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内陆水产》1985,(5):34-34
白露秋分好时光,投喂水旱各种草,多施肥料培水质,鱼病防治也勿忘,鱼儿正在塘中长。嫩绿新鲜均匀上。一肥二活三要爽。精心管理夺高产。十月寒露又霜降,新鲜菜草酌情喂,鱼种并池保越冬,黑麦抓紧要种上,霜降来临温度降,温泉温室来越冬,加喂精料促膘长。鱼塘施肥可少量。拉网注意防鱼伤。能为草鱼备春粮。罗非鱼类要捕光。明年鱼种有保障。九十月渔事活动 ~~  相似文献   

2.
鱼种场生产鱼种,一般都需等到来年春放时才能卖出。所以,如何保证鱼种顺利越冬,成为鱼种场养鱼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多年来的生产实践,我们取得了一套保证鱼种安全越冬的成功经验。 一、培育体质健壮的鱼种,保证鱼种规格 越冬前要加强鱼种的饲养管理,投喂一些高质量的精饲料,努力提高鱼种规格和肥满度。生产实践证明,相同水体环境,肥满度相同的鱼种,规格越大,成活率越高;同样条件下,规格相同,而肥满度高即  相似文献   

3.
一、培育体质健壮的鱼种,保证鱼种规格越冬前要加强鱼种的饲养管理,投喂一些高蛋白的饲料,努力提高鱼种规格和肥满度。生产实践证明,相同水体环境、膘肥体壮的鱼种适应能力强、成活率高、生长快、产量高。  相似文献   

4.
鱼种越冬前一个月就应开始强化培育 ,多喂些精饲料 ,精饲料投喂占鱼体重的 4 % ,其中粗蛋白质含量要求比平时投喂高出 5 %~ 10 %。越冬前 10d应进行拉网锻炼 ,拉网时应选择晴天中午进行 ,拉网次数为 3~ 5次 ,每次间隔时间应逐渐加大。冬季虽不是鱼病暴发高峰期 ,但冬季鱼类代谢活动趋弱 ,抵抗病菌能力也相应减弱 ,所以越冬前半个月 ,要普施鱼药 1次。一般以预防寄生虫病为主 ,每亩鱼塘 (1m深 )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 (比例 5∶2 ) 0 4~ 0 5kg。另用适量漂白粉全池带水消毒 ,可预防其它鱼病。越冬池的大小应视鱼种数量多少而定 ,选…  相似文献   

5.
卫程亮  杨弘 《科学养鱼》2007,(11):21-21
每年秋季,自然水温下降到18~20℃时,罗非鱼就要进入温室越冬。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在10月底、11月初。越冬的主要是亲鱼、后备亲鱼和鱼种。罗非鱼越冬放养密度较高,极易患病死亡,在管理上一定要注意,因此在越冬前要进行强化培育,多投喂些营养丰富、配比合理的饲料,增强体质,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王成林  马友发 《齐鲁渔业》2003,20(12):18-18
鱼类是变温动物,当水温下降到8℃以下时便进入冬眠期,渔业生产上称之为“冬闲”季节。其实冬闲并不闲,仍有很多事情要做。冬季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冬季鱼池投喂管理.确保鱼类安全越冬 首先要做好鱼种的并塘工作,同时要加足水位。抓住晴暖天气的中午进行间隔投饵施肥。确保肥水越冬,这是防止鱼种消瘦飘塘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7.
一、越冬鱼体的选择标准越冬鱼类体质的好坏,直接影响越冬成活率,所以,要选择体质健壮丰满,规格整齐,无伤无病,体表光滑的个体。用以明年繁殖的亲鱼,尾重2—3两以上;鱼种一般选留4—6厘米的。因在越冬期间,鱼类要消耗大量能量,因此,除掌握选择标准外,在越冬前的20天左右,要投喂优质精饲料进行强化培育催肥。  相似文献   

8.
杨成训 《齐鲁渔业》2002,19(10):34-34
一、选择合理越冬塘越冬塘应背风向阳、环境安宁、水质良好、排灌自如、管理方便。塘底平坦无渗漏,面积2亩左右,水深2m以上。二.强化追膘选大规格健壮鱼种,提前强化喂精饲料,增加鱼种体内脂肪积累,使之膘肥体胖适应越冬消耗。三、清塘施肥秋末冬初,按常规用生石灰等简易方法清塘消毒杀菌;每亩施有机肥250~500kg,以利肥水越冬。四.科学并塘选大规格无病伤的健壮鱼种进行2~3次拉网锻炼。转运井塘投放应在晴天进行,操作要小心,以免碰伤鱼体。  相似文献   

9.
李泽相 《内陆水产》2001,26(11):14-14
1培育体质健壮的优良鱼种越冬前期就应加强对池塘鱼种的饲养管理工作。对吃食性鱼投喂高质量的饵料,如谷芽、麦芽、营养全面的商品饵料;而滤食性鱼种应通过培肥水质,使池塘水体中有丰富的饵料生长,以满足鱼种摄食的需要。其次是调节好池塘水质,使水体有充足的溶氧,以达到提高鱼种的规格和肥满度。生产实践证明,在相同的水体条件,肥满度相同的鱼种,规格越大,成活率越高;相同条件下,鱼种规格相同时,肥满度大即鱼种体肥膘壮,越冬成活率也高。2为越冬鱼种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2.1鱼塘条件选择用作鱼种越冬的池塘,应具备水源充…  相似文献   

10.
高新梅 《内陆水产》1996,(12):15-15
如何提高池塘鱼种越冬成活率鱼种场生产鱼种,一般都需等到来年春时才能卖出。所以,如何保证鱼种顺利越冬,成为鱼种场养鱼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多年来的生产实践,我们取得了一套保证鱼种安全越冬的成功经验:一、培育体质健壮的鱼种,保证鱼种规格越冬前要加强鱼种...  相似文献   

11.
鱼种越冬问题是我国北方淡水养鱼的重要问题。近年来,一些北方省市利用网箱在水库进行鱼种越冬,获得成功。鱼种在水库网箱中越冬,不仅可提供大量春片鱼种和2龄大规格鱼种;还可以把当年培育的小规格鱼种再进行培育,而且鱼种越冬密度大、成本低、成活率高、方法简便易行,又可减轻越冬池塘的负担。鱼种网箱越冬的技术主要有:1.越冬水体的选择水质良好、冰下有效水深大于两米、冬季水位稳定的水库都可进行鱼种网箱越冬。设置越冬网箱要选择背风向阳、日照时间长、  相似文献   

12.
汪锇铭 《内陆水产》2001,26(1):32-32
鱼种在进入冬季后,随着水温的下降,其新陈代谢作用逐渐减弱,食欲也相应减退,体质变得较虚弱,易遭敌害生物的攻击和致病菌的侵袭,严重影响了池塘鱼种的越冬成活率。因此,如何保证亲鱼顺利越冬,是池塘养鱼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我们积累了一些提高池塘鱼种越冬成活率的成功经验。1培育体质健壮的优良鱼种越冬前期就应加强对池塘鱼种的饲养管理工作,对吃食性鱼投喂高质量的饵料,如谷芽、麦芽、营养全价的商品饵料,而滤食性鱼种应通过培肥水质,使池塘水体中有丰富的饵料生物,以满足鱼种摄食的需要;其次是调…  相似文献   

13.
鱼种的越冬管理入冬前,要进行鱼种并塘,即将同一规格的同一鱼种围养在条件较好的一个池塘里,为来年准备数量多、质量好的鱼种,进行科学越冬管理。一、保鱼膘鱼种在越冬前都积累了一些营养物质,但满足不了漫长的冬季消耗,要加以补充.鲢、鳙鱼越冬池要保持一定的肥度...  相似文献   

14.
淡水白鲳鱼种在十月份下旬开始进入越冬,越冬入池时间宜早不宜迟,早人池有利于鱼种迅速恢复身体而安全越冬。在越冬前的一段时间里,鱼类摄食量大,必须投喂营养丰富的饲料,可使淡水白鲳在越冬前体内多积累些营养物质,达到体壮膘肥,以供越冬时消耗。越冬的鱼种必须体质健壮、规格整齐,凡鱼体消瘦、游动迟缓、撮食能力差的,都应尽量剔除。  相似文献   

15.
鱼类是变温动物,当水温下降到8℃以下时便进入冬眠期,渔业生产上称之为“冬闲”季节。其实冬闲并不闲,仍有很多事情要做,冬季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加强冬季鱼池投喂管理,确保鱼类安全越冬。首先要做好鱼种的并塘工作,同时要加足水。抓住晴暖天气的中午进行间隔投饵施肥。越冬的池水透明度要提高到5厘米左右,确保肥水越冬,这是防止鱼种消瘦飘塘的有力措施。二是要抓紧做好对老池的清塘工作。养殖中每经过一个食物链环节都会产生大量未被利用的物质,以及大量使用渔药造成渔业环境的自身污染,经过一年的养殖,池底万物积聚,淤泥增厚,污染加重。  相似文献   

16.
1.要选择体质健壮丰满,规格整齐,无伤无病,体表光滑的个体。用以明年繁殖的亲鱼,尾重2~3两以上;鱼种一般选留4~6厘米的。此外,在越冬前的20天左右,要投喂优质精饲料进行强化培育催肥。  相似文献   

17.
一、越冬鱼种进塘前准备 每年秋季,当自然水温下降到18~20℃时,罗非鱼就要进入越冬温室,我省一般在10月中、下旬。越冬鱼种体质好坏直接影响其越冬成活率,并且越冬鱼种处于高密度养殖条件下,如果管理不当,易患病死亡。因此要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金钟 《内陆水产》2006,31(2):13-13
长期以来,北方地区越冬鱼种能否顺利越冬、越冬后死亡率较高等问题一直困挠着养殖户。对此,笔者就北方地区养殖鱼类越冬技术作如下探讨。 1 越冬期鱼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1.1 越冬鱼抗病力不强由于越冬期间长时间不摄食,或越冬前投喂低质饲料及已被病原感染的鱼,体质较差,极易被病原侵袭,造成疾病大规模流行。  相似文献   

19.
长江以南地区历来有利用稻田培育鱼种的习惯。然而到了冬季,天寒水冻,稻田养鱼因水浅,容易受到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稻田鱼种越冬与一般池塘鱼种越冬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如何使稻田鱼种安全越冬,是培养鱼种的关键问题。根据我地区渔民的经验,稻田鱼种越冬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高田埂、保持深水。晚稻收割后及时用田泥加高田埂到0.6—0.7米,并夯实,防止漏水。越冬  相似文献   

20.
为了确保翌年有体质健壮的春片鱼种供应上市,做好鱼种越冬管理工作是关键。根据我场的养殖体会,现将加强越冬阶段的具体措施阐述如下。l加强投饵施肥秋末,中于青料本源相对不足,以草鱼为主的鱼池应加大精料的投喂量。这时在三伏天多投容易引起泛地的菜放可以增加,另外佐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