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威宁县夏秋季节白花菜品比试验结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技服务》2017,(5):24-25
为筛选适合威宁县高海拔地区种植的白花菜品种,共引进25个新优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凯琳娜"产量最高、综合性状表现最佳,产量达到1267.30 kg/667m~2,产值达到5069.20元/667m~2,可以确定为推广种植的主栽品种;"JC65"、"德玉80"、"白鹭5号100天花椰菜"等产量及性状表现也突出,产量达到1120.56 kg/667m~2以上,产值达到4482.24元/667m~2以上,也可以在威宁高海拔地区夏秋季节进行规模化栽培。  相似文献   

2.
引进粳稻新品种4个进行大区生产试验,4个品种667m2产在638.8~717.9kg之间。甬优4149、春优84、甬优538具有丰产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良种性。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适宜安顺市西秀区种植的朝天椒品种及线椒品种,2019年引进5个朝天椒类品种和4个线椒类品种种植,观测了在西秀区的种植性状。结果表明:朝天椒类品种以湘辣54产量和纯收入最高,为1 256kg/667m~2、5 197.6元/667m~2;线椒椒类品种以湘辣17号产量和纯收入最高,为2 210kg/667m~2、4 352元/667m~2。  相似文献   

4.
"甬优7860""甬优7861""甬优7872"是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育成的籼粳杂交水稻品种,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晚稻种植。为促进这三个品种在浙江省嘉兴市的推广种植,2019年在浙北常规晚粳稻区(嘉兴市)进行了示范种植,表现为植株生长健壮,适应性好,熟期适中,优质高产,平均每667 m~2产量超800kg,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充分掌握杂交粳稻品种的特征特性及了解其丰产性和适应性,特进行了单季杂交晚粳新组合联品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20个杂交晚粳新组合的每667 m~2产量在473.33~773.33 kg,平均为656.00kg,分别比"甬优1540"(CK1)、"甬优9号"(CK2)的产量低9.9%、3.1%。其中,"嘉禾优7206""春优188""甬优34"较"甬优1540"(CK1)和"甬优9号"(CK2)极显著增产,"春优87""甬优32""春优187""甬优31""安粳优18"较"甬优9号"(CK2)极显著增产,"甬优33"较"甬优9号"(CK2)增产0.25%,但增产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荆门市粳稻品种引进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整荆门市稻谷种植结构、扩大优质粳稻面积,结合湖北省“籼改粳”工程,引进34个粳稻品种进行试验筛选,筛选出的甬优4138、甬优1538两个粳稻品种株型紧凑、秆矮、茎秆粗壮、剑叶直立、抗逆性强、生育期适中,产量分别高达11 994 kg/hm2、10 854 kg/hm2,分别比对照扬两优6号增产1 462.5 kg/hm2、322.5 kg/hm2,增幅分别达13.9%、3.1%,适宜荆门中稻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各类型晚稻品种的产量表现及其土壤肥力同化能力的差异,对籼粳杂交稻、粳粳杂交稻、常规粳稻三种类型5个晚稻品种进行无肥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无肥栽培条件下,"甬优12号"产量最高,其次是"甬优13号"和"甬优538","宁81"产量最低;土壤肥力同化能力从高到低依次是籼粳杂交稻、粳粳杂交稻、常规粳稻。  相似文献   

8.
推广应用镉(Cd)低累积水稻品种是解决我国南方镉轻度污染农田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本研究连续2 a采用微区和小区试验分别比较了43个和6个水稻品种(系)对Cd累积的差异。结果表明,微区试验中,2 a稻米Cd含量相对偏差<20%的仅有8个,稻米Cd累积较低的品种有加33、南粳46、秀水137和甬优538;小区试验6个供试品种中,667 m2产量2 a均高于700 kg的品种为甬优538,稻米Cd含量低于0.1 mg•kg-1的品种为甬优538和中浙优8号。甬优538为高产稳产、稻米Cd低累积水稻品种,适宜在浙江省镉低污染农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甬优538"是浙江省建德市单季稻主导品种之一,为进一步挖掘"甬优538"的增产潜力,于2018年在建德市钦堂乡蒲田村进行了"甬优538"定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甬优538"的定植密度弹性较大,以稀植(12.0万丛/hm~2)和常规密度(16.5万丛/hm~2)种植的群体结构和穗粒结构较为合理,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合余姚地区种植的小麦新品种及确定合理的播种量,特进行了不同品种和不同播种量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扬麦11"在每667 m~2播种量为8.25 kg时产量最高,每667m~2达421.7 kg."扬麦12"在每667m~2播种量为8.25 kg时产量最高,每667m~2达434.9 kg,"扬麦20"在每667m~2播种量为14.25kg时产量最高,每667 m~2达460.3 kg,"扬麦20"的平均产量最高,且抗倒伏能力也比其他2个品种强,在余姚地区有较大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2018年笔者在远安县河口乡开展马铃薯新品种(系)大区对比试验并获得成功。从10个引进马铃薯新品种(系)中筛选出适宜本地区种植的高端消费特色品种(系)华彩1号、华薯4号、红岛,大众消费普通品种(系)华渝5号、华薯2号、华薯3号、华恩1号等。10个参试品种(系)产量915.8~2649.5kg/667 m~2,平均1941.4kg/667 m~2,华薯5号产量达2649.5kg/667 m~2,位居第一,华彩1号产量915.8kg/667m~2,位居第十名。  相似文献   

12.
2013年我县从泸州引进4个高粱杂交品种,并在会东多个地区进行品种产量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个引进品种产量均高于我县常年种植的红高粱品种;其中以45A/LE2R产量为最高,产量为765.067kg/667m~2,比我县红高粱增产86%;45A/1045R位居第2,单产为699.633kg/667m~2,较我县红高粱增产70%;泸播12位居第3,单产为684.533kg/667m~2,较我县红高粱增产67%;产量最低的是407A/1121R,单产为659.367kg/667m~2,较红高粱增产增产61%。通过对高粱不同品种、植株特性与产量结构分析得出:4个高粱品种均适合在我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了解单季籼粳杂交稻谷草比情况,探索地上部分干物质重与产量之间的关系,2013-2014年对单季籼粳杂交稻38份样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籼粳杂交稻地上部分干物质重与产量成正相关,平均每195kg干物质可生产100 kg稻谷,每667m~2干物质重在1 000-1700 kg,能生产稻谷540-790 kg,每667m~2干物质重在1700 kg以上,能生产稻谷800 kg甚至850 kg以上;每667 m~2地上部分干物质重量:"甬优15"可达1500kg以上,"浙优18"可达1700 kg以上,"甬优12"可达1800 kg以上。谷草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品种、不同栽培方式、不同施肥技术、不同农户间均有区别,但38份样品的平均谷草比为0.983,幅度为0.700-1.171。  相似文献   

14.
以常年种植的西瓜品种西农8号为对照,对4个引进西瓜品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新玉产量为78 666.67 kg/hm2,较CK增产4 636.37 kg/hm2,增产率为6.26%,居第1位;新金兰产量为75 121.21 kg/hm2,较CK增产1 090.91 kg/hm2,增产率为1.47%,居第2位;新兰产量为74 727.27 kg/hm2,较CK增产696.97 kg/hm2,增产率0.94%,居第3位;对照西农8号产量为74 030.30 kg/hm2,居第4位;白玉产量为66 545.45 kg/hm2,较CK减产7 484.85 kg/hm2,减产率10.11%,居第5位。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出适宜湖南省慈利县种植的再生稻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近年来国审或省审的23个水稻品种为材料进行一种两收试验,对品种产量、生育期、农艺与经济性状、再生性和抗逆性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3个水稻参试品种头季平均产量为505.25 kg/667m~2,再生季平均产量240.49 kg/667m~2。根据参试品种的产量、生育期、抗性等综合因素考虑,C两优266、徽两优898、C两优34156、甬优4149和甬优2640做再生稻生产的风险相对较小且产量较高,可作为再生稻品种在慈利县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6.
甬优2640品种在连江县蓼沿乡示范作早稻栽培表现出生育熟期早、穗型大、结实率高、产量潜力大、综合性状好等特点,2个示范点平均实收产量505.1kg/667m2。该文主要介绍了甬优2640作早稻栽培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适期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科学肥水管理,综合防治病虫害等。  相似文献   

17.
用天油4号作对照,对5家单位提供的8个油菜品种进行区域比较试验,研究不同油菜品种在天水山区的越冬性与产量表现情况。结果表明:10-191、10-1358以及宁油3号越冬率最高,为96%,天油4号、09鉴2以及延油96-4越冬率最低,为92%,其它各参试品种均在这两者之间。10-1358产量最高,为119.06 kg/667 m~2,较对照增产27.35%,居第1位;对照天油4号折合单产量为93.49 kg/667 m~2,居第8位;09鉴2折合单产量为79.9 kg/667 m~2,较对照减产14.53%,居第9位。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甬优9号"的最佳施用量,给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对该品种的适宜氮肥用量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甬优9号"施氮水平以每667m2施12kg左右较为适宜,产量可达683.5kg/667m2。  相似文献   

19.
不同杂交晚稻新品种产量水平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春优84、甬优538杂交晚稻新品种具有产量较高、熟期早于甬优12的特点,产量分别达11 326.5、11 323.5 kg/hm2,居8个杂交晚稻参试品种之首,适于作为绍兴地区单季晚稻主要搭配品种之一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不同杂交晚稻新品种产量水平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春优84、甬优538杂交晚稻新品种具有产量较高、熟期早于甬优12的特点,产量分别达11 326.5、11 323.5 kg/hm2,居8个杂交晚稻参试品种之首,适于作为绍兴地区单季晚稻主要搭配品种之一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