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黄酮类化合物抑菌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黄酮类化合物是自然界广泛分布的一大类天然产物,很多黄酮具有广谱抗菌活性。本文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与抗菌活性,以及近年来的抗菌研究加以总结。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黄酮类化合物是指具有色酮环与苯环为基本结构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1].自然界中许多植物的叶、皮、根和果实中都含有一定量的黄酮类化合物,目前已知的黄酮类化合物已有2 000多种.它们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理活性,如能治疗心血管疾病、抗衰老、抗癌、抗突变、杀菌消炎等.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在促进动物免疫机能方面的作用,已引起国内外医学、营养、保健界的广泛关注[2-3].  相似文献   

3.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理保健功能的化合物,本文对桑资源中活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化学组成、分子结构、药理作用及应用前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作者认为桑树中黄酮化合物是极具有开发潜力的药用资源。  相似文献   

4.
黄酮类化合物是白花蛇舌草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较高的生理活性和应用价值。本文简述黄酮类化合物在饲料中的应用,综述了白花蛇舌草中黄酮类化合物常用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各种提取工艺的优缺点,探讨了今后发展趋势,旨在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蜂产品中黄酮类化合物的保健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蜂产中含有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活性物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是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表明,蜂产品中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肿瘤、抗菌抗病毒、降血糖、降血脂、免疫调节等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6.
黄酮类化合物作为一种多功能的生理保健类物质,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主要从桑树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种类,含量影响因素,提取分离技术,活性单体及其药理作用四大方面进行归纳总结,阐述了近几年桑树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并分析了桑树黄酮类化合物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桑叶提取物含有黄酮类、生物碱类、多糖类化合物等活性成分,外观黄绿色或浅黄棕色。桑叶提取物对动物具有抗氧化、抑菌和脂质代谢的生理作用,在家畜、家禽、反刍动物以及水产养殖中广泛应用,能够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力和生产性能。本文从桑叶提取物活性成分、生理作用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为桑叶提取物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桑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纯化、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树在中国及亚洲一些国家广泛种植,桑叶和果实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被大量使用。一些研究表明,桑叶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等。黄酮类化合物是桑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本文对桑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纯方法、影响桑叶总黄酮含量的因素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花粉与高脂血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粉对高脂血症有防治功效,花粉降血脂的作用主要是花粉中不饱和脂肪酸、黄酮类化合物、蛋白质、肽类和氨基酸,活性多糖类和维生素C等功能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黄酮类化合物分布于自然界多种植物中,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是一类重要的天然有效成分,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主要从黄酮类化合物的来源、结构、分类、提取技术、生物活性及其在医药和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黄酮类化合物的深入研究及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Medicago sativa is one kind of excellent legumes and flavonoids are secondary plant substances which widely distribute in the natural world.This ingredient has bioactivity such as estrogenic effect,antioxidant and cardiovascular system improvement.The article reviewed the flavonoids bioactivity of Medicago sativa on animal and provided reference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flavonoids of Medicago sativa.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免耕补播对冀西北坝上地区草原植被群落特征的影响,本试验在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张家口综合试验站以中度退化草地为对象,设置补播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施肥(MAF)、紫花苜蓿+冰草(MA)、紫花苜蓿单播(M)、紫花苜蓿+披碱草(Elymus nutans)+施肥(MEF)、紫花苜蓿+披碱草(ME)、披碱草单播(E)、冰草单播(A)、不补播(CK)8个处理。测定其地上生物量、植被盖度、群落多样性等指标,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冰草+施肥处理使地上生物量与盖度显著提高(P<0.05);该处理下提高了禾本科植物在群落中的重要值(P<0.05),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显著增加(P<0.05)。因此,紫花苜蓿+冰草+施肥处理的补播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在无芒雀麦与垂穗披碱草的基础上错期交叉播种紫花苜蓿,以豆禾交叉混播3年草地为研究对象,对第3年草地干草产量和牧草品质进行分析测定,探究不同播期下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垂穗披碱草交叉混播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交叉混播第3年,紫花苜蓿在无芒雀麦播后0 d,30 d,45 d与之交叉混播,年干草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在垂穗披碱草播后15 d与之交叉混播,年干草产量最高。在无芒雀麦播后30 d内播种紫花苜蓿,与间隔75 d的处理相比,牧草品质得到显著改善。在垂穗披碱草播后0 d,30 d播紫花苜蓿,牧草C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其纤维含量较低、RFV与RFQ较高且与60~75 d处理间差异显著。综合产量与品质优势分析,冀西北地区在禾草播后30 d内播种紫花苜蓿进行交叉混播,可以获得较高的产草量及较好的牧草品质。  相似文献   

14.
陈杨  海棠  李志美 《草地学报》2021,29(12):2721-2727
为探索不同抗虫性苜蓿品种根围土壤线虫群落的特征,本试验以线虫为生物指标,对‘草原2号’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 Martin. ‘Caoyuan No.2’)和‘草原4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 ‘Caoyuan No.4’)根围土壤线虫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原2号’感虫苜蓿根围土壤线虫种类及数量显著高于‘草原4号’抗虫苜蓿;‘草原4号’土壤线虫富集指数(Enrichment index,EI)显著高于‘草原2号’;‘草原4号’0~10 cm土层的土壤线虫区系位于土壤养分好且以细菌降解为主的A区,其它位于D区。综上所述,种植抗虫性不同的苜蓿品种会对其根围土壤线虫群落组成、数量及营养类群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建立人工苜蓿草地及土壤恢复过程中应优先选择抗虫性强的苜蓿‘草原4号’。  相似文献   

15.
苏贝贝  张英  道日娜 《草地学报》2021,29(12):2670-2677
为探究4种豆科牧草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特征与土壤理化因子间相互关系。利用Illumina HiSeq PE250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4种豆科植物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u、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红豆草Onobrychis viciifolia、蚕豆Vicia fabaL.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并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真菌优势类群的相关性。结果表明,4种豆科植物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显著。高通量测序共得到267 532条有效序列和966个OTUs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4种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Chao1指数为蚕豆>紫花苜蓿>红豆草>扁蓿豆;Shannon指数为蚕豆>扁蓿豆>红豆草>紫花苜蓿。在门分类水平上,子囊菌门(Ascomycota)、球囊菌门(Mortierell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为优势类群。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真菌多样性与土壤理化因子存在一定的相关性。4种豆科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差异显著,土壤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和有机质是影响土壤真菌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6.
苜蓿花药培养再生植株染色体倍性检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采用流式细胞仪对苜蓿(Medicago sativa L.)F1代杂种花药培养再生植株进行染色体倍性检测。旨在建立高效的苜蓿花药培养体系,提高苜蓿单倍体的诱导效率,寻求一种快速简便的苜蓿倍性检测方法。检测结果为流式细胞仪矩形图上清晰地检测出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以及二倍体加四倍体的嵌合体。50株苜蓿花药再生植株中有42株四倍体(2n=4x),2n=4x与2n=2x的混合体为5株,二倍体(2n=2x)为2株,三倍体(2n=3x)为1株。本文还讨论了苜蓿花药培养体系的建立,优化,以及筛选出了适宜制作苜蓿细胞悬浮液的缓冲液(15 mmol·L-1Tris-HCl(pH7.5);80 mmol·L-1KCl;20 mmol.L-1NaCl;2 mmol·L-1EDTA-Na2;15 mmol·L-1β-Mercaptoethanol;0.1%(V/V)TritonX-100;0.5 mmol·L-1Spermine·4HCl)及其流式细胞仪检测苜蓿倍性的适应性程序。  相似文献   

17.
紫花苜蓿配子体发育遗传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紫花苜蓿种子的实际产量远低于潜在产量,胚珠败育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而胚珠败育从本质上讲就是雌、雄配子体发育不正常。所以,紫花苜蓿的配子体发育与其产量具有极为重要的关系。紫花苜蓿的雄蕊和心皮分别属于第三、四轮花器官。这2个组织生成的雄、雌配子体是紫花苜蓿完成有性生殖所必需的。本研究在总结拟南芥、水稻和玉米等模式植物配子体遗传调控的基础上,紧密结合豆科模式植物蒺藜苜蓿等配子体的发育,从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学等角度详细地总结了紫花苜蓿有性生殖中雌配子体、雄配子体发生和发育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李波  方志坚  李红  杨瞾 《草地学报》2019,27(5):1259-1265
为了探究60Co-γ辐射对NaCl胁迫的‘龙牧806’苜蓿(Medicago sativa×Meliloides ruthenica ‘Longmu 806’)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本试验对苜蓿种子进行不同剂量(600 Gy,900 Gy,1 200 Gy和1 500 Gy)的60Co-γ辐射处理,测定NaCl胁迫下苜蓿幼苗的叶片和根的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SP)、脯氨酸(Proline,Pro)、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SS)、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相对电导率(Relative conductivity,RC)。结果表明:苜蓿叶片和根的SP,Pro和SS含量及POD和PPO活性均随辐射剂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600 Gy辐射组达到最高值;MDA含量和RC随辐射剂量的增加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在1 500 Gy辐射组均达到最高值。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中Pro与SP,POD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根中POD与SP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叶和根中MDA与RC均呈显著正相关。苜蓿幼苗的叶片和根对NaCl胁迫各指标的隶属函数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不同辐射处理苜蓿种子的幼苗对NaCl抗性由强到弱依次为:600 Gy > 0 Gy > 900 Gy > 1 200 Gy > 1 500 Gy,600 Gy辐射剂量能有效提高‘龙牧806’苜蓿对NaCl的抗性,是诱变育种的合适剂量。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张家口坝上地区豆禾牧草混播草地的建植效果,本试验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与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5月25日在国家牧草体系张家口综合试验站开展同行混播试验。试验设紫花苜蓿+无芒雀麦(MW)、紫花苜蓿+垂穗披碱草(MP)、紫花苜蓿+无芒雀麦+垂穗披碱草(MWP)3种混播组合,豆禾比为3:7,4:6,5:5,6:4,7:3共5个混播比例,在紫花苜蓿初花期对建植当年人工草地生物量、牧草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WP组合在豆禾比4:6处理下产量较高,在豆禾比7:3处理下品质较好;MP组合在豆禾比3:7,5:5处理下能提高牧草的产量及品质;综合混播牧草品质与产量分析,MW为较理想的混播组合,以豆禾比为3:7处理表现最佳。综上所述,在张家口坝上地区建立人工草地时,建议采用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3:7的混播处理。  相似文献   

20.
苏贝贝  张英  道日娜 《草地学报》2021,29(2):250-258
为探究高寒地区不同豆科栽培牧草的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分布特征,本试验选取4种豆科栽培牧草扁蓿豆(Melissilus ruthenicus(L.)Peschkova(TrigonellaruthenicaL.))、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红豆草(Onobrychis viciifolia)、蚕豆(Vicia faba L.)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并对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种不同豆科栽培牧草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显著。高通量测序共得到234 099条有效序列和5 707个OTUs。细菌群落Chao1指数依次为蚕豆 > 红豆草 > 紫花苜蓿 > 扁蓿豆;Shannon指数依次为紫花苜蓿 > 蚕豆 > 红豆草 > 扁蓿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4种豆科牧草根际土壤中的优势菌门,在扁蓿豆、蚕豆、红豆草和紫花苜蓿根际土壤中的相对丰度分别为58.14%,35.83%,45.40%,38.15%。高寒地区不同豆科牧草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其中土壤全氮、全磷、速效磷和有机质可能是主要的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