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森林蜘蛛是森林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类群,对害虫具有显著的自然控制作用,已逐步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是,关于捕食马尾松毛虫的松林蜘蛛的种类、特点和作用,未见有正式报道。从1982-1990年在承担国家攻关项目“松毛虫综合管理”研究期  相似文献   

2.
我国森林昆虫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森林昆虫生态学是森林害虫综合管理的理论基础。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丰富了森林昆虫生态学的内容。该文从森林昆虫种群动态与环境、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生命表、预测预报、害虫优化管理决策和防治决策专家系统6个方面阐述了我国森林昆虫生态学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东北亚森林昆虫学新进展;真菌、小蠹及寄主树木间的相互关系;森林害虫及大发生特点;林木种实害虫;影响森林更新的害虫;森林害虫综合管理与防治;森林昆虫的生态问题等7个专题简要介绍了第十九届昆虫学大会森林昆虫学组交流的内容。这7个专题虽不能囊括目前森林昆虫学领域的全部内容,但基本上反映了本学科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专家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结构及组建方法,并对森林害虫综合管理中的专家系统的建立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综述昆虫信息素在森林害虫综合治理中应用的现状和前景,主要包括昆虫信息素研究的概况和在种群监测以及大量诱杀、交配干扰和驱避防治等综合治理中的应用,并展望了昆虫信息素在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的应用前景,为昆虫信息素在克什克腾旗森林害虫综合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松毛虫综合管理系统的研建王振亮,温秀军鄂晓勤,关慧元(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050061)(河北省森防站)路中海(河北省迁西县森防站)目前,森林害虫防治提倡综合管理(IPM)。要完整、全面地实行综合管理,要求详尽的了解林木生长的生物学和生态学过程...  相似文献   

7.
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与森林有害生物生态管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森林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各国林业发展的战略和指导思想,21世纪林业科学的发展方向是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森林有害生物生态管理是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在森林保护学科的具体体现和实际应用.害虫的生态管理(EPM)是害虫的综合管理(IPM)的进一步发展.EPM在充分吸收IPM合理部分的基础上,强调维持系统的长期稳定性和提高系统的自我调控能力,在不断地收集有关信息,随时对系统进行监测、预测的基础上,以生物防治措施为主进行防治.由于EPM不采用昂贵的化学农药和大规模释放天敌,防治费用将比IPM更低.实施EPM必须对生态系统的动态及自然调控机制有深入的了解,就目前对生态系统的认识水平和技术水平,还不能完全实施EPM,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基础及应用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8.
该文通过对塞罕坝林区森林害虫的研究,发现害虫的发生与环境因子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在森林经营过程中,利用这些相关性的原理,采取科学的防控措施,能有效地抑制害虫的发生速度,减轻对森林的危害,实现有害生物防控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毛虫是我国主要的森林害虫之一,经常猖獗成灾,如何进一步科学、合理地对松毛虫进行综合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问题。 多年来,我国森林昆虫学家们对松毛虫的生物学、生态学等方面的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我们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思想,把专家的经验和已有的成果用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
应用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在西藏察隅地区进行森林害虫监测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其对许多森林害虫都有诱集作用,试验中共诱到30多种森林害虫,4种天敌昆虫,利害比为189.1,完全可以用于森林害虫的监测和防治.对西藏察隅地区发生的森林害虫,佳多频振式杀虫灯是较理想的防治工具.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金佛山方竹的林分改造及丰产培育工程的实施,掌握了方竹的卫生状况、竹林结构对影响其生长的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为合理保护和扩大方竹这一珍稀竹类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对提高林副产品利用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吉林省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状况,分析了防治林业有害生物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控制吉林省林业有害生物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问题的论述,指出了制约森工林区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因素,提出森工林区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4.
特大雨雪冰冻天气对林业有害生物的影响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线路踏查和样地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雨雪冰冻天气对林木寄主植物、林业有害生物的影响,并讨论了应对因灾而引起的次生性林业有害生物的预防性措施。结果表明雨雪冰冻天气对林木寄主植物造成了严重机械损伤,同时还产生了严重的生理性冻害,为后期次生性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对林业有害生物的直接影响是“双刃剑”效应:一方面,对各种以相对裸露方式生存的有害生物的发生是极其不利,另一方面,对弱寄生侵染性病害和大多数以隐蔽方式生存的害虫的发生是十分有利的,间接影响是造成次生性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量增加.发生种类增多,并随雨雪冰冻天气受灾程度的增强而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森林病虫害施药防治技术的主要形式及提高药物利用率与防治效果的技术措施,分析了病虫害防治装备的现状,提出我国目前应重视发展高射程的机载移动式施药防治装备。  相似文献   

16.
中国森林病虫指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铁良  董振辉  于治军  赵清山  蒋凤燕 《林业科学》2003,39(3):172-176,t003
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是贯彻“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方针的一项主要内容 ,也是科学控灾的基础和前提。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我国森林病虫鼠害的发生情况极为严重 ,年均发生面积达 6 67× 1 0 6hm2 以上 ,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损失超过 5 0 0多亿元 ,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林业事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当前以松材线虫病 (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 (SteineretBuhrer) )、松毛虫 (Dendrolimusspp .)、杨树蛀干害虫、美国白蛾 (HyphantriaCunea (Drar…  相似文献   

17.
“九五”期间重大森林病虫害发生动态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文章重点叙述了我国“九五”期间森林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和原因,并对松毛虫,美国白蛾、杨树天牛、杨树食叶害虫,松材线虫病,森林鼠害等主要病虫害发生变化及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森林害虫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危害特性,将害虫分为间接性害虫和直接性害虫两类。简述了害虫综合治理、全部种群治理和大面积种群治理的不同观点。认为森林害虫治理系统须依据生态学原则,侧重预防策略,兼施防治策略。对间接性害虫宜用害虫综合治理,而对直接性害虫,可采取全部种群治理战略。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林业大国,林业有害生物多且发生重,时刻危害着全国林业资源,在此形势下如何保护好、利用好森林生态资源显得十分紧迫。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景观生态学在林业生产生活上的应用,以期通过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控制森林重大病虫灾害的发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20.
纯林和混交林害虫物种的多样性分析测定,中牟县的种群多样性指数为0.2838.惠济区为0.9906,新密的为0.9986。中牟县、惠济区、新密市3地区优势种的优势度分别为0.8442、0.3533、0.2503。混交林害虫种类虽多,优势种亦多,但发生量相对较小.不易成灾;而纯林害虫种类虽少,优势种亦少,但发生量相对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