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乡村振兴背景下引导农村青年返乡就业创业是解决新农村建设主体缺失、促进城乡人才流动的可行途径。通过对辽宁省14个地级市1034名农村青年的调查发现,农村地区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就业创业环境制约青年返乡,信息不对称影响青年返乡积极性,农村青年返乡意愿受个人择业观影响较大。利用SWOT分析影响辽宁省农村青年返乡就业创业的因素,给出S-O、W-O、S-T和W-T共4种策略。乡村振兴,既要留住绿水青山,也要留住青年人才。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西部农村青年返乡创业路径,通过对农村青年城乡居迁行为的逻辑思考,采用问卷访谈法分析研究农村青年居迁情况、返乡的优势与阻碍。研究表明,西部部分地区的农村根深蒂固的文化认知和农村青年乡村建设主体在乡村建设过程中有所缺失是阻碍农村青年返乡创业的主要因素。建议加强政策引导,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政策有效落实,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农村青年返乡创业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农村青年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宁德市蕉城区农村青年的创业热情持续高涨,创业开始成为社会风尚和社会趋势。通过对区内农村青年创业活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蕉城区农村青年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实际需求,提出促进蕉城区农村青年创业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农村青年创业热情高,但资金积累较少,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共青团山东省委与省农村信用社联社携手实施的"青春建功新农村--百千万农村青年创业计划",有效地解决了资金困难,促进了农村青年的就业创业.截至今年3月底,全省共发放青年创业贷款20.27亿元,扶持14715名农村青年创业.  相似文献   

5.
以湖北省为例,用SWOT模型分析了当今湖北农村青年创业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认为为促进农村青年创业,应普及创业文化,提高农村青年的创业热情,增加创业意愿;加强创业教育,增强农村青年的创业技能,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加强政府政策支持,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增加农村青年创业数量;加强金融资金支持,减轻农村青年创业资金困难,提高创业可能性;加强风险规避,降低农村青年创业的风险压力,增强创业的信心。  相似文献   

6.
临海农信联社农村青年创业贷款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江临海为例,阐述了临海农信联社为支持农村青年创业,发挥自己资金与金融服务的优势,为支持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发放贷款。通过发放贷款促进了农信联社的金融创新,激发了农村青年的创业热情,培养了一批农民企业家。  相似文献   

7.
《新农业》2011,(3):14-14
团中央,农业部1月10日签署《关于共同实施农村青年创业就业行动框架协议》,约定在“十二五”期间通过开展农村青年创业培训、农业科学技术普及等工作,服务和支持农村青年增收致富、发挥农村青年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共青团中央、农业部日前签署《关于共同实施农村青年创业就业行动框架协议》,双方约定在"十二五"期间,通过开展农村青年创业培训、农业科学技术普及等工作,服务和支持农村青年增收致富、发挥农村青年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共青团中央、农业部前不久签署《关于共同实施农村青年创业就业行动框架协议》,双方约定在十二五期间开展农村青年创业培训、农业科学技术普及、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等工作,服务和支持农村青年增收致富、成长成才,发挥农村青年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农业厅前不久启动农村青年创业就业行动.全力促进农村青年创业就业。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21年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女性创业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促进农村女性创业,且其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均对农村女性创业有促进作用;社会支持在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女性创业的影响路径中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强化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女性创业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不同人力资本农村女性创业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对低人力资本的农村女性创业影响更显著。因此,应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同时加大社会支持力度,最大程度激发农村女性创业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头人是乡村振兴中重要的人才资源之一,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以广东省清远市16 名返乡创业农民工带头人典型案例为样本,通过三步编码法对案例资料进行提炼,构建了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头人成长演进的“特征—欲望—意向—行为”模型。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头人案例在创业特征、创业欲望、创业意向、创业领导、创业行为等方面存在共同的特征。地方政府应通过提升创业能力、加大激励力度、优化改善创业环境、强化领导力培训、加强返乡创业带头人科学管理等手段,进一步优化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头人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20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CLES)中2 513个农民创业数据,运用log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对农民创业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正规信贷和非正规信贷对农民创业也存在正向影响。同时,社会资本通过信贷获得影响农民创业,其中,正规信贷存在中介效应,而非正规信贷不存在中介效应。因此,应积极引导农民积累社会资本,改善农村金融环境,提高农民正规及非正规信贷获得,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促进农民创业。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业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以广东省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问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剖析影响广东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主要因素,并根据研究结果探索促进大学生返乡创业的路径。结果表明,性别、学校类型、学历状况、就读专业等因素均对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产生显著影响。要推动更多大学生返乡创业,政府应加大创业宣传力度,扭转大学生和家长的传统观念,同时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业支持政策,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政策制度保障;高校应积极开展创业教育,改变大学生的创业认知水平,引导大学生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城镇化过程中,急需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领域创业的青年群体是其重要成员。通过对江苏地区农业领域青年创业现状的调查,归纳出在农业领域青年创业过程中普遍存在土地流转、资金、产品销售等方面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农业创业环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的研究,结合英国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曾经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对中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土地问题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中国城市发展及其土地制度的缺陷,并借鉴田园城市关于土地制度论述的精髓,认真思考了中国土地制度、城乡矛盾和解决“三农”问题的趋势,提出了解决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过程中必须不断完善土地制度、建立公平机制、科学制定规划、促进土地经营流转,从而促进城乡共生共融、和谐发展的主张  相似文献   

17.
范文国  李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6):232-235
分析了苏北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主要是户籍人口城镇化滞后,市民化任务越来越重,城乡公共服务资源格局没有调整到位,农民工落户政策存在较大的社会隐患,农民工市民化的公共成本分担机制不健全。在此基础上,建议把增进农民工幸福作为市民化的宗旨,把提升农民工就业创业能力作为市民化的前提,把推进城乡区域常住人口基本服务均等化作为市民化的核心任务,把科学测算农民工市民化成本作为制定市民化政策的基础,把科学评估市民化能力作为制定市民化政策依据,把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政策作为增进农民工幸福的重要路径,把建立地方公共财政支出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作为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举措,把建立省级财政转移支付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作为推进苏北外出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抓手,把加大对落后县(市)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作为推进全省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着力点,把建立健全农民工市民化考核机制作为推进苏北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区域建设用地变化中,占重要地位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已经成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以城市化为角度对广州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和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1997~2002年间,广州市的城市化水平综合指标由68.28增加到75.28,年平均增长的比率为1.92%,而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变化非常平稳,在6年间共增长了796.67hm2,年平均增长0.47%。以上数据反映广州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滞后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广州的城市化是以自组织为主的城镇化,产业与居住的分散化决定了小城镇发展呈现均衡性特征。这样实质上把有限的农村空间割裂为多个不大的发展中心。这种多中心往往导致无中心,即建设无重点、发展无中心、各乡镇过度竞争,造成区域内资源的不合理流动与低效率配置,影响资源向优势区位的流转,无法形成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最终导致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滞后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针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状况,当前对策主要是依托城市化对农村居民点进行土地整理规划使其用地变化向规模减少、集约利用发展。广州市有农村居民点的各区(县级)市,发展情况各不相同,根据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和地理条件可以对上述区域进行分类,分别采用适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林州市的多数农村青年的素质较以前有了很大提高,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仍有差距。应通过全面提高农村青年的文化教育水平,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鼓励进城务工青年返乡创业等途径开发农村青年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20.
李杰义  谷晗  郑文哲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730-2731,2743
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存在着互动的作用机理,二者需要协调互动以保持动态平衡,这种平衡与不平衡的情景将对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产生促进或阻碍作用。浙江省嘉兴市姚庄镇和崇福镇的案例研究表明,城乡一体化是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目标,中心镇是区域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重要节点与载体,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同步推进是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的具体路径,政府可通过调控土地、资金与人力资源等要素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