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能更好地了解艾比湖流域草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本研究以MODIS与Landsat数据为本底,引入信息熵分析艾比湖流域2001-2017年草地生态系统健康变化趋势,选用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评价2017年草地的健康现状,结合流域草地生态系统生态环境健康变化趋势和现状,完成草地生态系统环境健康诊断。结果表明:1)2001-2017年艾比湖流域草地生态系统环境健康变化趋势为变好、基本不变、变差的区域分别占总草地面积的29.5%,59.4%和11.1%,呈现“稳中向好”的特点。2)2017年草地生态系统生态环境健康指数的范围为0.1097~0.3892,整体健康水平不高,需要加强对草地资源的保护管理。3)根据艾比湖流域草地生态系统综合治理建议图,治理区占总草地面积的39.1%,主要分布在山前草地和荒漠草地;保护区占总草地面积的34.2%,分布在部分山前草地;预防区占总草地面积的26.7%,主要在城镇较为集中的区域。  相似文献   

2.
石羊河流域草地覆盖与其生态服务功能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地生态系统容易受到环境变化影响,研究草地覆盖及其生态服务功能变化具有较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石羊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遥感数据和InVEST模型,定量估算了2000年以来草地覆盖变化以及产水量、土壤保持、固碳等服务功能,并探讨了草地覆盖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2015年间,石羊河流域草地覆盖面积明显减小;草地产水量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土壤保持与固碳服务呈减少趋势;除草地覆盖与流域中游产水量无显著相关关系(P 0.05),与下游土壤保持呈显著(P0.001)负相关关系外,与其余不同尺度不同生态系统服务间均呈显著(P0.001)正相关关系;石羊河流域上游草地植被显著减小,引起草地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下降;改善上游的草地生态系统质量对于提高全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青海湖流域草地类型变化及其生态服务价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结合 Costanza等人和国内草地生态服务价值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对青海湖流域天然草地生态服务价值及其变化进行估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内草甸类、草原类、灌丛类、沼泽类草地生态系统分布面积明显减少,荒漠类草地面积大幅增加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青海湖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显著减少.研究时段内,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年总价值减少8.93亿元,年均减少0.23亿元.  相似文献   

4.
草地生态系统是陆地表面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其土壤保持功能对于维持敏感而脆弱的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采用改进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对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的土壤保持功能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流域年土壤保持总量为1.65×108 t/a,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为168.18 t/hm2;流域土壤保持功能从上游至下游呈递减趋势;草甸草原的土壤保持功能最高,农田和典型草原其次,沙地植被和草甸最差;草地生态系统的土壤保持功能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呈非线性增长。可见,提高草地植被覆盖度,保持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有助于维持锡林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和区域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5.
全球平均气温的不断上升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研究基于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和密闭箱式法,并通过设置开顶箱(OTCS)增温装置来模拟增温状态,研究了2017青海湖流域的小泊湖高寒湖滨湿地7~9月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生态系统呼吸(ER)、总生态系统生产力(GEP)对增温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 NEE、ER、GEP均表现为明显的日变化和月变化特征,且在整个研究阶段生态系统表现为碳汇; 2)增温对NEE、GEP抑制作用明显,对ER的影响较小,增温处理下的生态系统碳交换与对照相比较弱,从而降低了整个湿地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  相似文献   

6.
西北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生态经济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水资源是西北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控制因素,是进行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条件.利用生态经济学中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从生态、社会和经济3个方面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进行综合评价,找到水资源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平衡点,达到生态和经济平衡,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7.
致力于水库建设,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局势。然而,在追求水资源效益利用最大化的同时,却弱化了水库的形成对河流生态环境及流域内的水文地质环境的影响,从本质上改变了原河流生态系统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破坏了库区周边、新水域、乃至整个流域的生态系统的平衡。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水库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针对主要原因提出实际的解决措施,降低对水库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该建议性结论可为在改善水库环境系统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致力于水库建设,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局势。然而,在追求水资源效益利用最大化的同时,却弱化了水库的形成对河流生态环境及流域内的水文地质环境的影响,从本质上改变了原河流生态系统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破坏了库区周边、新水域、乃至整个流域的生态系统的平衡。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水库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针对主要原因提出实际的解决措施,降低对水库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该建议性结论可为在改善水库环境系统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青海野生动植物资源分布特征与保护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延红 《青海草业》2009,18(2):36-39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在全国具有特殊的区系分类地位和野生物种多样性,且种群、数量都十分丰富。对青海省野生动植物的区域分布特点进行概述,为加强保护管理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实现全省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和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0.
桑树生态系统具有水土保持、生态环保、休闲文化多种功能,加强汉中地区桑树防护林建设,发挥桑树生态系统对汉江水源地的保护作用,通过栽桑养蚕、开发绿化桑和果桑资源及蚕桑副产物资源综合利用,促进蚕桑产业升级,拓展蚕桑产业链,实现水源地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共赢。  相似文献   

11.
李佳慧  黄麟  祝萍  王世豪 《草业科学》2022,39(5):850-863
随着自然资源有限性与人类需求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如何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本研究以无定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食物营养供给与消耗、牧草供给与消耗估算了2000–2020年各县域农田与草地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与承载状态指数,评估了流域生态承载状态及其变化,识别了关键生态承载限制类型,并基于水资源承载力进一步分析水资源供给的制约作用。结果表明,近20年无定河流域草地牧草供给与消耗均呈增长趋势;农田食物供给增长,而人均消耗略有下降;各县域草地与农田承载状态以转好为主。总体上流域生态承载状况明显转好,80%的县域综合生态承载指数减轻,而北部杭锦旗与东南部县域承载状态加重,牧草供给是其主要限制类型;鄂托克旗与鄂托克前旗水资源生态承载状态加重,水资源是北部县域农牧业生产主要限制性因素。未来发展中需重视生态保护与修护、合理安排种植业与畜牧业规模,减轻草地生态系统承载压力。  相似文献   

12.
乌拉盖草原现状及保护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拉盖草原属于乌珠穆沁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大兴安岭西麓乌拉盖水系的源头流域,是欧亚大陆锡林郭勒大草原的风水宝地。乌拉盖草原正面临着生态系统的修复和植被恢复的严峻挑战,因此,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是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和长期任务。本文介绍了乌拉盖管理区草原资源基本情况及草原资源现状,汇总了草原保护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草原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01-2011年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生态足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焰  张军  张仁陟 《草业学报》2016,25(2):10-17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资源。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处于干旱内陆区的石羊河流域更是面临着生产生活用水与生态用水的巨大矛盾。利用生态足迹法构建了石羊河流域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城镇公共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5个二级水资源账户,研究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与生态赤字,结果表明,2001-2011年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平均为1955.5 hm2,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水资源承载力与耕地面积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生态足迹平均为43531.04 hm2,呈现出“先增后减再增”的趋势;石羊河流域生态赤字平均为41575.55 hm2,呈现“先增后降”趋势,与总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趋势一致。未来在水资源管理方面首先要调整产业结构,特别是不适宜再扩大种植业面积,进一步扩大节水灌溉面积。  相似文献   

14.
李广  黄高宝 《草业科学》2002,19(11):32-34
以甘肃定西地区为例,分析了黄土高原农牧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进一步优化系统结构、调整农牧比例,加强系统管理,提高复合生态系统生产力水平和促进农林牧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保持是江河治理、国土整治的根本,也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工程。主要分析了水利工程产生水土流失的特点,从加强水土流失及防治情况的监督检查、制定水利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和验收制度、加强重点工程流域内水土保持工作的管理等方面,就水利工程中如何加强水土流失防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建议和看法,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广  黄高宝 《草业科学》2002,19(8):32-34
以甘肃定西地区为例,分析了黄土高原农牧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进一步优化系统结构、调整农牧比例,加强系统管理,提高复合生态系统生产力水平和促进农林牧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西藏拉萨河流域典型脆弱草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为制订该区域生态规划及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以拉萨河流域上、中、下游区域共22个调查点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并利用CVOR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海拔呈正相关;随着草地健康状况恶化,拉萨河上游区域草地植物所属科数呈一定程度增加;中游区域草地植物所属科、属、种数均呈不同程度减少;下游区域草地、灌丛植物所属科、属、种数无规律性变化;此外,距离居民点越近,草地健康指数越低,居民点5年以下的短期围栏封育未起效果。说明海拔和人类活动均对草地健康有较大影响,可从强化村级管理和提高草地产草量方面进行干预,以提高该区域草地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石羊河流域下游民勤绿洲草地退化问题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羊河流域是西北内陆河流域中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用水矛盾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制约性最强的地区。流域下游的民勤绿洲更是生态重灾区,天然草场的严重退化,不仅对绿洲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而且严重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民勤绿洲草地的退化问题,对于维系绿洲生态安全、推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流域水系演变的基础上,分析了流域水循环格局的改变和民勤绿洲草地的退化问题,结果表明,水循环格局的改变是民勤绿洲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水资源的量、质、时空分布以及开发利用方式、强度显著决定了绿洲生态系统的演化方向,导致了沙漠化威胁加剧和“生态难民”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几千年来,传统藏族文化对藏区自然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及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新世纪由于外来文化迅速扩张,对藏文化的冲击给藏区生态系统保护来了诸多挑战。因此,在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同时,应当发挥传统藏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加强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力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20.
黄河首曲流域草地生态与自然环境退化成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近50年来黄河首曲流域草场退化、沙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功能弱化.分析了黄河首曲流域气候、生态观测资料及统计资料,结果表明:造成生态与自然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和环境蠕变.黄河首曲大部分区域降水量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气温年际变化呈上升趋势,增温速度均大于全国增温速度.草地年干燥指数呈显著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末至2004年明显趋于干旱化,气候变化是草地生态退化的自然诱发因素.超载过牧、滥采乱挖、人为破坏、生物链失衡等环境蠕变是造成生态退化的人为因素.二者共同作用导致黄河首曲流域草地与湿地生态与自然环境退化.控制放牧、防止滥采乱挖、建立自然生态保护区是维护该区域生态系统平衡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