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本铭  张平 《内陆水产》2001,26(10):20-20
南美白对虾又称白肢虾、白对虾、白虾,为热带性虾。外形酷似中国对虾,体为青灰色,甲壳薄,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生长水温为15~38℃,最适生长温度为22~35℃,盐度适应范围广,能在0.5‰~40‰盐度的水域中生长;肉质细嫩,加工出肉率高,抗病能力强,是目前池塘养殖推广的新品种,也是目前养殖产量最高的3大虾类之一,市场前景广阔。现将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池塘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交通方便的池塘,虾池面积2000~3300米2,水深为1.5~2.0米,池底为泥沙底质,保水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南美白对虾在低盐度下池塘养殖的生长情况,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我们于2001年5月在海宁农业对外综合开发区10号桥国良养殖场进行了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试验,现总结汇报如下:一、池塘准备塘址选择要靠近河道、进排水方便。本实验用塘由蟹池改造而成,面积共22亩,分7个池,平均水深2.2米。配备增氧机16台,其中叶轮式11台,每台功率1.5千瓦,水车式5台,每台功率0.75千瓦。另外配套蓄水池15亩,水深2.5米。虾池挖好后注水60厘米,每亩用漂白粉20千克清塘消毒。再于放苗前20天每亩用生石…  相似文献   

3.
为了摸索池塘河蟹与鳜鱼的混养技术,2001年我们在张家港市合兴镇12只池塘、净水面积为3.6公顷的新开挖的浅水养殖池塘进行试验,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每只池塘净水面积均在3~10亩,池塘坡比为1∶3,水深1.5米,池塘宽度为30~40米,池塘四周均有浅水区域,其宽度为0.8~1.0米。溶解氧达到4.8毫克/升,化学耗氧量为1.6毫克/升,pH值为7.5,且无工业污染。2.清塘消毒每只池塘均用生石灰消毒,保持水深10厘米左右,每亩用生石灰75千克溶化后…  相似文献   

4.
<正>为创新水产养殖模式,提高水产养殖综合效益,我们在山东潍坊滨海区北部老河口1100亩海水池塘养殖区,开展了南美白对虾、缢蛏等多品种混养试验示范,南美白对虾养殖亩产400千克以上,缢蛏养殖亩产85千克,养殖产量效益均提高50%以上,现将技术要点归纳如下:一、池塘改造1.虾池条件虾池长方形,池深3.0米,水深1.5米,池底平坦,盐度20~30,pH 7.8~8.7,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进排水方便,虾池底质为泥  相似文献   

5.
水体中硫化氢产生原因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海建 《科学养鱼》2002,(10):47-47
硫化氢(H2S)是一种可溶性的有毒气体,带有臭鸡蛋气味。在水产养殖业中危害较为严重,当养殖水体中含H2S约0.5毫克/升时可使健康鱼急性中毒死亡,高于0.8毫克/升时引起大批量死亡,在虾蟹育苗水体中危害更为严重,含0.3毫克/升的H2S即引起轻度死亡。笔者曾在合阳县黄河滩区做了几年养殖试验,总结了一些防治硫化氢气体的方法与经验,现供养殖者参考。一、硫化氢气体产生的原因池塘中有两个主要原因导致产生硫化氢气体:①存在于养殖池塘中的硫化物还原菌在厌氧条件下分解硫酸盐;②异氧菌分解残饵或粪便中的有机硫化物…  相似文献   

6.
1.目前对虾主要的病毒性疾病有几种?如何进行防治? 当前对虾的主要病毒性疾病有“白斑病”及“桃拉症”,防治的方法为:①种苗须经过病毒检测确定无毒后,才能进入养殖环境;②投喂优质的全价饲料,并在饲料内添加0.2%“多糖”、0.1%“人参皂甙”及稳定型0.2%Vc;③每5~7天向养殖水体全池泼洒“溴氯海因”0.5~0.6ppm或“二溴海因”0.3ppm1次;④养殖季节内,每15天全池泼洒“季胺盐络合碘”1.5ppm;⑤经常在养殖水体内使用生物制剂,以保持水环境的稳定。 2.对虾附肢发红是何原因?如何进…  相似文献   

7.
黄颡鱼网箱养殖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养殖方式,它具有产量高、起捕方便、经济效益好等特点。笔者2001年养殖试验,单产达到20千克~30千克/米3,成活率平均达到93.6%。现将其主要养殖技术总结如下。1水域的选择网箱饲养黄颡鱼的水域,最好选择水库、湖泊上游河流入口处,透明度1米以上,溶氧5毫克/升以上,pH值7~8,有机物耗氧量小于10毫克/升,氨氮低于0.02毫克/升,总氮不超过0.5毫克/升,亚硝酸盐在0.01毫克/升以下。网箱宜设置在湖泊、水库的东南面或东北面,这样可避开养殖期间东南风…  相似文献   

8.
张海灵 《科学养鱼》2001,(11):35-36
1993年以来,由于受到对虾病毒的侵害,对虾养殖业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在渔技人员和广大养殖户共同努力和探索下,广泛采用了虾、蟹、贝等多元混养办法,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已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本人就虾池内混养海湾扇贝采用分级养殖的办法作一介绍,供大家参考。一、放养前的准备工作1.虾池选择面积20亩左右,底质以沙质或半泥沙为好。2.杂藻的清除在冬闲期把池水排干待用。如池内已有杂藻繁殖,在放养前应由人力清除,搬出池外;也可使用7~8毫克/升的硫酸铜杀除。3.虾池整理与消毒一般在3月份完成,在中央滩面上选出…  相似文献   

9.
对虾养殖过程中的水质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水质因子对养虾的影响及对虾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通常用溶解氧、pH值、氨氮、硫化氢、盐度、水色、水的味道和透明度来表示水质化学指标和物理性状。溶解氧不仅是保证对虾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生长的必需物质,又是改良水质和底质的必需物质,在对虾养殖的全过程中均应保证有充足的溶解氧,最好能保持在5mg/L以上。养殖南美白对虾底层水一般不应低于3.5mg/L,当溶解氧降到1mg/L时,南美白对虾便有浮头死亡的危险;养殖中国对虾底层水一般在短时间内不得低于4mg/L。池塘底质和水中浮游生物也需要消耗大量的溶…  相似文献   

10.
章秋虎 《内陆水产》2001,26(11):35-35
南美白对虾虽然抗病能力强,但在高密度人工养殖条件下,如不注意防病工作,仍有发病的可能。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加强预防工作,从池塘、水质、苗种、饲料及日常管理等方面综合把关,杜绝疾病的发生。养殖一开始应做好清塘消毒,定期进行水体消毒,放苗30天后消毒1次,以后每隔15~20天消毒1次。消毒药物有溴氯海因、二溴海因、二氧化氯、高锰酸钾等。同时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大蒜素、维生素C、维生素E、氯霉素等,以增强对虾的抗病能力。一旦发现虾病应立即查明原因,…  相似文献   

11.
郭泽雄 《内陆水产》2002,27(2):16-16
为进一步探索南美白对虾池塘高产养殖新技术,海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于2001年6月至10月在文昌市抱罗养殖场进行了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高产精养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面积为0.33公顷的旧池塘1口,砂泥底质不渗漏,东西向,池塘长宽比为3∶1,坡度比为1∶3,蓄水深2.2米。水源来自抱罗东风水库,水质清爽,周边无污染;采用机械提水,在池塘进出水口分别设置60~40目筛绢网过滤防逃,配备5台1.1千瓦水车式增氧机。1.2虾苗放养前的准备1.2.1清塘消毒6月20日将塘底淤泥彻…  相似文献   

12.
南美白对虾是目前世界公认的少数优良养殖对虾品种之一,自1988首次引进我国,1994年生产性育苗和养殖成功以来,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在全国沿海一带迅速扩张,成为我国对虾主要养殖品种之一;随着上世纪末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的成功,在我国淡水养殖地区也掀起了南美白对虾的养殖的热潮,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工厂化养殖对虾近年来发展迅猛,养殖品种主要是南美白对虾。其操作方法与普通池或高位池有较大区别,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正常养殖可收获对虾5~6千克/米2。政府部门把工厂化养殖对虾作为一种科技创新模式来大力推广,有人甚至宣称要掀起新的养殖革命。工厂化养殖对虾实行高密度精养,投资成本高,如果操作不当,会损失惨重,风险较大。工厂化养殖对虾放苗密度为普通池的十多倍或更高,水质调控要求高。养殖密度大,虾池的投饵量、残饵、排泄物等必然增加,水中有机物浓度高,水质易恶化。虾池设置有池底排污管、充氧管来调控水质…  相似文献   

14.
我区有养殖水面5.8万亩,其中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2万多亩。南美白对虾养殖是本区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支柱。但是近几年来虾病发生比较严重,有的虾池因病害而亏损,给渔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为此,我们进行了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预防疾病技术方面的探索,在本区北洋水产养殖二区王桂莲虾池进行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一、试验材料1.富溴:由定州荣鼎水环境生化技术有限公司提供。2.健康青虾:从市场购买,规格6.5±1.5厘米,体重3.5±1.5克。二、试验方法1.取50厘米×20厘米玻璃水槽6只,分别加入10升经曝气处理后的自来水。2.取富溴1克,置1000毫升容量瓶定容,配置成浓度为1000毫克/升的药液,备用。3.用配制好的药液分别加入5只玻璃水槽中,使富溴在玻璃水槽中的浓度分别为:5毫克/升、10毫克/升、20毫克/升、30毫克/升、40毫克/升;另1只玻璃水槽不加药液,为空白对照组。4.将市场中选购的…  相似文献   

16.
南美白对虾无病害高效养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1年5月至9月,在淡水水域进行低盐度封闭式南美白对虾养殖,平均亩产达986.8kg。养殖过程中,对虾WSSV病原检测结果一直呈阴性。检测结果显示:循环池具明显降低NH^ 4-N、NO^-2-N、COD等的作用;四个虾池的COD随时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虾池的细菌、弧菌总量变化情况存在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7.
一、养殖环境要求 1.水域环境南美白对虾人工养殖的适宜水温为15-40℃,最适水温为25~32℃,但水温低于18℃时停止摄食,低于13℃时出现昏迷并逐渐趋于死亡。养殖池水的透明度应保持在30-40厘米,透明度过大则水体中缺少基础饵料生物,不利于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水体溶氧量应在4毫克/升以上,低于1毫克/升时将出现泛塘。pH值适宜范围为7.6~8.6,高于9时易引起氨氮中毒,并引发虾病。  相似文献   

18.
脊尾白虾因其壳薄、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到春节价格居高不下,因此,我县养殖户张伟忠于2004年9月开展了第二茬白虾养殖(第一茬南美白对虾于9月4日起捕结束),获得了比较理想的产量和效益。现将养殖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池塘条件池塘属于高位池,需提水入池,共2只,面积各为4亩,建有出水闸,塘底平坦,并向排水口倾斜,能排尽池水,池塘平均水深在1.5米,水源为杭州湾低盐度海水,盐度为6.2。2.虾池准备9月4日对虾起捕结束后,傍晚亩用5千克漂白粉消毒。9月8日药性消失后开始注水0.6米深,随后用0.2克/米3二溴海因进行水体消毒…  相似文献   

19.
为了摸索南美白对虾海虾淡养经验,2000年~2001年天津市津南区共养殖南美白对虾两千余亩,引进投放南美白对虾苗种3000多万尾,从5月开始投苗,至8月中、下旬陆续收获,生长期80~90天,成虾平均规格11.9cm,平均体重16.2g,共出池收获南美白对虾成虾40多万kg,共获效益900多万元,投入产出比1∶1.8,取得了低盐度水质条件下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成功。现将其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一、虾池条件及虾苗选择技术1虾池条件:虾池面积共计2022亩,其中,2000年为7亩,2001年2015…  相似文献   

20.
南美白对虾与罗非鱼混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由于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不断增加,池塘老化、种质退化和养殖病害的猖獗,造成虾池养殖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养殖风险不断增大,大部分养虾户出现亏损,严重影响我省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进行了南美白对虾与罗非鱼混养试验,结果表明:混养能够增强养殖水体的自净能力,阻断虾病的蔓延,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