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拟通过建立兔源性肺炎克雷伯氏菌的PCR检测方法,为规模化兔场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检测提供理论依据。以肺炎克雷伯氏菌的保守序列khe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PCR反应体系,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选择不同菌株进行PCR扩增来检测该方法的特异性。接着对不同浓度的肺炎克雷伯氏菌DNA进行PCR扩增,以检测该方法的敏感性。对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当引物浓度为50μmol/L,退火温度为52℃时,特异性条带最亮。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只有肺炎克雷伯氏菌有特异性条带出现。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建立的PCR检测方法能检测出的DNA最低浓度为1.83 ng/μL。研究所建立的PCR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适合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兔源肺炎克雷伯氏菌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一种检测兔源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方法(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根据肺炎克雷伯氏菌的phoE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扩增片段大小为277 bp,并对反应条件进一步优化,最终建立了适宜于快速准确检测兔源肺炎克雷伯氏菌的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方法。该方法可特异性检测出兔源肺炎克雷伯氏菌,最低检出细菌量为8.3×10~1 CFU/mL,灵敏度比传统PCR高100倍。本研究建立的肺炎克雷伯氏菌RPA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操作简单,从而为生产中的兔源肺炎克雷伯氏菌现场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引起毛皮动物肺炎的最为常见的细菌性病原。本研究选择3种细菌的特异性基因,分别为phoA(大肠杆菌)、plcH(铜绿假单胞菌)和khe(克雷伯菌)基因,进行多重PCR方法的建立,预期扩增目的条带大小分别为720,199,428bp。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选择退火温度54.5℃,引物体积(按照phoA、plcH和khe顺序,浓度10μmol/L)为0.50,0.75,2.00μL。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最低检测DNA质量浓度为1mg/L (1μL),而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100μg/L (1μL)。利用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检测出3种病原菌。  相似文献   

4.
建立一种基于TaqMan探针法同步定量检测副溶血弧菌和霍乱弧菌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根据副溶血弧菌toxR基因和霍乱弧菌ompW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与TaqMan探针。toxR和ompW探针5'端分别标记FAM、CY5荧光报告基团,3'端均标记BHQ1荧光淬灭基团。结果显示:该方法的副溶血弧菌和霍乱弧菌最低检测限均达到10 CFU/m L,灵敏度高;特异性试验表明这两种细菌与其他病原菌(大肠杆菌O157、沙门氏菌、拟态弧菌、创伤弧菌)无交叉反应;批间和批内重复性实验表明变异系数均小于1.5%,说明重复性好。采用人工染菌虾肉样品,副溶血弧菌和霍乱弧菌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00 CFU/m L和50 CFU/m L,人工染菌贝类样品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50 CFU/m L和50 CFU/m L。两种细菌在虾肉中富集2 h后的最低检出限均为1 CFU/m L。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双重荧光PCR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和重复性好的特点,包括DNA提取的整个检测过程可在1至3 h内完成,是同时快速检测副溶血弧菌和霍乱弧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针对蜡样芽孢杆菌(B.cereus)的hblA基因、产色葡萄球菌(S.chromogenes)的sodA基因和肺炎克雷伯氏菌(K.pneumoniae)的khe基因,建立了三重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退火温度为54℃,BC-hblA、SC-sodA和KP-khe引物浓度分别为0.6、0.2、0.1μmol/L为最佳扩增条件;对B.cereus、S.chromogenes和K.pneumoniae的基因组DNA最低检测限分别为35.8、6.3、40.2 pg/μL,菌液最低检测限分别为9.9×103、1.1×103、1.0×104 CFU/mL。特异性试验显示,除这3种菌以外,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产气荚膜梭菌和腐败梭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14份临床乳房炎乳样的检测结果显示,三重PCR方法B.cereus、S.chromogenes和K.pneumoniae的阳性率分别为35.7%(5/14)、14.3%(2/14)和7.1%(1/14),其中蜡样芽孢杆菌的PCR检测阳性率高于细菌分离鉴定阳性率(...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快捷、准确、高效检测副溶血弧菌的方法,以副溶血弧菌种属特异性基因toxR和毒力因子tdh、trh基因序列,分别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及相应TaqMan探针,并在toxR、tdh和trh基因的3个探针的5'端分别标记FAM、HEX、CY5荧光报告基团,3'端标记BHQ1淬灭荧光基团,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和反应参数,确定最佳反应体系,建立一种基于Taq Man探针定量检测副溶血弧菌的三重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本试验所建立三重荧光定量PCR方法与其他菌株无交叉反应,其最低检出限达到了10 CFU/m L,重复性试验中每组变异系数均小于1%;检测人工染菌的虾肉和贝类样品时,最低检出限亦达到10 CFU/m L,且整个检测扩增时间大约为1 h。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三重荧光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且耗时短,是高通量检测致病性副溶血弧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肺炎克雷伯菌Ⅲ型菌毛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肺炎克雷伯菌Ⅲ型菌毛主要结构亚单位基因为靶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可扩增长609 bp目的片段的引物,建立检测肺炎克雷伯菌Ⅲ型菌毛结构基因的PcR方法.特异性试验表明,本室保存的表达Ⅲ型菌毛的鸡源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Kpn7扩增出609 bp的特征性片段,而大肠埃希菌、副伤寒沙门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扩增产物均未检出;敏感性试验表明,PER方法检测该菌基因组DNA的灵敏度为16.8 ng/L,检测该菌菌液的灵敏度为3.7× 102 CFU/mL.用此方法对10份临床疑似病例分离物进行检测,结果有5株阳性.表明此方法特异性和敏感性都很高,可用于临床Ⅲ型菌毛肺炎克雷伯菌病的辅助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8.
正为建立鸭疫里默氏杆菌(RA)定量检测方法,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根据RA的铁依赖抑制子基因(RaDtxR)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基于TaqMan探针检测RA的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检测RA RaDtxR在4.27×102~4.27×106拷贝/μ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扩增相关系数为0.998,扩增效率为99%,最低检测下限为4.27×102拷贝/μL。对常见RA血清型(1型、2型、3型和10型)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而对大肠杆菌、巴氏杆菌、沙门菌、Ⅰ型鸭肝炎病毒、禽坦布苏病毒和鸭圆环病毒等常见鸭  相似文献   

9.
依据GenBank中肺炎克雷伯氏菌的部分已知序列,利用Primer Premier 5设计两对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一种检测肺炎克雷伯氏菌的诊断方法。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显示,该方法能特异地检测肺炎克雷伯氏菌,其最低能检测的细菌浓度为1×10~(-4)Mcf,整个检测扩增在3h内完成。该结果表明本试验所建立的PCR方法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均较好,可用于快速检测肺炎克雷伯氏菌。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与兽医》2016,(10):13-21
根据Gen Bank公布的大肠杆菌O157:H7的菌体抗原基因rfb E、鞭毛抗原基因fli C、溶血素基因hly A、紧密黏附素基因eae A和志贺样毒素基因stx1和stx2的序列,同源性比较后选择保守序列分别设计6对特异性的引物及相应的Taqman探针,rfb E/eae A、Stx1/hly A、fli C/Stx2探针5'端分别标记为FAM、HEX、CY5荧光报告基团,3'端均标记为BHQ1荧光淬灭基团。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和程序,建立2个能够快速、特异性地检测大肠杆菌O157:H7及其4个主要毒力基因的三重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灵敏度高,stx1、rfb E、fli C、eae A、hly A、stx2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20、30、20、20、30和40拷贝数/μL;特异性试验证明,该菌与其他菌种无交叉反应;重复性好,变异系数均小于2%;检测过程耗时约1 h。将建立的荧光定量PCR体系应用到人工染菌模拟猪肉样品试验中,未富集或富集8 h后测得大肠杆菌O157:H7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200 cfu/m L与1 cfu/m L。以上结果表明,本试验所建立的三重荧光定量PCR方法的敏感性、重复性及特异性均较好,可作为同时快速检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及其毒力基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猪源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的快速检测,根据GenBank公布的猪源Kp Khe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了一种Kp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及重复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方法灵敏度高,最低检测限为10 copies/μL;特异性强,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猪2型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猪坏死杆菌、猪细胞内劳森菌和猪丹毒杆菌等病原均无交叉反应;重复性好,批内及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采用本方法检测140份临床送检样品,本方法的阳性检出率高于细菌分离鉴定方法。以上结果表明,本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为猪源肺炎克雷伯菌病的诊断及防治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根据鼠疫耶尔森氏菌caf1及YPO0392基因,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不同荧光标记的TaqMan荧光探针,构建一体系的检测体系,对其敏感性、特异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并对8份鼠疫阳性及24份阴性DNA样本进行应用评价。结果显示,一体系双重检测鼠疫DNA的敏感度为17.93×10-5 ng/μL;19份鼠疫菌DNA都有扩增,25份非鼠疫菌DNA都未扩增;对8份阳性现场DNA样本进行检测,一体系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对24份阴性DNA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可同时检测鼠疫耶尔森氏菌caf1和YPO0392基因的一体系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操作方便并节约成本,能够代替单基因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同时检测鸭疫里默氏菌和大肠杆菌的环介导间接PCR方法,本研究根据鸭疫里默氏菌外膜蛋白A基因和大肠杆菌的gapA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两对特异性探针,分别标记于猪线粒体基因片段的两端形成两种不同的捕获探针,将捕获探针与待检测菌的基因组杂交、补平缺口、环化后,采用1对引物反向扩增捕获探针,建立检测鸭疫里默氏菌和大肠杆菌的环介导间接PCR方法,扩增片段分别为540 bp和328 bp,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沙门氏菌的检测结果为阴性;能够检测出10 pg的鸭疫里默氏菌和大肠杆菌的基因组DNA,与常规PCR的符合率为100%。本研究建立的环介导间接PCR方法是一种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的快速病原学诊断方法,为同时检测鸭疫里默氏菌和大肠杆菌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猪肠道30种细菌的16SrDNA序列进行比对分析,设计拟杆菌属-普雷沃氏菌属荧光定量的特异引物。以多形拟杆菌菌株(CDC1404-A)基因组的DNA为模板,以常规PCR引物扩增16SrDNA靶片断,将PCR产物纯化后作为DNA标准品,将梯度稀释的标准品作模板,建立定量标准曲线。以TaqMan探针建立25μL反应体系,对不同浓度的多形拟杆菌DNA样品进行检测,并以乳酸杆菌、大肠杆菌和双歧杆菌的基因组DNA模板作阴性对照,验证此方法检测拟杆菌属-普雷沃氏菌属的特异性。结果表明:设计的荧光定量引物和探针,仅对拟杆菌和普雷沃氏菌有很强的特异性,该方法的灵敏度可3.73个/μL的基因组DNA。将PCR方法用于5月龄长白和太湖猪回肠内容物检测,其拟杆菌属-普雷沃氏菌属的检测结果呈阳性,每克回肠内容物拟杆菌属-普雷沃氏菌属数量的拷贝数对数值太湖猪比长白猪高38.5%(P<0.10),而且发现拟杆菌属-普雷沃氏菌属数量与背膘厚度、脂肪率之间有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为同时检测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提高对奶牛乳房炎的诊断率,本试验针对3种病原菌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了3套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建立了多重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检测方法具有高特异性,与肠炎沙门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鲍曼不动杆菌等无交叉反应;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10~(3 )、10~2和10~(4 )拷贝数/μL,敏感度较高。DNA各个拷贝数浓度的变异系数均低于2.02%,表明重复性良好。对24份临床采集奶样的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多重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可用于临床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奶牛乳房炎的检测,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根据大肠杆菌O157的rfbE基因、志贺肠杆菌ipaH基因、单增李斯特杆菌hlyA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通过优化反应体系,测定其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建立了可同时检测上述3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多重实时荧光PCR方法。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大肠杆菌O157、志贺肠杆菌、单增李斯特杆菌进行3联扩增的相对灵敏度检测限分别为5×10~2、5×10~2和5×10~3CFU/mL;对10株标准/参考菌株的检测结果,只有目的菌株呈阳性反应;用该方法检测26份冻肉样品,与传统的细菌分离鉴定法结果一致,说明研究建立的方法是鉴定3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建立同时检测大肠杆菌、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和鸭疫里默氏菌等水禽常见病原菌的环介导间接PCR方法,根据大肠杆菌的gapA基因、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KMT1基因、鸭疫里默氏菌的OmpA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引物、标记于猪线粒体基因片段的两端,制备不同细菌的捕获探针;将捕获探针与待检测菌的基因组杂交、补平缺口、环化。采用1对引物反向扩增捕获探针,建立检测水禽3种常见病原菌的环介导间接PCR方法,扩增片段大小分别为328,422和504bp。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小鹅瘟病毒的检测结果为阴性。该方法能检测出100pg的细菌基因组DNA,与常规PCR的符合性为100%。该方法可用于水禽3种常见病原菌的同时检测,是一种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的快速病原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测食品中的肺炎克雷伯菌。选取肺炎克雷伯菌特有的毒力基因区域,设计2对引物(1对内引物、1对外引物),进行体外恒温扩增反应。对反应体系内的甜菜碱、核酸原料(dNTPs)、内外引物比例、Mg~(2+)浓度、反应时间和温度进行优化和选择,并进行特异性和灵敏性试验检测。应用建立的LAMP方法对灭菌鸡肉人工污染加标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通过优化试验,筛选到最优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应用优化后的LAMP反应体系对包括肺炎克雷伯菌在内的18种常见微生物进行特异性检测试验,特异性良好。肺炎克雷伯菌LAMP反应体系对基因组的最低检测限是0.875pg/μL,比传统PCR方法灵敏性高100倍。对人工鸡肉阳性样品进行检测,检测限为30CFU/mL。本试验成功建立了一种能检测食物中致病肺炎克雷伯菌的LAMP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2对引物针对肺炎克雷伯菌目的基因6个区域进行体外恒温核酸阶梯性扩增,灵敏性更高,反应时间更短,检测成本更低。  相似文献   

19.
鸭疫里默氏菌病和大肠杆菌病多重PCR诊断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参考GenBank中鸭疫里默氏菌和大肠杆菌的外膜蛋白A(OmpA)基因序列,应用PrimerPremier5.0软件在二者高度保守区设计了2对引物,建立了适合鸭疫里默氏菌和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以该方法对已分离并保存的鸭疫里默氏菌和大肠杆菌进行PCR扩增,分别扩增出与试验设计相符的670、408bp的特异性DNA片段。将扩增所得的DNA片段进行克隆测序,测序结果表明分别为鸭疫里默氏菌和大肠杆菌OmpA基因序列。该方法对鸭疫里默氏菌和大肠杆菌的检测下限分别为4×104CFU/mL和3×104CFU/mL。表明所建立的PCR方法具有特异、快速和敏感的特点,可用于诊断鸭疫里默氏菌、大肠杆菌以及两者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20.
以具有种属特异性的鸭瘟病毒gC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引物和荧光标记探针,使用重组酶介导扩增方法(Recombinase aid amplification assay,RAA),39℃恒温扩增,建立了检测鸭瘟病毒的普通和荧光RAA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特异性,仅对鸭瘟病毒检测结果为阳性,而与番鸭细小病毒、小鹅瘟病毒、禽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马立克氏病毒、鸭源沙门菌、鸭源大肠杆菌O157无交叉反应。普通和荧光RAA方法的灵敏度分别为100 copies/μL和10 copies/μL,对28份留存的鸭瘟阳性组织样本和84份疑似鸭瘟临床样品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与商业化PCR试剂盒的符合率为100%。结果表明,RAA方法实现常温扩增、操作简单、费用低廉、无需热循环过程,是一项具有广泛前景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