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目的:观察参附液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1例硬肿症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参附液2 m L/(kg·d) ,静脉滴注;对照组则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新生儿的体温恢复时间、硬肿消散时间和总体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体温恢复时间和硬肿消散时间分别为(2 .2±0 .2 ) d和(3.6±0 .3) d,与对照组[(3.8±0 .3)、(5 .4±0 .4 ) d]比较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 1) ;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H c=8.4 72 ,P<0 .0 1) ,其总有效率(92 .7% )也明显高于对照组(75 .0 % ) (P<0 .0 5 )。结论:参附液治疗新生儿硬肿症可使体温恢复和硬肿消散增快,疗效佳,无明显副作用,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胃管注入凝血酶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 :消化道出血新生儿共 43例 ,随机分成胃管注入凝血酶治疗组 2 3例 ,常规治疗组 2 0例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胃管注入凝血酶治疗组的止血显效率及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 (H c=5 .36 ,P<0 .0 5 )。结论 :胃管注入凝血酶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可加快止血速度和提高治愈率 ,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高氧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呼衰急性加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COPD慢性呼衰急性加重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吸氧、抗菌消炎、解痉平喘、祛痰等治疗;观察组34例在上述基础上给予高氧液1000mL静滴,每日1次。结果:治疗3h后,观察组与对照组需用高频呼吸机辅助通气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7例vs0例,P<0.01)。观察组治愈出院的住院天数为(12.4±3.0)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8.7±3.6)d(P<0.01)。两组患者的SaO2、PaO2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aCO2则呈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0.01),且以观察组改善更明显。结论:高氧液治疗COPD慢性呼衰急性加重患者效果明显,有迅速改善症状体征、改善血气、减少机械辅助通气或为机械辅助通气赢得时间、缩短住院天数等优点,为COPD慢性呼衰急性加重的氧疗开拓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杨秋兴 《湛江医学院学报》2002,20(3):215-215,216
目的 :观察凝血酶胃管注入治疗新生儿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新生儿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49例随机分成治疗组 (n=2 8)和对照组 (n=2 1 ) ,两组的原发病综合治疗相同 ,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予胃管注入凝血酶作局部治疗。结果 :治疗组 :显效 1 9例(67.9% ) ,有效 8例 (2 8.6% ) ,无效 1例 (3.6% ) ,总有效率 96.4% ,止血时间 (2 8.93± 9.1 1 ) h。对照组 :显效 6例 (2 8.6% ) ,有效 8例(38.1 % ) ,无效 7例 (33.3% ) ,总有效率 66.7% ,止血时间 (75.0 0± 1 7.32 ) h。两组总疗效、显效率、总有效率和止血时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均 <0 .0 5~ 0 .0 1 )。无 1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凝血酶胃管注入治疗新生儿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佳 ,且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国公酒加维生素 E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方法 :1 65例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80例采用抗感染、复温、改善微循环、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 ,治疗组 8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国公酒、维生素 E混合微温后按摩 ,4次 /d。结果 :治疗组 :总有效率 96.5 % ,硬肿消退时间 ( 2 .8± 1 .2 ) d,住院时间为 ( 4 .5± 2 .5 ) d;对照组 :总有效率 63.8% ,硬肿消退时间为 ( 4 .6± 2 .5 ) d,住院时间为 ( 7.0± 3.2 ) d。两组比较 ,P均 <0 .0 1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国公酒、维生素 E治疗新生儿硬肿症显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6.
和杰  李雪华 《湛江医学院学报》2003,21(5):475-475,479
目的 :探讨小剂量肝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5 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 30例和对照组 2 2例 ,另将 2 0例健康小儿作为正常对照。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小剂量肝素雾化吸入 ,对照组只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由专人密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的喘息、咳嗽、肺部哮鸣音的消失时间 ,同时测定患儿治疗前后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并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患儿喘息、咳嗽、肺部哮鸣音的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 ;治疗组患儿APTT较治疗前明显延长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临床无出血倾向。结论 :小剂量肝素雾化吸入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 ,缩短疗程 ,促进病情好转与恢复 ,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阿替洛尔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 AMI)并心力衰竭 ( HF)的疗效。方法 :1 0 6例 AMI并 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即阿替洛尔治疗组 (简称阿尔组 ) 5 6例 ,对照组 5 0例。阿尔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替洛尔 6.2 5~ 1 2 .5 mg每天 2次口服 ,对照组按常规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前后检测心率 ( HR)、血压 ( BP)、射血分数 ( EF)、心功能。结果 :阿尔组显效 2 2例 ( 39.3% ) ,有效 2 6例 ( 4 6.4% ) ,无效 8例 ( 1 4.3% ) ,总有效率 ( 85 .7% ) ;对照组显效 1 1例 ( 2 2 .0 % ) ,有效 1 8例 ( 36.0 % ) ,无效 2 1例 ( 4 2 .0 % ) ,总有效率 ( 5 8.0 % )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 ;两组治疗后心率均有明显降低 ,EF提高 ,心功能改善 ,但以阿尔组改善更为显著 ( P<0 .0 5 )。结论 :小剂量阿替洛尔对 AMI并 HF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 FDP(1 .6-二磷酸果糖 )治疗新生儿急性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 :将新生儿急性心肌损害 46例 (全部病例肾功能均正常 )随机分成治疗组 (n=2 6)和对照组 (n=2 0 ) ,两组的原发病综合治疗相同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 FDP 2 50~ 350 mg/(kg· d) ,每天静脉滴注 1次 ,连用 5~ 7d。结果 :治疗组 :显效 1 9例 (73.3% ) ,有效 7例 (2 6.7% ) ,总有效率 1 0 0 % ,住院天数 (9.2 3± 3.0 1 ) d。对照组 :显效 8例 (40 .0 % ) ,有效 9例 (45.0 % ) ,无效 3例 (1 5.0 % ) ,总有效率 85.0 % ,住院天数 (1 2 .2 0± 4.34) d。两组疗效和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值 <0 .0 5~ 0 .0 1 ) ,且无 1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FDP是新生儿急性心肌损害最有效和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芨榆汤佐治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 ,以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方法 :111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5 6例 ,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芨榆汤治疗(芨榆汤由白芨、地榆等中药组成 ) ;对照组 5 5例 ,仅采用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Hc =5 .335 ,P <0 .0 5 )。对轻、中度出血者 ,治疗组的止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P <0 .0 5 ) ,但对重度出血者 ,两组的止血时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芨榆汤是辅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 ,尤适用于轻、中度出血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桂枝生脉五苓散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重度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资料,属常规复温、补液及对症治疗者(对照组)50例;属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桂枝生脉五苓散口服或鼻饲者(中药组)50例。结果中药组和对照组的硬肿消退天数为(4±1)d和(6±1)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例数分别为7例和17例,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药组治愈48例,好转0例,死亡2例(合并肺出血2例);对照组治愈40例,好转2例,死亡8例(合并肺出血5例,肺透明膜病2例和缺血缺氧性脑病伴颅内出血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Hc=5.87,P<0.05)。结论在常规复温、补液及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桂枝生脉五苓散可缩短重度新生儿硬肿症的病程,减少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早期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早期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预防效果。方法 :182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 (92例 )和对照组 (90例 ) ,观察组在出生后 12h预防性给予苯巴比妥、妈咪爱 ,结合抚触 ,直至出院。对照组不给予早期干预。如出现病理性黄疸 ,均给予输白蛋白与蓝光照射等。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黄疸发生率分别为 39 1% (36 / 92 )、6 1 1% (5 5 / 90 ) ,二者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黄疸持续时间为 (3 8± 1 8)d、(6 5± 2 1)d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早期干预能降低新生儿黄疸发生率 ,减轻病情 ,缩短病程 ,减少核黄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BV)对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方法:对我院产前检查的妊娠16~28周的520例孕妇做BV筛查,感染BV的167例孕妇分为两组:治疗组(93例)给予甲硝唑外用;未治疗组(74例)未行治疗;对照组(251例)为正常孕妇(排除其他病原体感染);感染其他者102例不作观察及随访。随访并记录3组早产、胎膜早破、产褥感染及新生儿感染率。结果:BV在妊娠期的检出率为32.1%;BV孕妇未治疗组的早产、胎膜早破、产褥感染及新生儿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BV孕妇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比较早产及产褥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V在妊娠期的检出率较高,可明显增加早产、胎膜早破、产褥感染及新生儿感染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故对妊娠期进行常规BV筛查和系统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溶菌酶(Lysozyme)联合莫匹罗星(Mupirocin)局部涂抹治疗新生儿脓疱疮(impetigo neonatorum)的效果.方法:将58例新生儿脓疱疮患儿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33例,取溶菌酶肠溶片用生理盐水配成2%溶液配合莫匹罗星涂于患处;对照组25例,取0.5%新霉素乳剂涂于患处.2组其他治疗相同.结果 :观察组皮疹结痂脱落、消失,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χ2=11.89,P<0.01).结论:溶菌酶联合莫匹罗星治疗新生儿脓疱疮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超微剂量肝素治疗新生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SIRS的新生儿48例平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超微剂量肝素钙辅助治疗;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病程持续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发生率、死亡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病程持续时间、MODS发生率、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微剂量肝素钙辅助治疗新生儿SIRS能明显降低MODS发生率和患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亚低温疗法对伴高热的重症脑卒中的疗效。方法 :将 180例伴高热的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 88例 )和对照组 ( 92例 ) ,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均具可比性。治疗组在常规治疗 (脱水、吸氧、脑保护剂等 ,脑梗死尚予抗凝或降纤 ,大量脑出血尚予颅穿抽血 )的基础上 ,给予降温床降温 ,使体温降至 3 2~ 3 6℃之间 ;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存活 84例 ,死亡 4例 ;对照组存活 79例 ,死亡 13例 ,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治疗 8周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出血软化灶、梗死软化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 [( 14 .2± 4.4)分vs ( 2 3 .1± 5 .2 )分 ;( 10 .3± 6.5 )mLvs ( 2 8.0± 6.8)mL ;( 18.8± 7.5 )mLvs ( 2 8.4± 9.3 )mL ,P值均 <0 .0 1)。结论 :亚低温治疗伴高热的重症脑卒中疗效显著 ,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持续静滴多巴胺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 45例 2 4h持续静滴多巴胺 ,滴速为 5~ 10 μ g/ kg· min;对照组 35例每次静滴多巴胺 0 .5 mg/ kg,每天 1~ 2次 ,滴速亦为 5~ 10 μ g/ kg·min。两组用药时间均至硬肿消失后停药。对照组 35例仅采取综合治疗 ,不给予多巴胺治疗。结果 :治疗组硬肿开始消退时间及完全消退时间分别为 (1.36± 0 .92 ) d与 (4.2 3± 2 .15 ) d;对照组 则分别为 (2 .16± 1.15 ) d与 (5 .76± 2 .31) d;对照组 分别为 (3.2 5± 1.86 ) d与 (7.12± 1.89) d。 3组硬肿消退时间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均 <0 .0 1)。治疗组、对照组 和 3组治愈率分别为 91.1%、82 .9%、6 8.6 % ,治疗组与对照组 的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持续静滴多巴胺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米替林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消化内科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消化不良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针对两组分别予以不同的治疗方法,阿米替林联合多潘立酮用于观察组患者治疗,多潘立酮用于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与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阿米替林联合多潘立酮进行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治疗总有效率为90.0%(45/50),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35/5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米替林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消化不良患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多潘立酮与铝碳酸镁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埃索美拉唑、多潘立酮与铝碳酸镁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黏膜充血消失时间、胃镜检查胆汁反流消失时间、黏膜水肿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黏膜充血消失时间、胃镜检查胆汁反流消失时间、黏膜水肿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多潘立酮与铝碳酸镁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反流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脑垂体后叶素在输卵管开窗术中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脑垂体后叶素在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将确诊为输卵管妊娠、有生育要求且具备保留输卵管指征 2 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n =14 2 ,术中应用脑垂体后叶素止血 )和对照组 (n =13 4,直接用纱布压迫止血 ) ,比较两组的止血时间、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发热、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 2 .3 4± 0 .5 8)vs ( 5 .79± 1.12 )min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观察组出血量 ( 5 .2 7± 0 .75 )mL ,明显少于对照组 ( 13 .5 6± 1.15 )mL(P <0 .0 1) ;观察组手术时间 ( 2 6.89±10 .74)min ,对照组为 ( 3 4.0 1± 8.47)min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观察组术后 2d内体温 >3 8℃ 2例 ,对照组 11例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两组住院天数无明显差别。结论 :脑垂体后叶素用于输卵管妊娠开窗术创面止血效果显著 ,出血量少 ,缩短了压迫止血时间、手术时间 ,副作用小 ,应用简便 ,费用少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外周血白细胞介素 6 (IL 6 )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在新生儿窒息中的变化及其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5 0例窒息新生儿及 2 0例正常新生儿生后第 1、3、7天血清IL 6与IGF 1水平变化 ,并分析其与窒息后脑损伤的关系。结果 :窒息新生儿生后 3d内血清IL 6水平显著降低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生后第 7天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而IGF 1生后 1周内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头颅CT显示有脑损伤组IL 6明显低于CT正常组 ,IGF 1明显高于CT正常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 .0 5 ) ,IGF 1与IL 6呈明显负相关 (r= 0 .6 38,P <0 .0 1)。结论 :窒息新生儿外周血IL 6水平明显降低 ,IGF 1水平明显增高 ,它们可能参与了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