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年春季清明至谷雨前后,大批幼鳗(即白仔鳗)汇集江河口。逆流而上进入内陆水域。前些年,每到春暖花开时,就由此引发出一场以沿江沿海为主要战场,以鳗鱼苗的产供销为主要内容的鳗苗大战。“鳗苗热”不仅调动了渔、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也刺激着部分发财心切的贩运者,使鳗鱼苗贩运愈演愈烈,贩运的人员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贩运的方式多种多样,贩运的运输工具也应有尽有。为了维护正常的鳗鱼苗捕捞、收购、销售秩序。保护和合理捕捞鳗苗资源,使之得以永续利用,造福子孙后代,必须把鳗鱼苗管理作为渔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真正纳入以法治渔、以法兴渔的正确轨道。并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认真坚持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国渔业生产形势很好,渔业产量和渔民的收入有较大增长,渔业生产者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然而,渔业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越来越突出。全国渔业生产事故不断发生,尤其是海洋渔业生产事故更加突出。每年鳗苗、蟹苗捕捞汛期,渔农民为争捕鳗苗、蟹苗伤亡事故也屡屡发生。  相似文献   

3.
南朝鲜白仔鳗捕捞量近几年都在10吨左右,1987年12.8吨,1988年11吨,1989年8吨,1990年12吨;但从1988年后,鳗苗出口量急剧下降,1988年为104吨(其中日本10吨,台湾94吨),1989年为33吨(其中日本0.4吨,台湾32.6吨),1990年为48吨(其中日本1吨,台湾47吨)。余下的鳗苗则被用来养殖成鳗。  相似文献   

4.
王思凯  宋超  张婷婷  高宇  庄平  赵峰 《水产学报》2023,47(2):029312-029312
为掌握长江口日本鳗鲡的苗汛特征与捕捞生产现状,于2017—2020年在长江口开展了定点监测和走访调查,分析了长江口鳗苗的汛期规律、捕捞努力量及捕捞产量和产值。研究发现,长江口鳗苗旺发期为2-4月,主要捕捞区域分布在东旺沙、佘山岛和南汇嘴附近水域。长江口鳗苗捕捞努力量呈现下降趋势,有效网口面积从2017年的78.72万m2,下降到2020年的50.40万m2,下降了36%。长江口鳗苗汛期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和总捕捞产量呈现波动变化趋势,2017和2020年较高,分别为(4 474±256)尾/100 m2和(5 220±1 063)尾/100 m2,2018和2019年较低,分别为(1 917±335)和(1 365±257)尾/100 m2。研究表明,长江口鳗苗生产值受到捕捞总产量影响,近4年来逐渐下降。建议进一步加强长江口鳗苗的资源监测和科学评估,指导规范鳗苗捕捞生产。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长江口鳗苗捕捞量与生态因子的相互关系,于2012年汛期对长江靖江段鳗苗的捕捞量进行了监测,采用广义可加模型(GAM)对日捕捞量与水温、潮差、气压、浑浊度等生态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作了分析。结果显示,靖江段鳗苗汛期为1月下旬—4月上旬,单船总捕捞量为221~443尾,平均(344.8±83.4)尾。1月均值仅0.4尾/d,且空网率高达90.9%;4月为旺汛期,均值10.4尾/d,空网率仅为10.0%。GAM模型显示,潮汐周期—月份交互项、水温和潮差对鳗苗日捕捞量的影响显著,而气压、浊度和月相周期对鳗苗日捕捞量的影响不显著。潮汐周期—月份交互项、水温和潮差对鳗苗日捕捞量的偏差解释率分别为42.4%、19.1%和13.1%,均呈现正相关关系。统计也显示,日捕捞量表现出上、下弦月较低、新月或满月前后较高的半月周期波动。鳗苗捕获的最低水温为6.3℃,而10~15℃为适宜捕捞水温。高潮期和低潮期分别占总捕捞量的76.8%和23.2%。研究表明,长江口鳗苗在借助潮汐流而快速溯河的过程中,部分在口门水域即被捕获,部分滞留在了长江河口段,而影响鳗苗溯河的重要生态因子是潮汐和水温。  相似文献   

6.
鳗鱼     
石磊 《海洋与渔业》2013,(11):34-34
出口活鳗价格趋稳新年度鳗苗捕捞季即将开始,10月份,广东出口活鳗价格规格为3P的19万元/吨,4P的24万元/吨,5P的28万元/吨。3P规格鳗价格环比持平,4P、5P规格鳗价格环比回落了0.5万元,吨。据有关人士透露,最近,《日本养殖新闻》在25个都道府县的协助下统计了2013鳗年度(2012年12月~2013年4月)日本主要捕捞地区鳗苗捕获量,合计1998公斤(约2吨)。这一数字刷新了日本鳗苗捕捞史上最低水平的记录,即便是此前捕捞情况不理想的去年和前年,捕获量也有4吨左右。  相似文献   

7.
《科学养鱼》2013,(1):68
据日本相关媒体报道,备受关注的日本鳗苗捕捞已解禁一个多月,但捕获量并不多。尤其是在2012年月12月13日的黑夜大潮仍没能改变这种现状,日本各捕捞者表示对现状无限担忧。另外,受到鳗苗低捕获量的影响,近期各地鳗苗价格将普遍上涨。据了解,日本鳗苗捕获量稀少,鳗鱼年末商战市场冷清。随着2012年的结束,各烤鳗厂也因价格高  相似文献   

8.
鳗鲡又名河鳗,是优良的养殖鱼类。养鳗业收益大,在日本和我国台湾省较发达,被誉为“淘金业”。我国养鳗正在发展中,但是河鳗的人工繁殖尚未解决,鳗苗至今还得靠捕捞天然苗。捕捞天然鳗苗除解决养鳗需要外,还可以出口换外汇,有“一两鳗苗一两黄金”之称。为了提高鳗苗捕捞产  相似文献   

9.
东关 《淡水渔业》1978,(5):41-43
我国的鳗苗资源丰富,从南到北沿岸河口,每年均可捕捞大量的鳗苗。据历年统计,我国现在每年的捕捞量仅有20-30吨,(台湾省不计在内)生产汗力很大。因而,进一步提高我国鳗苗的捕捞技术,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组织更多鳗苗出口.对支援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年一度的长江鳗苗汛即将来临,由于被人们称之为“软黄金”的鳗苗,其价格一直看好,每年吸引大批鳗苗捕捞船只人员云集捕捞,致使港口、航道经常阻塞,还严重影响水上治安管理,而且长江水道滩涂、港汊、江底沙滩情况复杂,加之鳗苗汛处于冬春交界,冬多风,春多雨,经常浪大流急。突发性气候时有发生,而每年有大批不谙潮汛,不懂捕捞和航海技术的农副业船只人员加入这支“淘金”队伍,船损人亡事件时有发生,长江鳗苗汛中每年有不少人罹难,鳗  相似文献   

11.
<正>亚洲地区鳗苗捕捞季节基本结束,2010鳗年度亚洲的日本苗产量为36.5 t,相当于2000—2009年平均值94.3 t的38.7%,进口欧洲苗等20 t,相当于近十年平均值66.6%,创近20多年来的最低记录。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12~2016年1~5月在东台、如东、启东和海门4个监测区域的捕获数量和渔获规格,研究了江苏海域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苗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12~2016年,江苏海域鳗苗主汛期为2~4月,各区域监测船在主汛期的2~4月捕捞数量占该年总捕捞数量的比例为61.96%~100.00%,平均为88.18%。东台、如东、启东三地鳗苗逐旬捕捞量分布形态5年均呈单峰型,而海门除2015年和2016年呈双峰型外,其余3年均为单峰型。单网月捕获数量均值最高的年份为2014年,最高的区域为海门,最高的月份为3月;最低的年份为2013年,最低的区域为如东,最低的月份为1月。白天苗量比夜间苗量高出约30%。江苏海域鳗苗全长平均为56.1 mm,体质量为95.14 mg。为实现江苏海域鳗苗资源可持续利用,建议将捕捞期调整为2~3月,在捕捞价值较低的1月以及处于鱼类繁殖季节的4~5月实施禁捕。  相似文献   

13.
由于近几年来沿海各地不注意鳗鱼苗资源保护,盲目扩大捕捞强度,鳗苗资源受到严重影响,出现全国性减产。据有关方面统计,全国收购鳗苗20.8吨,比1988年减少近10吨,其中出口2.1吨,比去年减少85%,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养殖用鳗苗尚15吨左右。呼吁全国沿海渔政管理部门,加强鳗苗资源保护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数字     
《海洋与渔业》2013,(11):13-13
台湾订定《鳗苗捕捞渔期管制规定》9月9日,中国台湾“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发布农渔字第1021326283号公告.全文共三条,并自即日生效。条款内容为:一、每年自3月1日至l0月31日止,禁止于距岸三海里内海域、潮间带及河口水域以任何方式捕捞鳗苗。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一)于花莲县、台东县海域、潮间带及河口水域捕捞鳗苗;(二)基于学术研究目的,经主管机关核准。  相似文献   

15.
长江口区鳗苗资源利用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长江口区江苏、浙江、上海二省一市的沿海及沿江水域是我国鳗苗重要出口地之一。七十年代初期,在上海市主要河口性鱼类苗种资源的调查一文中曾提及部分闸口鳗苗情况。1987年,又详细报道了长江口北支崇明岛北岸闸口鳗苗生产量等问题。1987年在进行上海市污水集中排放对长江口生态环境影响的课题任务时,作者在长江南支、北支和杭州湾北岸带等水域,就有关鳗苗分布、生态和捕捞生产利用等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探讨了资源变动因子和开发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6.
长江河口区凤鲚、刀鲚、蟹苗、鳗苗和白虾等主要捕捞品种。凤鲚资源尚属稳定,应保护其越冬场、控制捕捞程度;刀鲚产量明显下降,应尽早建立长江口中华鲟幼鲟自然保护区。鳗苗资源已遭受严重破坏,其资源的恢复在于应严控捕捞强度;蟹苗近年资源下降,应对亲蟹、幼蟹实施全面禁捕3年,同时开展人工增殖放流,为恢复长江口渔业资源应大幅度削减渔船数量,实施新的渔业生产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水产科技情报》1974,(7):13-13,31
鳗苗怕惊动、忌碰撞。捕捞后必须妥善护理,谨慎运送。如何提高鳗苗的成活率?我们认为,必须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8.
长江口鳗苗时空分布特征及资源利用现状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995~1998年长江河口区鳗苗数量逐旬分布1997年呈双峰型,其它3年均呈单峰型。峰值以1995年为最高;24h中20:00至凌晨04:00鳗苗数量相对较高。鳗苗主要分布区有从该水域北京(1995年)逐渐移向南部(1996、1997年),再反向北移到中部(1998年)的趋势。1995年旺发最早,持续时间最长,1996年旺发最迟,1998年旺汛期最短。水域表层水温5~6℃时仍有部分鳗苗溯河或栖息水域上层,8~10℃时溯河数量明显增多。鳗苗数量一般大潮多于小潮,涨潮多于落潮。1997年和1998年鳗苗产量已跌入低谷,建议应合理控制捕捞强度,保证补充群体数量,恢复其资源。  相似文献   

19.
我国沿海均有洄游的鳗苗,江淮以南是鳗苗适宜生长的广大地区,苗种资源丰富。及时组织捕捞,做好暂养、运输,提高成活率,对发展鳗鱼人工养殖,扩大外贸出口极为重要。一影响鳗苗溯河的因子鳗苗到达大陆沿岸时,便能匍于海底,白天潜入石缝、草丛、沙中,晚上出来活动,如环境条件合适便上溯到江河。影响鳗苗出现的时间和数量变动的因素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渔事提醒     
《海洋与渔业》2008,(3):37-38
鳗鱼 3月鳗苗我国捕捞几近尾声,今年因一月底至2月中旬受寒冷天气影响,除韩国尚有少量鳗苗(白苗)外,今年捕苗基本结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