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近年来,江都区鳜鱼养殖发展较快,而鳜鱼苗种主要来自于南方地区,由于受南方气候、水温和长途运输、苗种病害的影响,调回的鳜鱼苗培养成大规格鱼种成活率不高,鱼种在养殖商品鳜鱼过程中病害发生率较高,导致主养鳜鱼池塘效益降低,甚至亏本。为探索鳜鱼在本地自繁自育技术,提高鳜鱼苗培育大规格鱼种成活率,增强养殖鳜鱼自身抗病力,2014-  相似文献   

2.
鳜鱼是一种市场俏销的名贵鱼类,由于其活食性,日常饲料供应麻烦,一般主养鳜鱼往往需3—4倍于养殖面积的配套饲料鱼池,普通养殖户难以接受。为此,我们摸索出一种简易实用的鳜鱼主养方式,本方式适宜于冬季干池季节活小杂鱼较多或春季活小杂鱼资源丰富的地区使用,现将养殖方式总结如下。 1.池塘要求和准备 主养鳜鱼的池塘以1.5—3亩为宜,面积不宜过大或过小。面积过大,鳜鱼捕食消耗增大,面积过小,水质不易控制。鱼池最大水深要求达到1.8—2.2米。池底平坦略向排水口方向倾斜,淤泥厚度小于20厘米。水源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以江河水或湖水为  相似文献   

3.
朱振东 《内陆水产》1997,22(7):23-24
鳜鱼,又称翘嘴鳜,是我国最为优秀的淡水名贵鱼类。它不仅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且还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出口创汇能力,被国际水产品市场誉称为“淡水石斑鱼”,早在唐代诗人张志和就赞叹“桃花流水鳜鱼肥”。虽说现有技术条件下鳜鱼可单养,但从中国国情和水域生态学的要求出发,最具推广价值的仍是鳜鱼混养技术,这样可用最小的投入、最少的风险性,换来鳜鱼成品养殖的批量规模和相对高的利润率。1亲鱼池混养亲鱼池中伴生有一定数量的野杂鱼类,它们与主养的亲鱼争夺水体空间、消耗水中溶氧、争食饵料,对池中亲鱼培育不利。亲鱼池中混养…  相似文献   

4.
小体积网箱单养鳜鱼试验鳜鱼是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传统的养殖方法是将它以较低的密度套养在成鱼池或亲鱼池中,难以形成批量,起捕时间受到主养鱼类的限制。1993年开始,笔者在宜兴市钮家乡白茫和新岳两地开展了小网箱单养鳜鱼的试验,钮家乡外荡水域资源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5.
吴江市松陵镇芦荡村12组养殖户肖振荣,自1999年开始一直从事鳜鱼池塘养殖,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由于他勤劳好学,认真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逐渐掌握了一套"鳜鱼池塘健康养殖技术"。从2008年至2011年,连续4年,鳜鱼养殖的成活率均在90%以上,4年中养殖规模逐步扩大,养殖效益逐年提高,尤其是2011年,总养殖面积184.3亩,其中鳜鱼精养池3口,计29亩,放养自育的大规格鳜鱼种4.6万尾,年底收获商品鳜鱼26250千克,净收入60余万元。现将其  相似文献   

6.
为了促进南昌市鳜鱼养殖水平的提高,加快鳜鱼产业化的发展。笔者于2001年在南昌市向塘镇进行了池塘主养鳜鱼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苗种来源、数量和规格 2001年6月15日从南昌市水产试验场引进3万尾鳜鱼夏花,平均规格为2.8cm/尾.进行养殖试验。同时,5月份从广东引进鲮鱼水花6000万尾作为前期配  相似文献   

7.
潘宪章 《内陆水产》1996,21(6):27-27
鳜鱼的人工养殖6常见病害的防治以前,鳜鱼一般系大水面自然增长,天然捕捞,很少发生疾病,即使有病害发生,也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几年来,随着水产养殖技术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工养殖鳜鱼业发展很快,特别是高密度的池塘主养和网箱养殖鳜鱼的发展,伴随而来的是...  相似文献   

8.
鳜鱼以活饵料鱼为食,由于食性特殊,鳜鱼养殖的成活率偏低。究其原因,主要是放养规格偏小,特别是小规格的鳜鱼夏花当它们从密养的育苗小水体放入到池塘、山塘等大水体时,因其活动、摄食能力仍较弱,加上适口饵料鱼密度相对稀少,使它们摄食受到影响,往往因饥饿、残杀...  相似文献   

9.
在长江潮间带围栏养殖区投放专池培育的大规格鳜鱼鱼种进行主养试验,经220d的养殖,鳜鱼平均个体重609.4g,成活率89.4%。  相似文献   

10.
鳜鱼(翘嘴鳜),是我国传统的名贵淡水品种,具有很高的经济值价,被誉为“淡水石斑”。鳜鱼既可单养,又可混养,但后者在现有的养殖结构下具有投入少、风险性小的特点,现简介几种混养方式供同行参考。一、亲鱼池混养在常见的四大家鱼亲鱼池中伴生有一定数量的野杂鱼类,它们与主养的亲鱼争夺水体空间、消耗水中溶氧、争食饲料,对池中亲鱼培育不利。亲鱼池中混养部分鳅鱼,以池中野杂鱼类为饵,具有较佳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一般亲本池大体上分为以草、青鱼为主养对象和以鲢、据为主养对象的两大类型。生产实践表明,两大类型中以草、…  相似文献   

11.
汤道红 《中国水产》2009,397(1):31-31
江苏省淮安市传统的池塘主养草鱼,放养规格小、养殖周期长、投入较大、产量较低,一般亩产在300kg~400kg,年利润在800元/亩左右,经济效益较低。为了提高池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笔者开展研究与推广“池塘双季高产高效主养草鱼技术”,其要点是投放大规格优质草鱼鱼种,配套渔业机械设备,应用颗粒饲料,采取一年放养二次大规格鱼种、捕捞二次(可干塘捕捞)的方式,实现了从传统模式到双季高产模式,从粗养粗放型向精养集约型发展,促进了养殖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探索了池塘培育鳜鱼1龄鱼种过程中鱼池准备、饵料鱼配套、病害防治等一整套养殖技术措施,经过3个月试验,鳜鱼规格从3厘米/尾达到100克/尾,成活率64.4%。  相似文献   

13.
池塘主养罗非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无锡市自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养殖罗非鱼以来,因其生长快、骨刺少、肉质好等优点而受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欢迎,现已成为池塘养殖的一个主要品种。然而,采取传统的混养、套养模式养殖罗非鱼,其生长快速的优势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上市规格偏小,经济效益也不明显,为此,笔者从改革养殖模式入手,进行了池塘主养罗非鱼技术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一、池塘条件试验鱼池面积在3~10亩之间,平均水深1.5~2.0米,池底淤泥20~30厘米。鱼池进排水方便,每亩鱼池配有0.4~0.6千瓦叶轮式增氧…  相似文献   

14.
主养福寿鱼池塘混养鳜鱼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宏兵 《科学养鱼》1996,(10):23-24
主养福寿鱼池塘混养鳜鱼初探为了探索池塘养殖鳜鱼新技术,笔者于1995年4~10月在主养福寿鱼池塘内进行了混养鳜鱼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初报如下:一、条件与材料1.池塘一口4.0亩的长方形池塘作为试验塘。塘东西走向,排灌方便,塘深2.0~2.8m,塘...  相似文献   

15.
江苏吴江市松陵镇湖滨捕捞村养鱼户邱青梅,从1996年起利用承包的二只鱼池,一只4.29亩主养鳜鱼,一只7.07亩以培育饲料鱼为主进行多季轮养,二年累计创利润92704元,在我地被传为佳话。他二年的养殖情况如下:鳜鱼主养池,1996年5月12日放养从广东空运来的3cm左右的鳜鱼夏花1750尾,全期共投喂饲料鱼3095公斤,其中,自己培育885公斤,外购2210公斤,养至11月底干池,共起捕平均体重0.49公斤的鳜鱼1505尾,成活率86%,总产量737.5公斤,饵料系数4.2,总产值52610元。饲料鱼池,上半年进行发塘,培育夏花鱼苗,除供鳜鱼苗摄食外,还卖…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几年黑龙江地区名优特产鱼类养殖发展很快,由于鳜鱼肉质细嫩、厚实、少刺、营养丰富而深受消费者喜爱,加上天然资源少,而国内外市场广阔,货源紧缺,市售价为鲢、鳙鱼的5~10倍,因此引起养殖者的重视。现将其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养殖成鳜鱼有专养和混养两种方式。专养即在一般的土质鱼池(或水泥池)单养鳜鱼。这种养殖方法需投喂充足的饵料,产量较高;混养是指鳜鱼和家鱼共养,这种养殖方式不仅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而且能利用鳜鱼吃掉鱼池中自然生长的  相似文献   

17.
杭州市余杭区仁和镇养殖户近两年池塘主养青鱼获得成功.亩单产达500千克以上.并将5千克以上青鱼成鱼进行系列加工.制成青鱼千销售,提高了经济附加值,取得了较好的效益。2005年余杭区仁和镇鲁子法养殖加工场进行池塘主养大规格青鱼快速育肥高产养殖与加工,亩产700多千克,效益明显。现将其养殖技术与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扬州地区鳜鱼池塘精养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鳜鱼又名桂花鱼、季花鱼,隶属鲈形目、鮨科、鳜属,是淡水名贵鱼类。扬州地区的鳜鱼养殖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但因长期局限于低密度混(套)养而在当地被列为"小品种"。近年来,随着养殖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扬州地区鳜鱼养殖发展迅猛,其精养规模已居全省各地区的前列。为了解扬州鳜鱼养殖产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促进鳜鱼养殖业可持续发展,2015年初我们在高邮、江都和宝应开展了专项调查,本文为这次调查中鳜  相似文献   

19.
高体型异育银鲫的人工繁殖和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1993年使用PG、HCG、LRH-A对17批4564尾高体型异育银鲫进行人工催产繁殖,两年催产率分别为64.8%、77.9%,受精率为35.2%、47.9%,出苗率为85.9%、90.8%。两年共出苗3615万尾。养殖试验结果,在鱼种池、成鱼池套养了3—4cm夏花鱼种,可获单产180—470kg/ha,成活率70%—90%,个体规格0.20—0.31kg。鱼种阶段主养,可获单产2288kg/ha,规格25—40g。成鱼阶段主养,获单产4300kg/ha,规格250g以上。  相似文献   

20.
池塘集约化养殖鳜鱼是一项投资大、效益高,同时风险也大的生产模式。为避免经营者的盲目性,笔者根据本地实践,借鉴外地经验,将池塘主养鳜鱼的关键技术总结如下。1选择适宜池塘主养鳜鱼池塘不宜过大或过小,面积过大,饵料鱼难以满足,鳜鱼个体生长差异大;过小,水质变化快,难以控制。一般鳜鱼主养池塘面积以1000~3335米2为宜。要求选择背风向阳、沙壤土底质、淤泥较少的池塘,水深2米左右,排灌水系统完善,水源充足、清新、无污染、水质良好。池塘需经干塘曝晒,放养前10~15天进水10厘米左右,每667米2用生石灰100千克,隔日另用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