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聚糖饲喂奶牛的试验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由于农村奶牛产业化程度不高,养牛户多以散养粗放的饲养方式为主,粗放饲养,饲料单一,饲料利用率低,营养不能满足奶牛的生理和生产需要,造成奶牛生产性能降低,产奶量达不到其正常的标准,形成了奶牛生产性能较低,经济效益低下等状况。低聚糖作为微生态调节剂,在动物体内可特异性地为有益菌利用,抑制有害菌群,建立微生态平衡菌群,具有替代抗生素的作用,改善饲料效率,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从而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为此,我们应用低聚糖对奶牛进行了饲喂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低聚糖,购自珠海溢多利公司;沸石粉,购…  相似文献   

2.
对32头健康泌乳奶牛进行了饲喂奶牛专用脲酶抑制剂复合预混料的试验.结果表明,饲喂脲酶抑制剂复合预混料的试验组,泌乳奶牛平均日产标准乳22.81kg/头,对照组泌乳奶牛平均日产标准乳20.12kg/头,产奶量提高13.37%(P<0.05);饲料转化率提高13.43%(P<0.05);经济效益提高13.68%,增收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添加青贮复合菌剂全株青贮玉米对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液指标的影响,选取体重、年龄、胎次、产奶量和泌乳期相近的中国荷斯坦泌乳奶牛3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头牛;其中,对照组饲喂未处理的全株青贮玉米,试验组饲喂复合菌剂处理的全株青贮玉米。预饲期为2周,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青贮复合菌剂后,全株青贮玉米的粗蛋白质含量提高了9.49%(P0.05);在试验14~28、28~42、0~42 d试验组奶牛产奶量显著提高3.30%、5.06%、4.32%(P0.05);试验结束时奶牛牛乳中的乳蛋白率显著提高了4.11%(P0.05);试验期饲喂添加青贮复合菌剂全株青贮玉米的奶牛总经济效益高达2494.80元。但添加青贮复合菌剂全株青贮玉米对采食量、血液指标无显著性影响(P0.05)。说明在全株青贮玉米中加入青贮复合菌剂可提高奶牛经济效益及牛乳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通过32头健康泌乳奶牛进行饲喂奶牛专用脲酶抑制剂复合预混料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饲喂脲酶抑制剂复合预混料的试验组,泌乳奶牛平均日产标准乳22.81kg/头,对照组泌乳奶牛平均日产标准乳20.12kg/头,产奶量提高13.37%(P<0.05);校正体重后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产奶量14.41%,差异显著(P<0.05);提高饲料转化率13.43%,差异显著(P<0.05);提高经济效益13.68%,增收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5.
通过32头健康泌乳奶牛进行饲喂奶牛专用脲酶抑制剂复合预混料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饲喂脲酶抑制剂复合预混料的试验组,泌乳奶牛平均日产标准乳22.81kg/头,对照组泌乳奶牛平均日产标准乳20.12 kg/头,产奶量提高13.37%(P<0.05);校正体重后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产奶量14.41%,差异显著(P<0.05);提高饲料转化率13.43%,差异显著(P<0.05);提高经济效益13.68%,增收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6.
张翠花 《中国奶牛》2012,(11):50-51
为进一步推广奶牛高产饲喂技术,提高奶牛养殖经济效益,本文采用不同粗饲料饲喂奶牛,研究其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玉米秸青贮和干草(5:1)的奶牛产奶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应用EM发酵玉米秸秆和青贮玉米秸秆饲喂奶牛,以观察两种方法处理的玉米秸秆对奶牛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用EM发酵的玉米秸秆饲喂奶牛较青贮玉米秸秆饲喂奶牛,每天每头奶牛采食量提高1.03%,平均产奶量提高2.02%,经济效益提高0.13元;EM原液发酵的玉米秸秆和青贮玉米秸秆1∶1混合饲喂奶牛,每天每头奶牛采食量、平均产奶量、经济效益分别比饲喂青贮玉米秸秆的奶牛提高2.85%、2.99%和1.15元。  相似文献   

8.
氨基酸复合微肥在农作物增产上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但在畜牧业生产上,特别是饲喂奶牛增奶方面尚未见报道。本试验旨在研究和探索氨基酸复合微肥饲喂奶牛增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氨基酸复合微肥对奶牛有增奶作用。关于氨基酸复合微肥对奶牛增奶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智能化奶牛精确饲喂技术是依据奶牛个体生理信息计算精饲料需求量并实现精确投放的先进饲喂技术;智能化奶牛精确饲喂装备操作简单.可以实现奶牛个体的按需饲喂。使用该装备技术可提高奶牛产奶量,经济效益显著,在现代奶牛养殖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不同方式制备的全株玉米青贮饲喂奶牛后,对其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选定中国荷斯坦牛开展全株玉米青贮饲喂试验。将28头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4头。前者饲喂不添加菌剂制备的全株玉米青贮,后者饲喂添加青贮菌剂制备的全株玉米青贮。统计各组奶牛日均干物质采食量、日均产奶量、料重比、乳脂率和乳蛋白率,计算各组奶牛日均经济效益和试验期总经济效益。[结果]采用添加青贮菌剂制备的全株玉米青贮饲喂奶牛后,奶牛日均干物质采食量和料奶比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日均产奶量、平均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显著提高(P<0.05)。每头牛日均产奶量增加1.91 kg,乳脂率增加0.22个百分点,乳蛋白率增加0.06个百分点。试验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每头牛日均经济效益增加4.73元,正试期内总经济效益增加1 986.60元。[结论]采用添加青贮菌剂的全株玉米青贮饲喂奶牛,能有效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功能性寡糖配合复合益生菌在娟姗奶牛上的应用效果,试验将处于泌乳初期产奶量相近的健康娟姗奶牛32头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饲喂正常的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添加了功能性寡糖(甘露寡糖和果寡糖)配合复合益生菌的日粮,进行为期60 d的饲喂试验,测定了奶牛的产奶量、奶品质和血清免疫指标,并分析了各养分消化率和牛舍中氨气的浓度。结果表明:饲喂功能性寡糖配合复合益生菌60 d后奶牛的平均日产奶量及乳脂率显著提高(P0.05),但乳蛋白含量和非脂乳固体含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饲喂功能性寡糖配合复合益生菌可显著提高娟姗奶牛血清中总免疫球蛋白(TIg)、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此外,添加功能性寡糖配合复合益生菌后可提高粗蛋白及粗脂肪的消化率(P0.05),且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降低了牛舍中氨气的浓度。说明饲喂功能性寡糖配合复合益生菌可提高娟姗奶牛的产奶性能和免疫功能,并可改善牛舍的养殖环境。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选用日龄、体重相近,健康无病的杜洛克与当地猪杂交的断奶仔猪120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30头。第1组为对照组,饲喂普通日粮;第2组、第3组、第4组为试验Ⅰ、Ⅱ、Ⅲ组,在日粮中分别添加0.1%、0.2%、0.3%的复合低聚糖(异麦芽低聚糖和低聚果糖的混合物)。通过日增重、日采食量以及腹泻率的测定,研究复合低聚糖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Ⅲ组在日增重和增重率方面均有提升,且差异显著(P<0.05),腹泻率均显著降低(P<0.05)。综合考虑对生长性能的影响和经济效益,在基础日粮中添加Ⅱ组所用比例的复合低聚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技术可以保证奶牛摄入均衡的营养,提高饲草料利用率,节省人力物力,提高经济效益。笔者结合青海省奶牛养殖现状,指出了TMR饲喂技术饲养奶牛的应用优势,旨在推动青海省奶牛TMR养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不同青贮饲料饲喂奶牛的效果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带穗玉米秸秆青贮不但提高青贮料的能量,而且增加了适口性,利用全株玉米青贮饲喂肉牛增重和经济效益高于去穗玉米秸秆青贮,用其饲喂奶牛后,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为了尽快推广玉米秸秆带穗青贮,我们做了玉米秸秆带穗青贮与不带穗青贮饲喂奶牛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5.
复合草颗粒作为紫花苜蓿深加工的产品已悄然问世,它替代部分精料饲喂奶牛时,既起到苜蓿草颗粒的作用,又起到添加剂的作用.与其它粗饲料相比。体积小,质地实。便于运输、贮藏,饲喂方便,适口性好。在确保奶牛高产的同时,又能维持较高的健康水平。本试验旨在通过复合草颗粒饲喂奶牛,在降低奶牛饲养成本,提高产乳量。增加收入方面,为养殖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将20头安装瘤胃瘘管的荷斯坦产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Ⅰ~Ⅲ组,每组5头,对照组饲喂TMR,试验Ⅰ~Ⅲ组饲喂TMR分别加150.0g/(头·d)复合脂肪酸、乳酸和复合脂肪酸+乳酸(1:1),探讨复合脂肪酸和乳酸对奶牛瘤胃CH4释放量、VFA和NH3-N浓度及产奶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TMR加150.0g/(头·d)复合脂肪酸+2L酸(1:1),使奶牛瘤胃NH3-N和CH4释放量分别减少11.92%(P〈0.05)和21.35%(P〈0.01),FCM、乳脂率和乳糖含量分别提高3.28%、5.12%和3.62%,瘤胃VFA明显增加,能够有效抑制奶牛对空气的CH4污染.显著提高奶牛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处理全株青贮玉米对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液指标的影响。选取体重、年龄、胎次、产奶量和泌乳期相近的中国荷斯坦泌乳奶牛45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头牛,其中,对照组饲喂未添加菌剂覆盖普通膜的全株青贮玉米,试验Ⅰ组饲喂复合菌剂处理并覆盖普通膜的全株青贮玉米,试验Ⅱ组饲喂复合菌剂处理并覆盖黑白膜的全株青贮玉米。预饲期为2周,正试期为6周,其中两周为一个阶段。结果表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其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的奶牛在各阶段及整个试验期的采食量均显著性提高(P0.05);在29~42 d试验Ⅰ组的采食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在试验15~28、29~42 d及0~42 d试验Ⅱ组奶牛产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奶牛乳蛋白率、乳脂率、谷丙转氨酶含量及谷草转氨酶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15~28 d,试验Ⅱ组奶牛产奶量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在整个试验阶段,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经济效益分别提高了1 354.5元和2 690.1元。由此可知,用复合菌剂处理全株青贮玉米可以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且复合菌剂处理全株青贮玉米的基础上包裹黑白膜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更好。  相似文献   

18.
脂肪酸添加剂对奶牛瘤胃挥发性脂肪酸和甲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1头安装瘤胃瘘管的荷斯坦产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Ⅰ~Ⅵ组,每组3头,对照组饲喂全混日粮(TMR),试验Ⅰ~Ⅵ组每天饲喂TMR加50.0 g、100.0 g、150.0 g、200.0 g、250.0 g、300.0 g/头复合脂肪酸日粮,主要探讨复合脂肪酸对奶牛瘤胃甲烷(CH4)产量、挥发性脂肪酸(VFA)、氨氮(NH3-N)浓度和pH值及产奶性能的影响。结果,TMR中每天添加150.0~200.0 g/头复合脂肪酸,明显(P<0.05)提高奶牛乳脂率和瘤胃乙酸浓度,显著(P<0.05)降低奶牛的CH4释放量、CH4能/GE值和瘤胃NH3-N浓度,对奶牛的标准乳(FCM)、乳干物质、乳蛋白和乳糖均有提高趋势,能有效地提高奶牛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紫花苜蓿的生物学特性、营养特点、营养价值、紫花苜蓿的产量及效益、"紫花苜蓿型奶牛业"的经济效益、紫花苜蓿饲喂奶牛时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得出给奶牛饲喂紫花苜蓿是解决奶牛饲粮中粗蛋白含量不足快捷的途径之一,可以大大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添加剂对奶牛乳房水肿的影响。选取头胎发生过乳房水肿的奶牛,基于体重与年龄、预产期与胎次、产奶量与产奶天数相同的情况下,将100头奶牛随机分成两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50头/组。根据规模化奶牛场先前饲管方式与日粮饲喂水平,试验组奶牛饲喂基础日粮和复合添加剂;对照组奶牛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为整个干奶期。对两组奶牛泌乳情况与肿胀程度进行观察;对两组奶牛治疗前后在某些方面(泌乳状态、肿块数量、肿胀硬度以及胀痛程度)的改善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复合添加剂能有效降低奶牛乳房水肿与其他病的发生率,能显著提高奶牛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