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书珩 《齐鲁渔业》2008,25(4):46-47
饵料是海水养殖的基础,而动物蛋白则是饵料中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目前,为海水养殖生物提供动物蛋白主要有3个途径:一是直接投喂活饵料,如育苗期间投喂的活体饵料——卤虫、轮虫、酵母;二是直接投喂捕捞于自然海区的鲜冻低值鱼虾;  相似文献   

2.
陈爱华 《水产养殖》2002,(1):28-29,32
单细胞藻类的培养是泥蚶人工育苗的基础,单胞藻饵料培养的品种、质量以及投喂数量,直接影响着泥蚶亲贝性腺发育、幼虫、稚贝的成活与生长。根据泥蚶幼虫发育的不同阶段,需培养和投喂不同品种的饵料,我们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1 材料方法1.1 单胞藻品种有硅藻:三角褐指藻、小硅藻。金藻:湛江叉鞭藻、3011、大溪地等。扁藻:亚心形扁藻、青岛大扁藻。1.2 泥蚶亲贝购自浙江温州自然海区,性腺尚未发育。亲贝经促熟培养后催产,获得所需的幼虫及稚贝。试验用池为5m× 6m ×1.1m的水泥池。1.3 饵料培养 藻种培养:5 …  相似文献   

3.
饲在太平洋牡蛎人工育苗过程中,海水单胞藻是不可替代的活性生物饵料。不同种类的海水单胞藻在适口性、营养价值、消化难易及对牡蛎幼虫的毒性等方面情况差异,这必然要影响到牡蛎浮游幼虫的生长变态及成活率,从而影响到育苗结果。在本试验中,使用包括云微藻在内的六种在贝类育苗中常用的海水单胞藻作投喂试验,观察、比较了太平洋牡蛎浮游幼虫的生长发育及成活情况,并据此对这几种海水单胞藻及其组合的优势、生产上的适用性进行评判。目前,大部分太平洋牡蛎育苗场在育苗生产中使用云微藻,甚少使用其它藻类虽然也能够培育出种苗,但使…  相似文献   

4.
浅谈单细胞藻类的培养及在海水育苗中的不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种类搭配在育苗生产中,幼体成长的好坏与饵料的营养直接相关。而多种饵料混合投喂是解决营养全面的最佳途径。如鲍的人工育苗中,在提供适量的底栖硅藻的同时,投喂含大量蛋白质的人工合成饵料以促进生长,而人工合成饵料中的相当一部分就是单胞藻,如螺旋藻、海泥中的底栖硅藻等;海参育苗已见的最佳投饵方法就是角毛藻、盐藻混和投喂,尽管使用其一甚至小新月菱形藻也能出苗,但受营养及培养条件(主要是施肥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大水体土池内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生态育苗技术,试验利用3个泥沙底质塑料温棚内育苗池(500 m2/池),依靠自然采光升温,共投放无节幼体1.65亿尾,采用天然植物饵料接种培养、活体动物饵料投喂和生物菌团水质调控等措施,育出P5仔虾1.068亿尾,平均出苗率达64.7%。育苗结果表明:放苗密度低,投喂鲜活生物饵料,减少投喂人工饲料,采用生物水质调控技术,既能保持水质良好,还能保证营养需求,育苗成活率稳定在50%以上。通过对育出虾苗进行显微观察,其肝胰腺脂肪粒较常规工厂化育出的虾苗饱满且密度大,表现出良好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6.
微藻和动物性生物饵料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生物饵料是指经过人工筛选和优化培育,以活体作为水产养殖动物幼体食用的专门饵料。与配合饲料相比,生物饵料具有种类多、增殖速度快、营养全价、适口性好,能增强养殖对象抗病能力等特点。随着对微藻培养及其在养殖动物育苗中认识的深入,人们发现为保证水产动物幼体发育成功,还需要有动物生物饵料参与。目前国内外常用微藻生物饵料包括小球藻、扁藻、角毛藻  相似文献   

7.
单胞藻作为贝类育苗过程中的重要生物饵料,其培育技术是贝类繁育的重要环节。因此为探索研究紫彩血蛤(Nuttallia olivacea)苗种繁育中所需单胞藻培育及投喂技术,结合日照地区水文条件开展紫彩血蛤苗种单胞藻培育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多种藻类分阶段混合投喂有助于紫彩血蛤幼虫发育。总结实验结果得到一套繁育速度快、密度高的单胞藻培育技术,及其适宜紫彩血蛤幼虫发育的投喂方式,以期为紫彩血蛤苗种繁育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魏国重  裴光富 《水产科学》2007,26(3):173-174
单胞藻在海水动物育苗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如何培养出纯度高、密度高、细菌少、生长鲜嫩的藻类,直接关系到海水动物育苗的质量和产量。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 Cleve)在自然海水中分布广泛,是引起海水赤潮的主要藻类之一,同时也是海水动物幼体的主要饵料,是河蟹(Eriocheir sinensis)、梭子蟹(Portunus trituuberculatus)和青蟹(Scylla)涵状幼体的适宜开口饵料。骨条藻营养丰富,对幼体生长、发育和变态起重要作用,是育苗成败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9.
从1980年开始,经过四年的努力,在上海地区用盐卤制或海水培育对虾苗已告成功。1983年的育苗量已达352.7万尾,平均每吨水体出苗6.8万尾,但育苗成本比较高。为了降低成本和增加育苗量,现就育苗中的饵料问题进行初步探讨。目前,上海地区在对虾人工育苗过程中,从对虾溞状一期开始投喂单胞藻,溞状二至三期投喂轮虫,糠虾一期开始投喂丰年虫无节幼体。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当对虾幼体需要摄食大量轮虫时,而轮虫的生产却没有达到高峰;当轮虫需要摄取大量单胞藻时,而单胞藻却供应不上。因此,一定要以较大的精力和设备从事单胞藻和轮虫的培养,以适应大规模生产对虾苗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青蟹人工育苗难题,对盐度及饵料影响锯缘青蟹蚤状幼体Ⅰ期成活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蚤状Ⅰ期的适宜海水比重是1.016-1.020,以1.020的幼体最活泼;螺旋藻混合轮虫投喂比蛋黄混全豆浆效果更好;单独投喂螺旋藻比单喂轮虫效果好,主要原因是轮虫密度不够。  相似文献   

11.
李正军  海宇碧 《水利渔业》1997,(1):14-15,20
鱼种箱100m^2,成鱼箱175m^2,两年共产出长吻Wei鱼种25871尾和成鱼5652kg,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1.99和1:1.73。结果表明长吻Wei适宜网箱集约化养殖。文章还对放养密度及饵料投喂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鳗鱼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1.鳃肾炎:在池中加入海水或岩盐,使水的盐份达到0.5~0.7‰。2.赤点病:①提高池水温度到25℃以上;②投喂四环素、金霉素;③5ppm呋喃剂浸洗4小时。3.烂鳃病;①停喂配合饵料,改用投喂生饵:②口服磺胺剂;③用2ppm呋喃...  相似文献   

13.
目前刺参育苗设施中60%-70%的水体用于幼体孵化和培育,30%-40%的水体用于培养单细胞藻类,供投喂耳状浮游幼体。培养单胞藻的工作,通常要早于幼体培养2个月之前进行。这不仅造成幼体培育水体缩水、生产周期延长,而且培养和储存大量优质单细胞藻类,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山东省文登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经过多年的育苗生产发现,刺参浮游幼体并不是必须以单胞藻类作为主要饲料来源,采用以面包酵母为主、多种营养成分综合配制的饵料投喂刺参浮游幼体,也取得了很大成功。因此试验总结出取消单胞藻饵料培养环节,利用人工配制饵料培育刺参苗种的新技术。现将刺参育苗新技术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文蛤浮游幼虫期饵料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采用5种单胞藻饲育文蛤浮游幼虫,探讨了各种饵料开始被摄食的先后顺序,不同饵料及其不同混合对文蛤幼虫生长及变态的影响,以及各种饵料的适宜投喂密度。  相似文献   

15.
水产动物苗种是水产养殖业的物质基础。随着海水鱼类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大,对其苗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海区鱼苗的自然资源已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我国海水鱼类人工繁殖研究是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的,经过40多年的开发和研究,到目前为止,约有40多种海水鱼类获得人工繁殖成功,并达到批量生产水平。在所有这些鱼苗的人工培育中,对鱼苗饵料投喂技术的掌控,是一个关系到鱼苗生产成败的技术关键。因此,本文就工厂化育苗过程中,饵料投喂技术谈几点体会,供广大苗种生产者参考。一、饵料种类目前,在海水鱼种苗生产中所采用的饵料分生物饵料和非生物饵料…  相似文献   

16.
卤虫在不同饵料培养介质中的生长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啤酒酵母和单胞藻为投喂饵料,新疆艾比湖卤虫(Artemia parthenogenetica)为投喂对象,建立三个实验组分别进行研究,观察在不同饵料条件下艾比湖卤虫的生长,探讨不同饵料对卤虫的生长、成活的影响。通过对卤虫体长和存活率的测量,建立了卤虫在不同饵料情况下的生长方程、生长曲线和存活率曲线,并通过对方程和曲线的分析获得以下结论:投喂单胞藻组卤虫的生长最慢,存活率最低25表面以后全部死亡;投喂酵母组卤虫生长最快,在0≤t≤42.6时体长值最高,存活率较低,投喂单胞藻和酵母的混合饲料组卤虫的前期生长次于酵母组,后期生长超过之,存活率较高且成熟个体产虫量和产卵量也多于酵母组。  相似文献   

17.
王波  李友乐 《齐鲁渔业》2000,17(1):31-32
在皱纹盘鲍工厂化育苗生产中,稚鲍剥离后大量死亡,育成率低下,是困扰生产单位的一大难题。我们1995年和1996年在稚鲍培育中,采用安特消毒剂处理稚鲍和培养用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在长岛县第一育苗场进行,稚鲍剥离后在规格为 9 m×0. 9 m×. 5 m和 1.0 m×. 0 m×0.9 m的培育池中流水充气培养。所用海水经砂滤处理,海水盐度31.2~31.8,pH8.2~8.4。稚鲍主要投喂人工配合饵料,一般傍晚投喂,每天上午7:00~8:00清除残饵。1.2安特消毒剂…  相似文献   

18.
单胞藻饵料在扇贝育苗生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扇贝育苗中,目前尚未有完善的人工饵料和其他代用饵料,可以说有无单胞藻饵料直接关系到扇贝育苗的成败。本文是根据作者近十年在育苗场承担单胞藻饵料培养技术指导的实际工作经验归纳、总结而成。(-)选种及一组扩大选种一般在亲贝入地前2-3个月进行。种类要根据不同扇贝育苗时间来确定。以海湾扇贝(ArgoPeCtenirradians)育苗为例:海湾扇贝亲贝太地一般在三月初,由于此时水温较低,一级扩大培养一般先选一些低温种类如新月菱形藻(NitZSChiclisterium,硅藻类)。8701(l。hrysi…  相似文献   

19.
周剑敏 《齐鲁渔业》1998,15(2):22-24
报道了中国对虾保水育苗的工艺流程及管理措施:海水沉淀24h后,用1000目网过滤;放养无节幼体密度为10万尾/m^2;水温控制:无节幼体20~22℃,蚤状幼体22~23℃,糠虾期23~24℃,仔虾期25~25.5℃;以较强光照培育单胞藻;连续充气,其强度随发育阶段而逐渐增强;前期主投小硅藻,后期主喂卤虫,辅喂蛋黄、蛋羹,严格控制投喂量。经18天培育,出苗率达55%,单位水体出苗量在4.9~6.4成  相似文献   

20.
浅谈养鳝投饵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饵料种类   黄鳝是一种底栖肉食性鱼类。在自然野生环境下主要摄食昆虫及其幼虫、小鱼、小虾、蝌蚪等。人工养殖投喂的饵料可分为三大类,即活饵、鲜饵和配合饵料。活饵种类主要包括蚯蚓、蝇蛆、小鱼、小虾、水陆生昆虫及幼虫;鲜饵种类主要有:小鱼、小虾、螺肉、蚌肉、鱼肉、畜禽肝肠肺及其它动物性下脚料;配合饵料分为:专用全价料、替代料和自行配制加工的混合料。从养殖效果看:活饵中,以喂食蚯蚓、蝇蛆生长速度最快;鲜饵中以喂食动物肝脏生长速度最快;配合饵料中,因配制成份和加工技术不同,生长速度不一。活饵与鲜饵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