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测定13年生椪柑,结果表明:树冠内相对光强、叶温从树冠外围到中心,由上部到下部逐渐减低;风速随树冠内不同位置而变化,迎风侧大于背风侧。冠内小气候因子的分布对果实产量、品质有很大影响,其产量、结果数、单果重从树冠中心到外围,由下部到上部逐渐增加。果实外观特征、生物化学成分也随所在方位及冠内部位不同而有差异。树冠顶部及南侧果实纵横径、单果重较大,着色度较好,东、西侧次之,北侧和内膛较差;果皮厚度及粗糙度以北侧和内膛较薄、较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以树冠顶部和南侧较高、较大,可滴定酸含量以内膛和北侧较高。  相似文献   

2.
以大团蜜露、新凤蜜露和湖景蜜露等上海水蜜桃果实为试材,探讨植物维他命(ACT-2)对3个品种桃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病虫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团蜜露ACT-2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病虫果率处理的极显著低于对照(P0.01),平均单果重处理的显著高于对照(P0.05);新凤蜜露ACT-2处理的果实病虫果率显著低于对照(P0.05),而平均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湖景蜜露ACT-2处理的果实仅平均单果重显著高于对照(P0.05),而可溶性固形物和病虫果率含量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
苹果树冠不同部位采样对果品品质分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树体高大,给果实采样、分析带来不便。为了便于比较及准确分析果实品质,在陕西渭北高原以乔化、南北行向的"红富士"苹果树为对象,采集树冠不同部位的果实,测定、分析果实品质,以确立分析果实品质时的合理采样部位。结果表明:苹果树冠不同部位的果形指数、着色指数、光洁指数、果皮花青苷含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均为树冠上部的较高,下部的较低,外围的较高,内膛的较低;单果质量、果锈指数、果皮叶绿素含量、可滴定酸含量为树冠上部的较低,下部的较高,外围的较低,内膛的较高;相同高度的树冠外围东、南、西、北侧的果实品质之间无显著差异。树冠外围中部、下部的果实品质平均值接近于树冠不同部位品质的平均值。树冠外围中下部可作为分析苹果品质的采样部位。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不同结果部位对阳信鸭梨果实品质的影响,对外围、内膛和下部3个结果部位的鸭梨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树体外围果实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明显大于内膛和下部果实,果形指数、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含量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不同土壤上栽培的鸭梨果实品质差异显著,在泊头市砂壤土上的鸭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为12.19%,极显著高于粘壤上的11.37%和粘土的10.96%,粘壤土与粘土差异不显著;另在晋县调查,粉砂土的鸭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为13.40%,极显著高于砂壤上的11.03%,但果肉硬度未明显高于砂壤土。 树形不同果实的可溶性固形均含量差异明显,疏层开心形为12.40%,极显著高于圆头形的11. 42%;两种树形的果肉硬度、含酸量和平均单果重虽有一定差异,但分析表明不显著;光照测定结果表明,疏层于心形的树冠透光率为21.64%,极显著地好于回头形(13.92%)。 从不同留果量(…  相似文献   

6.
不同修剪和疏果措施对番石榴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剪措施对番石榴新梢形成及产量提高效果显著,其中中梢修剪的新梢形成数量及产量最高。疏果措施即留单果、留双果对增加果实单果重、可溶性糖含量效果显著;对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含量无明显效果;留单果对增加维生素C含量效果显著,留双果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通过人工疏果,对晚熟龙眼品种桂明一号单个果穗设置留30粒、45粒、60粒、75粒和不疏果(保留自然挂果量)5个不同处理,探索不同留果量对桂明一号果实大小与品质的影响,以确定合适的留果粒数。试验初步结果表明:桂明一号龙眼进行合理疏果不仅能有效提高单果重,而且可明显提高桂明一号龙眼的果实外观品质、固形物含量、商品果率和商品价值等,桂明一号龙眼单穗留果量为60粒时,单穗重、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外观以及商品价值等综合效应较好,能够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还有利于防止树体因营养消耗过大导致衰竭,保持树势健壮,有利于实现连年丰产稳产。  相似文献   

8.
以金晶梨为试材,开展不同留果距离对梨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金晶梨留果距离为25 cm时,平均单果重为267.15 g,显著高于对照的239.82 g;200 g以上果比例达95.41%,显著高于对照的89.03%;单株产量达25.88 kg,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0.4%。  相似文献   

9.
宋艳荣 《河北果树》2019,(1):6-8,10
为了提高欧李果实品质及促进植株生长,给欧李栽培生产提高技术指导,以欧李"燕山1号"为试材,给结果母枝不同程度的留果量和植株新梢不同程度的摘心处理,测定了植株生长指标:结果母枝地径和心径生长量、新梢生长量、新梢叶片叶绿素含量;果实品质指标:果实生长量、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及糖酸比。结果表明:留2摘5,留3摘5,留3摘10,显著抑制了欧李结果母枝的生长量。5 cm摘心显著降低了新梢的生长量。留3摘5显著降低了新梢叶片内的叶绿素含量。留1摘15有助于增长速度和提高单果重,留3摘5抑制果实生长速度和降低单果重,但是相对于对照而言,差异均不显著。留2摘5、和留3摘10均显著降低李果实中可滴定酸的含量,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糖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留果数对浮宫1号杨梅果实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不同结果枝留果数对浮宫1号杨梅果实单果重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留果数及结果枝长度对杨梅果实单果重影响显著,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较小。在浮宫1号杨梅栽培过程中,短果枝可保留1个果;中等长度结果枝粗枝可保留3个果,中枝保留2个果,细枝保留1个果;长果枝留3个果可达到一级果标准,留2个果则达到特级果标准。  相似文献   

11.
以‘库尔勒香梨’为研究对象,通过将树冠进行分格,对冠层内不同部位的光照强度、果实产量与品质进行测定,分析光照强度及产量品质差异,以期探讨‘库尔勒香梨’冠层内不同部位光照强度差异及其与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关系,为树冠整形修剪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树冠不同层次相对光照强度从上到下逐渐降低,从内膛到外围逐渐增大;相对光照强度小于30%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树冠下部。果实主要分布在光照条件较好的1.5~3.0m冠层内,果实单果重、硬度、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与相对光照强度呈正相关;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果实产量、品质与相对光照强度关系的回归方程,获得了果实产量和良好品质因素所需的相对光照强度分别是:产量72.48%、单果重62.33%、果形指数52.88%、硬度45.91%、维生素C含量52.2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9.53%以及可滴定酸含量66.44%;因此,冠层内的光照分布与果实的产量品质密切相关,光照强度较高的树冠中上层和外围果实产量较高、品质较好;该试验表明,调节树冠内光照均匀分布,有利于提高果实的商品率。  相似文献   

12.
液膜果袋对苹果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液膜果袋后果实着色指数与套纸袋、对照相当,优于套塑膜袋,果面颜色鲜艳程度略差于套纸袋,但优于对照和套塑膜袋;果面光洁度显著提高,病虫果发生率显著降低;果实单果重与套纸袋和对照相当,优于套塑膜袋;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室温下贮藏90d后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其它处理,烂果率低于其它处理;各处理的农药残留量均符合国家标准,但液膜果袋处理的残留量较低。  相似文献   

13.
香梨树冠内光照分布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5年生纺锤树形的香梨为试材,研究了树冠内的光照分布及对其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树冠从外围到内膛,从上层到下层,光照强度递减,且光强的垂直分布与树冠层次呈极显著相关。南北行向的香梨园树冠东西两侧光强高于南北两侧。果实着色面积随着生部位光照的增强而增大。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光强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橘柚进行不同疏果与不同套袋方法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疏果处理显著提高橘柚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优质果比例,有利于实现丰产稳产;不同套袋处理的果实均比不套袋感观指标变化明显,其中优质果所占比例明显提高,套袋后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比较明显。综合处理效果以适量疏果(叶果比保持在30∶1)加用双层遮光纸果袋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5.
采用控冠改形、自发改形、隔行重改3种方式对郁闭红富士苹果园进行改造,结果表明,3种改造方式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树冠内的光照条件和果实品质,综合各项指标,控冠改形处理效果较好。控冠改形处理比对照无效光区减少20.00%,适宜光区提高18.52%,内膛果实单果重、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极显著提高,产量减少15.52%,更适合于成龄郁闭苹果园的改造。  相似文献   

16.
以4年树龄的主干形和小冠疏层形的香梨为试材,研究了香梨两种树形光照分布与果实品质的比较。结果表明:主干形和小冠疏层形不同层次光照强度日变化差异明显,树冠内不同层次光照强度表现为:从下层到上层,从内膛到外围逐渐增强。小冠疏层形香梨的单果重、果点密度、硬度、叶绿素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大于主干形,两种树形果实果形指数相近,主干形果柄稍长于小冠疏层形,果柄粗度、着色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小冠疏层形,主干形可溶性糖含量、硬度随结果部位上移依次增大,可滴定酸含量则相反,主干形上层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不同种类叶面肥对甜樱桃果实大小及品质的影响,进一步促进甜樱桃果实的优质丰产,以美早品种为研究对象,在果实发育期喷施3种不同的叶面肥。结果表明:喷施阿美滋和爱吉富的果实横纵径、单果重以及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可滴定酸含量升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与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喷施泰宝的果实横纵径显著性增加;果实单果重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升高,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整体而言,阿美滋对提高美早果实大小的影响高于其它两种叶面肥,而泰宝对果个大小的影响低于其它两种,但可显著增加果实糖酸比,提升果实品质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树体冠层不同部位桃果实在低温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及差异,评价冠层不同部位果实的低温贮藏特性。【方法】以中熟品种'霞晖6号'和晚熟品种'霞晖8号'桃8.5成熟、冠层不同部位的果实为试材,测定低温贮藏期间相关生理品质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贮藏期间,2个品种冠层上部和中部外围果实的软化速率显著高于中部内膛和下部果实,其中下部果实的软化速率最低(p 0.05)';霞晖6号'冠层上部和中部外围果实在贮藏3 d后果皮红色色泽变浅,中部内膛和下部果实则加深;与其他3个部位相比,贮藏期间'霞晖8号'冠层下部果实的果皮红色色泽更早减退且幅度更大;低温贮藏期间',霞晖6号'冠层下部果实和'霞晖8号'冠层上部果实的蔗糖和总糖含量降幅显著大于其他3个部位;2个品种冠层上部果实的奎尼酸、苹果酸和总酸含量升幅显著大于其他3个部位';霞晖6号'冠层上部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基本保持稳定,其他3个部位则下降,其中中部内膛和下部果实的降幅显著大于中部外围果实';霞晖8号'冠层下部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快速上升,其他3个部位则下降且降幅基本一致。【结论】采收品质较好的果实('霞晖6号':冠层上部和中部外围果实';霞晖8号':冠层上部、中部外围和中部内膛果实)在低温贮藏期间的综合品质总是相对较高';霞晖6号'和'霞晖8号'果实分别于贮藏6 d和10 d后软化加快,采收时综合品质更好的果实在贮藏期间的软化速率更高。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库尔勒香梨不同叶幕区域果实品质的差异,确定库尔勒香梨树冠不同区域与果实品质的关系,将库尔勒香梨冠层进行叶幕分区,即以树干为中心,将树冠分为北、西北、西、西南、南、东南、东、东北8个方向,水平方向分为内膛和外围,垂直方向分为上层和下层,共计32个区域,并于果实成熟期,测定各区域香梨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结果表明,库尔勒香梨不同叶幕区域果实品质差异显著且存在一定规律。库尔勒香梨果实外观品质表现为:外围上层的库尔勒香梨果实单果重、纵径、横径、果实硬度均显著高于内膛下层,北方向的单果重(0.139kg)和果实横径(6.150cm)西北方向的果实纵径(7.315cm)、西南方向的果实硬度(11.460kg/cm2)均好于其余各方向。库尔勒香梨果实内在品质表现为:外围上层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内膛上层;下层内膛的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高于上层外围,西南方向的维生素C含量(3.306mg/100g)、(1.777g/kg)、总糖含量(3.316%)显著高于其余各方向。综上所述,库尔勒香梨树冠外围上层西南方向的果实综合品质佳。  相似文献   

20.
以"湖景蜜露"、"锦绣黄桃"、"早露蟠桃"果实为试材,探讨反光膜应用对3个品种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果重和中下部果实着色度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桃果实着色程度处理与对照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早露蟠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处理与对照也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其它2个品种桃处理与对照达到了显著差异水平(P0.05);"早露蟠桃"单果重处理与对照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其它2个品种桃处理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水平(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