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株两优6108是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用湖南株洲市农科所育成的不育系株1S与自育恢复系天早6108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2012年12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2.
早熟高产两系杂交早稻株两优30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株两优30是湘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广亲和低温敏核不育系株1S与新育成的高产早籼品系潭早30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该组合早熟与高产性能突出,抗病抗逆性较强,广适性好,2006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8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2019,(3):91-93
和两优1号是广西恒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和620S为母本、丙4114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株型较紧凑,抗倒力强,丰产稳产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米质优,再生能力强,2014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5年9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高产多抗杂交早稻新组合株两优02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株两优02是用广亲和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株1S与抗稻瘟病优质父本ZR02选配而成的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表现高产稳产,抗多种病虫害,生育期适宜,食味品质好,在长江流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2004年10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认为多抗源聚合杂交是选育对稻瘟病具广谱抗性品种的有效途径,而选育偏籼型广亲和低温敏核不育系是选育亚种间杂交早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Y两优2号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Y58S与远恢2号配组选育的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具有超高产、株叶形态优良、丰产性好、米质优良、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2011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2年通过云南省红河州审定,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4年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品种。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和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与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杂交水稻》2016,(2):28-30
Y两优689系温州市农业科学院、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等特点,2011,2013年分别通过浙江省、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11015、国审稻2013018)。介绍了该组合的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7.
浙两优美香新占是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株高适中、分蘖力较强、高产、优质等特点,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株两优173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湖南金健种业有限公司用两系不育系株1S与恢复系R173配组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表现优势强,具有高产稳产、抗性较好、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湖南、江西、浙江、湖北、安徽南部等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  相似文献   

9.
株两优175系江西省吉安市农科所用两系不育系株1s与自育的恢复系40175配组选育而成的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广、生长势旺、后期落色好、千粒重较大等特点,2012年12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该组合的特征特性和在江西省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株两优15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株两优15(株1S/H9815)是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选育的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具有生育期适中、株叶型好、生长势强、耐肥抗倒、熟期落色好、高产稳产和适应性广等特点,2007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