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我国自然保护区编制总体规划始于20世纪70年代。目前几乎所有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部分省级自然保护区都编制了总体规划,这对贯彻国家方针政策,实现保护区发展目标,有效配置资源,促进发展和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总体规划制度在管理、技术等方面也还存在许多问题,非常有必要重新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以泉州五台山省级森林公园为例,通过相关利益群体分析、问题分析、目标分析和对策分析,阐述逻辑框架法应用于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3.
中荷合作云南省森林保护与社区发展项目 (FCCDP) ,自 1998年启动以来 ,在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开展了一系列旨在保护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活动。编制保护区综合管理计划 (IMAP)和周边地区管理计划 (AMP)是FCCD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二者是在具体分析影响和制约自然保护区管理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的 ,是今后一段时期内保护区管理工作的具体方案和管理活动 ,是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文本 ,是保护区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FCCD项目的突出特点之一是逻辑框架法在IMAP和AMP编制中的应用。逻辑框架法最早由美国在 2 0世纪 6 0年代初期提出 ,…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辽宁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发展规划,根据辽宁省林业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和近期规划的完成情况,总结出辽宁省林业自然保护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5个方面提出了今后保护区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问题的措施建设。  相似文献   

5.
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地位极其重要。基于其自然属性和特点,在本保护区总体规划中运用了CAP方法,创新性地提出了网格化管理和季节性管理的新思路,使总体规划更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并在保护区总体规划工作做出了有意义地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湖北林业科技》2021,50(1):46-51
为了解自然保护区管理状况,提升保护区管理水平和实现保护区管理目标,以《湖北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13~2022年)》及其实施情况为研究对象,基于《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规范》(HJ913-2017)对星斗山保护区管理状况进行评分,结果表明:(1)保护区规划内容包括保护管理工程、科研监测工程、公众教育工程、基础设施工程和可持续发展工程共计184项指标,完成率达53.79%;(2)保护区管理机构已健全,人员的编制总体上已落实;(3)保护区项目资金投入比例达43.48%,其中,中央投资占总投资的48.73%,地方配套占51.27%,单位未能自筹经费进行项目建设;(4)保护区总得分为75.5分,评估等级为"良",其中保护区管理基础得分相对较高,管理保障得分相对较低。说明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的管理水平处于良好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山西凌井沟自然保护区的概况,从宣教保护设施落后、科研监测工作滞后、加强生态旅游开发、充分利用资源形成系列产品、加强基础设施与保护设备建设5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凌井沟自然保护区发展的主要问题,为保护区的总体规划和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广东建设全国自然保护区示范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广东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现状,分析自然保护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建立全国自然保护区示范省的条件,提出保护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以及具体的建设内容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阐述海南鹦哥岭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的现状和特点,结合保护区资源实际,充分分析鹦哥岭保护区森林资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保护措施及相应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坚持一个保护,强化两个支撑,狠抓三个提高,实现四个目标"的规划思路,编制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对陕西地域内自然保护区的总体规划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三江源区基本生态特征与自然保护区设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文中引入生物区域规划与管理的新思路,将三江源区作为一个完整的生物地理区域,建立生物区域自然保护区网络。并简要介绍了利用景观生态学、种群生存力分析等理论和景观规划途径、GIS分析等先进方法从区域层次确立自然保护区网络,在网络的每个节点(保护区)研究核心区面积、形状,以及网络与节点的连接(廊道)的程序、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武汉上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武汉上涉潮湿地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项目实施进行了环境影响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环保对策与措施,认为该项目的建设从环保角度考虑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3S技术在庐山自然保护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庐山自然保护区为例,阐述了综合运用RS、GIS和GPS技术,在地形图、土壤图、地质图、行政区划图等图件及相关文字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保护区基础信息数据库及3S技术在保护区动植物信息的监测、规划建设、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对推进庐山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化、标准化和数字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安徽天马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特点与保护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分析安徽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特点、植被垂直分布和野生动物资源的基础上,针对自然保护区类型,提出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分、建设目标、保护与管理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龙王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浅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生态旅游是自然保护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龙王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客源充足,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文章分析了龙王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状况和开发利用条件,提出了生态旅游开发的构想。并针对保护区开发旅游的特殊性,提出了几点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从国内外都市型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现状出发,总结归纳了都市型自然保护区系统构建方法以及保护区规划原则和理论依据,旨在为都市型自然保护区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7.
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全面保护自然资源为立足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在科学、合理的规划原则及总体布局的指导下,对自然保护区未来10年的发展制定出长远的规划。概括其规划原则为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护与利用并进,自然人文结合,具有创新理念,体现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我国水源林保护区规划现状以及影响保护区区划的因素,分析得到水源林保护区有别于普通自然保护区,应采取分级区划进行规划管理的结论,从而提出三级区划的方法,对昆明市双河磨南德水源林保护区进行规划实践,尽可能地严格保护水体,并区划出准保护区作为保护性经营区,通过合理正确的引导,避免因保护区建立而触发的社会、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黑龙江乌伊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保护区目前开发现状及其区位条件等方面的论述分析,阐明黑龙江乌伊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建设的背景及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20.
水鹿(Cervus equinus)保护及其生境的规划需要明确其在不同空间尺度的分布格局而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该文基于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分析,研究了广东省水鹿在省级和保护区级两种空间尺度下不同生态功能区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在广东省,水鹿主要分布于南岭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生态区,其分布区域属省级生态功能区,生境质量较好,保护地位重要;在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鹿多活动于人为干扰大的缓冲区与实验区,保护程度有待提高。建议以自然保护区为节点基础,开展就地保护;在条件较好的保护区之间建设大型生态廊道,增加破碎化生境的连通性,加强水鹿个体交流;同时应在保护区实施“全区覆盖”式管理,特别是在缓冲区和实验区严格控制人为干扰,加强对水鹿及其生境的巡护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