生产现状调研,为河南省太行山区生物质能源林黄连木基地建设提供了实践依据,提出的基地建设方法及对策,具有一定的实践与理论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用以支撑社会进,步的一次性能源——石油,已成为现代文明赖以生存的“血液”。然而,地球上的一次性资源是有限的。据联合国能源组织多次评估,地球上的石油储量已呈逐渐枯竭之势,再过50年左右,大工业化的石油开采将趋于结束。而专家预计我国未来的石油开采只有30年左右的时间。能源短缺已是现代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了寻求替代能源,人们作出了各种不懈努力,近些年来,研究人员把目光又集中到传统产品乙醇上来。21世纪,燃料乙醇将会成为一种主要的新兴能源。  相似文献   

10.
京郊边际土地纤维素类能源草规模化种植与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能源植物在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发展潜力,在京郊挖沙废弃地、荒滩地、撂荒地、污染农田4种边际土地上开展了柳枝稷、荻、芦竹和杂交狼尾草4种纤维素类能源草的规模化种植。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了京郊边际土地纤维素类能源草规模化种植与管理技术,为基于边际土地发展京郊生物质原料生产与生物质能源产业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1.
利用受环境因子胁迫不利于生产粮食的农田种植能源作物,不仅能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可为生产生物质能源提供原料,缓解能源危机。由于能源作物中的糖分是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的基础,所以本文综述了水分、盐碱、温度、NPK(氮、磷、钾)养分、种植密度、植物激素和重金属等因子对能源作物糖分积累的影响,发现干旱、盐碱、适宜低温等非生物胁迫及适量的施用NPK肥、稀土元素或ABA(脱落酸)有利于促进作物糖分的积累,表明合适的非生物胁迫及适量的补施肥料或叶面微肥可极大促进乙醇产量,这将为更好地利用受环境胁迫不适宜生产粮食的农田种植能源作物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秸秆生物质热裂解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质能源因其具有优良的环境友好性和可再生性而备受关注。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对废弃资源回收、能源结构转换、环境改善和保护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笔者综述了目前生物质能的主要利用和开发形式,分析了生物质的热裂解机理,生物质热裂解技术的几种典型工艺和各种裂解装置的特点。此外,开发出规模化生产和成套设备的热裂解工艺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亦是生物质热解发展的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13.
苏世伟  刘甜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3):267-271
生物质能源利用已成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缓解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农作物秸秆资源作为重要的生物质能源备受国内关注。本研究梳理了国内外现有的秸秆生物质能源财税政策,归纳总结了生物质能源的政策有效性评价文献。研究发现目前中国财税政策工具应用较为单一,政策组合工具灵活性不够;国内对秸秆生物质能源政策实施效果的研究以定性为主,对政策组合工具进行综合评价的实证研究相对缺乏,未能有效地给政策制定者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烟叶密集烘烤中经济性和实用性较强的生物质能源,笔者归纳了当前密集型烤房上使用较多的气体、液体、固体生物质能源的应用现状,在总结了3种生物质能源对烟叶烘烤质量影响和能源转化设备技术成熟度的基础上,依据经济性和实用性分析了3种生物质能在密集烤房上应用所具有的优势和局限。最后得出固体生物质颗粒燃料是当前和今后密集烤房应用前景中最好的一种生物质能,指出未来应从加强原料配方研究、持续提升颗粒燃料燃烧机技术改进、并融入大农业物联网技术以实现精准烘烤。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能源的世纪,随着科技的进步,现有的能源如石油和煤炭能源渐渐地消耗殆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添加磷酸作为催化剂,研究催化剂对稻壳微波裂解制备生物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生物质能源快速发展下的中国大豆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质能源是以植物、动物及其下脚料为原料制造出的燃料乙醇、生物柴油、沼气等生物燃料的统称.燃料乙醇常用甘蔗和玉米生产,生物柴油常用大豆和油菜籽等生产.……  相似文献   

17.
环球农业     
美开发出高生物质玉米品种有望成为理想的生物能源作物美国伊利诺斯大学遗传学家斯蒂芬·穆斯利用转基因技术,开发出一种理论上有望大量生产生物质的玉米作物。新作物由于具有更繁茂的叶子和更粗壮的主茎,因而可能让人们收获到更多的玉米青贮,成为理想的能源作物。  相似文献   

18.
沿海滩涂发展能源植物的潜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发展生物质能源对缓解中国的矿质能源压力、减轻能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了发展生物质能源的迫切性的基础上,介绍了利用中国丰富的沿海滩涂土地资源和植物资源开发能源植物的潜力。同时,从滩涂资源的有效利用、盐生植物中能源植物的发掘和通过转基因技术提高能源植物耐盐性及改良盐生植物生产能源物质的特性等方面提出了沿海滩涂发展能源植物的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9.
农作物生物炼制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石油资源濒临枯竭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能源和环境等问题日益突出。生物炼制是环境可持续发展和能源经济转变的重要手段。以生物炼制为核心的生物技术第三次浪潮,将解决人类社会目前面临的资源、能源与环境等诸多重要问题。介绍了农作物生物炼制的概念、分类,阐述了农作物生物炼制的产品主要有生物质化学品,生物质材料,生物质能源以及生物可再生原料的修饰等,并展望了农作物生物炼制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现如今,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能源利用理念不断加强,技术的进步升级加之农村物资水平的逐步提高,使得农村能源消费结构正从传统能源消费向现代能源消费转变。在消费结构转变的过程中,相对高速发展的城市能源消耗,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相对落后。再加上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不当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因而必须加速农村能源的利用形式变革,优化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结构,并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建立农村生态产业,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与农村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