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诱食剂对羔羊采食性·生产性能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在补饲颗粒料中添加诱食剂对羔羊采食性、生产性能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将24只13日龄健康无病、体重相近的萨能奶山羊公羔随机分为A、B、C、D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处理组A为对照组,基础补饲料;处理组B为基础补饲料+蔗糖3%;处理组C为基础补饲料+蔗糖3%+奶味香精1.0 g/kg;处理组D为基础补饲料+蔗糖3%+草莓香精1.0 g/kg。[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处理组B、C和D的采食量和日增重分别比处理组A高4.82(3.48%)、15.13(10.94%)、18.06g(13.05%)和21.95(17.47%)、49.77(39.61%)、54.97 g(43.75%)。处理组B、C和D的干物质、粗蛋白含量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比处理组A高1.89%、9.09%、10.20%和4.65%、6.35%、6.74%和0.87%、7.67%、6.69%。[结论]处理组D,基础补饲料+蔗糖3%+草莓香精1.0 g/kg更有效地提高了羔羊的采食量、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效率及日粮中各主要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  相似文献   

2.
不同开食料采食量断液体饲粮对羔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开食料采食水平断液体饲粮(代乳品)对羔羊生长、屠宰性能、内脏器官和胃肠道发育的影响,旨在确定羔羊最佳断代乳品时间,为羔羊生长发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以断代乳品时开食料采食水平为试验因子,选取体重接近的纯种湖羊羔羊64只,分为4组,每组16只,每个重复1只。于10日龄断母乳饲喂代乳品,于15日龄开始补饲开食料,开食料自由采食。当羔羊连续3d开食料干物质采食量达到200、300、400和500g时分别断掉代乳品,对应地分别为A、B、C和D组。动物饲养试验过程中,测定羔羊生长性能包括体重、日增重和采食量并计算饲料转化率。在羔羊90日龄进行屠宰试验,测定羔羊屠宰性能、内脏器官和胃肠道发育情况。【结果】(1)90日龄羔羊体重,B和C组有高于D组的趋势(P=0.0563);日增重方面,在10至90日龄期间,B和C组显著高于D组(P<0.05);代乳品采食量方面,A和B组羔羊显著低于C和D组(P<0.05),其中A组显著低于B组(P<0.05);开食料采食量方面,整个试验期,A和B组开食料采食量显著高于C和D组(P<0.05);饲料转化率方面,断代乳品至90日龄和10-90日龄期间,B和C组羔羊料重比显著低于其余组(P<0.05)。(2)瘤胃重量A、B和C组显著高于D组(P<0.05),其中C组显著高于A组(P<0.05),虽然瘤胃占复胃总重比例及占宰前活重比值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在数值上B和C组均高于A和D组;C组网胃和瓣胃重显著高于A和D组(P<0.05);C组全胃重显著高于A和D组(P<0.05),A、B、C和D组全胃占宰前活重比值无显著差异(P>0.05),但B和C组在数值上较其它组高;小肠重量及占宰前活重比值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B和C组在数值上较其它组高。C组大肠重显著高于A和D组(P<0.05),A和B组大肠重显著高于D组(P<0.05),大肠占宰前活重比值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B和C组在数值上较其它组高。(3)B和C组心脏重量显著高于D组(P<0.05),C组脾脏重量有高于B和D组的趋势(P=0.0806),其余内脏器官重量及占宰前活重比值各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4)在90日龄,A、B和C组羔羊的宰前活重、空体重、胴体重和24h胴体重均显著高于D组(P<0.05),C组空体重显著高于A和B组(P<0.05),C组胴体重和24h胴体重显著高于A组(P<0.05);B和C组羔羊眼肌面积显著高于A和D组(P<0.05)。【结论】当开食料干物质采食量连续3 d达到300和400g时断代乳品,羔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胃肠道发育较好。因此,湖羊羔羊于开食料采食量达到300g时断代乳品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几种甜味剂和香味剂对仔猪采食量和增重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取18窝共l62头7日龄健康斯格仔猪进行为期36d的饲养试验,每窝均为9头,以窝为单位采取6处理3重复单因子试验设计.试验Ⅰ组为对照组,饲喂不添加任何诱食成分的基础日粮,Ⅱ~Ⅳ组日粮分别在Ⅰ组日粮基础上添加3.O%的蔗糖(30.0g/kg),2.1‰的AK糖(2.1g/kg)和8.O‰的甘氨酸(8.0g/kg),Ⅴ~Ⅵ组日粮分别在Ⅱ组日粮的基础上添加1.0%的奶味香精(1.0g/kg)和1.0%0(1.0g/kg)的草莓香精.结果表明: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的蔗糖可在仔猪断奶后一周内起到显著的诱食效果,而添加2.1‰的AK糖和8.0‰的甘氨酸可在仔猪断奶后两周内起到良好诱食作用,添加l.0‰的奶味香精仅在仔猪断奶前有明显诱食效果,而添加1.0‰的草莓香精在仔猪断奶前后均有诱食作用,各处理组仔猪的采食量与对照组相比提高明显(P<0.05),且5个处理组的全期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9.7%、27.3%、41.2%、34.8%和38.2%(P<0.05).  相似文献   

4.
不同施钾量对烤烟产质量及焦油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施钾量对烤烟K326产质量及焦油含量的影响。[方法]设A、B、C、D 4组处理(不追施钾肥、追施钾肥1202、40、360 kg),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进行试验。[结果]旺长期,处理C、D的株高分别比处理A增加25.14%和23.91%,其节距分别为2.91和2.94cm;处理D的茎围为9.14 cm,有效叶片数为18.20。成熟期,处理B的株高、节距和茎围分别比处理A增加6.38%2、8.57%和6.26%。处理B、C、D的产值、产量分别比处理A增加了5.58%、6.79%、3.96%和43.3~62.3 kg/hm2。处理C的烟碱含量比处理A降低了25.75%,为2.33%;处理D的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和钾含量分别为25.61%、21.85%和2.25%。处理B、C、D的焦油含量分别比处理A降低了2.17、4.805、.93 mg/g,平均下降6.9%。[结论]追施硫酸钾对烤烟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及烟叶和烟气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不同肥料组配施用对马铃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晶  王亚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77-1177
[目的]为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进行生物菌肥和菌糠配施试验,设生物菌肥+菌糠(A肥)、有机肥+生物菌肥(B肥)、有机肥+菌糠(C肥)、有机肥+生物菌肥+菌糠(D肥)4个处理,以有机肥+尿素为对照(CK),研究不同肥料的组配施用对马铃薯的影响。[结果]大署率为处理D〉C〉B〉A〉CK,4处理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3.62%、33.01%、21.00%、2.47%;蛋白质含量处理B最高,处理D其次;维生素C含量为处理D〉B〉A〉C〉CK;叶绿素含量为处理D〉B〉C〉A〉CK,4处理分别比对照增加了58.82%、4.1.17%、35.29%、7,9.41%。[结论]处理D(有机肥+生物菌肥+菌糠)肥效最好,使马铃薯生长量提高,并能明显促进马铃薯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当归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书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453-17454
[目的]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当归组织培养的影响。[方法]以当归根茎为供试材料,消毒后,置于5种不同浓度NAA的培养基(A、B、C、D和E)中培养,每个处理重复5次,测定不同处理归外植体的诱导成活率。[结果]当归在不同诱导培养基中诱导成活率差异很大。其中以培养基C的诱导成活率最高为80%。[结论]当归诱导分化适宜的培养基为MS+NAA0.7mg/L+6-BA1.5mg/L+琼脂8g/L+蔗糖30g/L。  相似文献   

7.
[目的]确定双低菜籽饼在育肥羔羊精料中的适宜添加量。[方法]选择120只50日龄藏羔羊,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双低菜籽饼添加量为50、100、150和200 g/kg且能量和蛋白水平一致的混合精饲料。试验期为120 d。[结果]精料中添加150 g/kg双低菜籽饼能显著提高羔羊的日增重(P〈0.01)、饲料转化率和经济效益。精料中添加200 g/kg双低菜籽饼则明显降低羔羊的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各组间血清转氨酶活性和血清甲状腺素水平均差异不显著。[结论]育肥羔羊精料中双低菜籽饼的适宜添加量为150 g/kg。  相似文献   

8.
按同质原则将40只无角陶塞特(♂)与藏羊(♀)的杂交一代(4~4.5月龄)分为4个饲粮处理组,每组10只(5只公羔,5只羯羔),每只为一个重复。采用3因子(2×2×2)设计,以研究同一营养水平和在精料为主类型饲粮中,改变部分能量饲料(A因子)和蛋白质饲料(B因子)饲喂公羔和羯羔(C因子)的效果。结果表明,4个处理组日增重依组次为0.238、0.256、0.266、0.245kg/d。A、B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和A、B、C因子的交互作用对羔羊采食量、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比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公羔的采食量、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比均极显著高于羯羔(P<0.01)。试验1至4组每只羔羊的收入分别为23.40、31.55、29.83、27.39元,公羔的平均净收入(元/只)为羯羔的194.2%。  相似文献   

9.
将37只10日龄的白头萨福克(♂)×小尾寒羊(♀)杂交一代羔羊随机分为A、B、C、D 4个组进行试验.其中A、B、C 3组羔羊分别饲喂Ⅰ号、Ⅱ号、Ⅲ号代乳料,每组羔羊10只;D组羔羊为对照组,7只,随母羊哺乳,20~25日龄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氮的表观消化率A组显著高于B组(P<0.05),氮的存留率A组也显著高于B组(P<0.05);粗脂肪的摄入量和表观消化率A组显著高于B组与C组(P<0.05),但B组与C组差异不显著(P>0.05);无氮浸出物的摄入量在A组、B组、C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表观消化率A组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与C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羔羊补饲料中添加酸化剂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添加酸化剂的羔羊补饲料对羔羊消化率的影响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饲养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研究超早期断奶羔羊补饲料中添加酸化剂的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超早期断奶羔羊补饲料中添加酸化剂可以显著提高羔羊的生产性能,改善羔羊对饲料的消化率。但不同酸化剂产品对羔羊的作用效果存在一定差异。酸化剂产品Ⅰ提高羔羊的增重速度、饲料转化效率和饲料主要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作用效果均优于酸化剂产品Ⅱ,但酸化剂产品Ⅱ降低腹泻率的效果优于酸化剂产品Ⅰ,这可能与不同产品中酸的种类、组成不同有关,其机理尚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酸化剂能否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尚不能下定论,有待进一步研究论证。  相似文献   

11.
饲料中脂肪和蛋白质间的替代作用对鲫鱼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雪锋  李国富  吴江  吴强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576-11578
[目的]为饲料企业调整饲料配方提供参考。[方法]以方正鲫鱼为试材,分别给其投喂不同的饲料(A:用3%的脂肪取代B中6%的蛋白质;B:蛋白质37%、脂肪6%、能量16.2MJ/kg;C:用6%的蛋白质取代B中3%的脂肪),比较不同试验组鲫鱼的生长性能、形态指标、鱼体成分和血清非特异性指标等。[结果]A组鲫鱼的特定生长率、粗蛋白含量和每500g鱼饲料成本分别较B组降低了3.21%、8.64%和4.63%(P〈0.01),饲料系数较B组提高了5.00%(P〈0.01);C组鲫鱼鱼体水分、鱼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力和每500g鱼饲料成本分别较B组提高了1.41%、17.38%和9.24%(P〈0.01)。[结论]A饲料降低了鲫鱼的生长性能,C饲料对鲫鱼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增加了鲫鱼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2.
有机铬制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选择40窝出生和胎次相近的断奶仔猪420头,随机分为5组,A组为对照组,B组、C组、D组、E组为试验组,基础日粮相同,分别添加0、5、10、20和40mg/kg铬(吡啶甲酸铬)。平均日增重:B、C、D、E组相似,分别比A组高34.33、43、43.33、43.77g。B、C、D、E组饲料效率分别比A组提高3.56%、4.71%、4.13%、5.0%。下痢发病率:B组比A组降低9.52%;C、D、E组比A组分别降低14.29%、15.48%、14.29%;C、D、E组比B组分别降低4.77%、5.96%、4.77%。铬添加量以10-20mg/kg为宜。  相似文献   

13.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獭兔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獭兔养殖业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108只40日龄断奶獭兔分成3组(每组36只),A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饲喂基础日粮+0.3%中草药饲料添加剂;C组饲喂基础日粮+0.4%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饲养至150日龄时,测定肌肉品质指标。[结果]各组间pH值、失水率、贮存损失率、粗蛋白含量差异显著(P〈0.05);嫩度、熟肉率、水分含量、粗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氨基酸总量,必需和半必需氨基酸总量,主要鲜味氨基酸总量C组最高,为23.84%、11.47%、8.32%;B组次之,为20.94%、10.64%、6.81%;A组(对照组)最低,为19.06%、9.61%、6.46%,[结论]该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能改善獭兔肉品质,最佳添加量为0.4%。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代乳料对羔羊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羔羊早期断奶的可行性。[方法]将37只10~15日龄的白头萨福克(♂)×小尾寒羊(♀)F1羔羊随机分为A、B、C、D 4个组进行试验。其中,A、B、C 3组羔羊分别饲喂3种不同的代乳料;D组羔羊为对照组,不断奶,随母羊哺乳。分别测定各组的生产性能指标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生产性能指标:10~15日龄时,B、C组日增重显著低于D组(P<0.05),而A组与D组间差异不显著;16~25、26~35日龄各组羔羊日增重均无显著差异;46~55日龄时,试验组羔羊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生化指标:B组和C组的血浆尿素氮(PUN)显著高于A组(P<0.05),B组和C组间差异不显著;各组中血浆白蛋白(ALB)含量比较接近,无显著差异;B组总蛋白(TP)含量有高于A组和C组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A、B、C 3组间总氨基酸浓度差异不显著。[结论]用代乳料饲喂羔羊并实现羔羊的早期断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杨淮  夏晶晖 《安徽农业科学》2013,(27):11119-11120,11168
[目的]探讨微波及保鲜剂对碧桃切枝的保鲜效果。[方法]以微波和保鲜剂的处理组合来研究碧桃切枝采后衰老的进程,测定了其形态和生理指标来考察微波火力和时间以及保鲜剂配方的组合对碧桃切枝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处理4(A2B1C2D3),即蔗糖50g/L+硝酸银68mg/L+8-羟基喹咛150mg/L+微波火力10%,处理时间70s的微波及保鲜剂组合对碧桃切枝的保鲜效果最好,提高了碧桃切枝瓶插寿命2.0d;提高了花枝鲜重、开花率、蛋白质含量;降低了脱落萎蔫率和丙二醛含量,提高了其观赏品质。[结论]研究可为碧桃切枝的保鲜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热激与壳聚糖处理对青种枇杷的贮藏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延长白沙枇杷的市场销售期提供技术资料。[方法]研究不同贮藏方式(A:热处理+低温贮藏;B:1.5%壳聚糖处理+低温贮藏:C:热处理+1.5%壳聚糖处理+低温贮藏;D:低温贮藏;E:常温贮藏)下青种白沙枇杷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滴定酸含量、失重、褐变等的变化。[结果]贮藏1-5 d时,各处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有所上升,之后呈下降-上升-下降趋势;贮藏30 d时,A处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最高(13.5%、31.24),明显高于D处理(10.5%、27.26);D处理果实失重最小,贮藏30 d失重5.19%,E处理果实失重率最高(11.82%);A处理果实贮藏38 d时无腐烂果出现;C处理果实贮藏40褐变指数仅为2.5%。[结论]热激和壳聚糖处理可抑制白沙枇杷果实褐变和腐烂,使其保持青种果实的风味。  相似文献   

17.
刘善庭  王永军  田秀娥  陈亮  黄玉邦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492-8493,8495
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将20只4日龄、健康无病、体重相近的滩羊公羔随机分为A、B、C、D 4个处理,5次重复。处理A,对照组,饲喂膨化大豆粉;处理B,膨化大豆粉+中性蛋白酶5000 U/kg;处理C,膨化大豆粉+α-淀粉酶4000 U/kg;处理D,膨化大豆粉+脂肪酶4000 U/kg。采用全收粪法进行消化代谢试验,分析测定13~17日龄滩羊羔羊对膨化大豆粉中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粗脂肪及无氮浸出物的表观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酶制剂可不同程度地提高羔羊对膨化大豆粉中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粗脂肪和无氮浸出物的表观消化率。其中5000 U/kg中性蛋白酶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淀粉酶组和脂肪酶组分别提高了8.45、6.66和6.68个百分点,差异均显著(P<0.05);4000 U/kgα-淀粉酶组无氮浸出物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蛋白酶组和脂肪酶组分别提高了5.66、6.88和6.54个百分点,差异均显著(P<0.05);4000 U/kg脂肪酶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蛋白酶组和淀粉酶组分别提高了4.73、4.13和4.88个百分点,差异均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日粮中添加发酵酱香型白酒糟对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85头健康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将其随机分成A、B、C 3组进行饲喂,A、B组均为添加0.6 kg发酵酱香型白酒糟的日粮组,C组为基础日粮组。[结果]试验结束时,A组奶牛产奶量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而C组奶牛产奶量显著高于B组(P<0.05)。奶牛日粮中添加发酵酱香型白酒糟可以增加奶牛的采食量,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提升奶牛的产奶量,延长泌乳周期。[结论]研究可为合理使用发酵酱香型白酒糟改善奶牛的生产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羔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代谢、血清抗氧化和免疫指标方面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 )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对0—2月龄羔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体重为(3.82±0.46)kg的新生湖羊羔羊120只,分为4个处理组:正常断奶组(CON组,49 d断奶)、早期断奶组(EW组,21 d断奶)、白藜芦醇组(RSV组,饲喂10 mg·kg -1 BW白藜芦醇,21 d断奶)和地衣芽孢杆菌组(BL组,饲喂60 mg·kg -1 BW地衣芽孢杆菌,活菌数≥2×10 9cfu/g,21 d断奶)。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羔羊。从4日龄开始,RSV组和BL组分别通过口腔灌服白藜芦醇和地衣芽孢杆菌。羔羊于56—63日龄期间进行消化代谢试验,并在63日龄时采集血液样品。试验期共63 d。 【结果】羔羊21 d体重(BW)和0—21日龄开食料采食量及平均日增重(ADG)在各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EW组、RSV组和BL组羔羊的49 d和63 d体重均显著低于CON组(P<0.01),开食料采食量在21—49日龄期间显著升增加(P<0.01)。试验全期(0—63 d),EW组、RSV组和BL组羔羊ADG显著低于CON组(P<0.01),分别降低了18.5%、15.1%和20.5%。CON组和EW组羔羊干物质(DM)和有机物(OM)的消化率显著高于RSV组(P<0.05),并且EW组OM消化率显著高于RSV 组(P<0.05)。CP、EE、Ca、P的表观消化率在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EW组NDF和ADF的消化率显著高于RSV组(P<0.05),其他各组之间NDF和ADF的消化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处理对羔羊血清抗氧化、免疫及炎症等指标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21日龄断母乳直接转为采食固体饲料的饲喂方式,会造成羔羊生长受阻,早期饲喂地衣芽孢杆菌和白藜芦醇对湖羊羔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代谢、血清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等方面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20.
水杨酸在切花菊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夏晶晖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397-15397
[目的]研究水杨酸(SA)对切花菊衰老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保鲜剂(B1:3%蔗糖+50mg/LSA;B2:3%蔗糖+100mg/LSA;B3:3%蔗糖+150mg/LSA;CK:3%蔗糖+蒸馏水)处理切花菊,测定各处理切花菊衰老过程中鲜重、水分平衡值、糖及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B2、B3处理切花菊鲜重和蛋白质含量均极显著高于CK;B1、B3处理切花菊水分平衡值极显著高于CK;]B1、B2处理切花菊糖含量极显著高于CK。[结论]sA可有效减缓切花菊水分、糖和蛋白质损失,保鲜剂B2(3%蔗糖+100mg/LSA)和B3(3%蔗糖+150mg/LSA)的保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